中华传统美德之勤俭节约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与节约的传统与发展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与节约的传统与发展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与节约的传统与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弘扬着勤俭与节约的传统美德。

勤俭与节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美德勤俭与节约的传统以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美德勤俭的传承勤俭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崇尚劳动,尊崇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勤劳工作、储蓄节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人民的美德。

古代中国的著名谚语“不慾无辜,不怒无威,名不虚得,福则常系”便是对勤俭节约思想的精彩概括。

勤俭与节约的传统在中国的农村尤为明显。

农耕文化的传统中,以勤劳为美,注重节约,体现了对劳动成果的认同与珍惜。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对于农民来说,千千万万个粮食的节约就意味着一份更加丰盛的生活。

这种农耕文化的传统扎根于中国农民的血脉,也成为中国传统美德勤俭与节约的重要源泉。

二、勤俭与节约的现代价值勤俭与节约的美德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其重要性,相反,在现代社会中,勤俭与节约更加凸显了其价值。

首先,勤俭与节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资源稀缺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勤俭与节约的理念意味着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

勤俭节约的实践能够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并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其次,勤俭与节约能够培养人民群众的良好品德和美好习惯。

勤劳节约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保持身心健康,还能够培养艰苦奋斗、勤奋学习以及珍惜资源的品质。

通过自觉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每个人都可以形成勤劳、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助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最后,勤俭与节约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勤俭乃是事业成功之源,节约乃是财富积累之道。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勤俭与节约的实践不仅可以降低个人消费支出,提高生活质量,更能够为个人创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经济基础。

三、中国传统美德勤俭与节约的现代发展在当代中国,勤俭与节约的传统美德正在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和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价值观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中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节俭精神和对资源的珍惜态度。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一、勤俭节约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价值观源远流长,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根基。

中国在古代曾多次经历战乱和自然灾害,因此人们学会了节俭,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确保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都强调了节约的重要性,使勤俭节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勤俭节约对个人的价值勤俭节约的个人价值在于培养了人们的节约习惯和意识。

对于个人而言,勤俭节约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金钱,避免浪费和消费过度。

勤俭节约还能培养个人的责任感和自律精神,使我们更加理性和务实。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勤俭节约也被视为一种积累财富的有效方式,能够让个人更好地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三、勤俭节约对家庭的价值勤俭节约在家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勤俭节约能够帮助家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在家庭中,勤俭节约还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家庭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进亲情和团结。

此外,勤俭节约还能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勤俭节约对社会的价值勤俭节约对社会而言具有广泛的价值。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勤俭节约可以有效减少浪费现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勤俭节约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此外,勤俭节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五、勤俭节约的现实意义在当今全球化、消费主义泛滥的时代,勤俭节约的传统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勤俭节约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盲目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的陷阱,让我们更加理性和审慎地对待资源和金钱。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之勤俭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之勤俭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之勤俭《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之勤俭一、材料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

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

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

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感悟】《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

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

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

《周易》的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感悟】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

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

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

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

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感悟】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

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几千年来,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一传统美德不仅在个人家庭中得到了广泛传承,也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了发展与推广。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传承与发展,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一、勤俭节约的传承A. 家庭中的传承中国人民相信,勤俭节约是实现财富并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从小就会教育孩子节俭的重要性。

父母将勤俭的观念传递给子女,教导他们合理利用资源,并提醒他们不要浪费。

这种教育不仅培养了子女的良好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勤俭节约的价值观。

B. 社会中的传承勤俭节约的传承不仅局限于家庭,也在整个社会中广泛传播。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文化传统和经典著作都强调勤俭节约的价值。

孔子的“不患贫,不恃富,力不从人”的教导,让人们明白了节约勤俭的重要性。

同时,中国的历代文人墨客也以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勤俭节约的发展A. 资源节约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鼓励人们节约能源、降低废物排放。

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中国在资源节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B. 生活方式改变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从过去的浪费型消费转向了节约型消费。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例如,共享经济的兴起让人们更加注重物品的有效利用,而非盲目追求所有权。

三、勤俭节约的意义A. 个人层面勤俭节约能够培养个人的节约意识和抗压能力。

勤俭节约的人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会在无谓的浪费中追求短暂的享受。

同时,勤俭节约也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规划未来,实现个人财富的积累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B. 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上,勤俭节约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勤俭节约中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品质

勤俭节约中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品质

勤俭节约中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品质勤俭节约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作为一种品质,勤俭节约在中国古代就已被推崇,并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中。

本文将讨论勤俭节约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传承和发扬。

首先,勤俭节约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精神。

勤劳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之一,代表着勤奋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

节俭则是理性消费、精打细算的表现,善于发现和利用资源,避免浪费。

勤劳和节俭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勤俭节约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上。

勤俭节约的理念跟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相契合。

古人秉持“物尽其用”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摒弃奢华浪费的生活方式。

他们努力工作,节约使用粮食、水源等资源,充分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这种理念的传承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

此外,勤俭节约的重要品质还在于培养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

勤劳和节俭的实践需要一定的毅力和坚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节制,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质。

勤俭节约培养了人们的责任感、自律性和节制力,使他们更加懂得珍惜拥有的资源和成果。

在家庭教育中,勤俭节约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为了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强勤俭节约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和节约使用资源的意识。

其次,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节能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引导社会向勤俭节约的方向发展。

此外,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信息传递,传递勤俭节约的理念和实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勤俭节约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品质,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节俭精神,也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倡导勤俭节约传承中华美德

倡导勤俭节约传承中华美德

倡导勤俭节约传承中华美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勤俭节约不仅关乎个人生活质量,更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倡导勤俭节约,传承中华美德。

一、从小事做起,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塑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

比如,养成关灯用电的好习惯,减少食物浪费,推行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等等。

只有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理解勤俭节约的价值所在。

二、加强勤俭节约教育,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

勤俭节约教育是培养下一代勤俭节约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勤俭节约教育的重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消费观念。

在学校开展相关课程,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明白精打细算的重要性。

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三、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环保。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与绿色环保息息相关。

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是倡导勤俭节约的重要举措之一。

选择使用低碳环保的家电和节能灯具,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家庭和社会中倡导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等。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浪费行为。

为了更好地倡导勤俭节约,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浪费行为。

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浪费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此来引导人们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

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浪费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

五、加强勤俭节约宣传,形成社会共识。

勤俭节约是全社会参与的过程,需要广泛宣传,形成社会共识。

媒体、网络和社会组织等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广告、宣传片和公众号等形式,向公众传递勤俭节约的理念和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开展勤俭节约的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促进勤俭节约的传承和发展。

勤俭节约的意义与价值

勤俭节约的意义与价值

勤俭节约的意义与价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在家里,父母总是教育孩子们要勤俭节约,不浪费食物、不乱买东西;在学校,老师也常常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告诫学生们不要乱花父母的钱,不要浪费公共资源。

那么,勤俭节约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一、勤俭节约是一种社会美德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美德。

勤俭节约的人会更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更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青睐,而浪费挥霍的人则会被人所鄙视和嘲笑。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尊重自己的能力,更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态度,更是一种对于整个社会负责的表现。

因为,勤俭节约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有序,更加文明。

二、勤俭节约是一种保护资源的行为勤俭节约的人往往不会浪费社会的资源。

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的尊重,更是对于自然环境的爱护。

因为,每个人的消费行为都会影响资源的利用方式。

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勤俭节约,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就会提高,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更能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三、勤俭节约是一种优秀人格修养勤俭节约是一种优秀的人格修养。

勤俭节约的人往往自律能力强,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会随便地浪费资源和金钱。

勤俭节约的人往往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更容易成功和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四、勤俭节约是一种个人财富管理方法勤俭节约的人往往性格沉稳,能够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从而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个人财富。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消费品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没有财富的管理,很容易就会过度消费,随后遭遇经济的危机。

因此,勤俭节约能够让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富,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五、勤俭节约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勤俭节约也意味着不浪费,尽量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

这不仅仅是在经济上的节流,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勤俭节约的人更注重自己的健康,不会任意地浪费粮食和水源,不会扰乱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节奏。

因此,勤俭节约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美德和行为准则。

(2024年)中华传统美德之勤俭节约课件pptx

(2024年)中华传统美德之勤俭节约课件pptx
22
06
总结与展望
2024/3/26
23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1 2
勤俭节约的定义和内涵
阐述勤俭节约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包括 节约资源、尊重劳动、适度消费等方面。
勤俭节约的历史渊源
介绍勤俭节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古 代先贤对于勤俭节约的倡导和践行。
3
现代社会中勤俭节约的意义
分析现代社会中勤俭节约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 的意义,如促进可持续发展、培养良好品德等。
勤俭节约在家庭生活中实践
2024/3/26
11
家庭开支规划与预算
制定家庭开支计划
根据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 ,制定合理的开支计划, 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
2024/3/26
精打细算过日子
在购买物品或服务时,要 比较价格和质量,选择性 价比高的产品,不盲目追 求奢侈和浪费。
储蓄和理财
合理规划家庭储蓄和理财 ,增加家庭财富积累,提 高家庭经济安全保障。
中华传统美德之勤俭节约课件 pptx
2024/3/26
1

CONTENCT

2024/3/26
• 勤俭节约概述 • 勤俭节约在个人生活中体现 • 勤俭节约在家庭生活中实践 • 勤俭节约在学校教育中推广 • 勤俭节约在社会层面影响 • 总结与展望
2
01
勤俭节约概述
2024/3/26
3
勤俭节约定义与内涵
创新科技手段
利用科技手段推动节约型社会 的建设,如发展循环经济、推
广节能环保技术等。
全民参与共建
鼓励全民参与节约型社会的建 设,从自身做起,共同推动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4/3/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美德之勤俭节约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创造;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天,我们的主题班会就谈谈怎样做到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在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 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

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满是补丁的睡衣。

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
的化身!
发生在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的这些故事,虽然已过去几十年了,但今天读来仍感人至深,对我们每一个人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现在的生活条件,与毛主席、周总理生活的那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生活条件再变,物质再丰富,也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色。

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来说,需要快速的发展,更需要长期、持续的发展。

但经济快速增长与我国许多资源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造成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浪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难以支撑。

这样的基本国情和严峻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

从我们个人来说,是否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不仅是个会不会过日子的问题,而且关系到能否保持政治本色的问题。

今天,我们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不排斥量力而行的提高生活水平,过“清教徒”、“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我们今天倡导勤俭之风的本意。

新形势下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事业上要拼搏进取,工作上要吃苦耐劳,生活上要量入为出,自觉克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这既是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需要。

谁在生活这一关上把不住,让奢靡之风吹昏了头脑,误入享乐主义的泥潭,谁就会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前车之鉴,不可不慎。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这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横匾给了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按照这两个字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做“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但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里,兄弟俩连忙抬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地的锅,总也
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山吃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铺相成,缺一不可。

吸取教训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一度电都能做什么:1、25瓦灯泡连续亮40小时
2、家用冰箱运行一天;
3、普通电风扇运行15小时;
4、电视机连续播放10小时
5、电动自行车跑80公里;
6、将8公斤的水烧开;
7、用电热锅炒两个美味的菜。

节约如一首歌,歌到情初泪自流;节约似一杯酒,就将醉时笑语稠;节约像一首诗,言有尽意而无穷;节约是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平时上课的时候,光线充足的时候,可以把旁边的一排灯关掉;午休的时候,同学们都离开去吃午饭的话,应该把课室的灯关掉;平时同学们不应该浪费饮水的水.你们的爷爷奶奶也许对你们说过,他们小时侯是多么穷苦,吃不饱,穿不暖,上不起学,今天的我们能开空调,看电视,玩电脑,听MP3,MP4,这多么幸福!父母省吃俭用供我们读书大家又是否体谅到他们的辛酸呢?倘若同学们每天少花些零用钱,日积月累,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何乐而不为呢?
勤俭节约的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节约歌:节俭歌
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
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积满箩,
一块石,不算多,一块一块修亭阁,
一棵树,不算多,一棵一棵绿山坡。

晴天防雨天,丰年防灾祸,
细水长流不浪费,人人唱好节俭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