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呃逆(完整版)

合集下载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前言:呃逆为较易发生的生理现象之一,打嗝主要是由于膈肌收缩而导致的,在打嗝时,横膈肌会处在收缩状态下,空气会被快速吸入至肺中,声带中的裂缝会快速收缩,而后就会导致声响,对呃逆来说,若其的发作时间大于48个小时,那么则称其为顽固性呃逆。

对于顽固性呃逆若未能予以妥当性治疗,则无疑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就以顽固性呃逆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顽固性呃逆呃逆也被称之为膈肌痉挛,主要是因中枢神经、膈肌等受一定刺激之后所导致的膈肌阵发性痉挛,呃逆时间大于48个小时即为顽固性呃逆,根据原因能够将其划分为精神性、反射性以及代谢障碍性等类型。

以顽固性呃逆的主要病因来说,则包括颅外以及颅脑这两项原因。

以颅外原因来说,主要内容包括颈部疾病、胸部疾病、代谢紊乱等。

对于颅脑原因来说,则主要包括颈椎和颅脑外伤,脑血管以及感染等原因。

在患有顽固性呃逆之后,务必要至临床之中加以诊断,主要是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等相关的检查,以此明确患者的病因,并且也能够进行其他检查,这则包括腹部平片、以及CT等,以便了解是否有因腹部脏器产生异常情况,而致使的顽固性呃逆。

二、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一般疗法以一般疗法来说,主要体现如下:其一,吸气后屏气疗法。

对于患者来说,其应先进行深吸气,而后快速的加力屏气,之后再徐徐呼气,该种方式能够反复的运用,对于进食速度较快、以及受到精神方面刺激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来说,则建议运用此种治疗方法。

其二,按压眶上神经疗法,对于患者来说,其应处在坐位、或是平卧位的状态之下,对于患者的双侧眶上进行按压,按压的程度即为患者可忍受,时间为2~4分钟,同时还应要求患者富有节奏的加以屏气。

其三,牵舌法,应让患者保持半卧位状态,并且还应深舌,利用于纱布将患者的舌体前约1/3~1/2的部分加以裹住,向外实施一定的牵拉,在其有一定的痛感即可,时间约为30秒,而后再让患者的舌体复位。

临床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要点

临床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要点

临床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要点呃逆,俗称“打嗝”。

当呃逆持续时间大于2个月,则被认为是顽固性呃逆(IH)。

发生顽固性呃逆常因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加之精神和身体的沉重压力,会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

在人体的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膈肌,它将胸腹腔分开。

和所有脏器一样,膈肌也有神经支配,既可接受各种刺激,也可接受“上级神经”命令而收缩。

膈肌突然收缩,继之喉头立即关闭,有时软腭及辅助呼吸肌也配合而收缩,这些都被延髓中枢所协调,于是打嗝就产生了。

“打嗝”这个通俗称呼很形象,不但描述了症状,也告诉我们产生这种症状的直接脏器——膈。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积极治疗原发病;②针对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③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般疗法深吸气后屏气法。

采用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或以纸袋置于鼻口周围,造成局部二氧化碳增高的小环境,以达到通过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刺激呼吸中枢,消除病理性兴奋的目的。

指压耳轮脚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的头顶侧或面对患者,用两个大拇指腹同时按压患者两侧耳轮脚,由轻到重,持续加压直到呃逆终止。

按压双眼球法。

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

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吞食烟雾法。

用一较长的圆形硬纸空盒,一端开口,用火点燃纸屑,放入盒内,使其熄灭产生烟雾,立即将纸盒开口紧压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如吃食物动作,把烟雾吞咽下去,但忌用抽吸的方法,1~2 分钟呃逆即可停止。

牵舌法。

患者取仰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全身放松,伸出舌头,操作者用湿毛巾或消毒湿纱布包住患者舌头,双手握住向外牵拉,以患者稍有痛感为度,持续30秒左右,松手使舌体复位。

干扰法。

干扰正常呼吸,如嘱患者打喷嚏、咳嗽、屏气或过度换气或用一吸痰管沿鼻腔刺激等。

药物治疗西药治疗氯丙嗪。

氯丙嗪是美国 FDA 唯一批准的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药物,通过拮抗中枢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作用。

张善举教授经验方治疗顽固性呃逆

张善举教授经验方治疗顽固性呃逆
( 本 文编 辑 : 张 文娟 本 文校 对 : 张文娟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9 . 0 9 )
Hale Waihona Puke 张善举教 授经 验 方治 疗顽 固性 呃逆
董 飞伟 赵婧 玮z 张善举, △
( 1 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 0 1 3 级,郑州 4 5 0 0 0 0 ;2 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 0 1 3 级,郑州 4 5 0 0 0 0 ;
 ̄O N9 F e i we { , Z HA0J i n g w e i 2 , z  ̄

9S h a n j  ̄
G r a d e 2 0 1 3 G r du a a t e , H e n a n U n i v e r a ' t y o fT r a dt l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e n , Z & n g z h o u 4 5 0 0 0 , C h i n  ̄ ' 2 G r de a 2 o 1 3 G r du a a t e ,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fT o r di a t l o n a l C h i es n e Me d i c i e n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 C h i n a ;
3 河 南省 洛 阳第二 中 医院 中医科 ,洛 阳 4 7 1 o o o )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张善 举教授 治疗顽 固性呃 逆 的经验 方 ,认 为该 病 因久病 重伤 ,伤 及脾 胃,脾 气虚 弱 , 胃失 和 降 ,虚 气上 逆 动 膈 而致 ,治疗 宜补 泄 并 用 ,和 降 同施 。 导师在 辨 证 的基 础 上结 合 经验 方 , 自拟止 呃散 ,使 得 中虚得 复 ,调 达 气机 ,逆 气得 平 ,呃 逆可止 。 临床 观 察 ,其 疗效优 于西 医镇 静解 痉剂 ,远期 疗效 明确 。文 中并例 举验 案 ,以资 佐证 。 关键 词 :张善举 教授 ;顽 固性 呃逆 ;止呃散 ;经验 方

顽固性呃逆案

顽固性呃逆案

胃中气机不畅,且其病情多于 22 点后加重,此时为肝经
生活,该文采用脐针 疗 法 治 疗 顽 固 性 呃 逆 案 1 则,疗 效
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流注,故以疏肝解郁、健脾补肾、填精补血行气为治则.
脐 针 理 论 认 为 ,脐 是 人 体 全 息 的 缩 影 ,取 六 十 四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医话医案 中国民间疗法
CH
I
NA
SNATUROPATHY,Ap
r
2020,Vo
l
28No

俱还 入 于 胃,新 故 相 乱,真 邪 相 攻,气 并 相 逆,复 出 于
顽固性呃逆案
胃,故为哕.”«素问 宝 命 全 形 论»:“病 深 者,其 声 哕.”
申善美 ,黄正瑜
膈肌痉挛.
该病例采用体针结 合 脐 针 治 疗,立 法 合 理,安 全 效
速,为呃逆的中医外治法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俞,每 15mi
n 行针 1 次,强刺激平补平泻,留针 30mi
n,
每 2d 治疗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
按语:呃逆 是 膈 肌 不 自 主 间 歇 性、痉 挛 性 收 缩,同
逆,
22 点后加重(频率约 1 次/h),夜不能寐伴喉咙隐痛
(先 针 震 位 ,后 针 巽 位 ),震 卦 属 性 是 动 ,落 脏 在 肝 ,肝
口干,严重时 不 定 处 出 现 针 扎 样 剧 烈 疼 痛、瘙 痒,长 期
里 ,取 雷 风 相 薄 ,可 疏 肝 除 郁 ,调 畅 气 机 . 取 坎 位 ,坎
2 年余.病史:每逢入冬即出现规律性打嗝症状 且 咽 痛
便秘,便色发绿,有慢 性 浅 表 性 胃 炎 和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顽固性呃逆打嗝

顽固性呃逆打嗝
斜向上用力按压止呃穴,以局部感觉酸胀为度,呃逆可止。(5)华
蟾素。用华蟾素2~4毫升肌注,每日2~3次。一般用药1~2次后呃逆
减轻,3~4日后症状显著减轻或完全消失。(6)利他林。肌注利他
林20mg,无效者2小时后再重复注射。(7)中药。方剂:空沙参、麦
冬、生地、全当归、甘栀子、生白芍、女贞子、川楝子、柿蒂、川黄
--------------------------------------------------------------------------------
阿托平内关穴位注射。得气后推药。清醒者效尤佳。我常用。
--------------------------------------------------------------------------------
(3)按压眶上神经法 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者双侧眶上,相当于眶上神经处,以能忍受为度,双手拇指交替旋转2~4分钟,并嘱患者有节奏地屏气。
(4)颈动脉窦压迫疗法 方法是嘱患者用手指指腹轻轻揉压单侧颈动脉窦(位于气管两侧搏动处)。高龄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禁用,严禁双侧同时压迫,以防心跳骤停或血压下降。
但忌吸入烟雾。吞咽1~3分钟,呃逆即可停止。然后,用中药旋覆代
赭汤合丁香散加减,服用2~3剂,可巩固疗效。本法的机理是,吞进
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可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可使膈肌痉挛缓
解。(10)针灸或穴位注射。方法:①同时针刺两侧内关穴,多数患
者针刺1次即愈,如3次无效,可在同一穴位注射氯丙嗪或阿托品,能
(3)抗精神病药 ①氟哌啶醇5mg静脉滴注或肌注1~2次/d,好转后改为口服维持。②氯丙嗪25~50mg,每天3次口服,但此法在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血管病者应慎用。氟哌啶醇和氯丙嗪抗呃逆的作用可能与其阻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有关。③新斯的明1mg和氯丙嗪25mg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每次用30~40ml空腹口服,每4~6h一次治疗治疗脑出血、脑瘤术后呃逆取得明显效果,注意血压变化。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呃逆,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酸和消化液长时间逆流至食管和喉咙的一种症状。

这种病症常常伴有胃酸灼烧感、反流食物或胃酸的感觉,严重时可能导致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问题。

传统中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等原因导致食物无法正常下行而引起的。

因此,中药治疗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正常消化和运行,从而缓解呃逆症状。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顽固呃逆。

1.保和汤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大枣、生姜功效:益气健脾,调和胃气适应症:脾胃虚弱引起的呃逆,胃气不和引起的胃酸逆流用法用量:以上药材煎汤,分2次服用,每天1剂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此方剂。

2.五灵脂组成:竹茹、沉香、乳香、没药、半夏、麦芽功效:行气降逆,调和胃气适应症:呃逆伴有嗳气、腹胀、胸闷等症状用法用量:取以上药材共研细末,每次用药10-15g,每天3次3.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功效:燥湿化痰,和胃止呃,平肝化湿适应症:湿热化痰引起的呃逆用法用量:取以上药材煎汤,分2次服用,每天1剂4.太和汤组成:白术、党参、茯苓、柴胡、川芎、生姜、甘草、大枣功效:健脾益气,调和胃气,疏肝解郁适应症:肝胃不和引起的呃逆用法用量:取以上药材煎汤,分2次服用,每天1剂5.逍遥散组成:白芍、蔓荆子、枳实、泽泻、莪术、苏梗、木香、陈皮、厚朴、茯苓、川楝子、远志、牛膝、甘草功效:行气津液,调和胃气,降逆止呃适应症:胃气上逆引起的呃逆用法用量:取以上药材共研细末,每次用药10-15g,每天3次以上方剂都是针对呃逆的不同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调理的,具有调和脾胃、疏肝理气、化痰利水等功效。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

此外,中药治疗呃逆应与饮食、生活习惯等综合治疗方法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使用中药治疗呃逆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调理:避免过冷、过热、过油腻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定时定量进食。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
中药治疗顽固呃逆的方剂有很多,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可以选择以下方剂:
1.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胸膈胀满、嗳气呃逆、反酸、咯吐泡沫、心慌等症状。

2. 陈皮薏苡仁茯苓汤:适用于食滞积聚所致的呃逆,症状包括胸膈胀满、呃逆倦怠、嘈杂不宁、口苦口干等。

3. 知柏地黄丸: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呃逆,症状包括呃逆时胸脘不适,饮食不振,舌质淡红等。

4. 琵琶合胃丸:适用于胃气不和所致的呃逆,症状包括呃逆频繁,口渴欲饮,胸脘不适,舌苔白厚等。

需要明确的是,中药方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来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如果呃逆情况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确切的治疗。

顽固性呃逆的综合治疗

顽固性呃逆的综合治疗

顽固性呃逆的综合治疗呃逆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是由于膈神经、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所致。

其神经反射中枢在延髓,传导径路为胃黏膜刺激兴奋主要通过迷走神经传到延髓呼吸中枢,一方面兴奋沿网状脊髓束到达隔神经,使膈肌产生强烈节律性收缩,同时呼吸暂停,另一方面,兴奋自迷走神经运动纤维传到咽喉神经产生喉头痉挛,即呃逆。

顽固性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隔,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不治而愈,若呃逆持续48小时以上则诊断顽固性呃逆。

顽固性呃逆常用药物治疗(西药:肌松剂、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麻醉首选药物:①去甲氧氯普胺片10mg口服3次/日,或者去甲氧氯普胺针10mg肌肉注射,直至呃逆停止。

去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2(d2)受体拮抗剂,同时还具有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效应,对5-ht3受体有轻度抑制作用。

可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8)中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8的阈值,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

②多潘立酮片(吗丁啉)10mg口服3次/日。

③阿托品片0.3mg 口服3次/日,或阿托品针0.5mg肌肉注射。

④利他林针10mg肌肉注射或静滴,反复发作2小时后可重复应用。

⑤尼可刹米针0.375g 肌肉注射。

次选药物:①地西泮片5mg口服3次/日,或地西泮针10mg肌肉注射或静滴;②华蟾素针2~4ml肌肉注射,2~3次/日;③2%利多卡因针50~100mg肌肉注射,或加入液体中静滴(心率<50次/分禁用);④硝苯地平片10mg舌下含化或者吞服,3~4次/日(24小时用量应<100mg);⑤盐酸氟桂嗪10mg,2~3次/日口服,待呃逆停止后改为1次/日口服巩固治疗。

外周抗胆碱药:东莨菪碱针10~20mg肌肉注射,1次/6~12小时,直至呃逆停止。

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再选用的药物:①金刚烷胺片100mg口服1~2次/日;②多虑平片25mg口服3次/日;③氯丙嗪片25~50mg口服或者肌肉注射,3次/日1;④氟哌啶醇针3mg肌肉注射或者氟哌啶醇片5mg口服3次/日(老年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慎用),顽固性呃逆者可用氟哌啶醇针5mg静滴或者肌肉注射1~2次/日,好转后改为口服药物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较差可以考虑应用中医+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如以下:①药物穴位封闭治疗:内关、足三里、双耳隔穴是处理顽固性呃逆的常用穴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