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目前最全)

合集下载

托烷司琼治疗顽固性呃逆

托烷司琼治疗顽固性呃逆

23 药物不 良反 应 .来自试 验组 无 明显不 良反 应 , 照组 对
亮 的特别声音。如果持续痉挛超过 4 小时未停止者 , 8
称 顽 固性 膈肌 痉 挛 , 叫顽 固性 呃逆 。如果 膈肌 痉 挛 也
出现 3 例出现椎体外系症状 , 停药后症状消失 。
3 讨论
发作持续不断则可严重影响正常工作 、 休息 , 如果是
的效果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 料与 方法
1 药品 . 3
试 验组 托烷 司琼 ( 哈尔滨 三联 药业 有 限公
司, 规格 4 g m 冻干粉针 )对 照组药品甲氧氯普胺( , 天
津 药业 有 限公 司 , 规格 l : mg。 mlO ) l
1 给药方案 试验组给予托烷司琼 4 g 4 m 加入 0 % . 氯 9 化钠溶液 2 0 L中静脉滴注 ,每 日 1 ,连续用药5 5m 次 天。 对照组采用胃甲氧氯普胺 1m 肌内注射, 日2 , 0g 每 次 并联合针刺足三里针灸治疗 , 连续 5 天无效停止治疗。 1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 : . 5 2 】 用药 5 天呃逆症状完全 消失 , 并短期内无复发 ; 好转 : 用药 5 呃逆症状缓解 天
托烷司琼的不 良反应为
头痛、 便秘 、 头晕 、 疲劳及 胃肠功能紊乱 , 如腹痛和腹
将 8 例随机分为 2 , 中试验组 4 例 , 4 组 其 3 对照组 4 1
例 。试验 组男 3 例 , 1 例 , 固性 呃逆 2 例 , 中 2 女 1 顽 3 其 消化 道疾 病所 致 的 1 , 部感 染所 致 的 3例 、 4例 肺 脑血 管疾 病 所致 的 2例 , 呃逆 原 因未 明 的为 4例 。对 照组 男3 1例 , 1 女 0例 , 固性 呃逆 2 顽 2例 , 中消 化 系统 其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前言:呃逆为较易发生的生理现象之一,打嗝主要是由于膈肌收缩而导致的,在打嗝时,横膈肌会处在收缩状态下,空气会被快速吸入至肺中,声带中的裂缝会快速收缩,而后就会导致声响,对呃逆来说,若其的发作时间大于48个小时,那么则称其为顽固性呃逆。

对于顽固性呃逆若未能予以妥当性治疗,则无疑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就以顽固性呃逆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顽固性呃逆呃逆也被称之为膈肌痉挛,主要是因中枢神经、膈肌等受一定刺激之后所导致的膈肌阵发性痉挛,呃逆时间大于48个小时即为顽固性呃逆,根据原因能够将其划分为精神性、反射性以及代谢障碍性等类型。

以顽固性呃逆的主要病因来说,则包括颅外以及颅脑这两项原因。

以颅外原因来说,主要内容包括颈部疾病、胸部疾病、代谢紊乱等。

对于颅脑原因来说,则主要包括颈椎和颅脑外伤,脑血管以及感染等原因。

在患有顽固性呃逆之后,务必要至临床之中加以诊断,主要是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等相关的检查,以此明确患者的病因,并且也能够进行其他检查,这则包括腹部平片、以及CT等,以便了解是否有因腹部脏器产生异常情况,而致使的顽固性呃逆。

二、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一般疗法以一般疗法来说,主要体现如下:其一,吸气后屏气疗法。

对于患者来说,其应先进行深吸气,而后快速的加力屏气,之后再徐徐呼气,该种方式能够反复的运用,对于进食速度较快、以及受到精神方面刺激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来说,则建议运用此种治疗方法。

其二,按压眶上神经疗法,对于患者来说,其应处在坐位、或是平卧位的状态之下,对于患者的双侧眶上进行按压,按压的程度即为患者可忍受,时间为2~4分钟,同时还应要求患者富有节奏的加以屏气。

其三,牵舌法,应让患者保持半卧位状态,并且还应深舌,利用于纱布将患者的舌体前约1/3~1/2的部分加以裹住,向外实施一定的牵拉,在其有一定的痛感即可,时间约为30秒,而后再让患者的舌体复位。

临床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要点

临床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要点

临床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要点呃逆,俗称“打嗝”。

当呃逆持续时间大于2个月,则被认为是顽固性呃逆(IH)。

发生顽固性呃逆常因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加之精神和身体的沉重压力,会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

在人体的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膈肌,它将胸腹腔分开。

和所有脏器一样,膈肌也有神经支配,既可接受各种刺激,也可接受“上级神经”命令而收缩。

膈肌突然收缩,继之喉头立即关闭,有时软腭及辅助呼吸肌也配合而收缩,这些都被延髓中枢所协调,于是打嗝就产生了。

“打嗝”这个通俗称呼很形象,不但描述了症状,也告诉我们产生这种症状的直接脏器——膈。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积极治疗原发病;②针对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③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般疗法深吸气后屏气法。

采用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或以纸袋置于鼻口周围,造成局部二氧化碳增高的小环境,以达到通过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刺激呼吸中枢,消除病理性兴奋的目的。

指压耳轮脚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的头顶侧或面对患者,用两个大拇指腹同时按压患者两侧耳轮脚,由轻到重,持续加压直到呃逆终止。

按压双眼球法。

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

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吞食烟雾法。

用一较长的圆形硬纸空盒,一端开口,用火点燃纸屑,放入盒内,使其熄灭产生烟雾,立即将纸盒开口紧压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如吃食物动作,把烟雾吞咽下去,但忌用抽吸的方法,1~2 分钟呃逆即可停止。

牵舌法。

患者取仰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全身放松,伸出舌头,操作者用湿毛巾或消毒湿纱布包住患者舌头,双手握住向外牵拉,以患者稍有痛感为度,持续30秒左右,松手使舌体复位。

干扰法。

干扰正常呼吸,如嘱患者打喷嚏、咳嗽、屏气或过度换气或用一吸痰管沿鼻腔刺激等。

药物治疗西药治疗氯丙嗪。

氯丙嗪是美国 FDA 唯一批准的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药物,通过拮抗中枢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作用。

强力按压攒竹穴配合呼吸调控二步法治疗顽固性呃逆

强力按压攒竹穴配合呼吸调控二步法治疗顽固性呃逆

强力 按 压攒 竹 穴 配合 呼 吸调 控
二 步 法治 疗顽 固性 呃逆
刘 彦 晶 李 婷 王 亚红 张景 洲 邓厚 波
(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附属 医 院 , 林 长 春 1 0 2 ) 长 吉 3 0 1
呃逆是 由各 种刺 激 因素 引起 迷 走 神 经兴 奋性 增 高 所 致 的一种 反射 活动 。其病 因 可 以是 内 、 科 功能 性病 外
严 重者 呃声频 作 , 间 隙 , 夜不 停 为 诊 断标 准 ‘ 。 中 无 昼 医诊 断及 辨证 标准 参 考《 医 内科 学 》2: 中 l 气逆 上 冲 , ] 喉 问呃 呃连声 , 声短 而频 , 不能 自制 。 排 除标 准 : 除合并 心 、 、 、 排 脑 肝 肾及造 血 系统 、 吸 呼 系统等严 重 原发性 疾 病 的 患者 , 并 有 高 热 、 痫 等 意 合 癫
分为 治疗组 3 O例 , 中男 1 其 9例 , 1 例 ; 龄 2 ~6 女 1 年 3 2 岁 , 均 4 . ±6 5 平 6 8 . 4岁 。对 照组 3 0例 , 中男 2 其 1例 , 女 9例 ; 龄 2 ~6 年 2 3岁 , 均 4 . ± 6 9 平 8 2 . 7岁 。两组 病 程最 短 2天 , 长 半年 。两 组 患者 在 年 龄 、 别 、 程 、 最 性 病
变 , 可是 器质性 病 变 。顽 固性 呃 逆 以其 呃 逆 频 繁 , 亦 症
5ml 次性 注 射器 抽 取维 生 素 B 一 注射 液 2ml维生 素 、
B。 注射 液 2m1当归注射 液 2m12 盐 酸利 多 卡 因 注 、 、 射 液 0 5ml . 的混 合液 , 匀 , 别 注射 于 以上穴 位 , 摇 分 每 穴 1 . , ~1 5ml边注 边退 。经 两 次治 疗 后 患者 即觉 面部 有 所好 转 , 后乳 突部疼 痛 消失 。1个疗 程后 面 部症 状 耳

治呃逆的方法

治呃逆的方法

治呃逆的方法呃逆,是指在说话或者呼吸的过程中,突然无法控制地发出一种不自觉的声音或者呼吸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影响到正常的社交和生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呃逆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治疗呃逆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方式来缓解呃逆。

呃逆往往是由于呼吸不规律或者过于急促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深呼吸或者缓慢的呼吸来调整呼吸方式,从而减轻呃逆的症状。

可以尝试通过深呼吸练习来增强肺活量,提高呼吸的控制能力,从而减少呃逆的发作次数。

其次,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治疗呃逆。

很多时候,呃逆是由于情绪紧张或者焦虑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呃逆的症状。

可以尝试进行放松训练,学习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从而减轻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减少呃逆的发作。

另外,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呃逆。

对于一些严重的呃逆症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来治疗。

可以选择一些镇静剂或者抗焦虑药物来缓解呃逆的症状,但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避免不良反应或者依赖。

此外,可以通过言语训练来治疗呃逆。

可以通过练习口腔肌肉的训练,提高呼吸和发声的控制能力,从而减轻呃逆的症状。

可以尝试一些口腔肌肉训练的方法,如发声练习、口腔舌头操等,从而改善呃逆的症状。

最后,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治疗呃逆。

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等方式来改善呃逆的症状。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从而减少呃逆的发作。

综上所述,治疗呃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心理疏导、药物治疗、言语训练和改变生活习惯来缓解呃逆的症状。

但是在治疗呃逆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早日摆脱呃逆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呃逆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呃逆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呃逆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呃逆,也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黏膜常见的炎症性疾病。

它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液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呃逆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缓解呃逆症状。

首先要避免过饱或过饥,小而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其次,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辣椒等,以及酒精和烟草。

此外,禁止平卧睡觉,可以使用床头垫高的方法,以减少胃酸反流的可能性。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呃逆的常见方法之一。

首先是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反流到食管的可能性。

其次是抗酸药物和胃肠动力药的联合使用,可以减少反流和加快胃内容物的排空。

对于一些轻度症状的患者,也可以尝试使用抗酸药物外用贴片。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可能是一个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胃食管吻合术和反流二联合术。

胃食管吻合术是将胃的一部分包裹在食管下部,以增加食管和胃之间的阻力,减少反流的可能性。

而反流二联合术则是将胃底部的一部分环绕在食管下部,以增加食管和胃之间的阻力,减少胃酸的反流。

4.中医疗法:中医有丰富的经验治疗呃逆。

常用的中医疗法包括针灸、中药疗法和推拿按摩。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和平衡气机,缓解胃食道反流的症状。

中药疗法通过选择适当的中草药配方,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系统的代谢功能,缓解症状。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胃部和食道周围的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减少胃酸反流。

5.心理治疗:呃逆的发病和症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心理治疗也是治疗呃逆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咨询。

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减轻焦虑和压力,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总之,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疗法和心理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相关因素来决定。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简述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简述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简述发布时间:2021-07-22T15:43:29.19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作者:李想杜敢琴[导读]李想杜敢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洛阳471000)摘要:呃逆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

顽固性呃逆对疾病的转归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均可产生程度不一的不良影响,值得重视。

本文通过对多篇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做以简述,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治疗呃逆是一种为人们所常见的现象。

西医认为:呃逆是多组神经、肌肉共同完成的一种反射活动。

是受到某种刺激或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被相关传入神经如膈神经、迷走神经、中枢神经等接收、传入从而引起膈肌和其他呼吸肌出现突发的、不能自抑的强有力痉挛性收缩,致使声门突然关闭,同时伴发短促的“呃、呃”怪声。

中医则述之气逆上冲、胃失和降、胃气动膈、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抑也[1]。

通常持续时间长于24-48h者被称为顽固性呃逆。

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较轻微或属生理性呃逆,对生活质量基本不构成影响则无需特殊处理。

而顽固性呃逆往往对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患者原有疾病的康复起到消极作用或诱发新病种的产生,值得重视。

呃逆的治疗方式不一,下面对近年来公开发表文献中关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一般治疗1.1 呼吸疗法嘱呃逆患者深吸气后立即屏住呼吸,保持一段时间后给予缓慢呼气。

如此往复,直至症状较轻或呃逆停止。

或过度换气,纸袋呼吸等。

1.2 惊吓法趁患者毫无防备时进行猝不及防的惊吓。

不用于心脏病患者。

1.3 吞饮法嘱患者大口连续吞饮液体物质如水、牛奶等,或吞饮粗砂糖、咀嚼柠檬汁等。

1.4 压舌法用压舌板压舌体,同时使用棉签刺激悬雍垂,使患者发生作呕反射,数次后患者呃逆症状可减轻或缓解[2]。

1.5 牵舌法牵扯患者舌体前端,使其伸出口腔,处于舌根处稍有痛感的状态保持数十秒后放回口腔内,重复数次效果可。

1.6 按压眼球法双手食指、中指指腹置于双侧眼球之上,沿某一方向进行环形按摩轻压眼球。

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42例

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42例
作 用 ,达到 改善 或消 除症 状 的 目的 ; 同时药 物 注 射穴
3 . 1 疗 效 标 准 :治 愈 :呃 逆 消 失 ,0次/ d ;明 显 好 转 :呃逆发 作 次数 明显 减 少 ,1 ~2次/ d ;轻 微 好 转 :
呃逆 发作次 数轻 微减 少 ,4 ~6次/ d ;无 效 :呃 逆发 作
消除脾 胃功能 失常所产生 的症状有效 ,针刺足三里具 有
女1 6例 ;年龄 5 6 ~6 8岁 ,平 均 年龄 6 1 . 2岁 ;其 中颅
脑外 伤 2 5例 ,脑 血管 病 1 6例 ,脑肿瘤 1例 。
2 治 疗 方 法
对照 组根 据 医嘱予 氯 丙 嗪 、吗 丁 啉等 西 医 常规 治 疗 。观察 组在 对照 组治 疗 基 础上 ,加用 胃复 安 穴位 注 射 治 疗 。穴位 组取 双侧 足 三 里穴 ,取穴 部 位 为犊 鼻 下
的作 用 。
( d ) 治 愈 明显 好 转 轻 微 好转 无 效


本 文观察 组在 西 医常 规 治疗 基 础 上 ,加 用 胃复安 穴位 注 射 治 疗 ,与 对 照 组 单 纯 西 医 常 规 治 疗 进 行 比 较 ,观察 组疗 效 明显优 于 对 照组 ,两组 差 别 具 有统 计
>l O次 / d 。
3 . 2 两组疗 效比较 :经过 3天 的治疗 ,观 察组 的治愈
率及 总有效率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 P <0 . 0 1 ) 。见 表 1 。
表 1 两 组 治 疗呃 逆 的 疗 效 评 价
组别 时 间 治 愈 率 总有 效 率
位后 ,对穴 位 可 产 生 一 个 较 长 的 、持 续 的 物 理 刺 激 , 增 强并 延续针 刺 和药物 的效 能 ,起 到 针 、药 、穴 的协 同作 用 。故药 物 与穴位 配 合 应用 ,可 以起 到 相 辅相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 hiccup , IH)多发生于有器质性疾患的患者,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加之精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

IH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下面仅对近年来IH 的治疗作一综述,以便于我们临床治疗时依据病情选用或参考。

1
一般疗法
1. 1深吸气后屏气法患者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然后缓缓呼气
即可。

此法可反复使用,多用于由精神刺激和进食过快引发者。

1. 2按压双眼球法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

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1. 3按压眶上神经法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
者双侧眶上,相当于眶上神经处,以能忍受为度,双手拇指交替旋转2~4分钟,并嘱患者有节奏地屏气。

1. 4(吞)吸食烟雾法取一长圆形的一端开口的硬纸筒(患者可以自己制作,纸筒口径以刚好能盖住口唇为宜) ,用火点燃碎纸屑后放进硬纸筒内,然后使其熄灭,产生烟雾后立即将纸筒开口端紧压在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把烟雾吞下(忌用抽吸法) ,吞烟时间1~2
分钟。

或者选用干净的人指甲,剪碎后和烟丝混匀卷成纸烟点燃抽吸。

1. 5牵舌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张口,伸舌,术者用消毒纱布裹住舌体前1/ 3~1/ 2部分,轻轻向外牵拉,以患者稍有痛感为度,持续30
秒钟左右后松手使舌体复位。

此法可重复操作。

2封闭疗法2. 1膈神经阻滞疗法此方法要求术者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并掌握正确的穿刺部位,严格掌握用药浓度及剂量,并作好处理病情变化的准备,以单侧阻滞为宜。

谢昌厚等主张作双侧阻滞效果更可靠。

2. 2颈椎横突旁封闭疗法向第3、4、5颈椎横突穿刺注入药物后通过扩散作用到膈神经的组成支第3~5颈神经,扰乱呃逆反射弧的形成,减弱膈肌运动,打断其恶性循环,增强自身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裴爱珍等在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引起的IH时分别按压双侧内关穴,先左侧,后右侧,同时观察呃逆有无减少或消失。

选择按压有效的同侧行颈椎旁注射,可获得较满意效果。

3
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
自1988年谢秉煦等发明体外膈肌起搏器以来,该仪器在用于呼吸衰竭的抢救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膈肌康复治疗的同时,也不断用于IH 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膈肌起搏器治疗呃逆的机制是它产生的电脉冲刺激胸锁乳突肌外缘的膈神经,干扰膈肌异常兴奋性收缩的反射弧,从而恢复其正常的节律,达到治疗目的。

4
西药治疗4. 1调节电解质药物文献报道患者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伴有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钾等,经补充电解质后呃逆得到终止或明显缓解。

低血钠致呃的机理不明,但IH的发生与血钠降低
有着密切的关系;低血钙、镁时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应激性增高,即阈值降低。

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神经2肌肉应激性增高的表现,加上一些患者进食少和长时间卧床,胃排空减弱和胃液潴留,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导致IH的发生。

4. 2肌松药①巴氯芬(baclofen商品名脊舒) ,为神经性传导抑制剂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主要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GABA 受体,其抗呃逆的作用机制未明。

陈协辉等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对神经传导抑制作用,从而缓解平滑肌、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另一方面它可能通过对中枢的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而制止呃逆发作。

用法:每次10 mg ,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为15 mg ,每日3次。

陈协辉等应用总有效率98 %。

②盐酸乙呱立松片(商品名妙纳)是一种新型肌肉松弛剂,范丽静等认为其止呃机制为:一方面作用于脊髓,抑制脊髓反射;另一方面作用于γ运动神经元减轻脊索的灵敏度,从而阻断其反射弧,缓解膈肌痉挛,减少痉挛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进一步刺激;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改善血流。

用法:60 mg口服或胃管注入,每天3次,饭后服用。

4. 3抗精神病药①氟哌啶醇5 mg静脉滴注或肌注1~2次/ d ,好转后改为口服维持。

②氯丙嗪25~50 mg ,每天3次口服,但此法在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血管病者应慎用。

氟哌啶醇和氯丙嗪抗呃逆的作用可能与其阻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有关。

4. 4抗抑郁药①多虑平25~50 mg ,每日3次口服。

其抗呃逆的机
理可能是一方面通过其中枢及周围抗胆碱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中枢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停止呃逆的作用。

②阿米替林30 mg ,每日3次口服。

4. 5中枢兴奋药①利他林10~20 mg肌注,反复发作者可重复注射。

其终止呃逆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亦或使膈神经过度兴奋而达到抑制状态。

②尼可刹米0. 375g肌注,止呃机理不明,可能是该药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膈肌活动度增大,达到缓解膈肌痉挛终止呃逆。

4. 6钙离子拮抗剂①硝苯地平10~20 mg舌下含服或吞服,每日3次,一天总量不宜超过60 mg。

②盐酸氟桂嗪10 mg ,每天2~3次,口服,待呃逆停止后改为每天1次口服巩固治疗。

③尼莫地平舌下含服及口服治疗顽固性呃逆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4. 7麻醉剂①利多卡因50~100 mg持续静滴,每天2~3次,可用1~7天,但应注意心律监护。

其止呃机理可能为调节植物神经或反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抑制膈神经。

②磷酸可待因30 mg口服,止呃机理可能是抑制中枢神经,减弱膈神经的过度反应,同时直接抑制或松弛膈神经。

4. 8抗胆碱药①安坦又称苯海索,是中枢性抗胆碱药,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震颤麻痹。

用于治疗本病每次4 mg ,每日3次口服,用药2~3天。

②东莨菪碱0. 3 mg肌注或阿托品等药物肌注。

4. 9抗癫痫药①丙戊酸钠用量:每次0. 2 g ,每天3~4次,逐步加量,直至控制发作。

张敬军等认为丙戊酸钠治疗呃逆的有效剂量个体差异
很大,获得满意疗效的剂量为0. 6~2. 0 g/ d。

②苯妥英钠每次0. 1 g ,每天3次,以中枢性呃逆效果较佳。

4. 10抗肿瘤药华蟾素每次2~4 ml肌注,每日2次,或静脉滴注,每次10~20 ml用5 %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释后缓慢滴注。

其止呃机制不详,可能与直接或间接抑制呃逆中枢有关。

4. 11止吐药①恩丹西酮是一种高选择性52HT3受体拮抗剂,常用于化疗所致呕吐的防治,王钟杰等用其来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认为其止呃机制为抑制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52HT3的释放,使原本兴奋的膈神经达到抑制状态,解除膈肌痉挛。

②胃复安多用来作穴位注射。

4. 12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0. 25~0. 5 g/次,每天3次,其止呃机理可能与抑制神经系统的碳酸酐酶有关。

4. 13其他药物其他如地巴唑、麻黄素、丙咪嗪、维生素B1、B6 (穴位注射)等均有文献报道用来治疗顽固性呃逆,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5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分清寒热虚实及兼症,治以和胃、降逆、平呃为主,兼以补虚攻实、温寒清热、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

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方剂:①旋覆代赭汤加减:a旋覆花(包煎)12g,代赭石20g,丁香10g,柿蒂10g,竹茹9g,人参6g,半夏9g,甘草6g,白芍10g,大枣4枚;b旋覆花3两,人参2两,代赭石1两,甘草3两(炙),半夏半升(洗),生姜5两,大枣12枚(擘)。

,②
丁香柿蒂汤加减:丁香(6g)
柿蒂(9g)
人参(3g)
生姜(6g);③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④左莲饮(王行宽教授经验方:苏叶4~5 g ,吴萸3~4 g ,黄连2~3 g ,百合10 g ,沸水泡服,频频饮服) ,刘玉铉用此方治疗本病106例,总有效率96. 2 %。

此方尤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呃逆者。

6
经穴疗法
6. 1单穴文献报道采取单独针刺翳风、陷谷、百会、中魁、睛明、水沟、天鼎、人迎等穴治疗本病,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宋立富等观察发现脑血管疾病和外科术后合并呃逆的临床控制率显著高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呃逆。

6. 2鼻针采用鼻针针刺鼻穴的胃穴或胸点治疗本病,具有感应强烈、取穴少、方便、治愈率高等优点,对于病程短的患者疗效甚佳。

6. 3穴位点压临床上采用穴位点压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常用穴位和有效点有:止呃穴(相当于攒竹与睛明穴连线的眶上缘上)、内关、足三里、攒竹、睛明、翳风、天突等。

6. 4水针(穴位注射)常选用内关、足三里、膈俞、中脘、膻中、天突、翳风等穴中的一到多个穴位,选用注射药物有维生素B1、B6、
K3、胃复安、氯丙嗪、异丙嗪等。

6. 5辨证组穴常取内关、天突、足三里、膈俞、中脘为主穴,随症加穴。

此外,耳针、指针、灸法等在治疗本上也获得了明显的疗效。

总之,顽固性呃逆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各种治疗的作用机制也缺乏大规模、专门的实验研究。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治疗效果不一,患病个体差异较大,一些疗法尚待进一步验证。

因此,我们在治疗本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寻找致病原因。

②针对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③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疗法结合治疗,优势互补,迅速有效地制止呃逆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