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卷(含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设角A为锐角,且sin(A) = 0.6,那么A的近似值是多少?- A)36.87°
- B)45°
- C)53.13°
- D)64.04°
答案:C)53.13°
2. 三角函数tan(A)的值是斜边长与________的比值。
- A)对边长
- B)邻边长
- C)斜边长
- D)角A的弧度
答案:B)邻边长
3. 三角函数cot(A)的值是邻边长与________的比值。
- A)对边长
- B)斜边长
- C)角A的弧度
- D)斜边长的倒数
答案:A)对边长
二、填空题
4. 已知角B是锐角,且cos(B) = 0.8,那么角B的近似值是________度。
答案:37°
5. 已知角C是锐角,且tan(C) = 0.5,那么角C的近似值是________度。
答案:26.57°
三、计算题
6.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12,夹角为60°,求第三边的长度。
答案:13
7. 已知一个角的弧度为π/3,求sin和cos的值。
答案:sin(π/3) = (√3) / 2, cos(π/3) = 1 / 2
四、证明题
请证明:sin^2(A) + cos^2(A) = 1,其中A是任意角。
证明:
由三角恒等式sin^2(A) + cos^2(A) = 1可得:
sin^2(A) + cos^2(A) = (1 - cos^2(A)) + cos^2(A) = 1
证毕。
锐角三角变换经典练习题附带答案

锐角三角变换经典练习题附带答案锐角三角变换是三角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将锐角三角函数互相转换的方法。
掌握锐角三角变换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准确性。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锐角三角变换练题,附带答案供参考。
1. 计算 $\sin(90° - x)$ 的值。
- 解答:根据余角公式,$\sin(90° - x) = \cos x$。
2. 计算 $\cos(90° - x)$ 的值。
- 解答:根据余角公式,$\cos(90° - x) = \sin x$。
3. 计算 $\tan(90° - x)$ 的值。
- 解答:根据余角公式,$\tan(90° - x) = \cot x$。
4. 计算 $\cot(90° - x)$ 的值。
- 解答:根据余角公式,$\cot(90° - x) = \tan x$。
5. 计算 $\sec(90° - x)$ 的值。
- 解答:根据余角公式,$\sec(90° - x) = \csc x$。
6. 计算 $\csc(90° - x)$ 的值。
- 解答:根据余角公式,$\csc(90° - x) = \sec x$。
以上是锐角三角变换的经典练题及答案。
通过这些练,可以更好地理解锐角三角变换的概念,并熟练运用余角公式进行计算。
锐角三角变换在解决三角函数计算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掌握。
注意:以上答案中的角度单位均为度。
锐角三角变换经典练题附带答案锐角三角变换是三角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将锐角三角函数互相转换的方法。
掌握锐角三角变换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准确性。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锐角三角变换练题,附带答案供参考。
1. 计算 $\sin(90° - x)$ 的值。
- 解答:根据余角公式,$\sin(90° - x) = \cos x$。
锐角三角函数(附答案)

教材过关二十八 锐角三角函数一、填空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直角边的比是5∶3,最小角为α,则sin α=_______________,cos α=_________________,tan α=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3 54 43 提示:假如两边长分别为5、3,则另一边为4,且3所对的角最小,由此可得答案. 2.在△ABC 中,若︱sinA-21︱+(23-cosB)2=0, 则∠C=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0° 提示:由sinA=21,可得∠A=30°, 由cosB=23,得∠B=30°,则∠C=120°. 3.6tan 230°-3sin60°-2cos45°=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2 提示:tan30°=33,sin60°=23,cos45°=22. 4.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4 cm ,9 cm ,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92 提示:三角形三边只能为4,9,9.5.若∠A 为锐角,且tan 2A+2tanA-3=0,则∠A=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5°提示: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得tanA 的值,但∠A 为锐角,所以只能取正值. 6.如图9-43,AB 、CD 是两栋楼,且AB=CD=30 m,两楼间距AC=24 m,当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时,AB 楼在CD 楼上的影子是m.(精确到0.1 m )图9-43答案:16.2提示:画出图形,解直角三角形. 二、选择题7.在△ABC 中,∠C=90°,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b=atanAB.b=csinAC.a=ccosBD.c=asinA 答案:C 提示:因为cosB=ca,所以a=ccosB. 8.在Rt △ABC 中,各边都扩大四倍,则锐角A 的各三角函数值 A.没有变化 B.分别扩大4倍 C.分别缩小到原来的41D.不能确定 答案:A提示:因为各边都扩大四倍,它们的比值不变,故三角函数值也不变. 9.在Rt △ABC 中, 2sin(α+20°)=3,则锐角α的度数是A.60°B.80°C.40°D.以上结论都不对 答案:C提示:2sin(α+20°)=3,得sin(α+20°)=23, 所以α+20°=60°,α=40°.10.在Rt △ABC 中, ∠C=90°,已知tanB=25,则cosA 等于 A.25 B.35 C.552 D.32答案:B 提示:∵tanB=25,a b =25,可令b=5,a=2,则c=3,cosA=35. 11.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 cm ,则斜边上的高为 A.41 cm B.21cmC.43 cm D.23 cm 答案:C 提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两直角边再利用面积或射影定理. 三、解答题12.(2010四川泸洲中考)如图9-44,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小兵从A 地出发,沿北偏东45°方向行进了53千米到达B 地,然后再沿北偏西45°方向行进了5千米到达目的地点C.图9-44(1)求A 、C 两地之间的距离;(2)试确定目的地C 在点A 的什么方向? 解:根据题意,可知∠ABC=90°,∵AB=53,BC=5, AC 2=AB 2+BC 2 =75+25 =100.∴AC=10千米.(2)在Rt △ABC 中,tan ∠BAC=AB BC =355=33, ∴∠BAC=30°.∴C 在点A 的北偏东15°.提示:根据方向角,先确定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可用勾股定理求AC,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出CA.13.如图9-45,用测角仪测得铁塔顶点A 的仰角为30°,测角仪离铁塔中心线AB 的距离为40米,测角仪CD 高1.5米,求铁塔的高度.(精确到0.1米)图9-45答案:24.6米.提示:铁塔的高度AB=40tan30°+1.5≈24.6(米). 14.如图9-46,河对岸有铁塔AB ,在C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向塔前进14米到达D ,在D 处测得A 的仰角为45°,求铁塔AB 的高.图9-46解:在Rt △ABD 中, ∵tan ∠ADB=BDAB=1,∴BD=AB. 又在Rt △ABC 中,∵tanC=BC AB =33, ∴BC=30tan AB=3AB.又∵BC-BD=14,∴3AB-AB=14. ∴AB=7(3+1)(米).15.如图9-47,水面上有一浮标,在高于水面1米的地方观察,测得浮标顶的仰角30°,同时测得浮标在水中的倒影顶端俯角45°,观察时水面处于平静状态,求水面到浮标顶端的高度.(精确到0.1米)图9-47答案:3.7米.提示:过A 作AD ⊥BC 于D,则∠BAD=30°,∠DAC=45°. 设BD=x,则AD=xcot30°.又AD=DC 且BE=DC,即x+1=xcot30°. 求得x ≈2.73.∴BE=2.73+1≈3.7(米).16.如图9-48,在一次暖气管道的铺设工作中,工程是由A 点出发沿正西方向进行的,在A 点的南偏西60°的方向上有一所学校,学校占地是以B 点为中心方圆100米的圆形,当工程进行了200米时到达C 处,此时B 在C 的南偏西30°的方向上,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分析一下,工程继续进行下去,是否会穿过学校?图9-48解:过B 作BD ⊥AC 于D,在Rt △BCD 中,∠BCD=60°,∵tan60°=CD BD ,∴CD=︒60tan BD. 同理,在Rt △BAD 中,AD=︒30tan BD,又∵AD-CD=200,∴3BD-33BD=200. ∴BD=1003>100.∴不会穿过学校.。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一)1.把Rt△ABC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得Rt△A′B′C′,那么锐角A,A′的余弦值的关系为()A.cosA=cosA′ B.cosA=3cosA′ C.3cosA=cosA′ D.不能确定2.如图1,已知P是射线OB上的任意一点,PM⊥OA于M,且PM:OM=3:4,则cosα的值等于()A.34 B.43 C.45 D .35图 1 图 2 图3 图4图53.在△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则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a=c·sinB B.a=c·cosB C.a=c·tanB D.以上均不正确4.在Rt△ABC中,∠C=90°,cosA=23,则tanB等于()A.35 B.53 C.255 D.525.在Rt△ABC中,∠C=90°,AC=5,AB=13,则sinA=______,cosA=______,•tanA=_______.6.如图2,在△ABC中,∠C=90°,BC:AC=1:2,则sinA=_______,cosA=______,tanB=______.7.如图3,在Rt△ABC中,∠C=90°,b=20,c=202,则∠B的度数为_______.8.如图4,在△CDE中,∠E=90°,DE=6,CD=10,求∠D的三个三角函数值.9.已知:α是锐角,tanα=724,则sinα=_____,cosα=_______.10.在Rt△ABC中,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4,求最小角的正弦值为10.如图5,角α的顶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边在x轴上,•另一边经过点P(2,23),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12.如图,在△ABC中,∠ABC=90°,BD⊥AC于D,∠CBD=α,AB=3,•BC=4,•求sinα,cosα,tanα的值.解直角三角形一、填空题1. 已知cosA=23,且∠B=900-∠A ,则sinB=__________.2.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cot(900-A)=1.524,则tan(900-B)=_________.3. ∠A 为锐角,已知sinA=135,那么cos (900-A)=___________.4. 已知sinA=21(∠A 为锐角),则∠A=_________,cosA_______,tanA=__________.5. 用不等号连结右面的式子:cos400_______cos200,sin370_______sin420.6. 若cot α=0.3027,cot β=0.3206,则锐角α、β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7. 计算: 2sin450-3tan600=____________. 8. 计算: (sin300+tan450)·cos600=______________.9. 计算: tan450·sin450-4sin300·cos450+6cot600=__________.10. 计算: tan 2300+2sin600-tan450·sin900-tan600+cos 2300=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AC=4,BC=3,则sinA=( )A . 43;B . 34;C .53;D . 54.2.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sinA=22,则cosB 的值是( )A .21;B .23;C .1;D .223.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A=300,则sinA+sinB=( )A .1;B .231+;C .221+;D .414. 当锐角A>450时,sinA 的值( )A .小于22; B .大于22; C .小于23; D .大于235. 若∠A 是锐角,且sinA=43,则( )A .00<∠A<300; B .300<∠A<450;C .450<∠A<600;D . 600<∠A<9006. 当∠A 为锐角,且tanA 的值大于33时, ∠A( )A .小于300; B .大于300; C .小于600; D .大于6007. 如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CD ⊥AB 于D ,已知AC=3,AB=5,则tan ∠BCD 等于( )A .43;B .34;C .53;D .548. Rt △ABC 中,∠C 为直角,AC=5,BC=12,那么下列∠A 的四个三角函数中正确的是( )A . sinA=135; B .cosA=1312; C . tanA=1213;D . cotA=1259. 已知α为锐角,且21<cos α<22,则α的取值范围是( )A .00<α<300;B .600<α<900;C .450<α<600;D .300<α<450.三、解答题1、 在△ABC 中,∠C 为直角,已知AB=23,BC=3,求∠B 和AC .2、在△ABC 中,∠C 为直角,直角边a=3cm ,b=4cm ,求sinA+sinB+sinC 的值.3、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b=3, c=14. 求∠A 的四个三角函数.4、在△ABC 中,∠C 为直角,不查表解下列问题: (1)已知a=5,∠B=600.求b ; (2)已知a=52,b=56,求∠A .5、在△ABC 中,∠C 为直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a=25,b=215,求c 、∠A 、∠B .6、在Rt △ABC 中,∠C =90°,由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 已知a =156, b =56,求c; (2) 已知a =20, c =220,求∠B ; (3) 已知c =30, ∠A =60°,求a ;(4) 已知b =15, ∠A =30°,求a .7、已知:如图,在Δ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D ,若∠B =30°,CD =6,求AB 的长.8、已知:如图,在山脚的C 处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45,沿着坡度为︒30︒=∠30DCB ,400=CD 米),测得A 的仰角为︒60,求山的高度DCAB9、会堂里竖直挂一条幅AB,如图5,小刚从与B成水平的C点观察,视角∠C=30°,当他沿CB方向前进2米到达到D时,视角∠ADB=45°,求条幅AB的长度。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段公路的坡度为1︰3,某人沿这段公路路面前进100米,那么他上升的最大高度是(D)A.30米B.10米C. 米D. 米2.如图,坡角为的斜坡上两树间的水平距离AC为,则两树间的坡面距离AB为(C)A.B.C.D.3.如图,小雅家(图中点O处)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经测得有一水塔(图中点A处)在她家北偏东60度500m处,那么水塔所在的位置到公路的距离AB是(A)A.250mB.mC.mD.m4.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已知CD=2,AC=3,则sinB的值是(C)A.2 3 B. 3 2 C. 3 4 D. 4 3(第2题)(第3题)(第4题)5.如果∠A是锐角,且,那么∠A=(B)A. 30°B. 45°C. 60°D. 90°6. 等腰三角形的一腰长为,底边长为,则其底角为(A)A. B. C. D.7.若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10和15,它们的夹角为60°,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B)A.150 B.C.9 D.78.在△ABC中,∠C=90°,BC=2,,则边AC的长是(A)A.B.3 C.D.9.如图,两条宽度均为40 m的公路相交成α角,那么这两条公路在相交处的公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路面面积是( A )A. (m2)B. (m2)C.1600sinα(m2)D.1600cosα(m2)10.如图,延长Rt△ABC斜边AB到D点,使BD=AB,连结CD,若tan∠BCD=,则tanA =(C)A.1B.C.D.(第9题)(第10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1.已知为锐角, sin( )=0.625, 则cos =___ 0.625 。
12.如图,一架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AC=3米,cos∠BAC= ,则梯子长AB = 4 米。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CE平行于AB,BC的坡度为i 1: 0.75,坡长0.64,cos40BC 140米,则AB的长为( )(精确0.77,tan40 0.84 )A.78.6米【答案】CB.78.7 米C.78.8 米D.78.9 米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南洞庭大桥是南益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小芳同学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对此开展测量活动.如图,在桥外一点 A 测得大桥主架与水面的交汇点C 的俯角为α,大桥主架的顶端D的仰角为β,已知测量点与大桥主架的水平距离AB=a,则此时大桥主架顶端离水面的高解析】【分析】在Rt△ABD和Rt△ABC中,由三角函数得出BC=atan α,BD=atan β,得出CD=BC+BD=atan α +atan即β可.【详解】∴BC=atan α,BD=atan β,∴CD=BC+BD=atan α+atan β,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由三角函数得出BC和BD 是解题的关键.2.在课外实践中,小明为了测量江中信号塔A离河边的距离AB ,采取了如下措施:如图在江边D处,测得信号塔A的俯角为40 ,若DE 55米,DE CE,CE 36米,acos α +acos βC.atan α +atan βaD.tanatan在Rt△ABD 和Rt△ABC中,AB= a ,BC BDtan α=,tan β=AB ABB.答案】CA.533B.C.222D.【分析】如下图,先在Rt△CBF中求得BF、CF的长,再利用Rt△ADG 求AG的长,进而得到AB的长度【详解】如下图,过点C作AB的垂线,交AB延长线于点F,延长DE交AB延长线于点G∵BC 的坡度为1:0.75∴设CF为xm,则BF 为0.75xm ∵BC=140m∴在Rt△BCF中,x20.75x 21402,解得:x=112 ∴CF=112m,BF=84m∵DE⊥CE,CE∥AB,∴DG⊥AB,∴△ ADG 是直角三角形∵ DE=55m,CE=FG=36m∴DG=167m,BG=120m 设AB=ym ∵∠ DAB=40°DG 167 ∴tan40 °= 0.84AG y 120 解得:y=78.8 故选: C【点睛】本题是三角函数的考查,注意题干中的坡度指的是斜边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弦值3.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 C=90°,D为BC的中点,将△ABC折叠,使点A与点D 重合,EF为折痕,则sin∠ BED的值是()35解析】分析】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DEF AEF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到BED CDF ,设CD 1,CF x,则CA CB 2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 DEF是△AEF翻折而成,∴△ DEF≌△ AEF,∠ A=∠ EDF,∵△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DF=45°,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 CDF+45°=∠ BED+45°,∴∠ BED=∠ CDF,设CD=1,CF=x,则CA=CB=2,∴DF=FA=2﹣x,∴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得,CF2+CD2=DF2,即x2+1=(2﹣x)2,3解得:x 3,4CFsin BED sin CDFDF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涉及面较广,但难易适中.4.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VABC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tan CBE 的值是()71 C.D.7 3 24 3 【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BE=AE.设BE=x,则CE=8-x.在Rt△BCE中,x2=(8-x)2+62,25 25 7解得x= 25,故CE=8-25 = ,4 4 4CE 7∴tan ∠CBE= .CB 24故选 C.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5.如图,从点A看一山坡上的电线杆PQ ,观测点P的仰角是45 ,向前走6m到达B 点,测得顶端点P和杆底端点Q的仰角分别是60 和30°,则该电线杆PQ 的高度()A.24B.7A.6 2 3 B.6 3 C.10 3 D.8 3【答案】A【解析】【分析】延长PQ交直线AB于点E,设PE=x米,在直角△APE和直角△BPE中,根据三角函数利用x 表示出AE和BE,列出方程求得x 的值,再在直角△BQ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QE的长,则问题求解.【详解】解:延长PQ 交直线AB于点E,设PE=x.在直角△APE中,∠ A=45°,AE=PE=x;∵∠ PBE=60°∴∠ BPE=30°在直角△BPE中,BE= 3 PE= 3 x,33∵AB=AE-BE=6米,则x- x=6,3解得:x=9+3 3.则BE=3 3 +3 .在直角△BEQ中,QE= 3 BE= 3(3 3 +3)=3+ 3.33∴PQ=PE-QE=9+3 3-(3+ 3 )=6+2 3.答:电线杆PQ的高度是(6+2 3 )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答关键是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6.如图,在x轴的上方,直角∠ BOA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若∠ BOA的两边分别与12函数y 、y 的图象交于B、A 两点,则∠ OAB大小的变化趋势为()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时大时小D.保持不变【答案】D 【解析】【分析】如图,作辅助线;首先证明△BEO∽△OFA,,得到BE OE ;1设 B 为(a,), A 为OF AF a2 1 2(b,),得到OE=-a,EB= ,OF=b,AF= ,进而得到a2b22 ,此为解决问题的关 b a b2键性结论;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知tan∠ OAB= 2为定值,即可解决问题.2【详解】解:分别过B和A作BE⊥x轴于点E,AF⊥x轴于点F,则△BEO∽△ OFA,∴BE OE∴OF AF ,12设点 B 为(a,),A 为(b,2),a b12则OE=-a,EB= ,OF=b,AF= 2,a b2可代入比例式求得 a 2b 2 2 ,即 a 2 2 , b 2该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及其应用问 题;解题的方法是作辅助线,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 定等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7.如图,要测量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 P ,A 的距离,可以在小河边取 PA 的垂线 PB 上的一解析】 分析】根据正切函数可求小河宽 PA 的长度. 【详解】∵PA ⊥ PB ,PC=100米,∠ PCA=35°,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OB= OE 2EB 2a 212,OA= OF 2 AF 2∴tan ∠OAB=OBOA1 b 22 2 (b 2 b 2) = 2 b b2 b 42 = 22∴∠ OAB 大小是一个定值,因此∠ 故选 DOAB 的大小保持不变 .D . 100tan55 米°a 2a 122 b2b b 42 b 2 b 42点睛】PA 等于( )C . 100tan35米°∴小河宽PA=PCtan∠ PCA=100tan35°米.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过程是:①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② 根据题目已知特点选用适当锐角三角函数或边角关系去解直角三角形,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再转化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8.某游乐场新推出了一个“极速飞车”的项目.项目有两条斜坡轨道以满足不同的难度需求,游客可以乘坐垂直升降电梯AB 自由上下选择项目难度.其中斜坡轨道BC的坡度(或坡比)为i=1:2,BC=12 米,CD=8 米,∠ D=36°,(其中点A、B、C、D均在同一平面内)则垂直升降电梯AB的高度约为()米.(精确到0.1 米,参考数据:tan36 °≈0,.7c3os36 °≈0,.8s1in36 °≈)0.59A.5.6 B. 6.9 C.11.4 D.13.9【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E,BE的长,根据正切函数,可得AE 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延长DC、AB 交于点E,由斜坡轨道BC的坡度(或坡比)为i=1:2,得BE:CE=1:2.设BE=xm,CE=2xm.在Rt △BCE中,由勾股定理,得BE2+CE2=BC2,即x2+(2x)2=(12 )2,解得x=12,BE=12m,CE=24m ,DE =DC+CE =8+24=32m , 由 tan36 °≈ 0.,73得=0.73,解得 AB =0.73 ×3=2 23.36m . 由线段的和差,得AB =AE ﹣BE =23.36﹣12= 11.36 ≈ 11m.4,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切函数,线段的和差.9.如图,对折矩形纸片 ABCD ,使 AD 与 BC 重合,得到折痕 EF ,把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 纸片,使点 A 落在 EF 上的点 A ′处,并使折痕经过点 B ,得到折痕 BM ,若矩形纸片的宽 AB=4,则折痕 BM 的长为 ( )1BE= AB ,A ′B=AB=,4∠BA ′M=∠A=90°,∠ ABM=∠MBA ′,可得∠2EA ′B=30°,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 E BA ′=60 °,进而可得∠ ABM=30°,在Rt △ABM中,利用∠ ABM 的余弦求出 BM 的长即可 .【详解】 ∵对折矩形纸片 ABCD ,使 AD 与 BC 重合, AB=4,1∴BE= AB=2,∠ BEF=90°,2∵把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 A 落在 EF 上的点 A '处,并使折痕经过点 B , ∴A ′B=AB=4,∠ BA ′M= ∠ A=90°,∠ ABM=∠ MBA ′, ∴∠ EA ′B=30°, ∴∠ EBA ′=60°, ∴∠ ABM=3°0 ,∴在 Rt △ABM 中, AB=BM cos ∠ ABM ,即 4=BM cos30 °,CE ,BE 的长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正A . 8 33【答案】 A 【解析】 【分析】B . 4 33C .8D . 8 3根据折叠性质可得解得: BM= 8 3 ,3故选 A.【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在直角 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是角的对边比斜边;余弦是角的邻边比斜边;正切是角的对边比邻 边;余切是角的邻边比对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如图 1,在△ABC 中,∠ B =90°,∠ C = 30°,动点 P 从点 B 开始沿边 BA 、AC 向点 C 以 恒定的速度移动,动点 Q 从点 B 开始沿边 BC 向点 C 以恒定的速度移动,两点同时到达点 C ,设△BPQ 的面积为 y (cm 2).运动时间为 x ( s ), y 与 x 之间关系如图 2所示,当点 P 恰好为 AC 的中点时, PQ 的长为( )10. 如图,菱形 ABCD 中, AC 交 BD 于点 O ,DE ⊥BC 于点 E ,连接 OE ,∠ DOE =120°,DE A . 33【答案】 B 【解析】 【分析】证明 △OBE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OD=OB ,CD=BC . ∵DE ⊥BC ,∴∠ DEB=90°,∴OE=OD=OB . ∵∠ DOE=120°,∴∠ BOE=60°,∴△ OBE是等边三角形,∴∠ ∵∠ DEB=90°,∴ BD= DE 2 3 .sin60 3B .23 3D . 3 3DBC=60°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3,解:设 AB =a ,∠ C = 30°,则 AC =2a ,BC = 3 a , 设 P 、 Q 同时到达的时间为 T ,则点 P 的速度为 3a ,点 Q 的速度为 3a ,故点 P 、 Q 的速度比为 3: 3, TT 故设点 P 、 Q 的速度分别为: 3v 、 3 v ,由图 2 知,当 x =2 时,y =6 3,此时点 P 到达点 A 的位置,即 AB =2×3v =6v , BQ = 2×3 v = 2 3 v ,11y =AB ×BQ =6v ×2 3 v = 6 3 ,解得: v =1,22故点 P 、Q 的速度分别为: 3, 3,AB =6v =6=a , 则 AC =12,BC =6 3 ,如图当点 P 在 AC 的中点时, PC =6,此时点 P 运动的距离为 AB+AP =12,需要的时间为 12÷3=4, 则 BQ =3 x =4 3 , CQ = BC﹣ BQ =6 3 ﹣4 3 =2 3 , 过点 P 作 PH ⊥BC 于点 H ,PC = 6,则 PH = PCsinC = 6×1 =3,同理 CH =3 3 ,则 HQ = CH ﹣ CQ = 3 3 ﹣2 3 =2PQ = PH 2 HQ 2 = 3 9 =2 3,D . 4 3【答案】【解析】【分析】 点 P 、 Q 的速度比为【详解】3: 3 ,根据 x =2,y =6 3 ,确定 P 、Q 运动的速度,即可求解.C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 系,进而求解.12.一艘轮船从港口 O 出发,以 15海里 /时的速度沿北偏东 60°的方向航行 4小时后到达 A 处,此时观测到其正西方向 50 海里处有一座小岛 B .若以港口 O 为坐标原点,正东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正北方向为 y 轴的正方向, 1 海里为 1 个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解析】分析】 【详解】解: OA=15×4=60海里,∵∠ AOC=60°,∴∠ CAO=30°,∵sin30°= OCAO 2∴CO=30 海里, ∴AC=30 3 海里, ∴BC=(30 3 -50)海里, ∴B ( 30 3 -50, 30) 故选 A点睛】 本题考查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13.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嘉淇利用一根拴有小锤的细线和一个半圆形量角器制作了一个测 角仪,去测量学校内一座假山的高度 CD .如图,嘉淇与假山的水平距离 BD 为 6m ,他的D .(30,30 3 )C .(30 3 ,30)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6m ,嘉淇的视线经过量角器零刻度线OA和假山的最高点C ,此时,铅垂线OE经过量角器的60 刻度线,则假山的高度CD 为()A.2 3 1.6 m B.2 2 1.6 m C.4 3 1.6 m D.2 3m【答案】A【解析】【分析】CK CK根据已知得出AK=BD=6m,再利用tan30 °= ,进而得出CD 的长.AK 6【详解】解:如图,过点 A 作AK CD 于点K∵BD=6 米,李明的眼睛高AB=1.6米,∠ AOE=6°0 ,∴DB=AK,AB=KD=1.6米,∠ CAK=30°,CK CK∴tan30 °= ,AK 6解得:CK=2 3即CD=CK+DK=2 3 +1.6=( 2 3 +1.6)m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解答关键是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14.如图,△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cosA ()答案】 B 【解析】【分析】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 △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作答【详解】过 A 作 AE ⊥ BE ,连接 BD ,过 D 作 DF ⊥BF 于 F. ∵AE=BF ,∠ AEB=∠ DFB ,BE=DF ,∴△ AEB ≌△ BFD ,∴AB=DB.∠ABD=90°,∴△ 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os ∠ DAB= 22 答案选 B.【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规则图形求余弦函数的方法,熟练掌握不规则图形求余弦函数的方法是本题 解题关键 .15. 如图,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 O ,AB :BC =2:1,且 BE ∥ AC , CE ∥答案】 B解析】分析】DC 交线段 DC 延长线于点 F ,连接 OE 交BC 于点 G .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断四边形 OBEC 是菱形,则 OE 与 BC 垂直平分,易得 EF=1 x , 2 1 A . 2B . 2 2C . 3 2D . 55C . 62 3D . 10过点 E 作 EF ⊥直线 B . A .4CF=x.再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作答即可.【详解】解:∵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AB:BC=2:1,∴BC=AD,设AB=2x,则BC=x.如图,过点 E 作EF⊥直线DC交线段DC延长线于点F,连接OE交BC于点G.∵BE∥AC,CE∥BD,∴四边形BOC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OB=OC,∴四边形BOCE是菱形.∴OE与BC垂直平分,∴EF=1 AD=1 x,OE∥ AB,22∴四边形AOEB是平行四边形,∴OE=AB=2x,1∴CF=OE=x.2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如图,一架飞机在点A处测得水平地面上一个标志物P的俯角为α,水平飞行m 千米∴tan ∠EDC=EFDF2x xA.m cotcot千米B.cot cot千米C.tan tan千米D.tan tan故选:B.点睛】m m m【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作答.【详解】在P 点做一条直线垂直于直线AB 且交于点O,由锐角三角函数知,AO=PO cotBO=PO cot m,又AB=m=AO-BO= PO cot - PO cot = . 所以答案选 A. cot cot【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是本题解题关键17.如图,在边长为8的菱形ABCD中,∠ DAB=60°,以点D为圆心,菱形的高画弧,交AD于点E,交CD于点G,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析】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D=AB=8,∠ ADC=12°0 ,由三角函数求出菱形的高DF,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菱形ABCD的面积-扇形DEFG的面积,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 DAB=60°,∴AD=AB=8,∠ ADC=18°0 -60°=120 °,∵DF是菱形的高,∴DF⊥ AB,∴DF=AD?sin60 °=834 3,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菱形ABCD 的面积- 扇形DEFG的面积=8 4 3120 (4 3)32 3 16.360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菱形和扇形面积的计算;由三角函数求出菱形的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DF 为半径C.32 3 16 D.18 3 答案】C18.如图,一艘轮船从位于灯塔 C 的北偏东 60°方向,距离灯塔 60 nmile 的小岛 A 出发, 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小岛 A 的距离是 ( AB 的长.【详解】 CDcos ∠ ACD= ,AC∴CD=AC?cos ∠ACD=6×0 3 30 3 .2在 Rt △DCB 中,∵∠ BCD=∠ B=45°,∴CD=BD=30 3 ,∴AB=AD+BD=30+30 3 .答:此时轮船所在的 B 处与灯塔 P 的距离是( 30+30 3 )nmile .故选 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方向角问题,求三角形的边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 C 的南偏东 45°方向上的 B 处,这时轮船 B 与A . 30 3 n mile 【答案】 D【解析】【分析】过点 C 作 CD ⊥AB , B . 60 n mile C .120 nmile D . (30 30 3) n mile则在 Rt △ACD 中易得A D 的长,再在直角 △BCD 中求出 BD ,相加可得 在 Rt △ACD中, AC=60.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19.已知 B 港口位于 A 观测点北偏东 45°方向,且其到 A 观测点正北风向的距离 BM 的长 为 10 2 km ,一艘货轮从 B 港口沿如图所示的 BC 方向航行 4 7 km 到达 C 处,测得 C 处 位于 A 观测点北偏东 75°方向,则此时货轮与 A 观测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解:∵∠ MAB=4°5 , BM=10 2 ,∴AB= BM 2 MA 2 = (10 2)2 (10 2)2 =20km , 过点 B 作 BD ⊥AC ,交 AC 的延长线于 D , 在 Rt △ADB 中,∠ BAD=∠MAC ﹣∠ MAB=7°5 ﹣45°=30°, BDtan ∠ BAD=AD∴AD= 3 BD , BD 2 +AD 2 =AB 2,即BD 2+( 3 BD )2=202,∴ BD=10,∴ AD=10 3 ,在 Rt △BCD 中, BD 2+CD 2=BC 2, BC=4 3 ,∴ CD=2 3 , ∴AC=AD ﹣ CD=10 3 ﹣ 2 3 =8 3 km ,答:此时货轮与 A 观测点之间的距离 AC 的长为 8 3 km . 故选 A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方向角问题.AC 的长为( )B . 9 3C . 6 3D . 7 320.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 P 的北偏东 60°方向,与灯塔 P 的距离为 30 海里的 A 处,轮 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 P 的南偏东 30°方向上的 B 处,则此时轮船 所在位置 B 与灯塔 P 之间的距离为 ( )【答案】 D【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 B=30°,AP=30 海里,∠ 案.【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B=30°, AP=30海里,∠ APB=90°, 故AB=2AP=60(海里),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 B 处与灯塔 P 之间的距离为: BP= AB 2 AP 2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方向角,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B . 45 海里 C .20 3 海里 D .30 3 海里APB=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BP 的长,求出答 30 3 (海里)。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奔跑吧,兄弟!”节目组预设计一个新的游戏:“奔跑”路线需经过A、B、C、D四地。
如图,其中A、B、C三地在同一直线上,D地在A地北偏东30°方向,在C地北偏西45°方向。
C地在A地北偏东75°方向。
且BD=BC=30m。
从A地到D地的距离是()A。
303mB。
205mC。
302mD。
156m答案】D解析】过点D作DH垂直于AC,垂足为H,求出∠DAC的度数,判断出△BCD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B的长,从而得到___的长。
详解】过点D作DH垂直于AC,垂足为H,由题意可知∠DAC=75°-30°=45°。
因为△BC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BC=60°,BD=BC=CD=30m。
因此,DH=3/2×30=45,AD=2DH=90m。
所以,从A地到D地的距离是156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结合航海中的实际问题,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2.公元三世纪,我国汉代数学家___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___图”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
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25,小正方形面积是25,则(sinθ-cosθ)=()A。
1/5B。
5/5C。
35/5D。
9/5答案】A解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5,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列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因为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25,小正方形面积是25,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5.因此,55cosθ-55sinθ=5,cosθ-sinθ=2/5.因此,(sinθ-cosθ)=1/5.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证明和正方形的面积,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得出cosθ-sinθ=2/5.3.如图,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的点A′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若矩形纸片的宽AB=4,则折痕BM的长为()A。
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4山东德州)如图是拦水坝的横断面,斜坡AB的水平宽度为12米,斜面坡度为1︰2,则斜坡AB的长为()A.米B.米C.米D.24米【答案】B【解析】∵斜面坡度为1︰2,∴在Rt△ABC中,BC︰AC=1︰2,∴米,由勾股定理得米,故选B.2.(2013湖北十堰)如图,在小山的东侧A点有一个热气球,由于受西风的影响,以30米/分的速度沿与地面成75°角的方向飞行,25分钟后到达C处,此时热气球上的人测得小山西侧B 点的俯角为30°,则小山东西两侧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米.【答案】【解析】如图,过点A作AD⊥BC,垂足为D,在Rt△ACD中,∠ACD=75°-30°=45°,AC =30×25=750(米),∴米.在Rt△ABD中,易知∠B=30°,∴米.3.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与水面的夹角为30°,此人以每秒0.5米的速度收绳.问:(1)未开始收绳子的时候,图中绳子BC的长度是多少米?(2)收绳8秒后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答案】见解析【解析】(1)在Rt△ABC中,,∴(米),∴绳子BC的长度是10米.(2)未收绳时,(米),收绳8秒后,绳子BC缩短了4米,只剩6米,这时,船与河岸的距离为(米),∴船向岸边移动的距离为米.4. (2014江苏无锡)如图,在□ABCD中,AE⊥BD于E,∠EAC=30°,AE=3,则AC的长等于_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在直角△AOE中,,∴.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5. (2014四川宜宾)规定:sin(-x)=-sinx,cos(-x)=cosx,sin(x+y)=sinx·cosy+cosx·siny.据此判断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①;②;③sin2x=2sinx·cosx;④sin(x-y)=sinx·cosy-cosx·siny.【答案】②③④【解析】①,故①错误;②sin75°=sin(30°+45°)=sin30°·cos45°+cos30°·sin45°,故②正确;③sin2x=sinx·cosx+cosx·sinx=2sinx·cosx,故③正确;④sin(x-y)=sinx·cos(-y)+cosx·sin(-y)=sinx·cosy-cosx·siny,故④正确.6. (2014浙江绍兴)某校九(1)班的同学在上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校旁边的山坡护墙和旗杆进行了测量.(1)如图①,第一小组用一根木条CD斜靠在护墙上,使得DB与CB的长度相等,如果测量得到∠CDB=38°,求α的度数.(2)如图②,第二小组用皮尺量得EF的长为16米(E为护墙上的端点),EF的中点距离地面FB的高度为1.9米,请你求出E点距离地面FB的高度.(3)如图③,第三小组利用第一、第二小组的结果,来测量护墙上旗杆的高度,在点P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45°,向前走4米到达点Q处,测得A的仰角为60°,求旗杆的高度AE(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tan60°≈1.732,tan30°≈0.577,,).【解析】(1)∵BD=BC,∴∠CDB=∠DCB,∴α=2∠CDB=2×38°=76°.(2)设EF的中点为M,过M作MN⊥BF,垂足为点N,过点E作EH⊥BF,垂足为点H,如图①.∴MN∥EH,又M为EF的中点,∴MN为△EFH的中位线,又∵MN=1.9米,∴EH=2MN=3.8米,∴E点距离地面FB的高度是3.8米.(3)延长AE,交PB于点C,如图②.设AE=x米,则AC=(x+3.8)米.∵∠APB=45°,∴PC=AC=(x+3.8)米.∵PQ=4米,∴CQ=x+3.8-4=(x-0.2)米.∵,∴,解得x≈5.7,即AE≈5.7米.答:旗杆的高度AE约为5.7米.7.(2014黑龙江大庆)如图,矩形ABCD中,,F是DA延长线上一点,G是CF上一点,且∠ACG=∠AGC,∠GAF=∠F=20°,则AB=________.【答案】【解析】∵∠GAF=∠F=20°,∴∠AGC=∠ACG=40°,∴∠CAG=100°,∴∠DAC=60°,∴,∵,∴.8.如图所示,在△ABC中,∠C=90°,,D为AC上一点,∠BDC=45°,DC=6,求AB的长.【答案】15【解析】先解直角三角形BCD,求得BC=DC=6,再解直角三角形ABC,由正弦的定义可得,从而得.所以在较复杂的图形中求线段的长度时,有时要通过两次或更多次解直角三角形才能达到目的.因为∠C=90°,∠BDC=45°,所以∠DBC=45°,所以BC=DC=6.在Rt△ABC中,,所以,即AB的长为15.9. (2014江西抚州)如图①所示的晾衣架,支架的基本图形是菱形,其示意图如图②,晾衣架伸缩时,点G在射线DP上滑动,∠CED的大小也随之发生变化,已知每个菱形边长均为20cm,且AH=DE=EG=20cm.(1)当∠CED=60°时,求C,D两点间的距离.(2)当∠CED由60°变为120°时,点A向左移动了多少厘米?(结果精确到0.1cm)(3)设DG=xcm,当∠CED的变化范围为60°~120°(包括端点值)时,求x的取值范围.(结果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可使用科学计算器)【答案】(1)20cm(2)43.9cm(3)20≤x≤34.6【解析】(1)连接CD(如图①).∵CE=DE,∠CED=60°,∴△CED是等边三角形,∴CD=DE=20cm.(2)连接CD,根据题意得AB=BC=CD,当∠CED=60°时,AD=3CD=60cm.当∠CED=120°时,过点E作EH⊥CD于H(如图②),则∠CEH=60°,CH=HD.在Rt△CHE中,.∴(cm),∴cm,∴(cm).∴点A向左大约移动了103.9-60=43.9(cm).(3)连接CD,当∠CED=120°时,∠DEG=60°.又∵DE=EG,∴△DEG是等边三角形,∴DG=DE=20cm当∠CED=60°时(如图③),∠DEG=120°,过点E作EI⊥DG于点I.∵DE=EG.∴∠DEI=∠GEI=60°,DI=IG.在Rt△DIE中,,∴(cm).∴(cm).故x的取值范围是20≤x≤34.6.10. (2014贵州黔东南)某校九年级某班开展数学活动,小明和小军合作用一副三角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小明站在点B处测得旗杆顶端E点的仰角为45°,小军站在点D处测得旗杆顶端E点的仰角为30°,已知小明和小军相距(BD)6米,小明的身高(AB)1.5米,小军的身高(CD)1.75米,求旗杆的高EF.(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答案】10.3米【解析】过点A作AM⊥EF于M,过点C作CN⊥EF于N,则MN=0.25米.∵∠EAM=45°,∴AM=ME.设AM=ME=x米,则CN=(x+6)米,EN=(x-0.25)米.∵∠ECN=30°,∴,解得x≈8.8,则EF=EM+MF≈8.8+1.5=10.3(米).∴旗杆的高EF约为10.3米.11.(2014四川广安)为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献礼,广安市政府对城市建设进行了整改,如图,已知斜坡AB的长为米,坡角(即∠BAC)为45°,BC⊥AC,现计划在斜坡中点D处挖去部分斜坡,修建一个平行于水平线CA的休闲平台DE和一条新的斜坡BE(下面两个小题结果都保留根号).(1)若修建的斜坡BE的坡比为,求休闲平台DE的长.(2)一座建筑物距离A点33米远(即AG=33米),小亮在D点处测得建筑物顶部H的仰角(即∠HDM)为30°.点B,C,A,G,H在同一个平面内,点C,A,G在同一条直线上,且HG⊥CG.问:建筑物的高GH为多少米?【答案】(1)米(2)米【解析】(1)∵FM∥CG,∴∠BDF=∠BAC=45°,∴BF=DF.∵斜坡AB的长为米,D是AB的中点,∴米,∴(米),∴BF=DF=30米.∵斜坡BE的坡比为,∴,∴(米),∴米.(2)由题意及(1)知CF=BF=AP=30米,又四边形MGCF为矩形,∴GM=FC=30米.设GH=x米,则MH=GH-GM=(x-30)米,DM=AG+AP=33+30=63(米).在Rt△DMH中,,即,解得.∴建筑物的高GH为米.12.(2014江苏镇江)如图,小明从点A出发,沿着坡角为α的斜坡向上走了0.65千米到达点B,,然后又沿着坡度为i=1︰4的斜坡向上走了1千米到达点C.问小明从A点到C点上升的高度CD是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根号)?【答案】【解析】如图,作BE⊥AD于E,BF⊥CD于F,则,∴.∵,∴设CF=x,则BF=4x,∴,∴.∵BE⊥AD,BF⊥CD,CD⊥AD,∴四边形BEDF是矩形,∴BE=DF.∴.答:小明从A点到C点上升的高度CD是千米.13.如图,在Rt△ABC中,∠C=90°,BC=8,,点D在BC上,且BD=AD.求AC 的长和cos∠ADC的值.【答案】4;【解析】在Rt△ABC中,∵BC=8,,∴AC=4.设AD=x,则BD=x,CD=8-x,由勾股定理,得(8-x)2+42=x2.解得x=5.∴.14.计算:(1);(2).【答案】(1)(2)1【解析】准确地掌握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是解题的关键.解:(1)(2).15.根据下列条件,求α的度数.(1)0°<α<90°,;(2)0°<α<90°,tan2α+2tanα-3=0.【答案】(1)60°(2)45°【解析】(1)因为,所以.又0°<α<90°,所以α=60°.(2)因为tan2α+2tanα-3=0,所以(tanα+3)·(tanα-1)=0,即tanα=-3或tanα=1,因为0°<α<90°,所以tanα>0,所以tanα=1,所以α=45°.16. (2014福建厦门)sin30°的值是( )A.B.C.D.1【答案】A【解析】直接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即可..故选A.17. (2014贵州贵阳)在Rt△ABC中,∠C=90°,AC=12,BC=5,则sinA的值为( ) A.B.C.D.【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C=90°,AC=12,BC=5,∴,∴.18. (2014内蒙古包头)计算sin245°+cos30°·tan60°的结果是( )A.2B.1C.D.【答案】A【解析】原式.19.计算:(1).(2)cos245°+tan30°·sin60°=________.【答案】(1)2 (2)1【解析】(1).(2).20.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1)sin89°;(2)cos45.32°;(3)tan60°25′41″;(4)sin67°28′35″.【答案】(1)0.9998 (2)0.7031 (3)1.7623 (4)0.9237【解析】(1)按键顺序为,显示结果为0.999847695,∴sin89°≈0.9998.(2)按键顺序为,显示结果为0.703146544,∴cos45.32°≈0.7031.(3)按键顺序为,显示结果为1.762327064,∴tan60°25′41″≈1.7623.(4)按键顺序为,显示结果为0.923721753,∴sin67°28′35″≈0.92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锐角三角函数
1.把Rt △ABC 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得Rt △A ′B ′C ′,那么锐角A ,A ′的余弦值的关系为( )
A .cosA=cosA ′
B .cosA=3cosA ′
C .3cosA=cosA ′
D .不能确定
2.如图1,已知P 是射线OB 上的任意一点,PM ⊥OA 于M ,且PM :OM=3:4,则cos α的值等于( )
A .34
B .43
C .45
D .3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3.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a=c ·sin
B B .a=c ·cosB
C .a=c ·tanB
D .以上均不正确
4.在Rt △ABC 中,∠C=90°,cosA=23
,则tanB 等于( ) A .35 B .53 C .255 D .52
5.在Rt △ABC 中,∠C=90°,AC=5,AB=13,则sinA=______,cosA=______,•tanA=_______.
6.如图2,在△ABC 中,∠C=90°,BC :AC=1:2,则sinA=_______,cosA=______,tanB=______.
7.如图3,在Rt △ABC 中,∠C=90°,b=20,c=202,则∠B 的度数为_______.
8.如图4,在△CDE 中,∠E=90°,DE=6,CD=10,求∠D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9.已知:α是锐角,tan α=724
,则sin α=_____,cos α=_______. 10.在Rt △ABC 中,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4,求最小角的正弦值为
10.如图5,角α的顶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边在x 轴上,•另一边经过点P (2,23),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12.如图,在△ABC 中,∠ABC=90°,BD ⊥AC 于D ,∠CBD=α,AB=3,•BC=4,•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
解直角三角形
一、填空题
1. 已知cosA=2
3,且∠B=900-∠A ,则sinB=__________.
2.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cot(900-A)=1.524,则tan(900-B)=_________.
3. ∠A 为锐角,已知sinA=
135,那么cos (900-A)=___________ . 4. 已知sinA=2
1(∠A 为锐角),则∠A=_________,cosA_______,tanA=__________. 5. 用不等号连结右面的式子:cos400_______cos200,sin370_______sin420.
6. 若cot α=0.3027,cot β=0.3206,则锐角α、β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7. 计算: 2sin450-3tan600=____________.
8. 计算: (sin300+tan450)·cos 600=______________.
9. 计算: tan450·sin450-4sin300·cos450+6cot600=__________.
10. 计算: tan 2300+2sin600-tan450·sin900-tan600+cos 2300=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AC=4,BC=3,则sinA=( )
2. A . 43; B . 34; C . 53; D . 5
4. 3.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sinA=2
2,则cosB 的值是( ) 4. A .21; B .23; C .1; D .2
2 5.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 ∠A=300,则sinA+sinB=( )
6. A .1; B .231+; C .221+; D .4
1 7. 当锐角A>450时,sinA 的值( )
8. A .小于22; B .大于22; C .小于23; D .大于2
3 9. 若∠A 是锐角,且sinA=4
3,则( ) 10. A .00<∠A<300; B .300<∠A<450;C .450<∠A<600;D . 600<∠A<900
11. 当∠A 为锐角,且tanA 的值大于33时, ∠A( ) D C
A B
12. A .小于300; B .大于300; C .小于600; D .大于600
13. 如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CD ⊥AB 于D ,已知AC=3,AB=5,则tan ∠BCD 等于( )
14. A .43; B .34; C .53; D .5
4 15. Rt △ABC 中,∠C 为直角,AC=5,BC=12,那么下列∠A 的四个三角函数中正确的是( )
16. A . sinA=135; B .cosA=1312; C . tanA=1213; D . cotA=12
5 17. 已知α为锐角,且
21<cos α<22,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18. A .00<α<300; B .600<α<900; C .450<α<600; D .300<α<450.
三、解答题
1、 在△ABC 中,∠C 为直角,已知AB=23,BC=3,求∠B 和AC .
2、在△ABC 中,∠C 为直角,直角边a=3cm ,b=4cm ,求sinA+sinB+sinC 的值.
3、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b=3, c=14.
求∠A 的四个三角函数.
4、在△ABC 中,∠C 为直角,不查表解下列问题:
(1)已知a=5, ∠B=600.求b ;
(2)已知a=52,b=56,求∠A .
5、在△ABC 中,∠C 为直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a=
25,b=2
15, 求c 、∠A 、∠B .
6、在Rt △ABC 中,∠C =90°,由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 已知a =156, b =56,求c;
(2) 已知a =20, c =220,求∠B ; (3) 已知c =30, ∠A =60°,求a ; (4) 已知b =15, ∠A =30°,求a . 7、已知:如图,在Δ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D ,若∠B =30°,CD =6,求AB 的长.
8、已知:如图,在山脚的C 处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45,沿着坡度为︒30
处(即
CD米),测得A的仰角为︒
︒
=
60,求山的高度AB。
=
∠30
DCB,400
9、会堂里竖直挂一条幅AB,如图5,小刚从与B成水平的C点观察,视角∠C=30°,当他沿CB方向前进2米
到达到D时,视角∠ADB=45°,求条幅AB的长度。
10、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直角梯形,如左下图所示,已知原来坡面的坡角α的正弦值为0.6,现不改变土石方
量,全部利用原有土石方进行坡面改造,使坡度变小,达到如右下图所示的技术要求。
试求出改造后坡面的坡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