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温度控制系统
粮仓温、湿度测控系统

中图分 类 号 : 3 1 TP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 3 4 (0 0 3 — 9 6 0 1 0 - 0 42 1 ) 1 8 1 — 3
粮 仓 环 境 是关 系着 粮 食 安 全 的重 要 方 面 。随着 科 技 的 进 步 , 仓环 境 的测 控 系 统 开 始广 泛 应 用 到 实 际 中 , 粮 在保 证 粮 食 的 安全 方 面发 挥 着 积极 重 要 的 作 用 。 前 随着 农 业 生产 技 术 的不 断 进 步 , 进 的设 施 被 广 泛 应 用 于农 业 的各 方 面 。 统 的粮 仓 环 境 管理 采 用 当 先 传 模 拟 控 制 仪表 和人 工 管 理方 式 , 落 后 的管 理 方 式 已不 能 适 应 当前 农 业 技 术 的 发 展 。为此 , 用 单 片机 对 粮仓 的温 度 、 度 、 害 等 其 采 湿 虫
L D 数 目较 少 . 制 于传 感 器 本 身 的 测 量 精 度 以 及 单 E 受
片 机 的 处理 精 度 , 示 当前 测得 的温 度 和 湿 度 。 用 键 显 在 盘 输 入 系统 参 数 时 , 示 输 入 的参 数 值 ; 风 设 备 的 主 显 通
控 对象 是 电机 . 助 与 必 要 的数 控 电路 , 于 改 善 粮 仓 辅 用ຫໍສະໝຸດ 。_,≯ -
0
≤
环 境 。 两 个 属 于不 同 的模 块 , 合 在一 起 与 单 片 机 相 这 组 连 , 同 完成 粮 仓 的 整体 测 控 系 统 。 共 测控系统首先需要一定 的支持系统来运行 系统 、
保 证 系 统 的 正确 执 行 以及 稳 定 性 ,这 些 电 路模 块 包 括
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

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粮食储存、管理和保护的系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的重要性和优势。
正文内容:1. 提高粮食储存效率1.1 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粮食储存环境的精确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提高了粮食储存的效率。
1.2 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粮食储存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粮食储存的状况,提前做好粮食管理和保护工作。
2. 粮食保护与质量控制2.1 虫害防治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配备了虫害监测和防治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粮食储存过程中的虫害情况,并通过自动化手段进行防治,保障粮食质量。
2.2 湿度控制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能够根据粮食储存环境的湿度变化,自动调节通风设备,保持粮食的适宜湿度,防止霉变和变质。
2.3 氧气控制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能够根据粮食储存环境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监测和调节,控制氧气浓度,减少氧化反应,延长粮食的保鲜期。
3. 节能环保3.1 能源管理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通过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成本。
3.2 粮食储存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粮食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4. 信息化管理4.1 远程监控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远程监控,粮食储存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管理中心,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
4.2 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能够对粮食储存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为粮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故障预警与维护5.1 故障预警系统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配备了故障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一旦浮现故障,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方便及时维修和保养。
5.2 维护管理智能自动化粮仓系统能够自动化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粮情测控系统简介

粮情测控系统简介本系统采用无线技术,测温点以无线方式将温度值送回中心,无需连接电缆,仓内无需穿墙、打孔、埋线,测温点以电池供电,任何放置于粮堆内任何位置。
目前粮情测控系统主要使用热敏电阻和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系整体方案设计统本系统可以通过连接TE903网关实现本地粮情检测,亦可通过带GPRS功能的TE922网关实现远程检测。
本地检测系统远程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通讯体系结构,它改变传统的集散测控模式,实现了现场设备和现场设备与控制室之间多站点、全数字化以及双向通讯,使系统基本测控功能完全下载到现场,成为新一代的全分布式测控系统。
为本系统可配置专门设计的便携式手持测试仪,在仓房现场即可很方便地进行系统调试和维护,免除在微机室和现场之间来回奔波之苦。
该系统由一下三级结构组成,易维护、运行稳定可靠。
第一级计算机:计算机安装TEMPData软件,通过USB或网口与TE903网关连接,实现本地粮情检测;通过网络与远程GPRS网关连接,实现远程粮库粮情检测。
第二级网关:本地检测系统采用TE903网关,远程检测系统采用带GPRS功能的TE922网关。
第三级传感器网络:通过传感器网络模型将温度、湿度等传感器节点布置在粮仓内。
检测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发送到网关。
系统功能软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WINDOWS应用软件平台:TEMPData温度检测系统软件基本功能(1)验证用户身份,不同用户不同的操作权限;(2)增加、删除、设置仓房信息和仓内布点信息,绘制场区平面图和布置仓房位置;(3)测温、测湿的粮情实时检测;(4)以模拟三维立体方式显示粮情,对仓房温度分层、分列显示;(5)以表格、曲线的形式打印输出,并且支持将粮温数据输出到Excel报表;(6)设置报警温度与报警提示;(7)每天的粮情数据自动存档,以备历史查询;(8)对测温数据进行整月备份、恢复与删除;测温数据整理功能可对测温数据单选或选择批量的删除、导出与导入;(9)对系统的基本参数设置,如串口、温湿校验、分机延时等,系统默认自动搜索设备串口位置;温湿度检测功能对粮仓中的粮食各部位温度、粮仓内空间温度和湿度、粮仓外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基本粮情参数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检测方式:(一)实时检测: 对粮情进行实时检测。
粮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1引言 .
我 国是一 个农业大 国 , 每年都 有大量 的新
本村 。D 1 2 作为同期产品 D 12 的替 恫 S8 0 B S80
代 品 ,具 仃 以 I 砦 特 点 。 一 1 量精 度 :D lB ( )测 Sg 2 住 } l 摄 氏鹰 ~ O
A 8 C 1单片机做主机 ,采用先进 的 “ T95 一线
产 品 序 列 和 1 个 字 节 的 产 品 家 族 代 。
D I B 0 家族 代码 足 2 t 。 SS 2 的 8]
o 8 C n “ -w r u ” f AT 9 51 d 1 i b s a e
o a o h r d s n f n te e i g
制, 并具有 示和报警功能。 本设计采用单片
总 线”传 感器 D 8 0进 行测 温 、通 信 。 I 2 s B
粮收获也有部分陈粮积压 , 由于储存不当造成 造成人最的粮食浪费, 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 大的经济损失, 粮仓的性能成为粮食质量的决 定 素。
以往 采取 的措 施是用 人工的办法对粮食进
}5 氏度范 内精度 为 ± 0 .℃ 8摄 5 2 )分 辨率 :D lB 0 Sg 2 的分 辨率 9 2 ~l 位
c i i any s d n % e y t m. 1 hp 8 m il ue i h s se t c ni s o s t s
元 , 较 好地 解 决 了 述 问题 。 本文所 设计的粮 仓温湿 度 挖 系统 , 用 采
器件 足 处 丁测 试模式 还 是 工作校 式 ( 出厂 时 被设 置 为 作模 式 ) ,此 外 还 用十 设 置温 度
a c r c i ih t e p e i uc cu a y s g . h s e d s ik. t e t b i h q h sa i y l t g o e c ca a t r t s a o c n b p l m t e o d t h r c ei i , l a e a py o h r sc s r lt d e e a u e c n r Is s e e e t mp r tr s e t e y t m. t e n e ea a h l g n r } u e } to g r Th t y t m b i c r i o h s s rn e. s a s se a i y a r s n t e l t e
粮仓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粮仓粮库环境温湿度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目录第一部分:概述(1)粮食仓储概述 (03)(2)粮仓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控系统应用背景 (04)(3)粮仓粮库环境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04)第二部分:系统组成结构◇上位管理主机 (05)◇数据通讯部分 (05)◇现场控制监测点 (05)第三部分:控制模式◇控制方式 (06)第四部分:功能特点(1)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测 (07)(2)O2、CO2浓度监测• (07)(3)数据存储功能 (07)(4)设备联动控制功能 (08)(5)防火自动报警功能 (09)(6)现场报警功能 (09)(7)远程传输和网络管理功能 (09)第五部分:监测软件数据平台(1)友好的用户登陆管理界面 (10)(2)实时\历史、曲线\报表数据分析 (10)(3)多种形式的报警功能 (11)(4)远程控制 (11)(5)监控终端 (11)第一部分:概述(1)粮食仓储概述我国现有14亿人口,粮食储藏好坏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市场供给、国家稳定的大事。
随着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逐年减少、人类对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
粮食的利用与保护得到社会的更加重视,人类必须杜绝粮食浪费与霉烂现象发生,珍惜粮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和消费国。
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在这些损失中因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又占到5%。
粮食在储藏期间,如果水分超标,粮堆内部的水分就表现出向表面及粮粒间隙中的空气缓慢游离的趋势,因粮食水分从不流动的空气中逸出比较困难,它在粮粒间聚集,当湿度达到饱和点时即开始凝结,随之产生发酵和局部温度升高现象,这又促使粮粒释放出水分和加速相应的发酵过程。
当环境温度升高,粮食中带有的粉尘、杂质、特别是有机物杂质加速了上述过程,严重威胁到安全储粮,导致粮食腐烂。
因此粮仓粮库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内外整洁有序。
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人:肖志洋辅导教师:陈建国指标要求:1、温度控制在20℃以下;2、湿度控制在30%RH以下;3、有温、湿度显示。
设计要求:1、择合适的传感器,要说明选择理由。
2、叙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选择信号处理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4、选择控制元件,并说明怎样达到控制目的。
课程设计背景及目的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各个方面的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自动化的控制与友好的人机交换界面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并以其高性价比和简单的操作深受人们的欢迎。
本课程设计,通过微控制器采集粮仓的温湿度数据,通过闭环控制的原理尽量避免人为干预实现对粮仓温湿度的自动化控制与调节,且把温湿度数据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其应用范围远大于粮仓的温湿度控制,可以用于存放精密仪器的实验室,生产制造等需要严格的温湿度要求的条件下。
摘要本系统通过微控制芯片A T89C2051接收温度,湿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
对信号进行处理判断,按要求控制制冷器,抽湿机启动来保持粮仓温度在20℃以下,湿度在30%RH以下。
一,方案比较与选择为了达到设计要求,提出了以下三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温度传感器选择NTC热敏电阻(KC104G410G:R25=10K);湿度传感器用KSC-6V 集成相对湿度传感器,其相对湿度0~100%RH对应的输出为0~100mV。
把温度传感器接在电桥的一个桥臂上,调节电桥使电桥处于平衡,随温度的变化电桥上输出电压信号,通过放大,经A/D转换,送单片机处理,显示且判断来控制相应的继电器动作使粮仓内温度维持在20℃以下;湿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同样经放大器放大到0~5V,经A/D转换,送单片机处理,显示且判断来控制相应的继电器动作使抽湿机启,停止,从而保持粮仓内湿度在30%RH以下,同时单片机把当前的温湿度数据送数码管显示。
其方框图如图1。
图1方案二,测量温度选择DALLAS公司生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其为单总线器件,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等特点,测量温度十分方便。
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设计word版

题目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101 学生姓名惠双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 2014 年 12 月 9 日起至 2015 年 6 月 20 日止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物电学院实验室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1、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如下:设计一个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要求:⑴利用温度/湿度传感器对粮仓监测点的温湿度进行采集和存储;⑵系统能够预设监测点温湿度的上下限值,并通过显示电路将测得的温湿度进行实时显示,同时可实现对不同监测点最适合温湿度预设值的调整和修改;⑶系统能将温度/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值和系统设定的温湿度上下限值进行比较,当采集到的温湿度值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可自动报警,并输出驱动信号控制继电器,启动相应的调节设备如空调、风机、加湿机等设备,对粮仓温湿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到设定范围内时,应停止相应设备运行;⑷如果由于加热或降温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温湿度传感头出现故障,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将环境温度调整到规定的温度限内的时候,则报警电路应报警提示。
2、毕业设计成果要求:程序代码、硬件实物和论文,论文要求计算机打印(A4纸),论文有不少于3000词的相关英文中文翻译。
3、毕业设计时间安排:1—4周:查阅相关资料,熟悉题目内容,掌握设计原理,提交开题5—10周:根据设计原理,进行相应软、硬件设计;11—12周:完善设计功能,整理资料并进行结果测试及分析;13—14周:毕业设计验收;15—16周:撰写、修改、提交毕业论文,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接受论文 (设计)任务开始执行日期学生签名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作者:惠双(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101班,陕西汉中 723003)指导老师:张文丽[摘要]温湿度是工业控制中一个重要的被控参数,因而温湿度控制系统广泛用于粮仓、冷冻库、蔬菜大棚等场所。
粮仓测温系统的设计

摘要针对安全储粮的实际要求,进行了粮库测温系统设计。
传统的粮库测温是利用温度计来测量的,精度差、随意性强,无法真实的反映粮食的准确温度,因此,实时检控粮温是达到最低粮食损失的保证。
为确保粮库询査人员准确,及时的对粮仓进行询査和记录,肯定整个监控系统的工作进程,了解温度对贮藏粮食的影响,设计了粮仓测温系统,本设计主要由测温电缆、测量模块、签到电路、信号转换器和上位机五大部份组成,设计包括测量模块,数据收集模块, IC卡签到模块等。
测量模块内容包括测温电缆的设计,电缆上布置着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数据收集模块运用T A/n转换器,进行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设计。
1C卡签到模块当选择的是SLE4442芯片,利用其内部加密存储卡,能确保粮仓査询人员能准确及时地抵达粮库,记录粮情。
本系统还能对粮库温度检控系统进行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査验,并对实际的粮情事例迸行分析,可用于大型的粮仓测温,有必然的实际意义。
关键字:测温电缆;测量模块;数据收集模块;传感器Desig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of granaryAbstract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on granary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request about storing grain,.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s old with using thermograph ,whose accuracy is low, and neither reflects the real temperature of grain nor finds the point of bad grain in time, so that there is lots of loss of, making practic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an assure declining of the loss of grain. Moreover, for the sake of assuring the accuracy of measuring to the gra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checking・in system is needed・According to practical situation, the working process is made sure, the effect the system is understood・ This design includes measuring module, checking-in circuit, signal adapter, and host computer. Design measuring module,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and IC-Checking in system・In the measuring modul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able is used・Data acquisition module uses A/D converter for signal transformation・ At last detect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on granary.Key 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able Measuring module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Sensor本课题研究背黒 (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主要研究工作内容 (6)2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6)系统耐要求 (6)整体耐方案 (7)2.2.1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8)2.2.2系统的工作原理. (9)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9)題传感器的选择 (9)3.1.1溫度传感器的发展 (9)3.1.2热敏电阻的特性. (11)测量模块的设计 (13)3.2.1测呈模块的组成. (13)3.2.2数据收集 (13)3.2.3模拟基准回路设计. (14)3.2.4信号转换器的设计. (15)动态显示,时钟日历的蹄 (16)3.3.1犍盘/显示器的接口的实现 (16)3.3.2时t中日历接口的实现. (17)3.4.1 SLE4442芯片特点. (22)3.4.2IC卡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23)4碌语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1绪论本课题研究背景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用饭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粮食的贮存和保管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业大学《组态软件》实训(论文)题目:粮仓温度监控系统院(系):软件学院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1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副教授起止时间:2012-06-11至2012-06-25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的方案41.1 概述41.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5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62.1 确定系统I/O点参数62.2 用户界面窗体层次规划72.3主窗口组态102.4其他操作窗口组态112.5系统脚本程序编辑12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16参考文献17第1章课程设计的方案1.1 概述题目的意义:粮食在存储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粮仓内的温度或湿度会发生异常,这极易造成粮食的腐烂或发生虫害。
同时粮仓中的粮食储存质量还受到粮仓中气体、微生物以及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粮食存储的特殊性,粮仓监控系统一般以粮仓和粮食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检测参数,粮仓内气体成分含量为辅助参数。
系统功能介绍:在本系统中,温湿度监测点主要为仓库内环境的温湿度值和粮食的温湿度值,分布在各个测点的温湿度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温度和湿度的信息进行处理,利用RS454总线将温湿度的信息送给485转232的转换器,接到上位计算机服务器上进行显示,报警,查询。
监控中心将收到的采样数据以表格形式显示和存储,然后将其设定的报警值想比较,若实测值超出设定范围,则通过屏幕显示报警或语音报警,并打印记录。
与此同时,监控中心可向现场检测仪发出控制指令,检测仪根据指令控制风扇等设备进行降温除湿,以保证粮食存储质量。
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报警指令来启动现场检测仪上的声光报警装置,通知粮库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粮食存储安全。
系统可24小时运行,长期稳定检测温湿度的变化,实现无人职守智能化管理。
1.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为完成上述系统功能,选择和设计粮仓温度监控系统。
其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各部分功能及作用如下:1.监控主机:在安装了监控软件之后,监控主机可以保存由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
通过监控主机可以查询、分析、打印温湿度数据,进行系统的各项参数设置,并可作为服务2.器供其它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设备进行登录访问,系统对监控主机的配置要求如下:CPU:PII500以上内存:128M以上3.硬盘空间:可用空间不小于100M4.温湿度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显示现场温湿度数据,并上传至监控主机。
5.通讯转换器:主要用于将传感器输出的RS485信号转换成电脑课识别的RS232吸纳红。
6.开关电源:主要用于给传感器供电,将不稳定的VC220V市电转化成稳定的15V直流电。
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2.1 确定系统I/O点参数1.模拟量I/O点参数确定表2.1 模拟I/O点的参数表2.开关量I/O点参数确定表2.2 开关量I/O点的参数表3. I/O设备确定数字温湿度传感器:RS485。
数据转换器UT-620主要用于将传感器输出的RS485信号转换成电脑课识别的RS232。
温度传感器采用AD590,它的测温范围在-55度~+150度之间,而且精度高。
AD590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损坏。
它有很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AD590的测量信号可远传百余米。
2.2 用户界面窗体层次规划1.主操作窗口根据要求设计粮仓温度监控系统,此系统含有温度曲线的变化记录所有粮仓内部温度的变化,报警灯的反馈记录所有粮仓内部温度如果超过40摄氏度将启动警报,主开关的操作如果粮仓内部温度超过40摄氏度可以对开关进行操作以启动风扇对粮仓降温,细节图的处理显示一个粮仓内部的所有运转的器件之间的关系,所有的框图组和在一起才能组合成粮仓温度监控系统。
如图2.1所示:图2.12.下一级操作窗口通过首界面进入主系统框图,显示了所有要求的器件之间的联系,通过该界面可以进入其他界面如:采集显示监测点表示各个粮仓的温度变化,控制室表示对所有粮仓的开关及警报的控制,温度变化曲线表示整体的温度变化形成曲线,单个粮仓的细节示意图表示每个粮仓的具体工作示意图。
如图2.2所示:图2.23.采集显示监测点窗口,显示各个粮仓的温度变化值,如图2.3所示:图2.34.控制室窗口,显示所有粮仓的报警器与开关的界面,可以自动跳闸。
如图2.4所示:图2.45.细节图窗口,显示单个粮仓的控制系统,如图2.5所示:图2.56.总温度变化曲线窗口,如图2.6所示:图2.62.3主窗口组态1.主操作窗口图形元件触敏动作进入下一个窗口。
如图2.7所示:图2.72.变量设置及说明开关变量为z1~z4是对报警灯的控制,温度变量为s1~s10是对温度变化的显示,湿度变量为c1~c10是对湿度变化的显示,报警灯变量为b1~b10是对报警灯的控制,风扇变量为k1~k10是对风扇转动的控制。
2.4其他操作窗口组态1.采集显示监测点窗口,显示各个粮仓的温度变化值,如图2.8所示:图2.42.控制室窗口,显示所有粮仓的报警器与开关的界面,可以自动跳闸。
如图2.5所示:图2.53.细节图窗口,显示单个粮仓的控制系统,如图2.6所示:图2.64.总温度变化曲线窗口,如图2.7所示:图2.7 2.5系统脚本程序编辑s1=25;s2=25;s3=25;s4=25;s5=25;s6=25;s7=25;s8=25;s9=25;s10=25;b1=45;c1=12;b2=35;c2=11;b3=36;c3=12;b4=43;c4=10;b5=35;c5=11;b6=38;c6=13;b7=44;c7=11;b8=47;c8=12;b9=33;c9=10;b10=35;以上所示表示粮仓各个温度湿度的显示数据。
IF s1>=40 THENs1=s1-10;ELSEs1=s1+1;ENDIFIF s2>=40 THENs2=s2-15;ELSEs2=s2+2;ENDIFIF s3>=40 THENs3=s3-7;ELSEs3=s3+3;ENDIFIF s4>=40 THENs4=s4-8;ELSEs4=s4+2;ENDIFIF s5>=40 THENs5=s5-6;ELSEs5=s5+3;ENDIFs6=s5;s7=s2;s8=s3;s9=s5;s10=s1;IF a1>=40||a2>=40||a3>=40||a4>=40||a5>=40 THEN g1=1;ELSEg1=0;ENDIFIF x<360 THENx=x+30;ELSEx=0;ENDIFx1=g1*x;x2=z1*x;x3=z4*x;x4=z7*x;x5=z8*x;IF b1>=40 ||b4>=40||b7>=40||b8>=40 THENz1=1;z4=1;z7=1;z8=1;ELSEz1=0;z4=0;z7=0;z8=0;ENDIF以上程序表示粮仓温度超过40度,开关的自动跳闸。
g1=0;x1=0;IF g1==1&&x1<=360 THENx1=x1+10;ELSEx1=0;ENDIF以上程序表示开关对控制风扇的转动。
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本次课程设计利用MCGS组态软件进行了粮仓温度管理系统的监控程序设计,主要考虑用MCGS实现整个系统和面的组态,动画的连接,报警的定义,报表的输出以及曲线的显示,这些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对粮仓温度管理系统的远程的监控。
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我们不断的摸索与努力,最终使本次的设计得以完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使组态设计完成的更好。
只通过在课堂学习的基础知识,不通过动脑是不可能完成此次设计的。
所以,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正是为了让我们掌握组态软件的一些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来完成任务。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使我巩固了对原有知识的掌握,还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在提高自己的同时,我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的提高、充实自己,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1] 曾庆波,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马国华,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 侯英明,组态软件及PLC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 何熠,监控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深圳: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5] 孙业明,基于ActiveX技术的矿用监控组态软件设计,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孙华JNI和ActiveX技术在组态监控系统网络化迁移中的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周伟红组态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张秀华ActiveX技术在组态监控系统串行通信中的应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张静图形组态系统的设计开发,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0]刘艳应用ActiveX的模糊PID控制及其在监控组态中的应用,深圳: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1]董丽小型组态软件平台的开发深圳: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2]张海藩WEB组态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3]王再英ActiveX动态创建技术在人机界面组态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14]张真灵基于L-M算法的汽轮机状态估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