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工艺文件编制控制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作业指导书编制说明

作业指导书编制说明

篇一: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说明及实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说明及实例一、编制作业指导书的指导思想: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坚决纠正,持续改进。

二、编制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针对完成某一项质量活动,对产品实现过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控制,使之达到规定要求而编制的作业文件.尤其在工程项目上产生新技术或新工艺时,更应编制这样的作业指导文件,使之统一施工技术要求,统一施工过程,统一施工工艺来保证新产品的实现.三、编制作业指导书的原则它既是对工作-操作人员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作出规定的执行文件,也是质量管理人员检查工作—操作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检查依据。

四、编制的几点说明:1作业指导书是对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或规范的补充和细化;2 在编制过程中应符合有效版本的标准规范规定,说清楚补充或细化的要求和内容及质量活动的受控状态。

3 对参与某项质量活动的人员,使其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方法、工艺要求、完成任务应具备的素质和资质、产品实现过程应达到所确定的质量标准、设备机具、检测试验、检测点等以及应作的记录要有明确的规定。

4使参与某项质量活动的所有人员都应明确和熟知质量活动的内容、应做什麽、由谁何时何地去做、用什麽方法做到什麽程度、依据什麽样的质量要求、依据什麽样的监测和测量手段,写出什麽样的记录.5编制过程语言要求简单明了,尽量采取流程图描述,逻辑性强。

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等执行qeo/sh.15—p-2009-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五、编制的格式和内容我们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最好采用a4文本,横排版,左侧装订,封面见附件a。

编制的正文内容应包括:1目的(概括的描述作业指导书编制目的.);2范围(指出作业指导书适用的范围和涉及的部门及人员.); 3相关文件(列出与作业指导书编制的有关的其他文件。

);4术语/定义(作业指导书中采用的术语及定义应加以明确,必要时应对术语含义加以说明。

);5职责(确定作业指导书中涉及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工艺作业指导书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每一项生产工艺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

本文将针对一个生产工艺的步骤和每一项操作,详细描述建立一个工艺作业指导书的流程和要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工艺分析首先,需要针对所生产的产品和所需工艺过程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生产产品的物性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和原材料等。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工艺过程的流程和关键参数,并绘制相应的工艺图纸。

特别要注意的是,工艺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

二、制定工艺流程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生产工艺的步骤和顺序,建立起完整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必须能够确保标准化、重复性和稳定性,并要充分考虑设备和原材料的使用情况。

工艺流程应该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和每一项操作包括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三、制定工艺参数根据工艺流程,制定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工艺参数。

每一项工艺参数都必须可以控制和测量,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工艺参数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生产所需周期、要求的质量标准和设备的设计特性,并根据实际控制操作调整。

工艺参数必须通过验证确认,并细化到每一次操作中以充分保证产品质量。

四、编写作业指导书在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制定的基础上,编写工艺作业指导书。

工艺作业指导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操作说明:详细说明每一项工艺参数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设备的使用方法、原材料的配比、操作时间和步骤、操作顺序和方法、安全规定等。

2.检验要求:按照产品质量要求,详细说明每一个工艺参数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并标注检验的时间和检验的项目。

3.异常处理:指导书必须列出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包括设备故障、原材料问题、操作失误等,并说明对应的处理方法和责任人。

4.品质记录:指导书必须包括品质记录表,记录工艺参数的实际操作情况,并对每一次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五、验证和更新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应该是基于实际的操作,并需要进行验证和不断更新。

工艺编号作业指导书

工艺编号作业指导书
4.2 申请编号方法 .....................................................................................................5 4.3 编号记录 .............................................................................................................6
设备序号 生产线序号 产品类别 Equipment 的缩写 如:EQ 01 01 01 表示控制类产品第一条生产线的第一台设备 4.1.5 工装夹具模具的编号方法 FX XX XX
工装夹具序号
产品类别
如:FX 01 01 表示控制类产品的第一台夹具
Fixture 的缩写
3
4.1.6 工艺文件的编号方法 4.1.6.1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方法
1
1 目的
保证与工艺相关的项目、产品、设备、图纸、技术文件和样件等的编号规 范、统一,容易识别,并具有可追溯性。
2 范围
适用于内部项目、产品、生产线、设备、图纸、技术文件的编号。
3 职责
(1)技术部文件管理员负责按照本指导书统一管理和发放编号,并做好编 号记录;
(2)项目经理负责所有编号的申请; (3)相关人员提供技术文件的请号要求,由项目经理统一向文档管理员申 请编号; (4)技术部文件管理员负责通用文件记录的编号。
图纸
4.2 申请编号方法 (1)所有零件/文件的编号由项目经理向文件管理员提出申请并填写《派号
申请单》,由文件管理员统一派号; (2)相关人员提供技术文件的请号要求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统一向文件

工艺文件编制作业指引

工艺文件编制作业指引

工艺文件编制作业指引(ISO9001-2015)1.0目的对作业指导书编统一编制与审核及运作行管理,以确保文件准确性和时效果性。

2.0范围该作业指引能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工艺作业文件的编制和分发。

3.0职责3.1IE(Industrial engineering)负责编制产品的工艺文件及该作业指引的运作执行过程。

3.2品质部负责编制OQC抽检的工艺文件。

4.0定义:产品生产稳定:指产品经过客户要求的T1,T2,T3,PP…等试产阶段后,产品进入第一次正式(MP)量产阶段且无出现产品设计及物料…等方面的异常情况,产品可以顺利投产。

5.0名词解释:T1:Trial1(第一次试产)T2:Trial2(第二次试产)T3:Trial3(第三次试产)PP:pilot production(试产)MP:Mass Production(量产)6.0内容6.1IE根据产品要求或客户提供的资料为准,及时编制产品的作业指导书,具体列出作业内容、作业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用到的物料、工具或仪器设备,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标指导作业者正确作业来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6.2IE需建立产品的生产相关文件包括:6.2.1BOM(BILL OF MATERIAL)6.2.2标准工艺工时表6.2.3作业指导书(包括SMT手放料、SMT对料图、插机、后焊、装配和包装) 6.2.4包装资料6.3试产WI:6.3.1新产品在生产(或客户要求的T1,T2,T3,PP…)等试产阶段,因存在较多要修改的内容,部份作业指导书由产品负责IE签名交IE文员盖上试产印章,将试产作业指导书分发给相关的使用部门,IE人员和生产线管理人员及生产线PE 人员及巡线IPQC随时监控指导书的正确性,若发现不合理事项,IE可直接在指导书上更改并签名认可。

6.3.2如果是图片类或其它不可手改的情况发生时,马上根据实际的图片/情况更新试产WI24H内发行给相关部门;6.3.3产品在生产(或客户要求的T1,T2,T3,PP…)等试产阶段完成后,待产品生产稳定后,由IE作出完整的作业指导书,交ISO体系办公室分发给相关使用部门.新的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受控发行后,试产作业指导书不可在生产现场使用.试产的作业指导书由使用部门负责回收给IE文员。

工艺流程的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写

工艺流程的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写

工艺流程的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写工艺流程的标准作业指导书(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简称SOP)是一种系统的文件,用于指导和规范某一工艺流程的操作。

编写一份准确、清晰、易于理解的SOP对于组织和管理工艺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编写一份完整的工艺流程的标准作业指导书。

一、简介工艺流程的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简介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 工艺流程的名称和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号。

2. 相关的背景信息,例如该工艺流程的目的和意义。

3. 执行该工艺流程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角色的说明。

4. 该工艺流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二、目的工艺流程的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目的部分应准确说明以下内容:1. 明确说明该工艺流程的目的和目标。

2. 解释该工艺流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强调执行该工艺流程的必要性。

三、操作步骤在该部分中,详细描述执行工艺流程的步骤。

每个步骤都应具体而详细地描述,并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以下是编写操作步骤的一些建议:1. 每个步骤应包括一个简明扼要的标题,用以概括该步骤的内容。

2. 使用有序列表或编号列表对每个步骤进行编号,以确保顺序的准确性。

3. 使用清晰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术语和缩写,除非进行适当的解释。

4. 每个步骤之间使用适当的过渡词,以确保流畅性和连贯性。

5. 为每个步骤提供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清单。

6. 如果有任何依赖关系或前提条件,应在相关步骤中进行明确说明。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工艺流程的标准作业指导书中,安全注意事项应占据重要位置。

该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说明执行该工艺流程可能涉及的潜在风险、危险和安全隐患。

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PPE)清单,并详细描述其正确使用方法。

3. 描述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五、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标准作业指导书中应单独列出该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内容:1. 描述如何进行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工艺指导书

工艺指导书
• 4 。<<品质计划>>是由公司ME部的工艺员拟制, ME部工 程师审核,ME部经理批准生效的!
二.<<品质计划>>:
1.品质计划包括四部分:
组织结构图,生产流程图,工艺文件,出货检查标准
2.工艺文件包括五部分:
文件修订历史表,产品电性参数和原理图,材料清单,生产工 艺文件和附录。材料清单和生产工艺文件是其核心内容!
E、型号规格(描述):描述元件的大小,功率及功能等,因此不同元件 有不同型号,元件型号中一般规定了元件的基本特性,例如:3300UF 16V 85℃表示电容的容量3300UF,耐压16V,使用最高温度为85℃。
F、制造商:由于同种产品制造商有许多,而有些制造商的产品是不 合格的,为使生产中区分合格和不合格元件必须在清单上标明材料的 制造商,便于采购和生产线的控制。
勿弄破裂刀卡,外箱等
………
勿少附件,并注明实际数量! ………
注意外箱及字体摆置方向! ………
版本号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拟制 王翠丽 2002/3/18
审核 梁学勇 2002/3/20
批准 刘益民 2002/3/20
NA: N7A352 P/A 工艺文件
丝印、配量和单位、 备注。
3、安全材料, 代用材料(首选供应商),组件材料 : 安全材料-能够提供和维护产品工作于正常和安全情形的元器件或装置 ; 代用材料-能够提供与原材料相同或相近品质特性,替代原材料作用的材料; 组件材料-由两个或以上材料部件或程序等组装而成的部件; 4.正式清单是永久使用的,除更改换版外,不受时间控制使用,它必须有
拟制、审核、批准三人签名,并加盖文件有效红章和下发日期。

工艺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工艺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工艺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1.0目的规范图纸的收集、绘制、发行、变更和保管的作业程序,使图纸及工艺资料维持最新的版本状态。

2.0适用范围客户提供的原图和公司内部加工使用的图纸、工艺文件和资料均属管理范围。

3.0职责3.1工程部:负责绘制加工图纸、编制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变更管理。

3.2品质部:QE负责编制检验工艺,文控中心负责图纸及工艺文件和资料的保管、分发和回收。

3.3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的图纸及工艺文件和资料的妥善保管。

4.0定义无5.0工作程序5.1图纸接收和工艺编制5.1.1工程部收到顾客提供的原图后,应仔细检查图纸,若有疑问,需及时以书面方式联络客户。

5.1.2图纸检查合格后,由工程部直接使用顾客图纸的编号,完成图纸转换工作。

5.1.3工程部和品质部按产品要求,编制工序图、《加工作业指导书》和《检验作业指导书》,需注明一些技术要求或特别注意事项等。

5.1.4对于有RoHS要求的产品,应加盖绿色“RoHS”章印或标识“RoHS”字样。

5.1.5工艺文件经校对后,附顾客原图,由部门经理审核后批准。

5.2图纸的归档管理经审批后的工艺文件,统一送往文控中心,文控中心根据《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并登录在《工艺文件管理台帐》上。

5.3发行和回收5.3.1文控中心根据《生产指令》复印工艺文件,在复印件上加盖“受控文件”和“副本”印章后,分发给各个需要的部门。

5.3.2工艺文件若需回收,由文控中心统一负责,在回收的文件上加盖“作废”章,予以作废,不需保存。

5.3.3所有工艺文件的发行和回收,需记录在《工艺文件分发和回收记录表》中。

5.4变更管理5.4.1变更分为顾客要求变更和公司内部调整变更两种。

5.4.2若顾客提出变更要求,由其以书面的形式说明变更细节。

工程部根据顾客要求进行变更的初步评估和可行性评估后提出变更联络。

若评估通过,由工程部组织进行变更调整,并由各相关部门收回现场已经发行的旧版图纸和工艺;若评估不通过,由工程部通知顾客,进行沟通说明。

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案例

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案例

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案例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们为企业的生产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确保产品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加工。

本文将以某企业的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为案例,详细介绍其编写过程、内容要点以及应用情况。

一、机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写1.明确目标:机加工工艺文件是针对具体产品进行编写的,因而初步需要明确产品的名称、规格要求以及加工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2.收集相关信息: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收集所需的技术资料和工艺参数,如加工工序、工装夹具、刀具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

3.制定加工工艺步骤: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和工艺要求,制订对应的加工工艺步骤。

此步骤应基于先进的机加工知识和经验,确保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规范工艺参数和工装夹具选用:根据加工工序的技术要求,选择适当的工装夹具和刀具,并设定合理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冷却液的使用。

5.指定质量检验方法:确定合适的检测标准和环节,确保产品在各个工艺步骤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检验。

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1.明确目标:作业指导书是机加工工艺文件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使操作工人能够按照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工作。

2.详细描述每个工序:对每个工序进行具体的描述,包括工装夹具的安装方法、刀具选择和调整方法、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设定等。

同时,应注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工艺控制要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3.配图说明:在作业指导书中,适当添加一些配图和示意图,以便操作工人更好地理解每个工序的操作方法。

但在此案例中,为了遵守规定,无法提供具体配图。

4.编写详细的检验记录表:为确保工作质量的可控性,作业指导书应包含详细的检验记录表,记录每个工序的关键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这有助于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和后期溯源。

三、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情况1.工艺文件的应用:机加工工艺文件被广泛用于工艺工程师、操作人员和质检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更改记录1.目的工艺文件的编制是根据设计输入及设计输出文件的要求制订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以满足规定要求,并使工艺文件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在生产中使用有效版本的生产图样及工艺文件。

2.范围适用于工艺部工艺人员制定生产部各岗位作业指导书、产品补充工艺,对图纸的工艺更改、工艺装备图样,工艺验证的申请、审查、批准,过程记录表,镀锌产品制作工艺点检表,WPS的制作。

.3.引用文件《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策划程序》《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4.职责工艺部工艺人员负责工艺文件的制订,组织工艺验证及其实施。

工艺部主管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审核。

工艺部主管负责对补充工艺、工艺更改、过程记录表、镀锌产品制作工艺点检表、WPS进行批准。

生产部经理负责对工艺验证进行批准。

生产部经理负责对作业指导书、SOP文件进行批准。

5.规定及要求5.1 作业指导书编制及更新作业指导书编制更新条件:导书。

另外根据领导部门的要求进行编制。

b)作业指导书每年进行更新,根据这一年内作业指导书所涉及的内容变化进行更新,更新内容要求包含所有长期使用的补充工艺内容。

c) 更新作业指导书不受次数限制,也可以更新需求随时更新。

下发更新填写《作业指导书签收单》。

下发和更新作业指导书要求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培训上报到HR统一安排进行,并填写培训签到表。

作业指导书应根据需求发放到涉及的所有部门,可能包括的部门有生产部、质量部、仓库、采购、订单计划部等,发放的数量由相应部门管理人员提出需求数量,统一由工艺人员发放,各部门负责人需要负责保管和使用这些文件。

作业指导书在建立和更新过程中需要填写《文件更改审批单》。

审批通过后建立更新。

5.2 补充工艺和工艺更改的编制控制5.2.1 编制对于常规产品,工艺评审确认是否需要下发补充工艺,如果作业指导书内容可以覆盖产品的制作,则不需要下发补充工艺,如果不能覆盖需要下发。

对公司非常规产品,按《质量策划程序》进行质量策划后,工艺人员根据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确定工艺流程,并在二天时间内编出《补充工艺表》。

将补充工艺下发。

当生产图纸及工单下发后,工艺人员负责核实图纸的相关信息,负责编程的工艺人员复核零件的工单和图纸,工程师负责定位焊接工单和图纸的复核,并把主要信息记录在《工艺质量重点关注点》每天更新在晨会中心,工艺员负责车间三个区域看板上的《工艺质量重点关注点》的更新。

工艺人员发现图纸技术要求超出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内容,或其它认为重点的要求,也必须编制《补充工艺表》,签字后交工艺部主管审批并下发。

《补充工艺表》首次编制版本号标识为“A”,如需作修改则则继续下发新的补充工艺表,对上一个补充工艺表进行补充说明。

一套补充工艺由工艺部存档保管。

按照生产图样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需增加工艺装备和自制测量工具,工艺部工艺人员必须根据图样结构,工艺方案要求,设计工艺装备图样、自制测量工具图样,并填写《额外用料申请单》或《采购申请单》,签字后交工艺部主管和生产经理审批。

额外用料申请单签字完成后交由日计划排产,采购申请单交由采购员采购。

补充工艺根据需要注释跟随订单或者长期使用,如针对单独订单的补充工艺在文件上标明“订单结束后自动报废,与订单图纸一起回收”;长期使用的补充工艺注明“长期使用”,或根据需求定期更新到相关作业指导书中。

5.2.2 审批工艺部主管负责对工艺人员所编写的工艺进行审批,核对工艺是否能满足生产图样、技术标准的要求。

a) 若不满足,则提出修改意见或指出不妥之处签名后交工艺人员进行修订,必要时记录不妥之处,作为工艺人员业绩考核的统计数据,并督促其总结提高改进。

b) 若满足要求,则在审批栏内签名后下发。

5.2.3 下发补充工艺下发时要进行培训,接受培训人员须在工艺部留档的一份上进行确认签字,签字完成后的版本扫描发送给所有工艺部人员,补充工艺下发时填写《补充工艺签收单》。

另外工艺人员将经审批同意的补充工艺下发至生产助理手中,并根据实际需求生产助理张贴在现场相应看板。

工艺人员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如需对工艺提出修改,或对某零部件做出小的变动,则通过邮件将文件扫描件下发给相应部门,文件中需写明合同号、提出部门、修改状态、流水号、更改原因、更改前内容、更改后内容以及更改人签名和日期、工艺部主管审批签名和日期。

更改的图纸要统一发给图纸资料管理员,由图纸管理员发放给采购员,采购员按照新图纸进行采购。

下发到车间的图纸由图纸管理员负责替换更新,并更新到图纸共享文件夹,并通知其他部门人员使用新图纸。

如对已下发的《补充工艺表》或图纸需作更改时,版本号须注明为“B”,再更改则注明“C”,以此类推。

另外必须在新版本中对更改处作标记,(,,......)。

完成后交工艺部主管审批,按照上段的流程下发。

工艺部工艺人员在新版本的补充工艺下发前回收旧版本的《补充工艺表》,并作销毁处理,图纸的更新由图纸管理员负责回收旧版本的图纸。

5.2.5 工艺文件回收在完成每一合同后,各工段及时将该合同的补充工艺、工艺更改单等回收后放于计划部的图纸回收箱中,并于《生产图纸分发及回收记录》表中作好回收记录。

回收由计划部资料员按《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规定对补充工艺进行处理。

5.2.6 工艺文件处置规定生产部在产品发运后方可回收补充工艺、工艺更改单。

5.2.7 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5.2.7.1工艺文件放置在作业现场。

5.2.7.2 作业指导书由工艺员统一管理,工艺部存档一份,质量部全套发放一份,生产部内部各工序发放一份相关的作业指导书,详见附表。

5.2.8 工艺纪律检查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包括工艺人员、质量专职检验人员、值班主管)每天不定期对各工序进行一次工艺纪律检查,以确保各工序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并填写奖惩单,张贴到晨会中心,生产助理每周负责奖惩单的回收和统计,用于生产现场员工的工艺考核。

5.3 工艺验证5.3.1 工艺验证的适用范围•当所使用的原材料发生变化或需开发新的原材料时,需对原工艺做工艺验证并加以确认。

•根据设计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必须开发新的工艺时,对新工艺做工艺验证并加以确认。

•由于设备老化等因素,按照原工艺操作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需对原工艺作适当调整并验证并加以确认。

•当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中的工艺参数作修改时,需对更改的工艺参数作验证并加以确认。

•新产品、新工艺、超加工范围的产品制作需要进行工艺验证确认。

•新的焊接材料使用前应做工艺验证确认。

•设计人员随图纸下发设计验证单时需要进行工艺验证确认。

•当原工艺路线发生变化时需要对新的工艺路线所有工序进行工艺验证。

5.3.2 工艺验证的申请根据本程序(5.3.1)条款的要求,需做工艺验证、确认时,由工艺部的工艺人员提出申请,并在《工艺验证记录表》中写明“工艺验证的文件名称、文件编号、验证内容和方案、需要参与验证的部门、人员、验证周期”后,提交工艺部主管审核,审核签字后交计划部审核,主要审核验证时间和周期是否满足订单制作,审核后根据订单周期填写验证时间和验证要求完成时间,提交给制造部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计划安排生产采购进行产品验证,验证过程中生产要提前通知工艺部人员进行验证的跟踪,质量部负责验证数据的测量和记录,工艺部负责填写验证结论。

工艺部主管和计划对《工艺验证记录表》中需做工艺验证的内容和时间审核后,将审核结果填写在《工艺验证记录表》后,交制造部经理批准。

5.3.4 实施验证生产部在预定的时间内组织人员实施工艺验证,并由工艺人员或者参与的质量人员将工艺验证过程的有关情况记录在《工艺验证记录表》中,并签字确认。

5.3.5 工艺验证的确认验证完成后,根据《质量策划程序》中的要求,工艺人员召集所有参与工艺验证的人员,对工艺验证结果进行评审,并作确认,将确认结果填写在《工艺验证记录表》中。

5.3.6 会签对于结果的评定内容需要参与验证的人员确认,确认后在《工艺验证记录表》中进行会签。

5.3.7 处置•工艺验证结果如果得到会签批准后,则有工艺人员编制《补充工艺表》,以指导以后的产品生产。

•工艺验证结果如评审不合格,或未取得预期的目的,则必须对所制定的工艺作更改,并对更改后的工艺重新组织工艺验证。

5.3.8 归档《工艺验证记录表》由工艺人员负责归档。

5.4 工艺流程卡制作通讯杆、电力杆、横担、高杆、独立避雷针、三片式bracket或其它需要的订单时工艺人员需要制作工艺流程卡,具体表格样式参照《工艺流程卡》。

工艺流程卡中应有主要产品参数,主要用于拼哈呋、自动焊、补焊、焊接等工序的操作指导。

5.5 镀锌产品制作工艺点检表每个订单要求编制《镀锌产品制作工艺点检表》,由工艺员负责编写,编写完成后邮件发给镀锌厂、仓库和采购相应人员。

镀锌工艺点检表作为产品镀锌的附加要求,如果与图纸内容有冲突以图纸为准,不能替代图纸直接使用。

5.6 焊接WPS编制下发焊接WPS的编制和下发由焊接工程师负责,要求每个订单都有WPS文件的支持,WPS分为通用和专用的两种形式,通用WPS适用于通常订单,要求在车间小杆线、大杆线、自动焊和特种线四个区域都具备。

专用的WPS对应订单进行下发,在需要使用的岗位看板进行存放,并注明专用WPS适用的订单号。

WPS文件的编制由焊接工程师负责,WPS的审批由工艺部主管负责。

WPS文件的下发由焊接工程师负责,并在下发是进行培训,培训填写签到表,并要求参加培训并理解培训内容的员工在WPS文件上签字,要求在这个区域内操作焊接的员工必须接受培训并在WPS文件上签字,签字后的WPS由焊接工程师负责张贴在作业区域的看板上。

看板上的WPS由焊接工程师负责维护和更新。

WPS的回收和更新由焊接工程负责,替换旧版本,并针对新版本重新进行培训和签字。

订单专用的WPS文件编制下发与通用WPS一致,在订单结束后焊接工程师负责回收WPS。

应用通用WPS的订单在以下必要情况下需要下发补充工艺,明确重要的焊接要求。

1、出口订单需要下发补充工艺规定焊材选择及WPS应用;2、熔深要求非通常的60%或者80%的订单需要下发补充工艺说明;6.结果、报告或表格作业指导书清单表格清单现场SOP文件清单补充工艺表工艺验证记录表奖惩单sop发放签收单作业指导书签收单补充工艺签收单工艺流程卡镀锌产品制作工艺点检表工艺质量重点关注点注:以上文件版本使用体系文件中的最新版7.指导书的评审本指导书由工艺部主管负责,每年结合管理评审,对本指导书一年来执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讨论提出有效性的改进建议,包括对本指导书的修改建议,作为部门管理评审的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