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锡工艺作业指导书
执锡作业指导书

执锡作业指导书标题:执锡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执锡作业指导书是一份详细的操作手册,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地进行执锡作业。
通过遵循指导书中的步骤和要求,可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执锡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作业前准备1.1 确认作业内容:在进行执锡作业之前,操作人员需要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了解作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2 准备所需材料:根据指导书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锡丝、工具和其他必要材料,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1.3 检查作业环境:在开始作业之前,需要检查作业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保没有火灾、漏电等安全隐患。
二、作业步骤2.1 清洁表面:在开始执锡作业之前,需要先清洁要焊接的表面,确保焊接质量。
2.2 加热锡丝:将锡丝加热至适当温度,使其能够均匀涂抹在焊接表面上。
2.3 焊接操作:根据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焊接操作,确保焊接质量和作业安全。
三、作业注意事项3.1 注意安全:在进行执锡作业时,操作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烫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2 控制温度:在加热锡丝时,需要控制好温度,避免过热导致焊接不良。
3.3 注意细节:作业时需要注意细节,确保每个步骤都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避免出现错误。
四、作业质量检查4.1 目视检查:在完成焊接作业后,需要进行目视检查,确保焊接质量良好。
4.2 使用检测工具:根据指导书的要求,使用检测工具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符合标准。
4.3 记录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指导书中,作为作业质量的证明。
五、作业后清理5.1 清理作业环境:作业完成后,需要清理作业环境,确保没有残留物影响下次作业。
5.2 整理工具材料:将使用过的工具和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方便下次使用。
5.3 完成作业报告:根据指导书的要求,完成作业报告,记录作业过程和结果。
结论:执锡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对于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操作人员在进行执锡作业时,务必严格遵循指导书中的要求和步骤,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铜母线(软线)搪锡工艺规程

3. 4搪锡前铜母线必须进行除油污处理。
3. 5带有铜接头的铜软母线应消除毛1. 1将铜母线待搪锡部位浸入氯化锌溶液中,取出后浸入锡锅内轻轻摆动,根据铜母线附着锡液情况,待锡附着铜母线搪锡部位后取出用抹布迅速抹出亮面。放入水槽内冷却。
4. 1. 2铜母线搪锡时间:30-50mm宽的铜母线搪锡30-60秒,80-100mm宽的铜母线搪锡60-90秒。
编制
审核
批准
铜母线(软线)搪锡工艺规程第2页
4. 1. 3铜母线搪锡长度应大于搭接面长度20mm。
5检查
5. 1铜母线表面平整光洁、整齐、无污物、厚度均匀。
5. 2铜接头平整、光滑、无渣。
5. 3软线皮接近搪锡处无焦黑。
6安全注意事项
6. 1工作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完好方可使用。
6. 2保持良好通风。
6. 3戴好手套,避免烫伤。
………..
…………
铜母线(软线)搪锡工艺规程
共2页第1页
1材料
工业用锡,氯化锌溶液。
2设备及工艺装备
2. 1设备
搪锡炉(锡锅)。
2. 2工艺装备
酸洗槽、水槽、工作台、抹布、手套。
3工艺准备
3. 1将氯化锌熔液(1000g氯化锌:16000g水)加入酸洗槽内。
3. 2根据需要往搪锡锅内加入适量工业用锡。
19导电体结合面搪锡工艺守则

导电体结合面搪锡工艺守则DR.B.19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号码:受控状态:山东德润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适用范围适用于到电体结合面的搪锡2使用工具a锡锅、清污工具b电炉c溶液容器(塑料盒)(玻璃容器)d专用夹具e平板锉3材料a锡b铅、锌c焊锡膏d松香e工业酒精f酸溶液4辅助材料a砂布b毛刷c旧棉布5搪锡工艺流程表面处理→浸松香液(焊锡膏)→搪锡→擦拭→干燥5.1 搪锡前的表面处理用旧棉布或毛刷对搪锡面进行表面处理,除油后的表面不应有油脂和没有洗净的乳浊污物,不能有黑膜。
5.2 把处理后的表面干燥后涂上焊锡膏或在松香溶液中均匀浸透后放进锡锅,根据搪锡面的导热面积确定时间,如薄壁件、厚壁件应用不同时间。
5.3 松香液:松香与工业酒精初配时,按松香25-30%的比例。
用玻璃容器将松香溶解,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数次,直至全部溶解,才能使用,浓度高时,随时可加酒精调配。
5.4 在操作使用时,应带口罩及线手套,以免酒精中毒及烫伤手部。
5.5 搪锡件从锡锅中取出时,应不超过2秒钟,快速用旧棉布擦拭,能使表面及擦拭中间形成真空,增加光亮及平整度。
5.6 松香水容器不用时,应及时盖封好,以免挥发。
6、使用焊锡膏搪锡6.1把除油及酸洗以及手动人工除锈的零件干燥后,保持零件温度为40-50度时,快速放进焊锡膏内,减少空气间氧化,使焊锡膏遇热后,变成有一定的流动性,均匀的附着被涂零件表面上,增加结合力,而后放入锡锅内,根据零件导热面而确定时间长短。
6.2 从锡锅中取出时,应不超过2秒钟,快速用旧棉布擦拭,能使表面及擦拭中间形成真空,增加光亮及平整度。
6.3 在搪锡过程中,应及时用清污工具清除浮在锡液面的氧化物。
7锡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7.1锡层的外观锡层的外观应为银白色,呈光泽或半光泽。
锡层结晶细致均匀,不允许有起泡、麻点、裂纹,局部无锡层、生锈、变色等缺陷,对于不做电接触的孔允许无锡层现象。
7.2母线搭接面搪锡,应大于被结合面10-15mm(长度)7.3接线鼻搪锡应把多股软线压紧在线鼻内,把锡液浸满,快速擦拭,增加表面光亮度。
AT-SAP-014搪锡工艺守则

搪锡处应平滑、洁净,锡层均匀。
搪锡的长度必须大于母线本身的宽度。
旧底图总号 底图总号
签
字 资 料 来 源 编 制 校 对 标准化 审 定 批 准
日
期 提出部门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公司
一、适用范围
过程控制
AT-SAP-014 共 1 页 第 1 页
搪锡工艺守则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搪锡工序。 二、材料 三、设备、工具 1. 2. 设备:浸锡炉。 工具、棉布、0.5mm 金属版、刷子、大力钳、水槽。
四、工艺规范 (1) 通电加热以前,先将锡放入炉内(锡含量 60%,锌含量 40%)通电加热,待锡全部 熔化。 (2) 铜排应先用棉布擦干净,再将 ZnCl2 溶液用刷子均匀刷在铜排上,浸入锡炉,出现 铜层剥落而发生的“啪啪”或“吱吱”声时,说明氧化膜正在被除去,锡正被搪上铜母线表 面,此声音一消失,等附在铜母线表面的锡全部熔化,即可取出工件。 (3) 搪锡完毕后,还要用薄金属片刮平锡层,并且用干净刷子将表层溶剂残渣拭掉,使 锡层光滑平整,然后放在水槽内使搪锡件冷却。 (4) 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五、锡的更换周期 长期加热搪锡炉的锡,会导致氧化,因而需定期更换锡炉内的锡,根据实践经验,通常 以半年更换一次锡为宜。 六、表面质量 1.
搪锡工艺作业指导书

泰亿达电气有限公司搪锡工艺作业指导书编制:刘雷审核: ______ 壬晓_____________批准:壬建化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绝缘导线的搪锡工艺的过程和方法。
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母排、绝缘导线的搪锡。
2、主要设备及工具。
设备:浸锡炉主要工具:剥头钳、剪刀、刀具、砂纸、锯子等。
3、准备工作。
熟悉设备性能、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检查材料是否符合产品图纸要求。
4、工艺过程。
绝缘导线加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剪裁、剥头、捻头(指多股芯线)浸锡、清洁、套印标记。
剪裁。
绝缘导线在加工过程中,其绝缘层不允许损坏,否则会降低绝缘性能。
剪裁时根据需要,先剪裁短的导线,后剪裁长的导线,这样可以不浪费线材手工剪裁绝缘导线时,注意要拉直再剪。
铜管用锯子剪裁,矩形圆角铜母线一般在剪床上剪裁。
剪线要按图纸及标准的要求进行,长度要符合公差要求如无特殊要求,则可按下列表1、表2选择绝缘导线的公差。
表1(导线)剥头。
将绝缘导线的两端去掉一段绝缘层而露出芯线的过程叫做剥头。
使用剥头钳时,钳刀口要对准所需要的剥头长度的地方,选择与芯线粗细相配的钳 口。
腊克线、塑胶线可用剪刀,但不得损坏铜芯。
剥头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要 求。
无特殊要求时可按照表3选择剥头长度,见图一所示。
剥头所使用的工 具有剥头钳、剥头机、电力刀、剪刀等。
芯线截面积(mrh削头长度(mm 捻头。
多股芯线经过剥头以后,芯线有松散现象,需要再一次捻紧,以便于浸 锡及焊接。
捻线时不宜用力过猛,否则细线会捻断。
捻过之后的芯线,其螺 旋角一般在 30°〜50°之间。
捻线时可使用捻头机。
浸锡绝缘导线经过剥头和捻头以后,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浸锡。
时间过长会出 现氧化层,造成浸锡不良。
压制铜鼻子的先不要浸锡。
在霉雨季节更应尽量 缩短剥头到浸锡的时间。
芯线浸锡时不应触及绝缘层端头,浸锡时间一般为5〜10S,浸锡温度在232C 〜270C 之间。
表2(铜排) 长度(mm)100〜200 长度(mm) 1000以上 公差(mm)+3〜+5 公差(mm) +1〜+2 ~5716以上 57裸导线、铜带、矩形圆角铜母线等在浸锡时先要用刀具、砂纸或专用设备等消除端面的氧化层和污垢,然后再蘸助焊剂浸锡。
铜排搪锡工艺流程

铜排搪锡工艺流程
一、表面处理
1.清洗铜排表面
(1)使用清洗溶液清洗铜排表面
(2)去除油污和杂质
2.防氧化处理
(1)在氧化防护剂中浸泡铜排
(2)形成保护膜
二、涂覆焊膏
1.涂覆焊膏
(1)将焊膏均匀涂覆在铜排表面
(2)控制涂覆厚度
2.干燥
(1)将涂覆焊膏的铜排送入烘干室(2)确保焊膏干燥
三、进行搪锡
1.预热
(1)将铜排送入预热炉
(2)提前预热铜排
2.搪锡
(1)将预热的铜排送入搪锡槽(2)控制搪锡温度和时间
四、冷却固化
1.冷却
(1)将搪锡后的铜排送入冷却区(2)控制冷却时间
2.固化
(1)等待铜排完全冷却固化(2)确保搪锡层牢固
五、检验质量
1.外观检查
(1)检查搪锡层平整度和无气泡(2)检查有无锡渣等杂质
2.厚度测量
(1)使用测厚仪测量搪锡层厚度(2)确保搪锡层厚度符合标准六、清洗
1.清洗铜排
(1)使用清洗溶液清洗搪锡后的铜排(2)去除残留的焊膏和杂质
七、包装出货
1.包装
(1)使用防护包装材料包装铜排(2)标注产品信息和数量
2.出货
(1)安排运输车辆
(2)确保产品安全送达客户处。
搪锡的操作方法

搪锡的操作方法搪锡是一种常用于焊接和修补金属材料的工艺。
在进行搪锡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搪锡丝、焊接铁、焊接基座、焊接夹具、焊接剂、焊接流动剂、焊接清洁剂、砂纸、钢丝刷等。
操作搪锡的第一步是准备工作。
首先,将焊接基座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
然后,使用砂纸或钢丝刷清理待焊接的金属表面,去除表面氧化物和污垢,以确保焊接的质量。
清洁后,用焊接清洁剂轻轻擦拭金属表面,使其干净无尘。
接下来是焊接准备。
将焊接铁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将搪锡丝插入焊接铁的焊接头中。
等待搪锡丝完全融化并涂满焊接头,这样就可以开始焊接了。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焊接铁的温度和焊接时间。
焊接铁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焊接材料烧焦,影响焊接质量;温度过低则无法将搪锡丝完全融化。
焊接时间过长会使焊接点过热,焊接时间过短则无法将搪锡丝均匀涂覆在焊接点上。
因此,掌握好温度和时间的平衡非常重要。
在焊接时,需要将焊接铁的焊接头轻轻触碰到待焊接的金属表面上,使搪锡丝融化并涂覆在焊接点上。
同时,可以适量添加焊接剂或焊接流动剂,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焊接时要保持手稳定,避免晃动,以免焊接点不均匀或焊接点位置偏移。
完成焊接后,需要将焊接点冷却。
可以使用风扇或其他冷却设备加速冷却过程。
冷却后,用眼睛或放大镜检查焊接点,确保焊接质量良好。
在搪锡操作完成后,需要清洁焊接铁和焊接基座。
首先,将焊接铁放置在焊接基座上,等待焊接铁冷却。
然后,使用焊接清洁剂和清洁布擦拭焊接铁的焊接头,去除残留的焊接剂和搪锡丝。
最后,将焊接基座清洁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搪锡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艺,初学者在操作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进行搪锡操作之前,建议先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熟悉焊接铁的温度和焊接时间的控制,以及焊接点的涂覆技巧。
另外,注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烫伤和其他意外。
在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和眼镜,并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搪锡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焊接和修补工艺,掌握好操作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进行金属材料的连接和修复工作。
Z.007铜母排搪锡工艺守则

技术中心新疆新华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文件MME/Z.007-1-2014母线搪锡工艺守则2014-07-30发布 2014-10-01实施母线搪锡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铜母排搪锡。
2锡条(锭)材料:锡铜合金,适用于铜母排。
3设备工具3.1温控浸锡槽3.2换气扇3.3酸槽3.4砂布、钢丝刷3.5冷却水槽4工艺过程表面预处理搪锡擦拭冷却4.1铜母排搪锡前的处理:a 用钢丝刷、砂布等将铜排的锈迹、灰尘、机械杂质等清理干净。
b盐酸为稀盐酸,在使用之前将锌粒(Zn)加入盐酸中,当完全反应后(即再投入锌粒不起反应,酸液的颜色从浅黄色变为无色),即可使用。
c将刷尽的铜排放入酸槽内,并用沾满酸液的纱布反复擦洗二遍,以去除油污。
操作时,应轻拿轻放,切忌酸液溅到衣服上、皮肤上,以免伤人。
d 取出后放于清洁的地方,待盐酸溶液自然干或吹干,并应在10分钟之内进行下道工序处理。
4.2铜排搪锡:a将锡条放入浸锡机锡槽内。
b启动温控浸锡机,待锡槽内的锡液升至规定温度时,即可搪锡。
具体规定如下:60×10mm及以下规格的铜排搪锡温度为320℃∽340℃,60×10mm以上规格的铜排搪锡温度为350℃∽370℃c开启换气扇,以利浑浊空气排出。
d将处理好的铜排缓慢放进锡槽内,来回移动两次后取后。
e迅速用纱布将搪锡完毕的铜排表面的流锡刷去。
f将搪好的铜排放入水槽内次冷却1分钟后取出、干燥。
g搪完锡后应先关浸锡机,1小时后关闭换气扇。
5检验铜排搪锡后表面应光亮、均匀、连接孔内无残余流锡为合格。
6工艺鉴定a铜排搪锡后表面光亮、均匀,而不显灰暗。
b将搪锡后的铜排折弯至90°,搪锡层不开裂,不脱落。
c当a、b两条同时合格时,工艺鉴定合格。
7搪锡工作结束后,要切断所有电源。
8注意事项8.1预处理后,搪锡件上沾有盐酸溶液,若立即放入锡炉中则会产生爆裂,一定要待盐酸溶液挥发后方再进行搪锡,避免发生人身灼伤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mm)
100~200
公差(mm)
+3~+5
长度(mm)
1000以上
公差(mm)
+1~+2
4.2剥头。
将绝缘导线的两端去掉一段绝缘层而露出芯线的过程叫做剥头。使用剥头钳时,钳刀口要对准所需要的剥头长度的地方,选择与芯线粗细相配的钳口。腊克线、塑胶线可用剪刀,但不得损坏铜芯。剥头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可按照表3选择剥头长度,见图一所示。剥头所使用的工具有剥头钳、剥头机、电力刀、剪刀等。
TYD.960.005
泰亿达电气有限公司
搪锡工艺作业指导书
编制:刘 雷
审核:王 晓
批准:王建化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绝缘导线的搪锡工艺的过程和方法。
1.2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母排、绝缘导线的搪锡。
2、主要设备及工具。
2.1设备:浸锡炉
2.2主要工具:剥头钳、剪刀、刀具、砂纸、锯子等。
3、准备工作。
5、检验
5.1经过浸锡的导线其浸锡层要牢固均匀,表面光滑,无孔状,无锡瘤。
5.2浸锡过程进行中和结束后,应按要求进行自检和互检。
裸导线、铜带、矩形圆角铜母线等在浸锡时先要用刀具、砂纸或专用设备等消除端面的氧化层和污垢,然后再蘸助焊剂浸锡。
4.5清洁。
清洗可选用洒精,而后用抹布擦拭干净即可。
4.6铜排绝缘处理。
在搪锡冷却后,缠绕上F4定向膜,注意F4定向膜在缠绕时一定要全部缠绕覆盖铜排,不可让铜排裸露,也不可有F4定向膜破损的现象。
表3
芯线截面积(mm2)
16以上
削头长度(mm)
3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57
4.3捻头。
多股芯线经过剥头以后,芯线有松散现象,需要再一次捻紧,以便于浸锡及焊接。捻线时不宜用力过猛,否则细线会捻断。捻过之后的芯线,其螺旋角一般在
30°~50°之间。捻线时可使用捻头机。
4.4浸锡。
绝缘导线经过剥头和捻头以后,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浸锡。时间过长会出现氧化层,造成浸锡不良。压制铜鼻子的先不要浸锡。在霉雨季节更应尽量缩短剥头到浸锡的时间。芯线浸锡时不应触及绝缘层端头,浸锡时间一般为5~10S,浸锡温度在232℃~270℃之间。
3.1熟悉设备性能、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3.2检查材料是否符合产品图纸要求。
4、工艺过程。
绝缘导线加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剪裁、剥头、捻头(指多股芯线)、浸锡、清洁、套印标记。
4.1剪裁。
绝缘导线在加工过程中,其绝缘层不允许损坏,否则会降低绝缘性能。剪裁时根据需要,先剪裁短的导线,后剪裁长的导线,这样可以不浪费线材。手工剪裁绝缘导线时,注意要拉直再剪。铜管用锯子剪裁,矩形圆角铜母线一般在剪床上剪裁。剪线要按图纸及标准的要求进行,长度要符合公差要求。如无特殊要求,则可按下列表1、表2选择绝缘导线的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