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共27题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一.选择填空1.对外汉语教学法性质: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2.教学法的理论支柱:A.语言学原理(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B.心理学原理C.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3.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任职汉语的特点和教学:A.听说比读写容易 B.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C.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D.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 4.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5.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6.讲练新内容:A.导入新课 B.讲解新知 C.操练新知7.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过程:A.分析阶段B.实施阶段C.反馈阶段8.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A.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B.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C.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 D.强化学习环境9.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A.国别。

B.年龄。

C.身份。

D.文化程度10.文化导入的意义:A.理解课文。

B.理解思维。

C.了解民俗11.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A.课堂与课外结合B.知识与应用结合12.阅读课型分精读课和泛读课,两者的区别是:精度课侧重于知识,即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收;泛读课侧重于能力,即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提高 13.词汇教学:A.母语词汇习得和外语词汇习得的特点,a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b长期与速成c概念与词语的对应和两个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B.词汇教学的方法,a直观法b定义法c关联法d联想法e对比法f比较法C.词语的练习14.口语课有独白和会话两类。

15.会话表述的三种话语:A.功能性话语 B.承接性话语 C.叙述性话语16.话题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实话语的核心内容。

它是由:话语提出、话语扩展、话语结束三个要素组合而成17.列举性扩展就是列出集中事物或事例以展示话题的一种说话方式。

例如罗列时令水果的品种、数量和价格来展示水果丰盛这个话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简答题一、请在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线索中,谈谈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实质。

第一阶段: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即后来人们所说的‚影响研究。

‛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文学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综述,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不是比较‛,是国际关系史,从而抛弃了‚比较‛,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史‛;把比较研究局限在两国之间,提倡‚影响研究‛,强调的是可以依靠事实根据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把文学批评排斥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重事实、讲考证,只求“事实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二阶段: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俄苏派——历史比较文艺学美国学派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艾德礼:‚比较文学最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个以上的民族文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或者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综述,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的比较;主张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学科的比较学研究。

俄苏派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国语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外国语:指外国的语言2(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民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3( 目的语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二、判断正误1. 母语就是第一语言。

错2. 对我校的英语系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对3. 中国移民在英国学习英语,英语是他们的外语。

错4. 对正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5. 汉族的孩子出生后,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入学后,他学习蒙语或者藏语,那么蒙语或者藏语是他的第二语言。

对三、问答题1( 对外汉语专业的理论基础(支撑理论)有哪些, 理论基础包括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紧密的7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

这七个学科本身是独立学科,其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本学科的语言教学,但是他们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的本质、语言运用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四个主要方面对本学科产生影响,当然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对这些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者叫做支撑理论。

2( 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

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以后研究及运用影响深远。

3( 对外汉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有何区别, 对外汉语语言学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研究,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客体的研究。

而汉语语言学因为已经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将对对外汉语语言学研究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因为对外汉语语言学需要从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这一新角度描写研究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法练习题练习题1(3班1组)【第一次作业各小组所编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兴起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语言学流派是( )A 转换生成语言学 B机械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2、被人称为实验心理学鼻祖的德国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 B冯特 C克拉欣 D 特雷尔3、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把行为主义公式修正为()A刺激(S)—反应(R) B刺激—反应—强化C S—(AT)—RD S—A—T—R4、外语教学中运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直接法 B听说法 C功能法 D语法翻译法5、下列哪位不是直接法的代表人物()A奥伦多夫 B贝力子 C帕默 D叶斯珀森6、直接法的支派阅读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 贝力子 D叶斯珀森7、《基础英语》的作者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艾克斯利 D贝力子8、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A机械语言学 B结构主义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9、代表人物是古根汉和吉布里纳的教学法是()A听说法 B直接法 C视听法 D认知法10、下列不是听说法教材的是()A《英语九百句》 B《英语成效》 C《英语速成教程》 D《新概念英语》11、以“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法是()A认知法 B视听法 C功能法 D直接法12、被称为“意念法”的教学法是()A认知法 B功能法 C听说法 D视听法13、以电视英语教学片《跟我学》为教材的教学法是()A直接法 B 自觉对比法 C功能法 D认知法14、认知法产生于()A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B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5、与直接法对立,是古典的语法翻译法的继承和发展的教学法是( )A听说法 B自觉对比法 C认知法 D功能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语法翻译法是第一个科学的教学法流派,成熟于十九世纪()2.20世纪40年代,以布龙菲尔德为首的结构主义学派创建了听说法教学流派()3.韦斯特作为直接法两大支派之一--口授法的代表人物,对教学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被人称为“实验心理学的鼻祖”()5.行为主义源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心理学家华生在此基础上提出刺激—反应—强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公式()6.听说法同翻译法一样都明确提出用母语进行课堂教学()7.《新概念英语》是视听法的代表性教学教材()8.自觉对比法是古典翻译法的继承和发展,它与直觉法是对立的()9.6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也是认知法创立的理论支柱。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语言学(20分)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填空(每空0。

5分,共4分)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

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

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

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

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二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二

习题二一、填空题1. 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和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

2.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和四大类。

HSK是种水平测试。

3.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等共同决定的。

4.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和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作能力。

5.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和等。

6.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和等几种。

7. 直接法是作为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

8. 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

9.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

10.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选择题1. 功能法产生于。

A、30年代的苏联B、40年代末的美国C、60年代初的北欧D、70年代初的西欧2.认知法产生于____ ___。

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社会语言学G、转换生成语法H、系统功能语法3.《跟我学》是80年代较有影响的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基础英语教材,它的编写意图和对象是________ 。

A、以情景结构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B、以结构功能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C、以功能意念法为指导,供儿童学习的。

D、以功能意念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

A、对比分析B、中介语理论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5._______ 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教材编写D、课堂教学6.直接法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

A、重视思维和理论知识的作用。

B、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C、促成学生第一语言的正迁移。

D、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7. 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8.《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9.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10.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课堂教学D、语言测试三、名词解释1.语法翻译法2.自觉实践法3.视听法4.标准化试题5.非标准化测试四、论述题1. 简要说明6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流派的发展趋势和外语教学法研究内容的变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卷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卷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哪一种教学法适合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 A. 自然法 B. 对话法C. 语法翻译法D. 社会情境法2.下面哪种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A. 课本 B. 录音 C.幻灯片 D. 视频3.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综合运用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元素的能力被称作: A. 形式 B. 内容 C. 能力 D. 技巧4.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教师应该: A. 多采用单词朗读 B. 注重发音 C. 要求学生快速说出单词 D. 多做对话练习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A. 让学生自由发挥 B. 改变教学方法 C. 齐心协力 D. 多给鼓励6.对于习惯以母语思维进行汉语学习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 A. 正宗普通话教学 B. 降低对话难度教学 C. 采用双语教学 D. 让学生多听多模仿7.在教学中,教师传授语言知识时应该: A. 仅注重形式 B. 更加注重意义 C. 将形式和意义结合 D. 忽略语言形式8.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A. 增加口语练习次数 B. 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 C. 重视阅读理解 D.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9.提高学生汉语交流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 A. 集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B. 采用学生中心的方法C. 采用一对一教学D. 添加语言艺术性成分10.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 A. 个性化教学 B.范式教学 C. 认知教学 D. 传统教学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对外汉语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这一任务?2.对于口语流利度不够的学生,教师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口语水平?3.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应该如何实行?4.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汉语写作教学?三、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分析现代汉语教学中,通过“交际法”课程教学实践应该如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在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如何结点化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法体系的整体框架?四、论述题(40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复习总汇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复习总汇word文档良心出品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要点总汇一、填空或选择题:(熟记)1993年,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由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这是第一次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写入国家教育法规。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被世人或学术界认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本族语和非本族语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属于应用语言学听说法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和表达。

以社会语言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是交际法,它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法影响最大。

认知法首创对学习者的研究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只有一本教科书,而应该是“教师用书,辅导读物,磁带,挂图,录像,电影,电视”等一体的“教学包”,这种教学法流派是交际法。

以交际法为编写理念的英语教材是《跟我学》视听法的主要优点有:调动了多种感官的功能,有利于培养语感;直接建立外语和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按照学习目的划分的教学类型是非学历教育的预备教育和特殊目的教学;按照教学期限划分的教学类型是本科专业、长期班和短期班目的语水平主要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差别。

教材在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供大量的练习,这体现的是评估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原则。

以测量学习者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为目的测试是成绩测试Hsk属于水平测试从测试制作的要求的角度,可以将语言测试题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试题如果受试者的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而测试结果却很接近,说明该测试的区分度差异《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级初级教学阶段的等四级属于Hsk教学中出现的超纲词在中级阶段一般不多于30%为各个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基本的规范是等级大纲具有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20字的说话能力的属于初级阶段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复用式掌握《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甲、乙两级词语3051个,这属于对外汉语的中级阶段《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丙丁四级汉字总数是2905个,其中甲级词共有1033个,中级阶段的词汇教学基本上是丙级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一、填空1. 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四大环节。

2. 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四个方面。

3. 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4. 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尊重的态度。

5. HSK的全称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制定的,其初、中等共分八级6.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7. 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语言迁移、.社会文化环境、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等。

8. 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9. 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10.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_。

11. 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

12.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四大类。

HSK是种水平测试。

13.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14.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能力。

15.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16.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17.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18.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19.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20.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21.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22. 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23.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24. 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知识文化或知识性文化。

25.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26. 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

27.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28. 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29. 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它是由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

30. 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1. 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性试题。

32. 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学习对象/教学对象分出来的;《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学习目的/教学目的分的33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学理论。

34.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35.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36 教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趣味性37. 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38. 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

39.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两部分。

40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分的客观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41.认知法的理论性基础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

42 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43 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11级。

44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

45 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46 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的成果。

47 言语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48. 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学。

49.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50. 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51.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52. 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化石化”53. 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听,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

54. 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55. 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56.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57.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__学生_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更加重视_以学习为重点_。

58.外国人说汉语难学,主要指的是汉字难。

59.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

60.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听、说、读和写。

61.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目标是全面掌握语言,这种教学法是认知法。

二,选择正确答案1. 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C__。

A.《基础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2.外语教学听说法产生于__B____国,其语言学基础是____E__。

A.法国B.美国C.英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 F.转换生成语言学 G.历史比较语言学H.机械语言学3.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_C___,该刊物为___G___。

A.《汉语学习》 B.《世界汉语教学》 C.《语言教学与研究》D.《学汉语》E.月刊 F.双月刊G.季刊H.双季刊4. 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约为____D__。

A.1000 B.1500 C.2000 D.30005.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证试题 B的方法之一。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易清晰度6.“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C__,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是__H__。

A、认知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儿童心理学E、巴甫洛夫F、斯金纳G、皮亚杰H、华生7.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D__研究的重要领域。

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对外汉语教学8.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D___。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9.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___B____。

A、全面分析语言教学规律B、选择最佳教学方案C、协调各教学环节D、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作出规定10. 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D___。

A、《初级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11. 功能法产生于___D___。

A、30年代的苏联B、40年代末的美国C、60年代初的北欧D、70年代初的西欧12.认知法产生于____B___。

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G 。

A、英国B、美国C、法国D、加拿大E、结构主义语言学F、社会语言学G、转换生成语法H、系统功能语法13.《跟我学》是80年代较有影响的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基础英语教材,它的编写意图和对象是________D____。

A、以情景结构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B、以结构功能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C、以功能意念法为指导,供儿童学习的。

D、以功能意念法为指导,供成年人学习的。

1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_____B_______。

A、对比分析B、中介语理论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15._______D_____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教材编写D、课堂教学16直接法的优点之一是_____B_______。

A、重视思维和理论知识的作用。

B、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C、促成学生第一语言的正迁移。

D、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7 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c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18《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d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19 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b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20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c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课堂教学/d语言测试21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aa听说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

22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 d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 b是阅读课的一种,与泛读课相对/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23完形测试(cloze testing)中“完形”一词来自 ca转换生成语言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结构主义语言学24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 ba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母语/b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c有限度地使用学生的母语/d直接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25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d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26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aa分立式测试/b标准化测试/c常模参照测试/d水平测试27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ca技能训练/b知识传授/c课堂教学/d教材编写28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BA、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 c、听说训练 D、教材编写29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CA,水平测试 B、诊断测试 C、成绩测试 D 、潜能测试30“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D 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