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北语]20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2

[北语]20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2

6.1997年开始博士生教育。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翻译成“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完形说是最早的认知学习理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翻译成“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198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一直被看作是研究的重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北京语言学院被宣布撤消。 A.1971年4月 B.1966年6月 C.1958年12月 D.1980年8月 正确答案:A
二、判断题 1.语言学、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对外汉语教学翻译成“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有工具性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速成教育属于非学历教育。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2.1988年成立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3.教学内容的核心是课程设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1984年暑期,北语举办了首期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2
一、单选题 1.1965年1月9日,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更名为()。 A.北京语言学院 B.北京语言大学 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D.北京语言文化学院 正确答案:A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简答题一、请在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线索中,谈谈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实质。

第一阶段: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即后来人们所说的‚影响研究。

‛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文学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综述,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不是比较‛,是国际关系史,从而抛弃了‚比较‛,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史‛;把比较研究局限在两国之间,提倡‚影响研究‛,强调的是可以依靠事实根据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把文学批评排斥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重事实、讲考证,只求“事实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二阶段: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俄苏派——历史比较文艺学美国学派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艾德礼:‚比较文学最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个以上的民族文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或者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综述,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的比较;主张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学科的比较学研究。

俄苏派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历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历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及答案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学_______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教学目的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行为主义__________。

11. ___课堂教学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化石化_________”1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厅,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_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___________。

1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目的语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15.水平测试和 __成绩测试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16.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交际工具_;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___交际能力_。

2004年1.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评分的客观性_______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2.认识法的理论性基础是__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________和____认知心理学_____。

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__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________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4.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__初中等____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___11级_____级。

5.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语言习得机制_____。

6.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___认知方式_______。

7.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___学习的成果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语言学(20分)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填空(每空0。

5分,共4分)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

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

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

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

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练习题集二解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练习题集二解析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练习集二总论填空: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2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的能力。

4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

5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外汉语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___________的教学。

8语言交际能力是言语技能和___________构成的。

9记忆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10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______两部分。

选择: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

A.《基础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2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____,该刊物为______。

A.《汉语学习》B.《世界汉语教学》C.《语言教学与研究》D.《学汉语》E.月刊F.双月刊G.季刊H.双季刊3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__。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4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____。

A、《初级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5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6《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7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8非言语交际主要表现为(A面部表情B服装打扮C体式语D手势9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___________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术语解释:母语外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2003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题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3.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4.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10.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三、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8分)1. 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2.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

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3.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4.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DOC)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DOC)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是区别词的是()。

[A] 平常[B] 日常[C] 丰富[D] 富有2、下列各组动词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是()。

[A] “出发”和“进行”[B] “咳嗽”和“毕业”[C] “成功”和“觉得”[D] “学习”和“休息”3、成语“赏心悦目”的结构类型是()。

[A] 主谓并列[B] 述宾并列[C] 定中并列[D] 状中并列4、下列各词中,不是集体量词的是()。

[A] 对[B] 群[C] 件[D] 打5、“他连一口饭都没吃。

”这一句式是()。

[A] 比较句[B] “把”字句[C] “连”字句[D] 被动句6、教学语法又叫(),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A] 教材语法[B] 专家语法[C] 课堂语法[D] 学校语法7、下列属于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的句子是()。

[A] 进来参观的客人[B]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C] 让他过去的时候[D] 不好的征兆8、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

[A] 意念被动句[B] “把”字句[C] “由”字句[D] “被”字句9、“绝”和“绝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上。

[A] 句类[B] 肯定和否定[C] 音节[D] 位置10、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的是()。

[A] 死[B] 听[C] 看见[D] 倒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作业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作业

1.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 )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学习D、对外汉语教学2.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 ( )A、面部表情B、服装打扮C、体势语D、手势3.《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 )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4.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 ( )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5.语言符号是声音和的结合体 ( )A、意义B、形式C、结构D、词汇6.下列国家不属于世界语言研究中心的是 ( )A、埃及B、中国C、希腊D、印度7.下列表述不属于文化的特征的是 ( )A、实践性B、社会性C、开放性D、系统性8.下列属于韩礼德认为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语言功能的是 ( )A、观念功能B、交往功能C、交际功能D、话语功能9.文化休克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阶段 ( )A、蜜月阶段B、挫折阶段C、调整阶段D、适应阶段10.行为主义把学习看做是的过程 ( )A、突变B、发展C、跳跃D、渐进11.完形说来自 ( )A、转换生成语言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结构主义语言学12.下列不属于认知学派范畴学习的分类的是 ( )A、概念学习B、原理学习C、解决问题的学习D、连锁学习13.中介语假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拉多B、塞林克C、科德D、克拉申14. 是潜意识的自然获得 ( )A、学习B、习得C、输入D、顿悟15.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一系列假说不包括( )A、内在大纲假说B、自然顺序假说C、监控假说D、情感过滤假说16.文化依附体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原则 ( )A、适应性B、针对性C、代表性D、变化性17. 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最基本、最大量的表现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 )A、语构文化B、语义文化C、语用文化D、语境文化18.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是( )A、知识文化B、交际文化C、目的语文化D、观念文化19.记忆的过程不包括 ( )A、回忆B、识记C、再现D、重现20.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创立的 ( )A、冯特B、韦特海默C、弗洛伊德D、华生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全题总计15分)1.第一语言:2.负迁移:3.文化休克:4.语言习得机制:5.中介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全题总计15分)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2.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简述先天论的评价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全题总计30分)1.从语法方面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2.对比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3.如何理解学习与习得的不同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答案)一、填空题1.外国人第二语言2.物质文化观念文化3.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法功能主义语言学4.语言教学文化教学5.侧化6.语言7.语言习得次要8.刺激-反应论认知论语言功能论9.化石化10.拉多 20世纪50年代二、选择题1-5 CDDBA 6-10 ACBBD 11-15 CDBCA 16-20 BBAAC三、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是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

[A] 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2、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3、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基础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4、()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 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 教材编写[D] 课堂教学5、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 听说训练[D] 教材编写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 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 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C] 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 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A] 观光期[B]挫折期[C] 逐渐适应期[D] 完全复原期8、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初级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课本》[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9、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

[A] 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 课堂教学[D] 语言测试10、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

[A] 客观[B]主观[C] 尊重[D] 反对11、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

[A] 语言迁移[B] 社会文化环境[C] 学习者的主体特性[D] 个性因素12、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基本的语用文化有()。

[A] 称呼[B]问候和道别[C] 道谢和道歉[D] 敬语与谦辞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和()两部分。

[A] 教学理论[B]语言学理论[C] 教学法[D] 心理学14、教材编写和选用的原则有科学性和()。

[A] 趣味性[B]系统性[C] 针对性[D] 实用性15、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

[A] 语言性练习[B]理解性练习[C] 模仿性练习[D] 交际性练习16、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适应分为()。

[A] 蜜月阶段[B]挫折阶段[C] 调整阶段[D] 适应阶段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7、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8、就语言学习而言, 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相同的认知风格。

()19、保证效度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20、教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教学对象划分出来的。

()21、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集中地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

()22、教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趣味性。

()23、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4、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

()25、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它是由第一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

()26、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学习目的分出来的。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7、中介语28、水平测试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9、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30、衡量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一答案27、中介语标准答案:中介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

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它的理论基础是功能语法学和认知心理学。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五章第三节28、水平测试标准答案: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

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以能够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而不以某个具体教学单位的教学大纲或某一种特定的教材为依据,所以跟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联系。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九章第三节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29、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五章第三节30、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九章第一节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第二语言教学[B] 对外汉语教学[C] 母语教学[D] 非本族语教学2、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按照()来区分的。

[A] 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B] 国家的界限[C] 言语社团[D] 有无语言学习环境3、形式主义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的()。

[A] 语法[B] 形式结构[C] 语音[D] 词汇4、以强调交际运用为特征的教学法流派是()。

[A] 认知派[B] 人本派[C] 经验派[D] 功能派5、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

[A] 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B] 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C] 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文化[D]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6、多项选择从命题方法来看,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 分立式测试[B] 综合性测试[C] 交际性测试[D] 标准化测试7、按国家的界限区分出的是()。

[A]母语和外语[B]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C]本族语和非本族语[D]第二语言和外语8、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语言系统的理论是()。

[A] 对比分析[B] 偏误分析[C] 中介语理论[D] 文化适应假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9、下列属于“大文化”范畴的是()。

[A] 经济[B] 政治[C] 人际关系[D] 文学艺术10、下列属于“小文化”范畴的是()。

[A] 经济[B] 风俗文化[C] 人际关系[D] 社会组织1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主要有()。

[A] 通过注释直接阐释文化知识[B] 文化内容融化到课文中去[C] 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D] 与语言教学阶段相适应12、下列哪些是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

[A] 尊重不同文化[B] 完全拒绝[C] 选择文化依附[D] 求同存异13、新的教学体系由下列哪三个层面组成?()。

[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语言环境里的交际活动[D] 社会人文环境14、按用途,测试可以分为下列中的哪些类型? ()。

[A] 学能测试[B] 诊断测试[C] 成绩测试[D] 水平测试15、制约教材针对性的因素有()。

[A] 不同母语及文化背景[B]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C] 学习者的学习目的[D] 学习者学习的起点16、影响测试效度的因素有()。

[A]测试目的不明确[B] 命题方面的技术性问题[C]组织管理方面[D]考生素质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7、科德是偏误分析最早的倡导者。

()18、文化休克是发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调整阶段。

()19、狭义的应用语言学被理解为特指第二语言教学。

()20、团体语言学习法60年代初创立于美国。

()21、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属于言语交际技能。

()22、第二语言一定就是外语。

()23、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以老师为中心。

()24、中介语是固定不变的。

()25、语言习得的效果在任何年龄段都是一样的。

()26、跨文化交际中一般都会出现文化冲突现象。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7、对比分析28、听说法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9、请说出语音教学的原则。

30、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二答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27、对比分析标准答案: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六章第一节28、听说法标准答案:听说法是本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又称“句型法”或“结构法”。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七章第一节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29、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八章第二节30、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三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