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培养基及其制备
EM菌如何自制?2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又好用

EM菌如何自制?2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又好用提到EM菌,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微生物菌剂,制作成的生物菌肥广泛用于农业种植上,具有杀虫、治病、增产,改良土壤,无污染的优点,因此也被称为“万能菌”。
但是大家知道如何自制EM菌吗?其实方法很简单,自己在家就能配制,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来看看怎么做吧。
自制EM菌液有2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配制:原料:红糖(5斤)、菌种(5瓶),容量50公斤能够密封的深色塑料桶,干净的水(凉开水)配制步骤1、取40公斤凉开水倒入塑料桶。
2:用剩下的10公斤凉开水加热把5公斤红糖融化后倒进塑料桶内。
3:将菌种倒进塑料桶中充分搅拌,密封。
4:密封发酵3至7天,如果温度在30--40度之间发酵3至5天天左右,温度低于30度发酵7天左右。
5:发酵3天后用ph试纸测试,PH值在3.5-6范围内,即发酵成功。
第二种配制方法激活菌种原料:菌种一瓶(500克),容量20公斤的深色塑料桶,水10公斤,红糖1公斤,尿素10克,食盐10克。
配制步骤1、先将10公斤水烧开到100°C,加入1公斤红糖融化,并保持5分钟,除去红糖里面的杂菌。
2、等浇开的红糖水温降至35~40°C时,加入菌种、食盐、尿素搅匀。
3、把10公斤的菌水倒入塑料桶密封发酵。
4、在35°C左右的温度中发酵2天,打开桶盖,闻到有酸甜味即激活成功。
激活后就是菌种了,可以进行原液配制。
制作菌液原料:容量为150公斤的深色塑料桶,激活的菌种母液10公斤,凉开水100公斤,红糖10公斤、尿素1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
步骤:将凉开水和菌种母液倒入塑料桶中,然后将红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加入塑料桶,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
发酵温度在35°C时,每2天用开盖搅拌一次,一般夏季发酵7天左右,冬季发酵15天左右。
打开容器能闻到酸甜味即发酵成功,可以作为菌液使用了。
EM菌液的标准:颜色为棕红色,气味:酸甜,PH:3~4。
自制EM菌制作方法

自制EM菌制作方法一:【操作方法】将1公斤白糖(红糖更好,最高用量2.5公斤,用量越大,浓度越高)倒入洗干净的塑料容器中(容量大于12公斤,因为需要预留产储气空间),倒入8公斤30-40℃的冷开水,倒入本品一包(500克),简单搅拌使本品溶解,然后密封放在室温25-40℃的环境下进行培养,每天开盖放气与搅拌1-2次,3-10天完成培养即可使用(低于25℃时间会延长,产气大的阶段正是培养作用的高峰期,产气连续2-3天感觉没有增加或下降时表示已经完成培养)。
在2个月内使用效果最好,每次取出后一定要密封保存,发现塑料桶胀气特别严重时要放气,放气时切忌注意安全,防止桶盖冲开击伤人等情况发生。
【使用方法】生产完成的EM活菌使用方法与市场上销售的基本无差异,与等量的红糖(白糖、葡萄糖也可)加适量的40℃温水激活1小时以上后使用效果最佳;自产1个月内的也可以不添加糖,直接加温水稀释后使用。
二:种制作菌液的方法:(以一瓶为例)1、先烧开10公斤的水,加一公斤的红糖,把红糖融化开,把红糖里面的有害菌消除。
2、然后把上述融化后的红糖水冷却到30~40度情况下加1瓶菌种3、然后把10公斤的菌水整体装进一个大塑料壶或者其他的容器中,要密封发酵,不能漏气。
不要装的太满,要预留10-15%的缓冲空间,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装满容易涨破塑料壶。
4、发酵7-12天天左右,温度低要多发酵几天,打开瓶口,有气体产生。
闻到酸甜闻到就证明发酵成功。
(低于15度不能发酵;15-20度发酵20-15天;20-30度,发酵15-10天;30-40度发酵6-10天)5、发酵成功后的菌液如果一次不能大量的使用完,就用小瓶子分装密封保存。
使用一瓶打开一瓶。
技术很简单,三:EM菌液制作方法,em菌种发酵方法,EM使用方法EM菌种制作EM菌液的方法以制作50公斤菌液为例子原料准备:能够密封的塑料桶(容量50公斤)红糖(5公斤)菌种(5瓶)无菌干净的水(深井水,凉开水,或者放置2天的自来水)步骤1、先把塑料桶装入40公斤无菌干净的水。
EM菌种的制作

EM 菌种的家庭制作EM 菌是由酵母菌、乳酸菌和光合菌等组成的微生物制剂。
欲称 EM 原露,它通过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菌落。
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工厂化生产出的成品因价格过高,很难大规模推广。
现将一种简单的家庭培育 EM 技术介绍如下。
(一)培育室及用具:暗室一间。
50L 的红色塑料桶、量筒、矿泉水瓶、 PH 试纸。
(二)原料: EM 菌种、红糖、蜂蜜、水、发酵促进剂。
(三)EM菌培养液配制比例:EM菌:红糖:蜂蜜:水 =1 : 2 : 0 . 5 : 45。
(四)生产工艺流程:(1)将塑料桶、矿泉水瓶、量筒等用具经灭菌消毒处理备用。
(2)在每个桶中放入2公斤红糖,倒入 45公斤干净的生水(自来水不可用来培育 EM),然后加入l 公斤的 EM 菌种,最后盖上桶盖,不必完全密封,将桶置于暗室内让其在半密封状态下发酵。
(3)室温在25 — 35 C,发酵进行到第3天时,水面会出现泡沫,这时需加入发酵促进剂 50 克,加快发酵速度,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成;第8 天时,泡沫慢慢消失,水面浮起一片白色的悬浮物;到第l1 天时,需加入 0. 5 公斤的蜂蜜:到第 l3 天左右时,悬浮物沉人桶底,发酵结束。
(4)EM 菌在25 — 35 C之间,13天左右即成;在 15-25 C之间,15天左右即成,15 C以下需17-19天才成,培育的EM菌符合以下规定方可使用:①其颜色为棕或黄褐色;(有较浓的甜酸味或酸味;⑧用量筒取少量倒人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并摇晃几下,产生大量泡沫;④测试PH 值在3. 5 以下。
(五) 注意事项:(1) 培育好的EM 应该用红色或绿色的半透明容器密封包装,放置在凉干燥处保存。
(2) 在培育过程,有时会发现培养液上浮起些小虫,这是由于光线过强造成的。
(3) 当接种成功后,就可重复以上方法不断培育,以上所培育每一桶 EM 均可作菌种循环培育。
em发酵菌剂方法

em发酵菌剂方法
EM发酵菌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土壤和有机废弃物分解的微生物
制剂,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制备EM发酵菌剂的一种常见方法:
材料:
1. 有机废弃物(如果皮、菜叶、厨余垃圾等)
2. EM菌种(常见的有EM-1菌、EM-4菌等,可以通过购买
或自制获得)
3. 糖(如蔗糖、蜂蜜等)
步骤:
1. 准备发酵桶或容器,确保清洁干燥。
2. 将有机废弃物切碎或压碎,以利于分解和发酵。
3. 将切碎的有机废弃物放入发酵桶中,填满桶的2/3至3/4。
4. 在有机废弃物中撒入一定量的糖,促进菌种的繁殖和发酵过程。
5. 添加适量的EM菌种,一般按照1:100至1:500的比例加入。
6. 使用清水将发酵桶中的材料充分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以免发酵过程中出现异味。
7. 用干净的布或膜将发酵桶口覆盖好,以保护菌种免受外界污染。
8. 将发酵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并定期翻动废弃物,促进发酵。
9. 发酵时间一般为1个月左右,但最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0.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好的菌剂倒入密封的容器中,存放在
阴凉干燥处,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制备EM发酵菌剂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菌种和废弃物受到污染。
另外,发酵期间要定期观察和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以免出现异常情况。
EM菌液制作方法

EM菌液制作方法EM菌液是一种由有益微生物组成的液体,可以用于农业、环境和健康等方面。
EM菌液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材料准备:1. EM1菌种(E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菌种是EM菌液的核心,可以在市场上购买或自行培养。
2.稻草或其他有机材料:提供菌种生长的营养基质。
3.纯净水:用于调配菌液的溶液。
步骤:1.准备培养介质:将稻草切碎成2-3厘米的段,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直至变软。
然后用编织袋或网袋将稻草装入,并用绳索进行密封。
确保稻草中没有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2.培养菌液基质:将封好的稻草袋放入4升容量的容器中,并用纯净水充满容器,使稻草完全浸泡在水中。
注意不要使容器溢出。
3.添加菌种:取适量的EM1菌种(每次使用的菌种量与稻草重量的比例为1:1000),搅拌均匀后倒入容器中。
4.封闭容器:将容器密封,确保容器内环境无空气接触。
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或其他容器盖。
5.存放发酵:将封闭的容器放置在温度保持在25-35摄氏度的环境中,适宜的湿度为50-70%。
发酵过程需要大约7-10天。
6.混合搅拌:每天进行搅拌,以促进菌种的均匀生长和发酵过程。
搅拌时注意不要让空气进入容器。
7.发酵结束:当发酵过程完成后,菌液会变为深棕色,具有酸味和淡淡的酒香味。
此时,即可将其用于农田、园艺、庭院、污水处理等用途。
注意事项:1.在制作过程中,操作要注意卫生,以避免外界的有害微生物污染。
2.发酵中产生的异味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心,但如果发现有刺鼻的气味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制作菌液时应使用非氯消毒剂进行清洁,以避免破坏菌种的活力。
4.制作好的菌液可以保存在黑暗、阴凉的地方,但建议尽早使用,以保持菌种的活力。
总结: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EM菌液。
根据使用的场景和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制作好的EM菌液可以应用于农田土壤改良、庭院花草养护、环境污水处理等方面,发挥有益微生物的作用。
EM菌制作方法范文

EM菌制作方法范文EM菌,全称为有效微生物菌剂,是一种有益于土壤和水体的微生物制剂。
EM菌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土壤改良、水质净化以及植物生长促进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EM菌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1.米糠或者麸皮-100公斤2.纱布袋-1个3.可生物降解的大塑料袋-1个4.清水-100升5.糖-2.5公斤6.酵母-500克7.EM-1液体菌剂-2.5公斤(如果没有,可以在农场供应商处购买)制作步骤:1.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用于混合发酵的材料。
将米糠或者麸皮倒入容器中。
2.在容器中加入清水,搅拌均匀。
确保材料充分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
3.将糖和酵母加入容器中,继续搅拌均匀。
4.把混合物倒入纱布袋中,并用绳子扎紧口部,以防止材料外溢。
5.把纱布袋放入大塑料袋中,并用橡皮筋扎紧袋口,确保密封。
6.将密封的塑料袋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大约需要7到14天。
每天都要检查一次袋子,确保没有异味或发霉。
如果有异味或霉菌出现,应及时处理。
7.在发酵期间,要定期翻动袋子,以促进混合物的均匀发酵。
用手轻轻揉捏袋子,以便混合物均匀接触空气。
8.发酵结束后,取出纱布袋中的发酵物,并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9.在容器中加入EM-1液体菌剂,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保持容器通风良好。
10.要保持容器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并且避免阳光直射。
11.在接下来的2到4周内,每隔几天就要搅拌一次菌剂,以促进微生物的繁殖。
12.在菌剂使用前,最好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菌剂的纯净度。
可以通过加热至60摄氏度的水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13.此时,你的EM菌剂就制作完成了。
你可以将其用于有机农业、庭院管理、水体净化等方面。
总结:EM菌剂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但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材料的比例、发酵的时间和发酵过程中的管理等。
制作好的EM菌剂可以在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创造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EM菌液制作方法与配方

EM菌液制作方法与配方EM菌液是利用有效微生物(EM菌)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而制成的一种生物肥料。
EM菌液包含了多种益生菌和发酵物质,可以促进土壤的改良和植物的生长。
下面是EM菌液的制作方法与配方。
材料准备:1.EM菌种:包括乳酸菌(如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等)、酵母菌(如酵母菌、曲酵母等)以及光合细菌(如青蓝菌等)。
2.培养基:玉米粉、大米粉、麦麸等。
3.发酵物质:甜瓜皮、苹果核、香蕉皮等。
4.纯净水:最好使用纯净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制作方法:1.备制培养基:将适量的玉米粉、大米粉和麦麸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后制成稠度适宜的稀粥状混合物。
2.培养基消毒:将培养基加热至100°C,保持10分钟,杀死其中的有害菌群。
3.冷却培养基:将培养基自然冷却至30°C左右。
4.加入发酵物质:将适量的甜瓜皮、苹果核、香蕉皮等发酵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增加培养基的有机质含量。
5.加入EM菌种:将适量的EM菌种加入培养基中,一般比例为菌种:培养基=1:100。
菌种可以通过购买或者自己培养获得。
6.搅拌均匀:用搅拌器将培养基均匀搅拌,确保发酵物质和菌种均匀分布。
7.发酵过程:将培养基倒入发酵罐或者容器中,盖上发酵罩,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35°C之间)和湿度(80-90%RH),进行发酵过程。
8.发酵时间:根据发酵的需求,一般发酵时间为7-14天。
可以通过观察发酵罩上的液滴形态,或者使用酸碱度测试纸来判断发酵程度。
9.过滤与存放:发酵结束后,用滤网或者纱布将菌液过滤,去除固体颗粒。
将过滤后的菌液储存在黑暗、低温(5-10°C)的地方,避免日光照射和高温。
一般储存时间为6个月。
配方:1.EM菌种: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的比例是1:1:12.培养基:玉米粉、大米粉、麦麸的比例为1:1:13.发酵物质:甜瓜皮、苹果核、香蕉皮的比例为1:1:14.水:适量,以保持培养基的适宜稠度。
EM菌的使用方法

EM菌的使用方法EM菌是一种生物制剂,可以用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以及促进环境健康等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EM菌的使用方法。
一、EM菌的制备方法1.原材料准备:准备好水、糖和米糠等原材料。
2.制作基质:将米糠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其湿润但不过于积水。
3.加入糖: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
4.添加EM菌:将EM菌液加入基质中,一般每千克基质添加5-10毫升的EM菌液。
5.发酵过程:将制作好的培养基放入密封容器中,放置在常温下,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7-14天,根据气味和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发酵完成。
二、EM菌的应用方法1.土壤改良:将EM菌液与水按照1:500的比例混合后,喷洒在土壤表面或者通过灌根的方式施用。
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2.农作物保护:将EM菌液与水按照1:500的比例混合后,喷洒在农作物的叶面。
EM菌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提高抗病、抗虫能力,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厨余垃圾处理:将EM菌液与厨余垃圾混合,使其均匀浸润,然后进行堆肥处理。
EM菌可以加速堆肥的分解与腐熟,同时减少腐败气味,提高堆肥质量。
4.水体净化:将EM菌液按照一定比例投入水体中,EM菌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5.养殖业应用:将EM菌液喷洒在养殖环境中,可以有效降低养殖环境中氨氮、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提高养殖效益。
6.环境清洁:可使用EM菌液进行地面清洁、污水处理等。
EM菌可以分解有害物质,除臭、净化环境。
三、注意事项1.制备EM菌时,要注意卫生和材料的纯净度,避免杂菌的污染。
2.使用EM菌时,要按照推荐的比例使用,过量使用反而可能产生逆效果。
3.EM菌具有一定的温度适应性,在低温环境中生长较慢。
需要注意环境温度,以保证EM菌的正常生长。
4.使用EM菌后,可以适当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以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及其制备
本章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简介: • 培养基原材料 •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 糖蜜前处理 • 石油代粮发酵微生物工程的特征
第一节 培养基的原材料
一、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及用途
光 光能自养 氢、硫、氨 自养菌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亚铁盐 化能自养 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 异养菌 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产品
双酶水解法制葡萄糖的优点 :
(1)淀粉水解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酶解的反应条件 淀粉水解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比较温和。 比较温和。 (2)微生物作用的专一性强,淀粉的水解副反应少,因 微生物作用的专一性强,淀粉的水解副反应少, 而水解糖液纯度高,淀粉的转化率高。 而水解糖液纯度高,淀粉的转化率高。 (3)可在较高淀粉乳浓度下水解。 可在较高淀粉乳浓度下水解。 (4)由于微生物酶制剂中菌体细胞的自溶,糖液的营养 由于微生物酶制剂中菌体细胞的自溶, 物质较丰富,这就使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可加以简化。 物质较丰富,这就使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可加以简化。 (5)用酶法制得的糖液颜色浅、较纯净、无苦味、质量 用酶法制得的糖液颜色浅、较纯净、无苦味、 有利于糖液的精制。 高,有利于糖液的精制。
培养基) 培养基)
2.依培养基制成的形式分: 2.依培养基制成的形式分: 依培养基制成的形式分
①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②固体培养基;
3.依培养基主要成分和使用目的来分 3.依培养基主要成分和使用目的来分
①基础培养基 ②完全培养基 ③鉴别培养基 ④选择培养基
4.根据生产工艺来分 4.根据生产工艺来分
用法: 用法:前体使用时普遍采用流加的方法 前体一般都有毒性, 前体一般都有毒性,浓度过大对菌体的生长不利 苯乙酸,一般基础料中仅仅添加0.07% 苯乙酸,一般基础料中仅仅添加 前体相对价格较高,添加过多,容易引起挥发和氧化, 前体相对价格较高,添加过多,容易引起挥发和氧化, 流加也有利于提高前提的转化率
①孢子培养基 ②种子培养基 ③发酵培养基
附:培养基配方举例
三、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发酵培养基的用途与要求、成分、配比经实验确定, 发酵培养基的用途与要求、成分、配比经实验确定, 配制时兼顾原料来源、成本及工艺管理; 配制时兼顾原料来源、成本及工艺管理;
四于粮食、油脂、 发酵培养基中所用原材料,大部分属于粮食、油脂、 蛋白质和农用肥料,其中山芋粉、玉米粉、淀粉、糊精、 蛋白质和农用肥料,其中山芋粉、玉米粉、淀粉、糊精、 麦芽糖等都是可供人畜食用的粮食、 麦芽糖等都是可供人畜食用的粮食、油料或以粮食为原 料的产品;我国人口众多, 料的产品;我国人口众多,发酵产品品种和产量与日俱 每年都消耗大量粮食、油料和蛋白质原料。 增,每年都消耗大量粮食、油料和蛋白质原料。 随着原料的转换, 随着原料的转换,不仅要选育与原料转换相适应的 菌种,同时发酵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菌种,同时发酵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不同加工方法对甘蔗糖蜜的影响
糖蜜前处理的一般方法
1.加酸通风沉淀法(冷酸通风处理法) 1.加酸通风沉淀法(冷酸通风处理法) 加酸通风沉淀法 通风,沉淀,提高N 通风,沉淀,提高N、O2含量 2.加热加酸沉淀法(热酸通风沉淀法) 2.加热加酸沉淀法(热酸通风沉淀法) 加热加酸沉淀法 效果比方法1 效果比方法1好,但是费时费设备,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但是费时费设备, 3.添加絮凝剂澄清处理法 3.添加絮凝剂澄清处理法 澄清效果较好 目的:通过稀释,酸化,灭菌,澄清, 目的:通过稀释,酸化,灭菌,澄清,使之更适于发酵
二、培养基的类型 1.依营养物质的来源分类 1.依营养物质的来源分类
①天然培养基;(麦芽汁、玉米粉、麸皮、锯末等) 天然培养基; 麦芽汁、玉米粉、麸皮、锯末等) 合成培养基; 高氏培养基、 ②合成培养基; (高氏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等 ) 半合成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 ③半合成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土豆葡萄糖
Ⅰ.能源 Ⅰ.能源
功能:生长、繁殖需要; 功能:生长、繁殖需要;
Ⅱ.碳源 碳源
碳酸气 淀粉水解糖、糖蜜、 淀粉水解糖、糖蜜、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等 石油、正构石蜡、 石油、正构石蜡、天然气 醋酸、甲醇、 醋酸、甲醇、乙醇等石油化工产品
功能:提供能量、构成菌体、代谢产物的物质基础; 功能:提供能量、构成菌体、代谢产物的物质基础; 豆饼或蚕蛹水解液、 豆饼或蚕蛹水解液、味精废液 玉米浆、 玉米浆、酒糟水等有机氮 尿素、硫酸铵、氨水、硝酸盐等无机氮、 尿素、硫酸铵、氨水、硝酸盐等无机氮、气态氮
• 影响复合反应的因素: 影响复合反应的因素:
1.淀粉浓度的影响(用DE值表示葡萄糖纯度): 1.淀粉浓度的影响( DE值表示葡萄糖纯度): 淀粉浓度的影响 值表示葡萄糖纯度 2.酸的影响: 2.酸的影响: 酸的影响
㈢葡萄糖的分解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葡萄糖→ 5'-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蚁酸、色素物质; 葡萄糖→ 5'-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蚁酸、色素物质; 影响因素:浓度、温度、pH值 影响因素:浓度、温度、pH值;
二、淀粉酸水解理论基础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 : 水解 反应、复合反应、分解反应;其中水解反应是主要的。 反应、复合反应、分解反应;其中水解反应是主要的。 在淀粉糖化过程中,这三种化学反应的关系如下: 在淀粉糖化过程中,这三种化学反应的关系如下:
第四节
石油代粮发酵原料
石油代粮发酵: 石油代粮发酵: 微生物利用石油化工产品,得到蛋白,氨基酸, 微生物利用石油化工产品,得到蛋白,氨基酸, 抗生素,酶,柠檬酸,维生素等产品。 抗生素, 柠檬酸,维生素等产品。 石油代粮发酵的特点: 石油代粮发酵的特点: 不耗粮食; 不耗粮食; 反应不需高温高压耐腐蚀的设备; 反应不需高温高压耐腐蚀的设备; 耗氧产热,因此要求菌种耐高温; 耗氧产热,因此要求菌种耐高温; 需保证产物安全无毒; 需保证产物安全无毒;
淀粉 盐酸 葡萄糖 复合二糖 复合低聚糖 5‘-羟甲基糖醛 羟甲基糖醛
有机酸、 有机酸、有色物质等
复合反应:葡萄糖分子间经1-6糖苷键结合成龙胆二 复合反应:葡萄糖分子间经1 有苦味)、异麦芽糖和其他低聚糖( )、异麦芽糖和其他低聚糖 糖(有苦味)、异麦芽糖和其他低聚糖(合称复合低聚 糖)。 分解反应:葡萄糖→羟甲基糠醛→有机酸、色素等。 分解反应:葡萄糖→羟甲基糠醛→有机酸、色素等。
石油代粮发酵的原料: 石油代粮发酵的原料:
• 各种石油馏分:正烷烃,轻油,灯油等 各种石油馏分:正烷烃,轻油, • 各种石化产品:甲醇,乙醇,醋酸(for 各种石化产品:甲醇,乙醇,醋酸( 谷氨酸、赖氨酸),乙二醇, ),乙二醇 谷氨酸、赖氨酸),乙二醇,丙二醇等 • 石油酵母菌体:为维生素B2和酶的生产提 石油酵母菌体:为维生素B2和酶的生产提 B2 间接石油发酵) 供C、N源(间接石油发酵) 常用:醋酸, 常用:醋酸,乙醇
Ⅲ.氮源 Ⅲ.氮源
功能:构成菌体、含氮代谢物; 功能:构成菌体、含氮代谢物;
磷酸盐、钾盐、 磷酸盐、钾盐、钙盐等矿物盐 Ⅳ.无机盐 Ⅳ.无机盐 铁、锰、钴等微量元素 功能:构成菌体,参与酶的组成,维持酶活性, 功能:构成菌体,参与酶的组成,维持酶活性,调节渗 透压,调节pH pH值 维持氧化还原电位; 透压,调节pH值,维持氧化还原电位; Ⅴ.特殊生长因子:硫胺素、生物素、对氨基苯甲酸、 Ⅴ.特殊生长因子:硫胺素、生物素、对氨基苯甲酸、肌 特殊生长因子 醇等 功能:酶的辅助部分,维持生命活动; 功能:酶的辅助部分,维持生命活动; Ⅵ.水分 Ⅵ.水分 功能: 功能:生化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
常用的前体物质
氨基酸
丝氨酸 色氨酸 色氨酸 蛋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苏氨酸
菌种
嗜甘油棒状杆菌 异常汉孙酵母 麦角菌 脱氮极毛杆菌 粘质赛氏杆菌 阿氏棒状杆菌 谷氨酸小球菌
第三节 糖蜜前处理
一、糖蜜的来源与特点 二、糖蜜前处理的方法 三、谷氨酸发酵糖蜜前处理
糖蜜是制糖生产时的结晶母液, 糖蜜是制糖生产时的结晶母液,它是制糖工业的副产 糖蜜主要含有蔗糖,总糖可达50% 75%。 50%~ 物。糖蜜主要含有蔗糖,总糖可达50%~75%。一般糖蜜分 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葡萄糖蜜。 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葡萄糖蜜。 糖蜜除含糖份外,还含有较多的杂质, 糖蜜除含糖份外,还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中有些是有 用的,但是许多都会对发酵产生不利的影响, 用的,但是许多都会对发酵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进行预 处理。 处理。
青霉素:分子量 青霉素:分子量356
苯乙酸:分子量 苯乙酸 分子量136 分子量
作用: 作用:前体有助于提高产量和组份 P107 用量:前体的用量可以按分子量衡算, 用量:前体的用量可以按分子量衡算,具体使用有个转化 率的问题 单位/ml的青霉素 例:6000单位 的青霉素 需要多少苯乙酸 单位 的青霉素G,需要多少苯乙酸 青霉素=6000*0.6(微克)= 青霉素= (微克)=36mg/ml )= 苯乙酸=( =(36*136)/356=13.8mg/ml=1.38% 苯乙酸=( ) 实际使用时的转化率在46-90%之间 之间 实际使用时的转化率在 例某厂单耗为:0.337(kg/10亿青霉素) 例某厂单耗为: ( 亿青霉素) 亿青霉素 转化率为: 转化率为:0.6/(0.337*36/13.8)=68%
谷氨酸发酵的糖蜜前处理
待处理物质:胶体成分(起泡、结晶)、钙盐(结晶) 待处理物质:胶体成分(起泡、结晶)、钙盐(结晶) )、钙盐 生物素(发酵控制) 生物素(发酵控制) 处理目的:澄清→脱钙→ 处理目的:澄清→脱钙→脱除生物素
糖蜜预处理方法
①活性炭处理法 稀释,漂白粉,活性炭, 稀释,漂白粉,活性炭,过滤 ②树脂处理法 ③亚硝酸处理法 原理: 原理:破坏生物素
第五节
前体物质、 前体物质、促进剂
前体物质: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 一、前体物质: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 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 产物物分子中去 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 产物 物分子中去 , 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 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 , 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 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