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变幻教案

合集下载

《光影变幻》美术教案精选范文《光影变幻》美术活动教学设计

《光影变幻》美术教案精选范文《光影变幻》美术活动教学设计

《光影变幻》美术教案精选范文《光影变幻》美术活动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六年级美术下册《光影变幻》第一课时二、内容分析(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明暗法表现球体和圆柱体类型事物的立体感素描方法。

2、形成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创造表现力。

3、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发现探索的激情,初步养成细致耐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表现物体立体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明喑表现立体的基本规律的掌握,学习用铅笔表现明暗渐变的画法。

(三)分析学生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

(四)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游戏激趣法、发现教学法、归纳总结法、观察分析法、直观演示法、尝试体验法等。

2、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方法探究,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学生作业,作业展评。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引导观察从面到立体的变化同学们这是什么形?(圆形)你们猜一猜它等下会变成什么?(球体)2、导出课题(1):圆形是怎样变成球体的?(画了明暗)(2)师小结:面形因为画了明暗所以有了立体感。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了解它,再共同学习《光影变幻》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板书课题)(二)方法探究1、引导分析光源与明暗规律的关系(1):这几张图中你能看出是什么光源?(正面光)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师小结:光从物体正前方来。

边缘光照不到的地方为暗面,颜色最深;光直接照射的物体中间是面,颜色最浅;暗部到亮部之间光没有直接照射的地方是灰面。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呈现出暗面、亮面、灰面。

2、知识反馈(1)观察分析:你觉得这个球画得怎么样?(只有暗面,亮面,缺少灰面过渡)(2)演示指导:学生直接涂画灰面。

师示范画:握笔姿势;先把灰面画一遍,留出亮面的白色。

靠近暗面的灰色深一些,多画几次线条,要和暗部自然衔接起来,往中间亮部画灰色渐渐变浅,快到亮部灰色最浅,轻轻的画,笔触的方向整齐点。

六年级光影变幻教案

六年级光影变幻教案

六年级光影变幻教案【篇一:湘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光影变幻》教案】【篇二:湘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光影变幻(活动1)】教学设计方案【篇三:六年级光影变幻(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感受到光线照射下物体呈现的微妙变化,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体验到丰富的明暗变化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难点:能运用铅笔褶皱线产生的深浅色调作画。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 教师事先布置好美术教室,四周挂上窗帘,准备石膏几何体数个放在写生台上,用衬布盖好,将静物灯照在上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2.教师缓慢掀开衬布,让学生观察在灯光照射下的石膏几何体的变化,关掉灯,让学生对比观察其变化,加深对光影现象的认识。

3. 教师小结:石膏体产生了明暗变化,这就是光影变幻的奇妙现象。

课题板书《光影变幻》二、观察感知1. 课件出示多幅光影照片,加深学生对光影现象的认识。

2. 学生讨论,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影变幻的现象。

3. 教师将静物灯从不同角度照在石膏体上面,让学生细心观察,了解不同角度光源变化后石膏体光影变化的特点。

4. 分析明暗五大调,重点讲解明暗交界线。

三、教学示范1. 师生同时演示。

在素描纸上示范出正方体的明暗。

2. 归纳绘画步骤:1)勾画物体外形。

2)皴线表现一定的明暗关系。

(注意: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3.)调整修改。

四、表现创作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用线条表现明暗的方法。

2.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呈现一组几何图形,要求学生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画出一个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

五、总结评价: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小学美术试讲《光影变幻》教案

小学美术试讲《光影变幻》教案
2.艺术鉴赏与审美感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光影之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文化理解与传承:了解光影艺术在古今中外的应用,感悟光影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4.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小学美术试讲《光影变幻》教案
一、教学内容
《光影变幻》教案,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章《光与影的世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学习光影的基本概念,了解光源、光线、影子之间的关系。
2.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光影现象,如太阳光、灯光在不同时间、角度下产生的影子变化。
3.掌握描绘光影的基本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运用线条、明暗对比等手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光影的基本概念。光影是物体在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明暗对比和影子效果。它是表现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重要手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光影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描绘物体。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光影产生的原理和描绘光影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4.创作一幅以光影为主题的作品,展现对光影变幻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影基础知识,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光影变幻》课程以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思维与创意表达:通过观察、分析光影现象,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提高绘画表现力。

六年级美术上册光影变幻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光影变幻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光影变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光影变幻能使物体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掌握光影表现的基本方法。

- 学会运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分析光影下的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 在绘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光影之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光影表现的明暗五调子(高光、亮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及其与物体立体感、空间感的关系。

- 运用明暗色调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

2. 教学难点。

- 准确把握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反光的表现。

- 如何通过光影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观察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不同光影效果的图片、绘画作品等资料。

- 绘画工具,如素描铅笔、素描纸、橡皮擦等。

- 简单的立体实物,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2. 学生准备。

- 绘画工具(同教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张在强烈阳光下物体有明显明暗对比的照片(如建筑物的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从这张照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物体的哪些部分特别吸引你们的注意?”(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认识光影。

- 教师再次展示一些不同光影效果的图片(如室内灯光下的静物、月光下的风景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光线的方向和强弱对物体的光影效果有什么影响?”- 教师讲解:光线的方向(如正面光、侧面光、逆光等)不同,物体的明暗分布就不同;光线的强弱会影响物体明暗对比的程度。

2. 了解明暗五调子。

- 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实物,用灯光从侧面照射,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并讲解明暗五调子:- 高光:物体受光最亮的部分,通常在光滑物体表面比较明显。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光影变幻 |湘美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光影变幻 |湘美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光影变幻 | 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光影效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光影变化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光影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描绘光影效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光影的变化,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光影效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光影变化的图片、绘画作品等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课件展示光影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光影的美。

b.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过哪些光影现象?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c.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光影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描绘光影效果。

2. 学习光影基本知识a. 教师讲解光与影的基本概念,如光源、光线、投影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光影变化,了解光影的形成原理。

c.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等表现光影效果。

3. 学生实践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光影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4.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光影描绘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c.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光影变化,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光影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光影的变化,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光影效果。

光影变幻教案

光影变幻教案

光影变幻教案光影变幻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光和影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光和影的变化过程;3. 学生能够运用光和影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作。

教学内容:1. 光的特性和原理;2. 影的特性和原理;3. 光和影的变化过程;4. 创造光影变幻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光影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光影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光和影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解释。

Step 2: 探究光的特性和原理(20分钟)通过实验或示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原理。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如用一个玻璃棱镜将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等。

Step 3: 探究影的特性和原理(20分钟)通过实验或示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影的形成和变化过程,理解影的产生原理和特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如将一个物体放在光源前方,观察它在不同位置和角度下的影子变化等。

Step 4: 光影的变化过程(20分钟)通过示范或观察,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光和影的变化过程。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光影变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变化并描述它们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Step 5: 创造光影变幻(3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已学到的光和影的知识创造光影变幻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如纸板、灯光、挡板等,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工具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光影变幻场景,如夜景、日落、雾中小径等,并利用光和影的特性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Step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光和影的特性和原理,总结创造光影变幻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光和影的描述和创作,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运用光和影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以评价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光影变幻1-湘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光影变幻1-湘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光影变幻1-湘美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了解光影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学习部分相关术语。

2.掌握黑白、冷暖、明暗等光影变化对画面表现的影响。

3.通过实际绘画实践,提高学生对光影变幻在画面中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光、影与光影的分类2.光影在美术中的作用3.光影变幻对画面表现的影响4.光影运用的技法3.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光影的分类和光影变幻的表现形式;难点是在阐述光影变化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描述影调和强度变化的情况。

二、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让学生打开手电筒或用手机调节亮度,观察光影的变化。

2. 新知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具有特定光影效果的图案让学生看图说话,相互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教学内容展示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光、影和光影的分类,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分类练习。

4. 教学实践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实践课程,共同在纸上进行光影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在纸上绘制一些平面图形,如正方形和圆形。

2.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擦取的方式实践绘制光影变幻。

3.学生自由练习,体验光影变幻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5. 练习与巩固教师提供一些具有光影效果的图案,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锻炼自身对光影变化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6. 总结和归纳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光影变幻的理解和体会。

三、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课堂表现情况,可结合以下评价项目进行评价:1.学生对光影基本所属的正确描述;2.学生对于不同光影变化表现形式的掌握情况;3.学生对于画面中光影变幻的合理运用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拓展本课程是以光影变幻为主要内容的美术教案。

在学生对光、影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通过实际绘画实践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美术语言和美术基础。

同时,可以结合艺术史和美术学理论进行进一步拓展。

六年级美术《光影变幻》教案

六年级美术《光影变幻》教案

六年级美术《光影变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影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影的变幻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光影的基本概念:光影是光与影的简称,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明暗效果。

2. 光影的变幻原理:光线照射的角度、物体的形状和材质、距离等因素都会影响光影的效果。

3. 创作实践:利用光影变幻的原理,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光影的基本概念和变幻原理,能够运用到创作实践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光影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影的基本概念和变幻原理。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光影运用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光影变幻的作品。

4. 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光影作品,引发学生对光影变幻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光影的基本概念和变幻原理,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光影运用技巧。

3. 学生创作: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光影的变化,鼓励创新,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光影变幻的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光影变幻的认知。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了解光影变幻的相关知识,收集优秀光影作品,准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带齐绘画或手工制作工具,如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光影的基本概念,如光影的定义、特点等。

2. 第二步:讲解光影的变幻原理,如光线照射角度、物体形状、材质、距离等因素对光影效果的影响。

3. 第三步:展示优秀光影作品,分析作品的光影运用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光影的变化。

4. 第四步: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光影变幻的作品,鼓励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选择:在自己桌上摆上方体和球体。
学生提出自己学习的困难,老师帮助解决。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
学生将作业粘贴在黑板上,师生进行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师生共评。
教学课题:顶天立地
教学目的:
1、能感受到光线照射下物体呈现的微妙的明暗变化,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体验到丰富的明暗变化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2、了解光影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物体光色变化的客观规律。
3、能运用铅笔皴线产生的深浅色调作画。
4、能运用明暗画法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教学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课时
教学难点:用笔皴法、如何正确认识光源方向。
3.师:那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光照角度的正方体,请同学画出明暗交界线。
三、教学示范
1.师生同时演示
教师在素描纸上示范画出球体的明暗,请一位同学尝试画出正方体的明暗。
学生观察用笔皴擦的方法与步骤。
师:我们画的时候注意自己用笔的方法,用线条排列成面,一定要有规律的组合。
2.归纳两个物体相似的绘画步骤:
师:那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同学们能够看到光源的位置不一样,它的影子是不是也有变化。
2.学生讨论,说说日常生活常见的光影变化的现象。
3.教师将灯从不同的角度照在静物上,让学生细心观察,了解不同角度光源变化后静物光影变化的特点。
4.分析明暗五大调,重点讲明暗交界线
师:刚刚同学们都对光影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教大家一些专业知识了。
师:那么我们画的时候第一步是干什么
生:勾画物体外形。
师:接下来是找出明暗交界线,强调。
a.皴线表现一定的明暗关系。(注意: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b.调整修改。
3.球体与正方体的区别。
四、表现创作
1.指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进一步感受用线条表现明暗的办法。
2.提出作业要求:选择生活中一个熟悉的物体,用铅笔把它的明暗变化表现出来,要求表现出立体感。
生:是阳光
1.师:教师准备好静物通过用聚光灯进行照射,让学生观察灯光下静物的变化,关灯,进行对比,加深对光影现象的认识。
师: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给大家展示一下光是如何在我们画画时产生影响的。
2.静物产生了明暗变化,这就是光影变幻的奇妙现象。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二、观察感知
1.展示多幅光影图片,加深学生对光影现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明暗画法,利用所学知识画出物体空间体积感。
课前准备:
射灯、静物、PPT课件、教师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那么首先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今天天气不太好啊,都没出太阳,那么如果是大晴天,我们在太阳底下能看到自己的什么?
生:影子
师:对,同学们都很聪明,那么影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