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7月自考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考试真题卷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考试真题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刻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要一个最契合题意)1.____是指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长处。
A.自我提高 B.自我贬低压制 C.自我接收 D.自我否定参阅答案:D2.____是指人们关于人生意图和含义的底子观念和心情。
A.人生观 B.价值观 C.世界观 D.崇奉参阅答案:A3.____是指个别以自己的需要为根底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点评时所持的内部标准。
A.人生观 B.价值观 C.世界观 D.崇奉参阅答案:B4.斯普兰格以为价值观能够分为____A.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B.理论的、企业的、审美的、社会的、惯例的、宗教的C.实践的、研讨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 D.实践的、经济的、艺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参阅答案:A5.青年期朋友联系的性别差异体现在____A.女人的朋友数量要比男性少 B.女人朋友之间是彼此谈天,男性朋友之间是一同干事 C.男性比女人对情感联系更有责任心 D.男性朋友之间谈更多的心里话,有更多的情感支撑参阅答案:B6.霍兰德把作业爱好分为____类。
A.5 B.6 C.7 D.8参阅答案:B7.青年期品格的改动体现为____A.和曾经比较没有什么改动 B.越来越外向 C.情感动摇越来越大 D.越来越老练参阅答案:D8.中年期的年纪规模是____A.30岁~40岁 B.35岁或40岁~60岁或65岁 C.45岁~60岁或65岁 D.50岁~60岁或65岁参阅答案:B9.更年期是指____A.个别在中年期呈现生理改动和心思状况显着改动的时期 B.个别在晚年期呈现生理改动和心思状况显着改动的时期C.个别由中年向晚年过渡进程中生理改动和心思状况显着改动的时期 D.仅指女人更年期参阅答案:C10.更年期产生的年纪大约在____岁左右。
(完整版)历年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9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有意识状态3.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A.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5.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A.推理B.习惯C.偏好D.功能固着性6.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学习,二是()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发现学习D.社会学习7.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D.模仿能力8.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A.信度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9.“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11.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
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12.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A.双生子研究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究13.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14.学生服从教师,病人服从医生等服从行为,可以用来解释的原因是()A.责任转移B.合法权力C.从众行为D.群体思维1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A.中年人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1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A.19 世纪60 年代B.19 世纪70 年代末期C.20 世纪初期D.20 世纪20 年代18.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A.演绎推理B.三段论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19.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2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5±2 个组块B.6±2 个组块C.8±2 个组块D.7±2 个组块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21.不随意注意22.言语沟通23.成就动机24.流体智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
7月全国自考认知心理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认知心理试题课程代码:0047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望梅止渴”从反射观点来分析,属于()A.条件反射B.关系反射C.探究反射D.无条件反射2.反应的结果和反应动作本身又构成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再传入神经返回到中枢,这种过程叫()A.反射B.反馈C.反应D.回应3.下列哪些条件与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有关()A.对活动的结果的兴趣B.人自身的状态C.刺激物本身的特点D.对事物本身和活动过程的兴趣4.当一个人沉浸在他所注意的对象上,而对周围发生的情况视而不见,这种心理现象称为()A.迷恋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紧张性5.能够刚刚被人觉察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叫()A.差别感受性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觉阈限D.阈限值6.暗适应起作用的感光细胞主要是()A.棒状细胞B.锥体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7.人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对象,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说的是知觉的()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8.当周围环境固定,观察者位置改变而产生对象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差异叫()A.双眼视差B.视轴的调节差异C.运动视差D.方位知觉差异9.和信息加工阶段的编码过程相对应的心理过程是()A.再认B.复述C.识记D.回忆10.在识记系列材料时,遗忘的最少的是()A.最后呈现的材料B.最先呈现的材料C.中间呈现的材料D.中间偏前的材料11.想象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是因为受到()A.第一信号系统的调节B.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C.记忆的调节D.动机的调节12.思维的物质外壳和工具是()A.感觉B.知觉C.记忆D.语言13.日常概念()A.有高度概括性B.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C.很少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D.有确切的内涵14.所有的动物都有生命,狗是动物,因此狗也有生命。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B.魏特墨 C.考夫卡 D.苛勒2.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
A.邻近原则 B.连续性原则C.闭合原则 D.同域性原则3.( )属于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相对大小 D.遮挡4.看《三国演义》时,在头脑中浮现出诸葛亮的形象,这是( )。
A.再造想象5.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 )。
B.音位6。
由乔姆斯基提出来的“与语言相关”的概念或理论是( )。
A.转换生成语法 B.语言获得装置D.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7.“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是( )的观点。
D.詹姆斯8.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C.马斯洛 D.罗杰斯9.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甚至出现想退学的想法,这种现象通常属于( )。
A.适应性障碍10.下列哪些问题应该纳入发展性辅导的范围?()A.学习问题 B.生活技能缺乏D.生涯规划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12.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是知觉。
13.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14.人格: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
共30分)1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参考答案: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思维有四个重要特征,分别是: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精致性:16.能力是如何分类的?参考答案:(1)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新事物,可以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学期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期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人类行为B. 心理过程C.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D. 社会现象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答案:D3. 弗洛伊德的哪个理论强调了潜意识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D. 认知主义答案:B4. 下列哪个概念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情绪B. 感知C. 记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答案:C6. 以下哪个是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A. 社会角色B. 个人价值观C. 自我评价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弗洛伊德C. 阿布拉罕·马斯洛D. 莱昂·费斯汀格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注意转移答案:C9.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行为C. 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D. 心理测量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心理障碍B. 心理发展过程C. 心理治疗D. 心理测量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强调了需求的层次性和满足需求的顺序性。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即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不协调,个体可能会改变其信念、态度或行为,使之一致。
2014年心理学考试答案

55、情绪调控的内涵包括()。
A、了解自己的情绪B、驾驭自己的情绪C、识别、接纳他人的情绪D、调控他人的情绪答案:A,B,C,D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答案6(2009-04-1017:12:26) 标签:教师教育杂谈31、()是人的主要应激源。
A、人格因素B、应对方式C、生活事件D、社会支持系统答案:C32、对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人本主义强调()。
A、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B、潜能的发展受到阻碍C、本能遭遇挫折D、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习的结果答案:B33、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交换论B、行为主义C、需要层次理论D、精神分析论答案:B34、“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处境”,这种看法是()的观点。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答案:D35、()认为“他人就是地狱”。
A、乐观主义者B、悲观主义者C、性格内向者D、性格外向者答案:C36、()认为人的不良情绪都是后天习得的。
A、认知心理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答案:B37、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5月25日B、12月1日C、6月6日D、10月10日答案:D38、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积极心态的作用?()A、内心的平静B、信心C、成功的意识D、浮躁答案:D39、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A、情绪B、情感C、态度D、需要答案:B40、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
A、性格B、能力C、气质D、个性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5题)2041、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主要有()A、统计标准B、临床症状的标准C、内心体验的标准D、解决问题能力的标准答案:A,B,C,D4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外貌B、能力C、性格因素D、相似互补答案:A,B,C,D43、下列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C、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永恒的、不变的答案:A,B正确答案:A,B,C44、心理状况的三种等级是()。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考试真题卷(2)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考试真题卷(2)•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刻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挑选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要一个最契合题意)1.坐落市区的甲企业2008年8月份实践交纳的增值税为30万元,消费税为40万元,营业税为20万元。
试核算该企业应纳的城建税税额为__。
A.90万元B.9万元C.6.3万元D.7.9万元参考答案:C应纳城建税税额为:(30+40+20)×7%=90×7%=6.3(万元)。
2.依据凯利的归因协变准则,假如特异性信息程度很高,那么,该行为主体会把行为作__。
A.外在归因B.内涵归因C.平衡归因D.操控源归因参考答案:A3.侵略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由__提出来的。
A.罗伦茨B.伯克威茨C.多拉德D.班杜拉参考答案:D4.社会赞赏动机对个别社会行为非常重要,体现在__。
A.它对个别发生活跃的束缚作用B.它使个别取得周围人的活跃关注C.它给予个别以活跃的强化D.它使个别的行为契合社会标准参考答案:A5.从众行为有时尽管不是依照个别原意做出的,却是个别的__。
A.有认识的行为B.实在存在的行为C.随大流的行为D.自愿的行为参考答案:D6.把人际联系分为八种类型,是由__提出来的。
A.费斯廷格B.李维奇C.海德D.克拉奇菲尔德参考答案:B7.荣格的__理论,也为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供给了共同的视角。
A.无认识B.天性C.集体无认识D.前认识参考答案:C8.个别初次触摸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依照个别已往阅历,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晰它对个别的含义以使个别的行为取得明晰定向,这一进程称为__。
A.归因B.图式的激活C.形象D.形象构成参考答案:D9.社会交流论以为心情改变的关键是__。
A.诱因的强度B.逃避动机C.趋向动机D.到达平衡状况参考答案:A10.阅历描绘阶段的特点是在__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思活动和行为办法进行客观的描绘和剖析。
2014年心理学考研全国统考卷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4年⼼理学考研全国统考卷答案解析完整版2014年⼼理学考研真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30分)1.近年来,认知⼼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的新科学是A. 认知科学B.神经⼼理学C.认知神经科学D.⼼理⽣理学2.构造主义认为,⼼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意识B. 潜意识C. 意识流D.⾏为3.被称为―⽣命中枢‖的脑组织是A.⼤脑B.中脑C.前脑D.延脑4.⼈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A.顶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C.颞叶、枕叶、顶叶D.颞叶、顶叶、枕叶5.⼤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A. αB. β C .δ D .θ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A.梦B.注意C. ⼝误D.笔误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为,⽀持这⼀观点的研究是A.习性学实验D.社会学习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两者的关系是A. 不确定B.前者⼩C. 两者相等D.不确定9. 听觉的⾏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最⼤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振幅接近的⽿蜗部位是A.底部B.顶部C.中部D.下部10.教师要求学⽣列举砖的⽤途,某学⽣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的特点是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11. 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12. 独⽩⾔语属于A.对话⾔语B书⾯⾔语 C.外部⾔语D.内部⾔语13. 当亲密关系⾯临破裂的时候,⼈们采⽤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A.忽视(neglect)B.表达(voice)C.忠诚(loyalty)D.退出(exit)1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理唤醒进⾏认知解释的是A.沙赫特-⾟格的情绪理论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C.阿诺德的情绪理论D.伊扎德的情绪理论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动特征的是A.预定⽬的B.克服困难C.随意运动D.习惯活动17. 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A.深度知觉判断B.运动知觉判断C.颜⾊知觉判断D.线段知觉判断18. ⼩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平⾼,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格类型属于A.T+型B.T—型C.A型D.B型19. 在弗,伊德的⼈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A.本我B.⾃我C.超我D.⼒⽐多20. ⼉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期男童和⼥童之间最⼤的差异在于A.语⽂测验成绩B.数学测验成绩C.⼯作记忆容量D.游戏模式21. 在家庭⽣活中,盈盈的⽗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前对⾳乐的喜爱,⽽盈盈也认同了⽗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A.同步现象B.再社会化C.相互社会化D.远端—近端发展23.与⽪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A.社会起因B.个体起因C.婴⼉期的发展D.青少年期的发展24. ⾃我同⼀性的确⽴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我同⼀性的发展类型属于A.同⼀性达成B.同⼀性延缓C.同⼀性停滞D.同⼀性混乱25. 对同⼀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量了他们各⽅⾯的能⼒,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B.感觉记忆能⼒C.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较判断26. 教育⼼理学研究的核⼼内容是A.学⽣⼼理B.学习⼼理C.教师⼼理D.课堂管理⼼理27.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认知内驱⼒B.⾃我提⾼内驱⼒C.附属内驱⼒D.亲和内驱⼒28. 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组织者‖教学策略,使⽤该策略的⽬的是为学⽣的学习提供A.⽐较组织者B.观念固着点C.关系类属者D.符号中介物29.威特⾦把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B.同时性-继时性C.场独⽴-场依存D.聚合思维-发散思维30. ―⽔中打靶实验‖证明的迁移理论是A.共同要素说B.原理概括说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31. 根据阿特⾦森的观点,不属于⾼成就动机者特点的是A.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获取成功B.活动⽬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C.精⼒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D.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来选择⼯作伙伴32. 最先将物理学的⽅法引进⼼理学的研究,并对⼼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系统探索的学者是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33. 波斯纳(M.I.Posner)采⽤⼤、⼩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加⼯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C(2分)教材P296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测验法
正确答案:教材P16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全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全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22.诱因
正确答案:教材P164
正确答案:C(2分)教材P100
9.去商店买洗发水,在几个牌子之间选择一个,这是思维过程的【】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107
10.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是【】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正确答案:D(2分)教材P12
3.钢琴家演奏时边看乐谱边弹奏,此时他对手的活动的意识状态属【】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23
4.因考试日期临近而出现的睡眠困难是【】
A.情境性失眠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75
7.对骑车、画图、游泳和打网球等活动动作的记忆属【】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82
8.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经验理解新的信息而进行的学习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108
11.一个人的智商是125,那么他的智力等级是【】
A.极优
B.优异
C.中上
D.中才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133
12.提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从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三方面去分析的心理学家是【】
A.加德纳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正确答案:A(2分)教材P33
5.音乐家需要确定发自两个声源的声音,在音高上是否相同,这是【】
A.绝对感觉阀限
B.差别感觉阀限
C.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正确答案:D(2分)教材P46
6.发现成绩较差的小学同学到高中时考入了重点中学,从此对他刮目相看,这是【】
A.首因效应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23.特质
正确答案:教材P195
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24.知觉恒常性
正确答案:教材P65
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保持不变的现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7.简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正确答案:教材P115
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其中常用的途径和方法有:
(1)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1分)
(2)启发式: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1分)
25.简述注意的功能。
正确答案:教材P25
(1)选择功能:从大童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2分)
(2)维持功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2分)
(3)调节功能:在心理活动变化中的表现。(1分)
26.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
正确答案:教材P188
2014
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
【该文档答案附带教材出处和评分参考】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B.吉尔福特
C.斯腾伯格
D.达斯
正确答案:C(2分)教材P141
13.目的达到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是【】
A.快乐
B.愤怒
C.恐俱
D.悲哀
正确答案:A(2分)教材P177
14.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A.独特性
B.复杂性
C.功能性
D.统合性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186
1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第一种假设成立后再进一步考虑第二种假设.一环一环地推导出问题的结果.这种认知方式是【】
A.冲动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同时型
正确答案:C(2分)教材P189
16.像浪子燕青那样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的人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1
17.“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能够解释的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去叫比化
D.群体极化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238
18.由于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等因素引起压力和紧张,其压力源是【】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心理活动
B.行为的规律
C.心理和行为
D.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
正确答案:D(2分)教材P3
2.用口语报告法研究复杂认知过程的心理学流派史【】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255
19.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这是【】
A.否认
B.幻想
C.压抑
D.投射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267
20.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这样的人处于【】
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2分)
(1)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1分)
(2)自我体脸: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脸。(1分)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