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含量,过氧化氢,丙二醛,脯氨酸的测定

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含量,过氧化氢,丙二醛,脯氨酸的测定

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含量的测定一、目的生物体内的一部分氧分子,在参与酶促或非酶促反应时,若只接受一个电子,会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O2-既能与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等活性物质直接作用,又能衍生为H2O2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等。

·OH可以引发不饱和脂肪酸脂质(RH)过氧化反应,产生一系列自由基,如:脂质自由基(·R)、脂氧自由基(RO·)、脂过氧自由基(ROO·)和脂过氧化物(ROOH),自由基积累过多时会对细胞膜及许多生物大分子产生破坏作用。

本实验主要掌握植物体内氧自由基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在生物体中,氧作为电子传递的受体,得到单电子时,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利用羟胺氧化的方法可以测定生物系统中O2-含量。

O2-与羟胺反应生成NO2-,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的作用下,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对-苯磺酸-偶氮-α-萘胺)。

取生成物在53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值,根据A530值可以算出样品中O2-含量。

反应式如下:NH2OH + 2O2-+ H+→ NO2-+ H2O2 + H2O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花生、绿豆、大豆黄化幼苗的下胚轴及其他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高速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研钵;试管;移液管;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等。

3. 试剂配制:50 mmol·L-1磷酸缓冲液(pH7.8)1 mmol·L-1盐酸羟胺17 mmol·L-1对氨基苯磺酸(以冰醋酸:水 = 3 :1配制)7 mmol·L-1α-萘胺(以冰醋酸:水 = 3 :1配制)50nmol·ml-1NaNO2母液四、实验步骤1. 提取液制备称取1g植物叶片放入冰浴的研钵中,加入50mmol·L-1磷酸缓冲液(pH7.8)5ml, 研磨成匀浆,在1000r/min,4℃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再以15000r/min,4℃下离心20min,第二次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植物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植物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植物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祁艳;王冬梅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主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染色法,EPR波谱学方法、DAB组织染色法和电子显微技术检测法等进行了综述,并简单介绍了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祁艳;王冬梅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保定,07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
【相关文献】
1.植物中活性氧信号转导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赵晓玉;薛娴;卢存福;林金星;万迎朗
2.植物中活性氧的作用 [J], 陈璐瑶
3.活性氧在植物体中的有益作用 [J], 黄家华;吕曼芳;李元强;蒋恒洁;卓声莹;温荣芬;覃祥林
4.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J], 徐晓晖;孙骏威;郭泽建
5.浙江大学梁岩研究员团队揭示胞内受体激酶RIPK在植物多层免疫系统中调控活性氧迸发的分子机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植物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5、离心:将反应后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分离出上层清液。 6、检测:将上层清液滴加到光电倍增管上,记录光子数。
7、结果计算:根据光子数计算过氧化氢浓度。
三、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温度和pH值的稳定,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选取的植物组织要健康、无病虫害,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实验步骤

1、准备试剂和设备:准备好过氧化物酶、底物、缓冲液、离心管、离心机、 光电倍增管等。
2、样品处理:选取健康的植物组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滤纸吸干 表面水分。将组织切成小块,放入离心管中。
3、添加试剂: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缓冲液、过氧化物酶和底物,充分混 合均匀。
4、反应:将离心管放入37℃恒温摇床中反应30分钟。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一种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 供参考。
方法介绍
目前,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光谱法、荧光 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中的 Arnon-Noory公式,通过测量叶片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来计算叶绿素含量。 该公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测定。
3、测量吸光度:将研磨好的匀浆倒入比色杯中,加入适量的80%丙酮溶液, 充分摇匀后,在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量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
4、数据处理:根据Arnon-Noory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1、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存在 差异
2、不同部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 也有所不同
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探讨了一种快速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并发现不 同植物及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由植物本身的生 物学特性、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活性氧检测试验方案

活性氧检测试验方案

活性氧检测试验方案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一个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有害物质,在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活性氧包括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基自由基(·OH)等,具有强氧化性。

活性氧在正常细胞代谢和维持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细胞内过量生成会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引发细胞衰老和死亡,促进炎症反应,以及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活性氧检测是研究活性氧与细胞过程和疾病发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活性氧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探针染色法、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spin resonance,ESR)法、流式细胞仪法、化学法等。

下面是一种基于荧光探针的活性氧检测实验方案,具体步骤如下:材料:1.细胞培养样本(如细胞系或原代细胞)2.活性氧检测荧光探针(如2',7'-二氯二羟苯基-4'-巯基吡啶,DCFH-DA)3.PBS(磷酸缓冲盐溶液)4.离心管5.无菌1.5mL离心管6.显微镜玻片7.荧光显微镜8.细胞培养基实验步骤:1.把细胞培养在合适的培养基中,保持在37°C的恒温培养箱中,条件合适时使其达到对照组的80%~90%接种度。

2.将细胞分装到离心管中,每支40mL细胞悬液。

3.加入DCFH-DA溶液,终浓度为10mM,使细胞充分吸收荧光探针。

将培养管放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孵育30分钟以进行探针进入细胞。

4.将细胞洗涤剂去除,用PBS洗涤细胞3次以除去多余探针。

5.加入1mL的PBS溶液,留出0.5mL的悬液放入1.5mL离心管中,以进行离心。

去除上清液,避免细胞牵涉。

6.加入1.5mLPBS溶液,留出0.5mL的悬液放入1.5mL离心管中离心,去除上清液。

7.将取得的细胞悬液滴在显微镜玻片上,并加盖玻片。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活性氧的荧光信号强度。

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含量,过氧化氢,丙二醛,脯氨酸的测定

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含量,过氧化氢,丙二醛,脯氨酸的测定

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含量的测定一、目的生物体内的一部分氧分子,在参与酶促或非酶促反应时,若只接受一个电子,会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O2-既能与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等活性物质直接作用,又能衍生为H2O2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等。

·OH可以引发不饱和脂肪酸脂质(RH)过氧化反应,产生一系列自由基,如:脂质自由基(·R)、脂氧自由基(RO·)、脂过氧自由基(ROO·)和脂过氧化物(ROOH),自由基积累过多时会对细胞膜及许多生物大分子产生破坏作用。

本实验主要掌握植物体内氧自由基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在生物体中,氧作为电子传递的受体,得到单电子时,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利用羟胺氧化的方法可以测定生物系统中O2-含量。

O2-与羟胺反应生成NO2-,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的作用下,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对-苯磺酸-偶氮-α-萘胺)。

取生成物在53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值,根据A530值可以算出样品中O2-含量。

反应式如下:NH2OH + 2O2-+ H+→ NO2-+ H2O2 + H2O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花生、绿豆、大豆黄化幼苗的下胚轴及其他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高速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研钵;试管;移液管;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等。

3. 试剂配制:50 mmol·L-1磷酸缓冲液(pH7.8)1 mmol·L-1盐酸羟胺17 mmol·L-1对氨基苯磺酸(以冰醋酸:水 = 3 :1配制)7 mmol·L-1α-萘胺(以冰醋酸:水 = 3 :1配制)50nmol·ml-1NaNO2母液四、实验步骤1. 提取液制备称取1g植物叶片放入冰浴的研钵中,加入50mmol·L-1磷酸缓冲液(pH7.8)5ml, 研磨成匀浆,在1000r/min,4℃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再以15000r/min,4℃下离心20min,第二次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检测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哪种方法更快捷?

检测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哪种方法更快捷?

检测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哪种方法更快捷?在植物提取物检测项目中,抗氧化活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抗氧化活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试验了解提取物的抗衰老、抗疲劳、抗炎等生物活性的检测项目。

以槐米为例,由于含有丰富的黄酮、皂苔和苗醇等生物活性物质,槐米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具有抗氧化活性潜力的农业废弃物之一。

槐米中提取的芦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此外在降血清胆固醵、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和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所以,以槐米为资源开发以芦丁、榔皮素等为代表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地应用到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工业领域,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用。

因此,抗氧化活性也就成为评价植物提取物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

主流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介绍目前,植物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主要根据受试对象可以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二大类。

体内方法以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昔肽等为指标,测定其含量来评价体内抗氧化活性的高低。

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则以自由基清除法、氧化还原法为主。

体内方法的优势是更接近人体结果,但一般费时费力,且只能反映某一指标活性的高低。

体外方法则很好地弥补了体内法的缺点。

其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胧(DPPH)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抗氧化测定方法。

必须注意的是,常规的比色皿模式的DPPH测定法将DPPH溶液与样品直接混合,因此检测得到的是样品总的抗氧化活性。

然而,植物提取物原料通常是多元抗氧化活性物质混合物。

当这些物质混合在一起被DPPH法测定的时候,相互之间可能存在抗氧化拮抗或协同的效应,导致检测评估结果偏低或者偏高。

此外,在很多评价任务中,仅仅测定混合物样品的总抗氧化性常规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基于DPPH分子与自由基混合后体系的颜色变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监测其吸光度值变化可以实现对样品中总抗氧化活性的定量分析。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抗氧化评价方法有一个固有的缺点:检测选择性差。

更确切地说,当样品中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时候,分析结果无法区分每一种物质的抗氧化活性高低。

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展。直到 1969 年 McCord 和 Fridovich[ 1] 发现 了清 除 超氧 化物 自由 基的 超氧 物 岐化 酶 ( SOD) 并研究其生物学作用, 提出了氧毒性 的超氧化物自由基学说后 , 人们才开始逐步 认识到自由 基在生物 体内存在 的危害 , 同 时 ,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 研究短寿 命的自由基的方法有所突破, 带动自由基生 物学的发展 , 使自由基生物学这门学科渗透 到医学、 植物生理学、 病理学等许多学科中, 显示出其极大的发展前景。 生物学、 医学最先研究活性氧的方法, 有脉冲射解 、 快速停流 、 顺磁共振和自旋 搜集技术 [
[ 3] .
第2期
陈惠萍等:
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15
SOD 作用的底物 , 故原则上许多检 测 SOD 的方 法, 如化 学 发光、 NBT ( 氮 蓝四 唑 ) 还 原、 细胞色素、 连苯三酚、 肾上腺素都可以用 来检测生物系统的 O2. , 但干扰因素很多, 实 际应 用时困难不 少[ 4~ 6] 。 1976 年 Elest ner 等 提出用羟胺氧化反应来检测生物材料 的 O 2. 。此法灵敏 度高, 专一性好 , 药 剂价 廉。能同时检测大量样品。但叶绿素等色 素含量严重影响比色测定。王爱国等 为 了消除这些干扰 , 对实验步骤进行了改进, 并在分离时以乙醚取代正丁醇 , 检测了四季 豆幼苗叶片 叶绿体在光 暗下衰老 过程 O2 产生速率, 其结果与 McRac 等
1
、 水稻
[ 17]
、 眉豆
[ 18]
等植物上观察到
的现象类似。 4
1
O2 的检测 早在 1930 年 , M ulliken 通过 分子轨道
的计算就已 预言单 线态氧的 存在, 但 直至 1963 年 Khan 和 Kasa 发现 可以 用 NaOCl 和 H 2 O2 反应来产 生单线态氧才 使该领域 研究 得以迅速发展。用于1 O 2 检测的 方法 有化学发光法、 猝灭剂抑制法、 在2 H 2 O 中延 长寿命法、 产物分析法等几种方法 。其 1 中最直接的检 测方法是观察 O2 的化学发 光, 这种方法需要聚集较大量的1 O2 才能检 测出来。使用1 O 2 猝灭剂抑制 1 O2 参与的反 应, 最常使用的是类胡萝卜素, 它以物理方 式或猝灭 1O 2 而自 身并不发生任 何化学反 应。此外还有叔胺、 维生素 E 、 氮化合物、 四 甲基 乙烯、 2, 5

实验九 植物体中活性氧的组织化学定位

实验九 植物体中活性氧的组织化学定位

植物体中活性氧的组织化学定位——荧光探针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活性氧(ROS)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荧光探针法测ROS 的组织定位。

二、实验原理酯化形式的H2DCF(2',7'-二氯二氢荧光素)可以穿过细胞膜,自由进入细胞。

当进入细胞后,荧光染料H2DCFDA(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被细胞内的酯酶脱去乙酰基,形成H 2 DCF,困在细胞中,无荧光的后者随后被过氧化物氧化成具有富含高荧光的DCF。

DCF的生成速率可以被荧光计、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检测。

H2DCFDA是Molecular probes(Invitrogen)和CALBIOCHEM生产的最常见的ROS 荧光探针,它检测的是活细胞中的总的ROS。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1.实验材料:Col-0 生态型拟南芥幼苗(分别用平板和垂直板培养)。

2.实验试剂:①荧光探针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H2DCFDA, CAL BIOCHEM), NADPH 氧化酶抑制剂DPI(CALBIOCHEM)均配成5mg/ml 的贮存液(溶解在DMSO中,摩尔浓度分别为10.26和15.89 mmol/L),-80℃条件下避光贮存;②Tris-HCl缓冲液。

3.实验仪器:荧光显微镜、抽气泵、脱色摇床、1.5mL离心管、单面刀片、牙签、载玻片、盖玻片、移液枪等。

四、实验步骤1.拟南芥培养将拟南芥种子(Col-0)表面灭菌,用无菌水清洗3次,然后放在有固体MS培养基(pH5.8)的培养皿中培养,先在4℃春化2d,然后转移到生长室中。

生长室光照时数16h/8h(白天/黑夜),光照强度150μmol.m-2.s -2的,培养温度22~23℃。

2. DCFDA 荧光探针测定ROS总含量对照组实验:取室温条件下的拟南芥主根距根尖0.5cm切段,25℃下黑暗中在10μM 过氧化氢荧光探针H2DCFDA中培育1h;用10mM的Tris-HCl缓冲液中漂洗2次,每次15min;漂洗后,立即做成临时玻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进行荧光发光观察(激发光495nm,发射光515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 术 与 方 法·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7 年第 5 期
植物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祁艳 王冬梅
(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保 定 071001)
摘 要: 主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过氧化氢( H2O 2) 等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包括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荧 光染色法, EPR 波谱学方法、DAB 组织染色法和电子显微技术检测法等进行了综述, 并简单介绍了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些新 技术。
1.3 荧光染色法 运用荧光染色技术可进行活体和离体亚细胞水
平的 H2O2 检测。常用的荧光染料有 2' , 7' -二氯氢化荧 光 素 二 乙 酯 ( 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 DCFHDA) 、 4-aminoantipyrine、7-羟-6 甲 基 香 豆 素 ( scopoletin) 、 Amplex Red( N-acetyl-3, 7-dihydrophenoxazine) 及 高 香 草 醛 酸 ( homovanillic acid) 等 。在 辣 根 过 氧 化 物 酶 的 催 化 下 , H2O2 可 氧 化 这 些 物 质 生 成 极 易 检 测 的 发 荧 光 的 物 质 , 此 法 简 便 有 效 , 应 用 广 泛 。有 研 究 者 用 荧 光染色法检测了豌豆( Pisumsativum) 叶片衰老过程中 线 粒 体 、过 氧 化 物 酶 体 中 的 H2O2[10]及 萝 卜 ( Raphanus sativus) 种 子 在 萌 发 过 程 中 经 光 照 、GA、ABA 调 控 下 H2O2 的 释 放 [11]。 Orozco-Ca′rdenas 等 [12]曾 用 Amplex Red 定 量 检 测 了 番 茄 (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叶 片 提 取 液 中 的 H2O2。 本 研 究 室 陈 晓 波 [13]以 激 发 子-原 生质体简化实验系统模拟叶锈菌侵染小麦叶片的 互 作 体 系 , 利 用 荧 光 探 针 DCHFDA 标 记 H2O2, 并 借 助 激 光 扫 描 共 聚 焦 显 微 镜 ( CLSM) 来 研 究 植 物 抗 病 过 程 中 微 丝 骨 架 与 ROS 的 关 系 , 取 得 了 良 好 效 果 ; 笔者用该法成功检测了受叶锈菌侵染的小麦叶片 中 ROS 的 变 化 ( 待 发 表 ) 。
关键词: 活性氧 检测方法 化学发光 分光光度 荧光染色
Deter mination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Plants
Qi Yan Wang Dongmei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电子显微技术检测法应用比较广泛, 其原理是 H2O2 与 氯 化 铈 ( CeCI3) 反 应 生 成 电 子 致 密 物 , 然 后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以 定位、定量 H2O2。Bestwick 等[18] 成 功 运 用 此 法 检 测 了 莴 苣 ( Lactuca sativa) 受 丁 香 假 单 胞 杆 菌 菜 豆 致 病 变 种 (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haseolicola) 侵 染 诱 发 的 过 敏 性 反 应 ( hypersensitive
鲁米诺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学发光试剂目前仍 受到广泛应用。碱性条件下, 鲁米诺在催化剂( 酶、 Fe2+、Co2+、Ni2+和 Cu2+等 过 渡 金 属 离 子 或 金 属 络 合 物 ) 作 用 下 与 溶 液 中 的 ROS 发 生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而 导 致 光 子 放 出 , 据 此 可 间 接 检 测 ROS。 本 研 究 室 借 助此法检测了小麦受叶锈菌侵染后细胞间隙液中 活 性 氧 的 变 化 ( 未 发 表 ) 。Imke Ortmann 等 [3]曾 利 用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考察了小麦悬浮细胞受激发 子 刺 激 过 程 中 H2O2 的 产 生 情 况 。但 是 , 鲁 米 诺 既 可 以 与 H2O2 反 应 , 也 可 与 1O2、O2-·及 OH·发 生 化 学 发 光反应从而导致了测定选择性差的问题, 因此许多
1 植 物 体 内 ROS 的 检 测 方 法
1.1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是活性氧检测中常用的实验技术,
其原理是化学发光试剂与活性氧反应生成激发态 的产物, 产物中的电子经非辐射性跃迁回到基态而 放出光子。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有鲁米诺( luminol) 、 光 泽 精 ( lucigenin) 、甲 壳 动 物 荧 光 素 ( 如 海 萤 荧 光 素) 等。
荧 光 染 色 法 较 其 它 方 法 的 优 点 是 可 以 直 观 、简 便 地 进 行 H2O2 的 亚 细 胞 定 位 , 不 足 之 处 是 这 种 方 法 检 测 的 H2O2 是 半 定 量 的 。此 外 , 各 种 荧 光 探 针 渗 透能力不同, 可能在细胞的不同部位积累, 得出假 阳 性 结 果 。再 者 , 荧 光 染 料 及 易 淬 灭 , 因 此 观 测 必 须 快速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1.4 二 氨 基 联 苯 胺 ( DAB) 组 织 染 色 法
海 萤 荧 光 素 ( Cypridina Luciferin Analog, CLA) 可 与 O2-·和 1O2 发 生 特 异 化 学 发 光 反 应 , 因 而 用 于 生 物 机 体 内 O2-·及 1O2 的 检 测 。Tomonori Kawano 等 [5]在 研 究 水 杨 酸 ( SA) 诱 导 活 性 氧 ( ROS) 产 生 及 胞 质 钙 离 子 浓 度 升 高 过 程 中 过 氧 化 物 酶 ( POD) 的 作 用 机 制 时 , 成 功 运 用 此 法 检 测 了 烟 草 悬 浮 细 胞 中 O2-· 的 产 生 。 随 后 , 有 研 究 者 [6]开 发 了 一 系 列 选 择 性 较 高 的 化 学 发 光 试 剂 , 其 中 包 括 C LA 的 类 似 物 FCLA ( Fluoresceinyl Cypridina Luciferin Analog) 。 FCLA 发 光 效 率 较 CLA 大 有 提 高 , 因 此 用 其 进 行 生 物 样 品 中 O2-·和 1O2 的 测 定 时 增 强 了 检 测 方 法 的 灵 敏 度 。 1.2 紫外- 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
活 体 中 ROS 的 直 接 检 测 对 于 解 释 生 命 机 体 的 各 种 生 理 反 应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目 前 能 够 用 于 解 决 该问题的方法比较有限, 已报道的有电子顺磁共振 技 术 (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 又 称 电 子 自 旋 共 振 技 术 (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 EPR 是 一 种 检 测 自 由 基 的 波 谱 学 方 法 , 可 以 直 接 检 测 O2-·,·OH 等 活 性 氧 自 由 基 及 参 与 其 形 成 的 过 渡 金 属 离 子 的 化 学 变 化 [1, 2], 因 此 该 法 受 到 植 物 界 工 作 者 的 广 泛 关 注 。下 面 对 目 前 实 验 室 中 所 用 到 的 检 测 植 物 体 内 ROS 的 方 法 逐 一 进 行 介 绍 。
2007 年第 5 期
祁艳等: 植物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
73
情况下依赖鲁米诺的化学发光法只能作为定量或
者定性分析的辅助手段。 光 泽 精 ( lucigenin) 是 一 种 使 用 较 早 的 化 学 发 光
试 剂 , 碱 性 条 件 下 可 与 H2O2、O2-·等 过 氧 化 物 反 应 生 成 激 发 态 的 N-甲 基 吖 啶 ( N-methylacridan) 。相 对 鲁米诺而言, 光泽精对于活性氧测定的选择性较 高 , 有 报 道 [4]指 出 光 泽 精 只 有 在 O2-·存 在 下 产 生 发 光 现 象 , 但 H2O2 也 可 分 解 产 生 O2-·, 因 此 难 以 定 性 地判断检测结果。
NBT 在 O2-·的 作 用 下 还 原 生 成 不 溶 于 水 的 蓝 色 甲 臢 染 料 , 此 法 测 定 灵 敏 度 高 , 常 用 于 O2-·的 组 织 化 学 定 位 。Fryer 等[7, 8]运 用 这 种 方 法 检 测 了 光 胁 迫 下 拟 南 芥 叶 片 中 O2-·的 产 生 。 由 于 甲 臢 不 溶 于 水, 长时间放置会生成不均一的沉淀物, 因而难以 用 于 测 定 细 胞 或 者 水 溶 液 体 系 中 O2-·随 时 间 推 移 而发生的变化。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水溶性四唑盐 的 研 究 应 运 而 生 。Hiroyuki UKEDA 等[9]发 现 水 溶 性 四 唑 盐 如 XTT, WST-1, WST-8 适 合 于 O2-·的 检 测 , 其 中 WST-1 灵 敏 度 高 、氧 化 态 的 吸 光 度 低 、水 溶 性 好 , 效 果 较 XTT 和 WST-8 更 胜 一 筹 。
紫 外-可 见 吸 收 分 光 光 度 法 中 最 常 用 的 方 法 有 细 胞 色 素 C( cytochrome C) 的 O2-·还 原 法 和 氮 篮 四 唑 ( nitro blue tetrazolium, NBT) 还 原 法 。
具 有 氧 化 活 性 的 细 胞 色 素 C 被 O2-·还 原 而 生 成 于 波 长 550nm 处 有 强 吸 收 的 亚 铁 细 胞 色 素 , 以 此 来 检 测 O2-·的 产 生 。由 于 细 胞 色 素 C 很 容 易 被 其 他 还原剂所还原, 因此一般情况下此法难以准确用于 O2-·的 定 性 分 析 。
收稿日期: 2007-03-3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30671244) ;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 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 No.PPB04006) ; 河北省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