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实验设计与推理题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实验设计与推理

《遗传实验设计与推理题》

通过典型试题的变式训练,提高实验设计的灵活变通能力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些变式的训练,要重视通过实验探究的条件与要求的改变,提高灵活变通的能力。例如下例:

例:现有自然界中获得的灰身与黑身果蝇,已知灰身与黑身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要求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灰身与黑身基因的显隐性。

基因显隐性可通过杂交与自交的方法来判断。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无法让果蝇进行自交,只能采用杂交的方法。是相同体色的雌雄果蝇杂交还是不同体色果蝇间进行杂交呢?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两种方法下杂交的结果:

方法一:相同体色雌雄果蝇杂交,即:灰×灰(或黑×黑)。我们可以根据杂交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如果选择到的亲本类型是隐性的,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的分离;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那么肯定亲代是显性的。但如果我们只选择一对亲本杂交,当亲代是显性的情况下,双亲均为杂合子的概率并不大,只要有一方为纯合体,后代就将不会出现性状分离,这样就无法根据性状分离来判断显隐性了。要确保选择的亲本是显性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那么双亲必定都要有杂合子,这就必须是双亲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所以杂交时应该选择多对亲本。

AA(Aa)×AA(Aa)aa×aa

↓↓

A_(多) aa(少)aa

结论:选择多对灰身果蝇与灰色果蝇杂交(或黑身与黑身杂交),如果后代性状表现与亲代相同,那么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果后代出现性状的分离,那么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方法二:不同体色的雌雄果蝇杂交,即:灰×黑。

如果选择一对果蝇杂交,那么当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时,表现出的那种性状是显性的,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是隐性的。但同样的问题是选择一对的情况下,如果显性亲本类型是杂合的,那么后代将会出现1:1的分离比,那就无法确定显隐性。只有当数量多对的情况下,才能够作出判断。

AA(Aa)×aa

A_(多) aa(少)

结论:选择多对灰身与黑色果蝇杂交,后代性状表现多的为显性,较少的为隐性。

在上例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作如下的变换:

变换一:现有自然界中获得的雌雄红眼果蝇各一只与雌雄白眼果蝇各一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要求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红眼与白眼基因的显隐性。

仍然是判断显隐性,但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给予的杂交材料中各种果蝇的数量只有各1只,且只能进行一次杂交实验。

由于基因的显隐性是未知的,题目要求进行的一次性杂交实验实际上对杂交亲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是任选一只红眼与白眼的雌雄果蝇进行交配。这样,就可能出现以下情形:

(一)(二)(三)

X A X A×X a Y X A X a×X a Y X a X a×X A Y

↓↓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 X a Y

X A X a

显然,我们需要通过对可能结果的讨论来分析判断基因的显隐性。据图解,如果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与母方相同的性状,那么双亲中母方的性状是显性的,父方的性状是隐性的;如果杂交后代的雌雄蝇中均有双亲的两种性状,那么双亲的性状中母方是显性的,父方是隐性的;如果杂交后代中雄果蝇均与母方性状相同,雌果蝇均与父方性状相同,那么双亲的性状中,父方为显性的,母方为隐性的。

也可以根据假设作如下的分析:如果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致,均与母方相同,或后代性状中雌雄果蝇双亲的性状均有表现,那么杂交亲本中母方的性状是显性的,父方的性状是隐性的;如果杂交后代中雄果蝇表现与母方相同的性状,雌果蝇表现与父方相同的性状,那么双亲中母方的性状是隐性的,父方的性状是显性的。

变换二:假设果蝇的刚毛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实验室中有纯种直毛与非直毛果蝇若干。要求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直毛与非直毛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判断基因位置最常用的方法是正交与反交。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应为:

正交:反交

假设1: AA♀×aa ♂ aa♀×

AA♂

Aa

Aa

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应为:

假设2: X A X A♀×X a Y♂X a X a♀×X A Y♂

X A X a X A Y

X a Y X A X a

由此不难看出,如果正交与反交的结果是相同的,没有差异,那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交与反交的结果是不相同的,那么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我们同时还要对基因的显隐性作出判断,应该也是不困难了。

变换三:已知果蝇的刚毛直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直毛为显性。实验室中有纯种直毛与非直毛的果蝇。要求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本题与变换二的区别在于,已知直毛是显性,同时要求是只能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

若选择雌性直毛与雄性非直杂

交:

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直(AA)♀×非直(aa)♂

Aa (直)

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X A X A)♀×非直(X a Y)

X A X a(直) X A Y (直)

由此可见,在这种杂交选择下,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果蝇均为直毛的,无法对基因的位置作出判断。

若选择雌性非直与雄性直毛杂交:

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非直( aa)♀× 直毛(AA)♂

A a(直)

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非直(X a X a)♀×(X A Y)♂

X A X a

(直) X a Y(非)

在这种杂交选择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与X染色体上的结果会出现不同,因此可以作出判断。如果杂交后的性状均为直毛的,那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杂交后代的性状为雌果蝇为直毛,雄果蝇为非直毛,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实验的条件作出变化或者要求作出变换的情况下,实验的方案也就不相同了,在复习过程中,只有通过这种变换的训练,才能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解决实验与探究性试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