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2014期末考题

合集下载

2014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

2014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C.粉碎四人帮D.二月逆流10.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③①④②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进行了一场思想界的讨论,得出在思想方面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实践B.阶级斗争C.批判D.两个凡是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城市不包含( ) A.银川 B.厦门 C.汕头 D.珠海13. 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内容有( ) ①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14.在哪次会议中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大C.十三大D.十四大15. 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6.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分三段走的战略部署17.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其民族格局是 ( ) A 小杂居、大聚居B 大杂居、大聚居C .小杂居、小聚居D .大杂居、小聚居 18.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1997年回归祖国的是 A. 英国侵占的香港 B .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 .英国侵占的澳门D .葡萄牙侵占的澳门19.邓小平在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A .平等互利B .和平谈判C .对等协商D .一个中国 20.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不包含( )A.互不干涉内政B.相互尊重领土主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平等互惠21.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 、邓稼先B 、钱学森C 、杨振宁D 、袁隆平22.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何种技术变成了现实 ( ) A 、铁路运输网 B 、高速公路 C 、计算机网络 D 、自动化技术23.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为:( ) A.外交 B.教育 C.文艺 D.体育24.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下列哪项不是在那期间取得的成就 ( ) A.中日建交 B.尼克松访华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25. 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B.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它表明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制度26.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下列哪位不是在抗美援朝战中牺牲的()A.黄继光B.雷锋C.邱少云D.毛岸英27. 1986年3月,我国开始推行“863”计划,“863”计划选择了八项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下列哪个领域不属于“863”计划()A.生物技术B.新能源技术C.航天技术D.影视技术28. 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A、公私合营B、私有化改革C、强制没收D、全部购买29. 1986年我国颁布了颁布了《义务教育法》,逐步在全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属于国家推进()类型教育事业的发展A.高等教育B.基础教育C.小学教育D.中学教育30. 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谁是中国氢弹之父?”如果要求你来回答,你认为是下列图中哪位历史人物?()A B C D二、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20140113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20140113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综合Ⅱ试卷(历史部分)(卷面总分:50分测试时间:50分钟测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本项共25题,每题1分,25分。

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1.右图是1976年版的希腊20德拉克马铜币。

图案为一位希腊历史名人,在他当政期间,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该人物是A.胡夫B.汉谟拉比C.伯利克里D.查理·马特2.下列是唐朝后期一位从日本游历归国官员的回忆,其中,不可能提到的是A.很多大贵族的土地被收归国有B.农民从国家分得土地,定期缴纳赋税C.不少贵族的世袭特权被废除了D.电灯下吟诵唐诗已成东京的街头一景3.近日,网传这样一个调侃的贴子:“圣诞老人昨晚到中国进货,因雾霾跌倒,无人敢扶,现还趴着,故今年圣诞节取消。

”与此贴中的节日文化有关的宗教是A.基督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4.新真理通常是从“异端”开始的。

下列l4~l6世纪人物的思想主张在当时欧洲最有可能被视为“异端”的是A.荷马B.但丁C.达尔文D.伏尔泰5.“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有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

”哥伦布的这段航海日志最有可能记载的是A.欧洲B.亚洲C.美洲D.非洲6.“就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虽然这群人都是贵族,没有平民。

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进步,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

”这段《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国家”指的是A.日本B.美国C.英国D.法国7.一位史学家描述:“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

这些黑色的‘货物’被上了镣拷,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

”这段话描述的是A.北美独立战争B.罪恶的鸦片贸易友C.新航路的开辟D.罪恶的“三角贸易”8.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它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

2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试卷共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共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周政权,不得不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性的国家形态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郡县制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

”这说明 A.郡县制和分封制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有优越性 C.宗法血缘建立起的政治联系很不稳定 D.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2.右图为中国古代某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前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照搬 B.始终不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C.制度成效与制定者初衷违背 D.分封制复辟是历史必然趋势3.在中国古代,君主制和官僚制虽然相互依存,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没有冲突和矛盾,中国的官僚虽然在今天看来好像是皇帝的雇员,官僚体系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却总是有点别扭,直到清朝,皇帝才明确地将士大夫的野心压下去。

其措施是 A.军机处的设置 B.继承明朝内阁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使用 D.扩大理藩院职责 4.“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种主张属于哪一种思潮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2.某著作中有“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章节。

该著作主题最可能是A.步入近代社会B.解开殖民序幕C.开启民主进程D.传播人文精神3.右面漫画反映的政体与哪个国家有关?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4.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中国北伐战争5.梯也尔在评价拿破仑时说:“这是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竟有立法家的才能”。

他之所以认为拿破仑具有立法家的才能,是因为A.拿破仑一生打了多次胜仗B.拿破仑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C.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拿破仑曾率军入侵俄国6.世界近代史上许多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下列国家中有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另外三个明显不同,这个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7.19世纪70年代初,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诞生。

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这个政权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十月革命 D.里昂工人运动8.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是:A.俄国1861年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内战 D.中国戊戌变法9.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不多的一干二净了。

2014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4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4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D B A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A B D D
C B B
二、列举题:(28分)
21:姚莹、包世臣、王茂荫。

6分
2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8分
23: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

8分
24: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6分
三、材料分析题:(20分)
25:(1)湖南、中部。

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分
(2)英国、俄罗斯。

2分
(3)“先南后北”、1878年。

2分
(4)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北庭都护。

1884年。

4分
26:(1)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分
(2)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分
(3)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2分
(4)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1分
(5)爱国主义精神。

2分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为您提供的2014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答案,祝您学习愉快!。

2014年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4年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4年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评分一二三四五总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13 14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1日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1日1日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参战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黄鼠狼给鸡拜年B.飞蛾扑火C.狗拿耗子D.唇亡齿寒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通过了《临时约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为: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5.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6.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7.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A.政治制度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8.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①②③④9、1966年—1976年十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一场浩劫,历史称之为什么?()A.大跃进 B.人民公社 C.文化大革命 D.三年自然灾害10.根据下图所反映的情况分析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C.农村改革全面实行D.城市改革全面展开1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A.毛泽东、周恩来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12、下列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中日两国建交②中美正式建交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⑤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⑥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①②③④⑤B⑤③④①②⑥C③④②①⑤D⑤③④②①⑥13、新时期的农民说,生活改善靠“两平”。

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

(15分)1、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大帝国的时间是()A.1世纪B、公元前1世纪C、2世纪D、公元前2世纪2、有这样一幅肖像油画,她的神态恬静端庄。

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们无限的联想,这幅画的作者是()A.荷马B、但丁C、达芬奇D、拉裴尔3、公元纪年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拿破仑后来回忆说:“我真正的光荣不是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

”这样东西是()A、发动政变夺取政权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颁布《法典》D、对外打击反法同盟5、“侓由议会制定,法律一量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部文献。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美国1787年宪法二、小芳、小花、小兰是好朋友,但经常为一些宗教问题争论不休。

小芳说:“我的佛祖法力无边!”小花说:“我的圣母玛利亚最灵了,她会流泪的。

”小兰说:“你们都不对,安拉才是世界的真主。

”6、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7分)小芳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_教,创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小花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_教,创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小兰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_教,创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三、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它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24分))(4)(5)8、图(2)、(3)、(4)、(5)是ABCD四个国家的文字,请把数字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

四、以下为美国某任总统1863年一次演讲的大致内容:(19分)87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大陆上建立了一个国家,它孕育于自由,并且献身给一种理念,即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2013-2014上学期期末初三历史试题

2013-2014上学期期末初三历史试题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20分,请填写在答案栏内)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

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打破以往世界各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A 、基督教创立B 、文艺复兴C 、新航路开辟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7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倡导人文主义B .发现了美洲大陆C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D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3.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代表性文献中,《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最大区别在于( )A 、强调自由平等B 、限制君主权利C 、保护私有财产D 、宣告脱离殖民统治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 .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B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C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D .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5、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没计的历史人物是( )A .华盛顿B .罗伯斯庇尔C .克伦威尔D ·拿破仑6、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英国的新生’’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B .“蒸汽时代”C .城市化进程D .社会生活的变迁1840年7、下列历史人物都曾领导遗本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成为本民族的民族英雄,其中抗击过同一个殖民国家的是()①林则徐②章西女王③玻利瓦尔④华盛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某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A.资产阶级革命B.国际工人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近代文学艺术9、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民意评选,结果马克思的票数高居榜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史2014期末考题填空题(10 分每小题2分)1来自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包括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和叙利亚东北部地区)语言、文字、社会和历史的学科。

因起始于对亚述文字的研究而得名。

1835~1837年,英国人H.C.罗林森抄录了贝希斯顿铭文中的古波斯文和部分埃兰文,并成功地译出了古波斯文书的开头部分。

此后2卡迭什战役卡迭石战役是埃及与赫梯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的系列战役之一,公元3佛教四谛“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苦。

“集谛”指人受苦的原因。

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那么在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灭谛”是说如何消灭致苦的原因。

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

“道谛”是说如何消灭苦因,消灭苦因就得修道。

这四谛构成了佛教的基本教理之一,指导教徒定心修行。

4萨莫奈战役萨莫奈战争是罗马的第二次大扩张,一共进行了三次(前343-前290)。

通过这次战争,罗马击败了意大利半岛中南部地区最强大的萨莫奈人,夺取了富庶的坎佩利亚平原。

5奥古斯都奥古斯都(拉丁文Augustus的中译,复数型Augusti)的原意为“神圣的”、6三个拜占庭流亡政权选择题10 分每小题2分1喜克索斯人喜克索斯人是古代亚洲西部的一个混合民族,他们于前17世纪进入埃及东部并在那里建立了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约前1674年至前1548年)。

2古代西亚的语言群体--喜克索斯人是古代亚洲西部的一个混合民族,他们于前17世纪进入埃及东部并在那里建立了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约前1674年至前1548年)34色诺芬的作品6乌尔班二世年在位),中世纪四大拉丁神父之一,他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重压下,另辟战场,发起了十字军东征,重振了教皇的权威。

他继续推行前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教会教革和教权至上的政策,比起前任取得更大的成功。

虽说格利哥里七世开始了罗马教廷与德皇长达二世纪的权力之争,但却以死于异乡的悲剧告终,而乌尔班二世终于战胜了德皇支持的敌对势力,最后在罗马站住脚,安然渡过了余生7法国国家的统一---8阿斯巴王朝的终结:阿拔斯王朝的最后几位哈里发中,只有第34位哈里发安-纳赛尔(1180~1225年在位)握有与其身份相称的权力,但也只是暂时的,帝国国势仍一路下滑。

13世纪初,东方的蒙古帝国不断兴起,成吉思汗通过扩张,得到稳固发展。

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军攻打阿拔斯王朝,包围巴格达,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木(1242~1258年在位)的叔父执政阿拔斯·阿卜杜勒-穆塔利卜被杀,穆斯台绥木投降,后被蒙古人裹在地毯中为马踏死,阿拔斯王朝灭亡,伊利汗国占领波斯大部分地区,王朝大多数成员亦被处死。

9德里苏丹国10名词解释(20 分门小题5分)1,《汉莫拉比法典》2琐罗亚斯德教--3阿育王4提洛同盟---英文:Delian League。

公元前478年,雅典组织中希腊、爱琴诸岛和小亚的一些城邦形成新的同盟,同盟金库设在提洛岛,故名“提洛同盟”。

它的目的原是为继续对付波斯联合作战,后成为雅典称霸工具,又称“雅典海上同盟”。

前454年同盟金库迁到雅典。

公元前404年,由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雅典被迫解散提洛同盟。

5《罗马民法大全》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6卡诺莎事件---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此后,“卡诺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为屈辱投降的代名词。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趁德国国内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德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利,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

对此,亨利四世以召集德意志主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相对抗。

国王亨利四世与教皇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于是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

与此同时德国国内以公爵鲁道夫为首闹独立的一些诸侯宣称,倘若亨利四世不能得到教皇的宽恕,他们将不承认他的君主地位。

教皇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

7索贡巡行--索贡巡行是公元9世纪末基辅罗斯国家初期大公向人民征收贡物的一种方式。

每年冬初,大公就率领亲兵在其辖区内向居民征收毛皮、蜂蜡、粮食等贡物,甚至掠夺人口。

索取来的贡物一部分被用来赏给亲兵以维系主从关系,大部分则主要在翌年春天运往拜占庭和东方用来换取其所需的必需品和奢侈品,以维系大公与其臣属的关系。

索贡巡行是一种原始的剥削形式。

由于索取的贡物没有规定的数量,大公及其亲兵往往对人民一征再征,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例如伊戈尔大公就是在巡行的过程中遭到当地反抗的人民杀死,11世纪被地租制所取代。

索贡巡行这种制度构成了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特征。

随着封建制的发展,以实物税为主的租税逐渐取代了这种早期的原始剥削方式。

8逊尼派简答题1亚述帝国灭亡的原因(10分)P1122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遗产(10分)3希腊化时代的历史地位(15分)4谈谈你对君士坦丁大帝的看法(15分)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又称君士坦丁一世,是罗马自公元前27年自封元首的屋大维后的第42代罗马皇帝。

君士坦丁大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尊崇基督教的罗马皇帝,于公元313年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使基督教在其后转变为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君士坦丁在罗马皇帝任上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于公元330年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将该地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特别是他颁布的禁止佃农离开租种的土地的法令,把佃农变成了农奴,终生依附在那块土地上。

这道法令和类似的法律为奠定中世纪欧洲整个的社会结构基础起到了关键作用。

美国学者马恩曾这样评价他:“自此以往,就我们现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创立者已不再是公元1世纪的耶稣基督,而是公元4世纪的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全名Gaius 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是罗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

他信仰基督教并制订出鼓励该教发展的许多政策,使基督教从一个受迫害的宗教转变为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起了重大的作用。

其主要功绩有:1、废除“四帝共治”;2、划分全国为四大统领辖区,行省、军政改革;3、迁都君士坦丁堡;4、“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

”5查理-马特采邑改革的影响(15革”。

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是8世纪上半叶由查理·马特发起的土地分配改革制度,它将原有的无条件赏赐改为了有条件分封,将豪绅显贵跟王室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中央权力,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奠定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也为日后加洛林王朝的强盛创造了条件。

6买加湿器伊斯兰交的社会性质15查理·马特(688-741)出生于法兰克王国贵族家庭,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末期的宫相。

他敉平内乱,抗击外敌,实行采邑改革,为后来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1.它确立了以土地和服役为基本条件的臣属关系,削弱了贵族势力,加强了王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2.采邑制推行之后,中小封建主都要服兵役,他们自备马匹,装备精良,构成了新型的骑兵,奠定了西欧中世纪骑士制度的基础。

3.法兰克王国以后正是依靠这支骑兵,建立起强大的查理曼帝国。

4.更为重要的这次改革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关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欧洲中世纪那种国王、大封建主、中小封建主之间层层分封的模式,就是采邑制确定的。

随着改革的深入,法兰克王国的实力大增,查理·马特的权势也增加了,他实际上已经超越国王,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统治者。

事实上,他也为正式接管法兰克王国在作准备。

737年,法兰克王国国王去世,查理·马特没有设立新的国王,自己直接以宫相的名义管理国家。

在此期间,他加强了罗马教会的联系,取得了教会的支持。

740年,罗马教会授予他罗马贵族的头衔,还把尊贵的圣彼得坟墓的钥匙送给他。

741年,查理·马特逝世,享年53岁。

他虽然至死也没有登上法兰克王国王位,但他已经为他的家族统治法兰克王国奠定了基础。

75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终于登上法兰克王国国王的宝座。

8世纪后半期,矮子丕平的儿子查理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把法兰克王国的势力推向顶峰,通过近半个世纪的连年征战,到8世纪末,法兰克王国的版图空前广阔,东起易北河、西至大西洋沿岸、北濒北海、南临地中海,几乎占有了整个西欧大陆,同古代西罗马帝国的范围差不多。

800年圣诞节时,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罗马的圣彼罗大教堂亲自为查理加冕并涂圣油,称其为查理大帝,也就是承认他是古代罗马皇帝的继承人,即“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法兰克王国正式成为帝国。

由于查理大帝也译成查理曼,这个帝国便也称为查理曼帝国。

论述题1分析论述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与统治政策2十字军东征的背景基本过程和历史影响3结合史学分析论述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