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压下规程及机架设计项目报告剖析

合集下载

燕山大学锻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燕山大学锻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锻压2班姓名:董文彬学号:140101020084实验一、零件反求造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

2.了解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的使用方法。

3.通过对机械零件进行测绘及三维实体造型,了解零件反求造型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冲压零件、锻造零件、塑料零件的成形均由模具来实现。

在得不到零件的数据资料,只能得到实物零件时,首先要建立零件数模,才能进行模具设计。

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将实物模型转化为CAD模型,然后借助CAD/CAM技术在CAD 模型基础上设计模具、加工模具。

本实验采用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及PowerINSPECT软件对实体零件进行测量,之后采用CATIA或者UG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

三、实验仪器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

四、实验内容对机械零件进行三维测绘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

五、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方案在零件中任选一个(每组选2~3个零件),根据零件特征确定实验方案(在实验课之前完成),实验方案包括零件基本几何体的构成、零件基准面的确定、每个几何体需测量的基本元素等。

2.采用三坐标测量系统测绘几个基本元素3.对零件进行测绘1.基准面的建立;2.坐标系的建立;3基本几何元素的建立;4.几何元素的测绘;5.检查测绘零件的构成,检查测绘的数据是否完整,完整的数据将会为下一步的三维造型奠定基础。

4.数据格式转换用Power INSPECT软件测量的数据文件格式为pwi格式,为了下一步数据处理,需将文件格式转换为igs格式。

5采用CATIA或者UG软件对测绘的零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

六、实验报告1.测绘零件结构分析本次实验是对零件反求进行造型。

实验所用的零件的结构为内凹的圆台型腔,主要特征为上下两个平面为基准面,外围为圆柱型边界,内部为锥形斜面。

2.测绘方案实验采用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及PowerINSPECT软件对实体零件进行测量,之后采用solidworks2016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

轧机开题报告

轧机开题报告

轧机开题报告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3500中厚板轧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06级机电3班学生姓名:王瑞超指导教师:牟德君完成日期:2009年3月17日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冶金工业部标准规定:厚度在4毫米以下的钢板称为薄板;厚度在4毫米以上的称为厚板。

我国习惯于将厚度在4~25毫米范围内的钢板成为中板。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

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钢机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

[1]中板生产目前均采用热轧。

即将钢胚或钢锭加热后,在轧机中经多道次轧制,轧成一定厚度的钢板。

生产中板的轧机型式很多。

按机架机构分类,可分为二辊式、四辊式、复合式和万能式几种。

按机架布置风雷,可分为单机架、并列式和顺列式等几种。

[1]1.轧钢机的发展初轧机的发展。

初轧机的发展经过了3个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初轧机的轧辊直径已增大到了1500mm。

我国从1959年开始自行设计制造开坯机,目前已制成700mm,750tam,850lnm,1150mm初轧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铸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连铸比达到80%甚至更高,连铸连轧工艺和设备也日趋完善,初轧机的职能将逐步转变为配合连铸,弥补连铸在钢种和规格方面的不足。

带钢连轧机的发展。

在所有市场需求的钢材中,板带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我国于1981年从13本引进1700mm热连轧机的全套设备。

随后,一大批具有先进生产工艺的热连轧和冷连轧板带厂迅速崛起,。

热连轧机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加大带卷和坯料重量,减少切头切尾的损耗,提高产品收得率;采用加速轧制,提高钢材产量;产品规格增加,精度提高;采用计算机控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等。

冷轧钢板的生产成本、投资费用虽然比热轧钢板高,但由于冷轧钢板的性能和质量比热轧好,在同样用途下,可以节约金属材料达30%,故冷轧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于1965年末制成300him五机架试验性窄带钢冷连轧机,20世纪80年代又从原西德引进1700lnlrn五机架带钢冷连轧机成套机组,90年代后又有六辊HC轧机、CVC 轧机也先后投入生产。

五机架冷连轧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五机架冷连轧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五机架冷连轧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连轧机是钢铁工业中的一个关键设备,用于将炼钢所产生的大块铁水连续地轧制成厚度均匀、宽度符合要求、长度可控的钢板或钢带。

而冷连轧机又是连轧机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加工冷卷板、带钢等产品。

五机架冷连轧机作为一种主流的加工设备,在钢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钢铁行业对五机架冷连轧机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机械式连轧机已不能满足现代钢铁生产的需要,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工艺合格率较低、生产效率低等。

因此,将五机架冷连轧机进行电气化改造和控制系统的改进已成为钢铁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必要途径。

二、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五机架冷连轧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根据五机架冷连轧机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控制过程进行分析和建模。

2. 设计五机架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和PLC控制器等设备的选型和配备;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编程、控制算法和界面设计等方面。

3. 搭建五机架冷连轧机的实验平台,进行控制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通过模拟实际生产过程,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优化控制算法和参数设置。

4. 对五机架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研究和探讨,为钢铁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三、预期研究结果本课题预期的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出符合五机架冷连轧机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控制系统,并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优化五机架冷连轧机的控制算法和参数设置,使之更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

3. 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4. 探讨五机架冷连轧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研究未来的技术和趋势。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如下:1. 分析五机架冷连轧机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420五机架冷连轧压下规程设计及F1机座机架设计与分析要点

1420五机架冷连轧压下规程设计及F1机座机架设计与分析要点

1420五机架冷连轧压下规程设计及F1机座机架设计与分析项目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技术参数1.原料:1.2-3.2mm ×1300mm ;成品:0.25-0.65×1300mm; 材质:Q235、08Al 、08F ;2.诚品架出口速度v=16m/s ;3.开卷机最大张力8t ,卷取机最大张力30t 。

一、 轧辊参数计算1.轧辊直径的确定板带轧机轧辊的主要尺寸是辊身长度L 和直径D 。

决定板带轧机轧辊尺寸时,应先确定辊身长度,然后再根据强度、刚度和有关工艺条件确定其直径。

对于四辊轧机,为减小轧制力,应尽量使工作辊直径小些。

但工作辊最小直径受辊颈和轴头的扭转强度和轧件咬入条件的限制。

支承辊直径主要取决于刚度和强度要求。

1)工作辊:12.5 2.9LD =-1490568D mm=-工作辊最大直径受被轧带材最小厚度的限制:1min(1500~2000)D h <, 即1(375~500)D mm<综合考虑取1500D mm =。

2)支承辊:20.9~1.4LD = 21014~1578D mm =212.5~2.9D D = 21250~1450D mm = 综合考虑取:21400D mm =二、 压下分配根据经验对各机架压下进行分配:三、 各机座轧辊及出口带钢速度计算稳定轧制时,按秒流量相等得:123454.3/, 6.12/,9.75/,15.13/,16/;v m s v m s v m s v m s v m s =====四、 变形抗力确定平均变形量:_010.40.6εεε=+式中 0010()/H H H ε=-:轧前预变形量;100()/H h H ε=-:本道次轧后总变形量;H :冷轧前轧件厚度;1H :本道次轧前轧件厚度;h :本道次轧后轧件厚度。

各道次ε值五、 轧制力的计算(采用斯通方法*()m m P k m σ=-)变形抗力计算:0.56888.75(69398.436669.42)s σε=++0.56810.56820.56830.5684588.75(69398.4323.8%6669.42)390.488.75(69398.4346.5%6669.42)493.688.75(69398.4366.4%6669.42)569.888.75(69398.4378.4%6669.42)611.688.7s s s s s MPa MPa MPa MPa σσσσσ=+⨯+==+⨯+==+⨯+==+⨯+==0.5685(69398.4379.5%6669.42)615.3MPa +⨯+=张应力计算:s k σσ=其中,20.330.140.02k h h =-+1234560.1188,0.1516,0.1930,0.2375,0.2679,0.2711;k k k k k k ======平均张应力:*0112m σσσ+=计算张应力及平均张应力列表得:张力计算:T hb σ=其中,b :带钢宽度,取b =1300mm ; h :带钢厚度,mm ; σ:张应力,MPa 计算张力列表得:轧前张力与轧后张力满足设计要求。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规程优化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规程优化
隐式模型 显式模型
影响轧制力的主要因素
摩擦系数 变形抗力
优化策略研究
轧制能耗最小 负荷成比例 综合等负荷函数 负荷相对均衡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答辩
9
F
Bland-Ford-Hill公式为:
F Blc'QpKTK
(2-1)
式中, F——轧制力
lBc' ————轧考件虑平 轧均 辊宽 压度 扁后的变形区接触面弧长
max [
H ,h1,...hn
fi
(hi1,
hi
)
|
i
1,
2,...n]
(2-12)
该目标函数存在且唯一存在最优解,并满足
f1(h0 , h1) f2 (h1, h2 ) fn (hn1, hn ) C
(2-13)
从而得到出口厚度为的综合负荷函数的压下规程,该轧制规 程设计方法对与不同的工艺要求可以灵活的选取分配系数, 来满足工艺的要求,但是在求解的过程中,如果综合负荷函 数取值不当会造成中间机架的出口厚度小于目标厚度,导致 寻优迭代算法无法进行。
0.9
0.3
SGA AGA
其中 z C0 / h
zwx

C0 KT
K
(1.08 h
1.02
)
zwy

1.79C0
KT
K
(
1 )

hout h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答辩
(2-4)
(2-5)
13
影响轧制力的主要因素
变形抗力的影响:变形抗力指带材在受应力状态下,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所需单位面积上的力。
燕山大学工学硕士答辩
24

燕山大学车能学院二级项目

燕山大学车能学院二级项目

.车辆与能源学院二级项目设计题目救护车车架设计与性能仿真分析作者姓名李同学李学同王同罗同学王学专业车辆工程指导教师梁晨陈俊云董国疆崔亚平王建国2017年12月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二级项目任务书目录第1章车架调研及方案论证 (1)1.1国内外技术进展 (1)1.1.1 车架结构与设计技术进展 (1)1.1.2 车架性能分析技术进展 (4)1.1.3 车架制造工艺技术进展 (4)1.2车架设计与制造中的存在问题 (5)1.3车架总布置设计方案 (6)1.3.1 方案一 (6)1.3.2 方案二 (7)1.4车架总布置方案论证 (8)1.4.1 使用性能分析 (8)1.4.2 制造工艺分析 (12)1.5参考文献 (13)第2章车架结构设计与三维建模 (14)2.1车架结构设计 (14)2.1.1 梁截面结构设计 (15)2.2.2接头结构设计 (17)2.2车架三维建模 (18)2.2.1 纵梁几何模型建立 (18)2.2.2 保险杠几何模型建立 (19)2.2.3 横梁几何模型建立 (21)2.2.4 接头几何模型建立 (22)2.2.5 车架整体装配 (23)第3章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与性能仿真分析 (24)3.1有限元模型建立要点技术说明 (24)3.1.1删除细节 (24)3.1.2减维 (24)3.2零部件性能仿真分析 (25)3.2.1 纵梁性能仿真分析 (25)3.2.2 保险杠性能仿真分析 (26)3.2.3 横梁性能仿真分析 (28)3.2.4 接头性能仿真分析 (33)3.2.5 车架总体结构性能仿真分析 (35)第4章车架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 (39)4.1关于制造工艺过程中的讨论 (39)4.1.1关于“车架纵横梁连接方式的确定”的讨论 (39)4.1.2关于“冲压工艺的确定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讨论 (39)4.1.3关于“焊装工艺的确定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讨论 (40)4.2零件冲压工艺可行性分析 (40)4.2.1车架整体设计说明: (40)4.2.2横纵梁成型工艺 (41)4.2.3保险杠成型工艺 (42)4.3总体装焊工艺可行性分析 (44)4.3.1装焊工艺对环境的影响 (44)4.3.2 装焊流程 (45)4.4车架总体制造成本评估 (48)4.4.1材料费的计算: (48)4.4.2模具费的计算: (49)4.4.3冲压费的计算: (49)4.4.4机加工费的计算: (50)4.4.5焊接费的计算: (50)4.4.6 机器磨损费及其他费用: (50)4.4.7总费用的计算: (50)总结 (52)第1章 车架调研及方案论证1第1章 车架调研及方案论证1.1 国内外技术进展国内外车架整体朝着轻量化、大梁式和承载式车架是占绝大多数的主流车架形式,但它们都分别有着显著的缺点,即笨重和刚度不足。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计算及实现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计算及实现

冷 轧 带 钢 轧 制 规 程 是 生 产 工 艺 的主 要 内容 ,对 其 进 行 优 化
|= R △ h c
可 使 轧 制 过 程 处 于 最 佳状 态 , 现 节 省 轧 制 能 耗 , 分 发 挥 轧 机 实 充 生 产 能 力 的 目的 。 中 , 据 轧 件 特 性 和 工 艺 要求 快 速 计 算 出特 其 根 定 意 义 下 的 最 佳 的厚 度 分 配 和 压 力 分 配 ,对 压 下 规 程 进 行 实 时
维普资讯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计算及实现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计算及实现
Op i z t n De i n lua i n o l g Sc e ue f r t mia i sgn a d Cac lt f Rol h d l o o o i n T e Fv - t n Cod T n e Rol g h ie s a d l a d m ln Mi i l l
t c r o t s h o ary ut he c edul op i i t n y h apprac of e t zai b t e m o o h dou e m be ng-o er ppe i a ie lorhm t te l d bl e ddi v l a d t t ag i er v t o h oa su pls an t x r u d h e por t ik s , ig t e W i e t hc ne susn h nCC c f on i a e of r h e e c gurbl s t e oft e Sim ns om p y as t e wa an h de i f t o o sgn l roft a
李 强 方一呜 赵琳琳 韩 永成 (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 60 ) 6 04

2030冷轧车间设计

2030冷轧车间设计

摘要根据任务书要求,设计年产210万吨2030冷轧带钢车间设计。

按照车间设计的步骤,主要完成产品大纲制定、主辅设备选择、压下分配、轧制规程计算、轧制图表、轧制力计算、轧辊强度校核、电机能力验算、年产量计算、车间平面布置。

设计中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轧机的先进工艺、轧机的装备、技术及一些辅助设备的论述,特别参考了宝钢冷轧薄板厂生产线参数和现场数据,使本设计车间达到工艺合理、设备先进。

本设计车间能生产的带钢品种多,规格齐全。

产品规格为0.3~3.5mm冷轧板带,典型产品为Q215冷轧薄板带钢,产品规格0.8 1400mm。

设计附有车间平面图。

关键词:车间设计冷轧带钢轧制工艺五机架连轧机组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ask requirements, I designed this 2030mm cold-rolling workshop for an annual output of 2.1 million tons.Step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orkshop design,I mainly complete the product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 main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options, press distribution, the calculation of order rolling, rolling chart, the calculation of rolling force and roll strength, motor ability checking, annual terms, workshop layout.Refer to the desig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of the rolling mill, rolling mill equipment, technology and some discussion of auxiliary equipment, especially reference to the Baosteel and Steel cold-rolled sheet production line parameters ,making the design process to achieve a reasonable workshop, advanced equipment.The steel plant can produce more complete specifications.The product specifications range8.0 .0.3 to 3.5mm.the typical product is the Q215 1400There is a picture of the plan following the design workshop.Key words: Workshop design; Cold rolled strip; Rolling system; Rolling five-rack unit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本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2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1)1.3 2030mm冷连轧生产工艺介绍 (1)1.3.1 加工温度低,在轧制中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加工硬化 (2)1.3.2 冷轧中要采用工艺冷却和润滑 (2)1.3.3 冷轧中要采用张力轧制 (2)1.4 冷轧薄板带钢产品的发展及重要地位 (3)2 产品方案及生产方案 (4)2.1 制定产品大纲 (4)2.2 生产方案 (5)2.3 金属平衡表 (6)3 制定工艺流程 (7)3.1 冷轧板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 (7)3.2 工艺流程介绍 (8)3.2.1 酸洗 (8)3.2.3 精整 (9)3.2.4 镀锌 (9)3.2.5 平整 (10)4 主辅设备选择 (11)4.1 设备组成 (11)4.2 设备参数 (11)4.2.1 连续酸洗机组 (11)4.2.2 全连续式冷轧机 (13)4.2.3 全氢罩式退火机组 (15)4.2.4 平整机组 (16)4.2.5 横剪机组 (17)4.2.6 纵剪机组 (18)4.2.7 重卷机组 (18)4.2.9 热镀锌机组 (20)5 轧制规程设计 (22)5.1 压下规程概述 (22)5.2 压下量的分配 (22)5.3 速度制度 (23)5.4 张力制度的制定 (24)5.5 轧制压力的计算 (24)5.6 压下规程的制定 (28)6 轧辊强度校核 (29)6.1 综述 (29)6.2 确定工作辊和支撑辊的各个重要尺寸 (30)6.3轧辊强度的校核 (31)6.3.1 支撑辊强度校核 (31)6.3.2 工作辊强度校核 (32)7 电机能力验算 (33)7.1 轧制力矩的确定 (33)7.1.1 轧制力矩的确定 (33)7.1.2 摩擦力矩的确定 (33)7.1.3 空转力矩的确定 (34)7.2 电机能力校核 (34)8 年产量计算 (37)8.1 轧机小时产量计算 (37)8.2 轧机平均小时产量 (39)8.3 轧机年产量的计算 (40)9 车间平面布置 (41)9.1 仓库面积计算 (41)9.1.1 原料仓库面积 (41)9.1.2 中间仓库面积 (42)9.1.3 成品仓库面积 (42)9.1.4 其它面积 (43)9.2 设备间距确定 (43)9.2.1 轧机机列间的距离 (43)9.2.2 轧机到切断设备的距离 (43)10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44)结论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车间平面布置图 (49)1 绪论冷轧是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压下规程及机架设计项目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组员:指导教师:谢红飙张立刚燕山大学专业综合训练(论文)任务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冶金系目录一、前言 (4)二、原料及成品尺寸 (4)三、轧辊尺寸的预设定 (4)四、压下规程制定 (5)4.1、压下规程制定的原则及要求 (5)4.2、压下规程预设定 (5)五、轧制力能参数计算 (7)5.1确定变形抗力 (7)5.2确定前后张力 (8)5.3单位平均压力及轧制力的计算 (9)5.4轧制力矩的计算 (11)六、机架参数的设计 (13)6.1窗口宽度的计算 (13)6.2机架窗口高度H (13)6.3机架立柱的断面尺寸 (13)七、机架强度和刚度的校核 (15)八、心得体会 (17)参考文献 (19)一、 前言冷轧方法生产带钢相对于热轧方法有许多优点,例如:带钢的板厚和板形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力学性能好等,冷轧带钢比热轧带钢的用途更为广泛。

冷轧带钢生产的带钢的厚度范围为0.01~3.5mm ,最薄可达到0.001mm 。

带钢生产的轧机机型主要有两种:连续式带钢冷轧机和可逆式带钢冷轧机。

本设计题目为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主要针对不同的材质及不同的原料厚度和不同的成品厚度制定相应的压下规程及进行机架的参数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二、 原料及成品尺寸Q235 来料尺寸1.5mm ×1850mm 成品尺寸0.5mm ×1850mm Q195 来料尺寸1.0mm ×1850mm 成品尺寸0.3mm ×1850mm 20Cr 来料尺寸1.2mm ×1850mm 成品尺寸0.4mm ×1850mm三、轧辊尺寸的设定设计课题为“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设计及F1机座机架设计与分析”,则工作辊的辊身长度 L=2030mm ,辊身长度确定后即可根据经验比例值法确定轧辊直径,精轧机座设计时1L / 2.1~4.0,D =2L /1.0~1.8,D =12/1.8~2.2,D D =其中L 为辊身长度,1D 为工作辊直径,2D 为支承辊直径。

取L/D1=2.6 D2/D1=2.7 圆整可取D1=780 D2=2110四、压下规程制定4.1、压下规程制定的原则及要求压下规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由一定来料厚度的板坯经过几个道次后轧制成为用户所需求的,满足用户要求的板带产品。

在此过程中确定所需采用的轧制方法,轧制道次及每个道次压下量的大小,在操作上就是要确定各道次辊缝的位置和转速。

因此,还要涉及到各道次的轧制速度,轧制温度,前后张力及道次压下量的合理分配。

在此过程中,主要考虑设备能力和产品质量,设备能力主要包括咬入条件,轧辊强度和电机功率三个要素,而产品质量主要包括几何精度和力学性能。

压下规程制定的原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轧机的设备生产能力,达到优质高产。

压下规程制定的方法及步骤如下:1)为提高热轧带钢的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最后一架机座的相对压下量要取得比较小,一般取10%——15%。

2)为保证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要保证终轧温度。

3)负荷的合理分配是制定精轧机组压下规程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分配方法有:对数伸长率法,能耗曲线法,按最大生产率或最佳质量的目标函数优化法,动态规划法,专家系统分配法。

制定精轧机组压下规程除合理的分配各工作机座的压下量外,还需要给出各机座的速度分配和计算各机座的温度变化。

4.2、压下规程预设定ε=010h h h -=0hh ∆ ε:压下率0h :轧前厚度 mm 1h :轧后厚度 mmh ∆: 绝对压下量 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道次压下率分配参考分配比表根据上表初步制定压下规程:表1 Q235压下规程设计表2 Q195压下规程设计表3 20Cr压下规程设计五、轧制力能参数计算5.1确定变形抗力经过查阅资料,可以得到计算冷轧过程中Q235、Q195、20Cr的变形抗力公式。

对于Q235变形抗力计算公式为:0.56888.75(69398.436669.42)s σε=++ 对于Q195变形抗力计算公式为:0.206421.1(0.0114)s εσ⨯+= 对于20Cr 变形抗力计算公式为:0.26833s σε=⨯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各道次三种材料的变形抗力如表4:表4 变形抗力表(单位Mpa )5.2确定前后张力采用较大的轧制张力是冷轧带钢的特点之一,采用张力轧制的优点如下:(1)张力的拉伸作用会改变轧制时金属的应力状态,有利于金属的塑形变形,降低变形抗力;(2)张力有利于减少轧件厚度,控制张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带钢厚度;(3)张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半板形;(4)张力轧制可以防止带钢在轧制过程中跑偏;(5)张力卷曲可以使带卷卷的更紧密、整齐。

轧制张应力大小在不超过屈服极限的范围内选择,一般取(0.1~0.6)σs 。

轧制带材越薄,变形抗力越大,张应力应取较大值。

但成品道次考虑到断带和罩式退火炉的粘卷问题,张应力不能取较大值,一般取50MPa 。

具体三种材料的张力数值见表5。

表5 各道次的张力数值(单位t ,前张力T 1,后张力T 0)所确定数值均满足设计要求,即开卷机最大张力10吨,卷取机最大张力25吨。

5.3单位平均压力及轧制力的计算斯通在研究冷轧薄板的平均单位压力计算问题时,考虑到轧辊直径与板厚之比甚大,另外,由于冷轧时轧制压力较大,轧辊发生显著地弹性压扁现象,近似的将薄板的冷轧过程看作为平行平板间的压缩。

斯通公式:))((hl 1hlexp-p 2p μμσ-=公式中的l 值,应以考虑轧辊弹性压缩的变形区长度l'带入。

20x x h 'l ++∆=R (赫希柯克公式)式中,x 0为在载荷不变的情况下轧辊间直接接触时的接触宽度的一半。

E R πν201p8x -=L 和l'需要进行不断地迭代计算,直到计算出的p 与上次计算出的p 之间的误差不超过0.001。

进行人工迭代计算繁琐且易出错,所以采取编程计算得方法。

编程时使用Visual Basic 进行,具体代码为: Dim r#, h1#, h2#, l#, k2#, o#, x#, p0#, p1# r = Val(Text1.Text) '轧辊半径 h1 = Val(Text2.Text) '压下量 h2 = Val(Text3.Text) '平均厚度 l = Val(Text4.Text) '变形区长度 k2 = Val(Text5.Text) '变形抗力2k o = Val(Text6.Text) '平均水平法应力 Do n = n + 1p = (k2 - o) * ((Exp(0.05 * l / h2) - 1) / (0.05 * l / h2)) '斯通公式x = 8 * r * p * 1.58 * 10 ^ -6 '赫希柯克公式中x 的求法 p0 = p * l * 900 / 1000000 p1 = p0l = Sqr(r * h1 + x ^ 2) + x p0 = p * l * 900 / 1000000Loop Until Abs(p1 - p0) / p0 < 0.001 Text7.Text = lText8.Text = p '斯通公式Text9.Text = p0 '计算轧制力Print nEnd Sub具体程序截图如下:原始数据从表格中读取,计算得出的单位平均压力、接触区弧长和总的轧制力直接在表格中进行输出,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

5.4轧制力矩的计算现代化的连续式轧机多是驱动工作辊,随着轧制速度的不断提高,为了省去后面几个机座传动系统的增速装置,有时亦采用由电动机直接驱动支承辊的方案。

此外,当工作辊直径很小时,轧辊轴头承受不了轧制力矩,亦需驱动支承辊。

本设计采用驱动工作辊的方式。

传动轧辊所需力矩为轧制力矩MZ ,由工作辊带动支承辊的力矩MR与工作辊轴承中摩擦力矩Mf1三部分之和,即:M K =M Z +M R +M f1其中,由于由工作辊带动支承辊的力矩MR 与工作辊轴承中摩擦力矩M f1之和较小,相对于轧制力矩M Z 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直接计算轧制力矩M Z 即可。

轧制力矩的计算公式如下:M Z =Pa式中,P 表示轧制力;a 表示轧制力力臂,其大小与轧制力作用点及前后张力的大小有关。

当T 1>T 0时,)(ϕβ-=sin 2a 1D ;当T 1<T 0时,)(ϕβ+=sin 2a 1D ;当T 1=T 0时,βsin 2a 1D =,其中:D 1为工作辊直径;β为不考虑张力时轧制力作用点对应的轧辊中心角;ϕ为前后张力对轧制力方向影响的偏转角。

当T 1>T 0时,P T T 2arcsin01-=ϕ;当T 1<T 0时,P TT 2arcsin 10-=ϕ。

具体的计算数值见表6。

表6 各道次的轧制力矩(单位N*m )六、机架参数的设计轧钢机机架是工作机座的重要部件,轧辊轴承座及轧辊调整装置等都安装在机架上。

机架要承受轧制力,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根据轧钢机型式和工作要求,轧钢机机架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种。

闭式机架是一个整体框架,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主要用于轧制力比较大的初轧机、板坯轧机和板带轧机等,在换辊时轧辊延其轴线方向从机架窗口中抽出或装入,一般都设有专用的换辊装置。

开式机架由机架本体和上盖两部分组成,主要用在横列式型钢轧机上,主要优点是换辊方便。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闭式机架。

机架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窗口宽度、窗口高度和机架立柱的断面尺寸6.1窗口宽度的计算四辊轧机机架窗口宽度一般为支承辊直径的1.15~1.30倍。

为换辊方便换辊侧的机架窗口应比传动侧窗口宽5~10mm,本次设计选取窗口宽度B=2532mm。

6.2机架窗口高度H对于四辊液压压下轧机,可取H=(4.0~4.2)×(D1+D2)故取H=9248式中D1、D2——工作辊、支承辊直径,mm。

6.3机架立柱的断面尺寸机架立柱的断面尺寸是根据强度条件确定的。

由于作用于轧辊辊颈和机架立柱上的力相同,而辊颈强度近似地与其直径平方(2d)成正比,故机架立柱的断面积(2d)与轧辊辊颈(对于四辊轧机则是支承辊辊颈)的直径平方(2d)有关。

在设计时,可根据比值(F/d2)的经验数据确定机架立柱断面积,再进行机架强度验算。

根据轧辊材料和轧钢机类型,比值F/d2=1.0~1.2,可取F=1562500mm2。

取机架立柱的断面形状:a、方形断面b、长方形断面、c、工字形断面d、T字形断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