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
第八章 选择带宽频谱分析技术(频率细化)

8. 选择带宽频谱分析技术(频率细化)根据第三章数字频谱分析的理论,有限离散傅氏变换(DFT)总是获得()N f -0区间内的频率分量(N f 是Nyquisit 折叠频率)。
当随机过程的信号样本的采样点数为N 时,在上述区间内的谱线数为N/2。
则频率分辨率为Nf N f f s N ==∆2/从上式可知,对于给定的采样点数N ,采样频率s f 越大时,f ∆就越大,亦即分辨率就越低。
另一方面,由上式可能直接想到,对于给定的采样频率s f ,可以通过增加采样点数N ,提高频率分辨率f ∆。
但是,从第五章功率谱分析中我们知道,对于随机过程来说,功率谱的周期图估计方法的样本点数不宜过大,当N 过大时,周期图沿频率轴振荡的现象将加重。
综上所述,为了对感兴趣的选定频段作详细的考察,必须将这个局部频段内的频谱图像进行“局部放大”。
因此,这种选择带宽频谱分析技术(Band-Selected Fourier Analysis, BSFA )也称为频率细化(ZOOM )技术。
频率细化分析技术经常用于模态分析、特征分析,以及故障诊断中。
常用的频率细化处理方法有频率移位法和相位补偿法。
8.1. 频率移位法频率细化的频率移位法(频移法),也称为复调制滤波法。
该方法的分辨率可以达到很高(一般可以达到82倍),计算精度好且计算速度快,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频移法细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DFT 的频移性质。
被分析的信号经过抗混叠滤波后,进入A/D 采样,然后送入高分辨率分析的与处理器中,进行频移、低通数字滤波和二次重采样。
8.1.1. 频移为了将感兴趣频段的下限频率移到0频位置,以便有可能将感兴趣频段放大到整个DFT 频率范围,首先需要对离散信号进行频率调制。
根据DFT 的频移性质,如果欲将某一频率移到0频率处,则在时域数字信号上,应乘以复数信号tn f j e ∆-02π。
通常,这种把时域信号移频的处理,也称之为对时域信号进行复数调制,或者载波。
常见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

27 10
5. 互易对称特性
若f (t) F F ( j)
f (t)
A
则F ( jt) F 2πf (-)
F(j) A
- 0
t
2
2
F(jt)/2
A
t
- 4π - 2π 2π 4π
2024/10/14
- 4π - 2π 2π 4π
f () A
- 0
2
2
28 11
6. 频移特性(调制定理)
11
二、常见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
2. 正弦型信号
cos0t
1 (e j0t 2
e-j0t ) F π[d (
- 0 ) d (
0 )]
cos 0t
1
F( j)
(π)
(π)
t -0
0
0
余弦信号及其频谱函数
2024/10/14
12
二、常见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
2. 正弦型信号
sin 0t
1 (e j0t 2j
2
24 7
4. 展缩特性
若f (t) F F ( j)
则f (at) F
1
F(j )
aa
证明:
F[ f (at)] - f (at)e-jt dt
令 x = at,则 dx = adt ,代入上式可得
F[ f (at)]
1 a
-
-j x
f (x)e a dx
1
F(j)
aa
时域压缩,则频域展宽;展宽时域,则频域压缩。
● 微分性质 [ f (n) (t)] ( j)n [ f (t)]
2024/10/14
连续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三、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
3. 频谱的特性
(3) 信号的有效带宽
0~2 / 这段频率范围称为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 有效频带宽度,即 2π B
信号的有效带宽与信号时域的持续时间成反比。 即 越大,其B越小;反之, 越小,其B 越大。
三、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
3. 频谱的特性
(3) 信号的有效带宽 物理意义:在信号的有效带宽内,集中了信 号绝大部分谐波分量。若信号丢失有效带宽以 外的谐波成分,不会对信号产生明显影响。
n=—4 4
1 T /2 2 P T / 2 f (t )dt 0.2 T 包含在有效带宽(0 ~ 2 / )内的各谐波平均功率为
2 2 C0
2 | Cn | 2 0.1806
n=1
4
P 0.1806 1 90% P 0.200
例3 试求周期矩形脉冲信号在其有效带宽(0~2 /t)内
频谱的特性频谱的特性信号的有效带宽信号的有效带宽这段频率范围称为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有效频带宽度有效频带宽度即信号的有效带宽与信号时域的持续时间信号的有效带宽与信号时域的持续时间成反比
连续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傅里叶级数的基本性质 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 周期信号的功率谱
三、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
三、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
4. 相位谱的作用
幅频不变,零相位
幅频为常数,相位不变
四、周期信号的功率谱
帕什瓦尔(Parseval)功率守恒定理
2 1 T P 2T f (t ) dt Cn T 2 n 2
物理意义:任意周期信号的平均功率等于信号所 包含的直流、基波以及各次谐波的平均功率之和。
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与频域分析的概述
时域分析
研究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 要关注信号的幅度、相位、频率 等参数。
频域分析
将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 研究信号的频率成分和频率变化 规律。
02
连续时间信号的时
域分析
时域信号的定义与表示
定义
时域信号是在时间轴上取值的信号, 通常用 $x(t)$ 表示。
表示
时域信号可以用图形表示,即波形图 ,也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05
实际应用案例
音频信号处理
音频信号的时域分析
波形分析:通过观察音频信号的时域波形,可 以初步了解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信息。
特征提取:从音频信号中提取出各种特征,如 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等,用于后续的分类或 识别。
音频信号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变换:将音频信号从时域转换 到频域,便于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
通信系统
在通信系统中,傅里叶变 换用于信号调制和解调, 以及频谱分析和信号恢复。
时频分析方法
01
短时傅里叶变换
通过在时间上滑动窗口来分析信 号的局部特性,能够反映信号的 时频分布。
小波变换
02
03
希尔伯特-黄变换
通过小波基函数的伸缩和平移来 分析信号在不同尺度上的特性, 适用于非平稳信号的分析。
将信号分解成固有模态函数,能 够反映信号的局部特性和包络线 变化。
频域信号的运算
乘法运算
01
在频域中,两个信号的乘积对应于将它们的频域表示
相乘。
卷积运算
02 在频域中,两个信号的卷积对应于将它们的频域表示
相乘后再进行逆傅里叶变换。
滤波器设计
03
在频域中,通过对频域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可以设计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八章频率域测量频谱分析仪

2023/5/16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八章频率域测量频 谱分析仪
•8.1 频率域测量概述
一、频域测量的任务: 两大任务:
1、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集总参数、分布参数;准静态系统(低频、高频、
微波);不同的波段,用不同的仪器: 高频段(30-300MHz):扫频仪 微波段(300M-300GHz):网络分析仪 (非绝对分法)
相位信息。适用于连续信号和周期信号的频谱测量。 扫频式分析:使分析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在频率轴上 扫描。 差频式分析(外差式分析):利用超外差接收机的 原理,将频率可变的扫频信号与被分析信号进行差 频,再对所得的固定频率信号进行测量分析,由此 依次获得被测信号不同频率成分的幅度信息。这是 模拟式频谱仪最常采用的方法。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八章频率域测量频 谱分析仪
•二、顺序滤波式频谱仪
也这叫种档方级法滤简波单频易谱行仪,,但由在多频个带通较带宽互或相较衔高接频的段 带 的情通况滤下波需器要和大共量用滤检波波器器,构仪成器。体用积多过个大频;率由固于定通带且 相 窄,邻的分窄辨带力带和通灵滤敏波度器都阵不列是来很区高分。被一测般信用号于的低各频种段频的
• 滤波器响应时间(建立时间) 信号从加到滤波器输入端到获得稳定输出所需的
时间。通常用达到稳幅幅度的90%所需的时间TR来 表述,它与绝对带宽B成反比:TR∝1/B。
宽带滤波器的响应时间短,测量速度快;窄带滤 波器建立时间较长,但频率分辨率更高、信噪比好。 响应时间限制了频谱仪的扫描分析速度,影响实时频 谱分析的实现。
III:150~300MHz,由II倍频得到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八章频率域测量频 谱分析仪
一、外差式频谱仪的组成 主要包括输入通道、混频电路、中频处理 电路、检波和视频滤波等部分。
期末复习资料(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期末复习材料一、考核目标和范围通过考核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限定在教材第1—8章内,对第9、10章不做要求。
二、考核方式三、复习资源和复习方法(1)教材《信号与系统》第2版,陈后金,胡健,薛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结合教材习题解答参考书(陈后金,胡健,薛健,钱满义,《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复习。
(2)离线作业。
两次离线作业题目要熟练掌握。
(3)复习方法: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理解各种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应用。
特别要建立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的概念。
结合习题进行反复练习。
四、期末复习重难点第1章信号与系统分析导论1. 掌握信号的定义及分类。
2. 掌握系统的描述、分类及特性。
3. 重点掌握确定信号及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特性。
第2章信号的时域分析1.掌握典型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定义、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
3.掌握信号的分解,重点掌握任意连续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的线性组合,任意离散信号分解为单位脉冲序列的线性组合。
第3章系统的时域分析1.掌握线性非时变连续时间系统时域描述。
2.掌握用卷积法计算连续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3.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描述。
4.掌握用卷积法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第4章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1.掌握连续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2.掌握离散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第5章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1.掌握常见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以及Fourier变换的基本性质及物理含义。
2.掌握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3.掌握离散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报告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报告1. 引言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是信号与系统理论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将信号和系统转换到频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本报告将对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表示连续时间信号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将其转换到频域。
傅里叶变换将信号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和余弦波的和。
具体来说,对于连续时间信号x(t),其傅里叶变换表示为X(ω),其中ω表示频率。
3.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表示连续时间系统可以通过频域中的频率响应来描述。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情况。
通过系统函数H(ω)可以计算系统的频率响应。
系统函数是频域中系统输出与输入之比的函数,也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来表示。
4.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频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
通过频域分析,我们可以获取信号的频率成分、频谱特性以及信号与系统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功率谱密度估计、谱线估计等。
5.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频域分析也可以用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系统设计。
通过分析系统的频响特性,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和相位变化情况,进而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设计。
6. 实例分析以音频信号的频域分析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转换到频域。
通过频域分析,我们可以获取音频信号的频谱图,从而了解音频信号的频率成分和频率能量分布情况。
进一步,我们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系统设计和处理,比如对音乐进行均衡、滤波等操作。
7. 结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是信号与系统理论中重要的内容,通过对信号和系统进行频域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频域分析也可以用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系统设计,对于音频信号的处理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通过本报告,我们了解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频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和系统的频响特性,对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matlab编程基础与工程应用第八章课件

【 例 8.1-1】 电 阻 电 路 如 图 8-1 所 示 , 已 知 R1=R2=R3=1Ω , R4=R5=R6=2Ω,uS1=4V,uS2=-2V,求I3。
电阻电路可用回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节 点电压法等方法求解,本例给出回路电流法。
【解】 解法一:回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以回路电 流为变量,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列写电路的独立回路组的KVL方程。如图81,将3个网孔作为选取的独立回路组,则回 路电流法的KVL方程组为
程序还调用 MATALB 信号处理工具箱中的周期 矩形脉冲的产生函数square。其调用格式为: square(T);产生一个周期为2π的矩形脉冲函数。 其最大值为 1 ,最小值为 -1. 函数自变量取值为 相量T的各元素的值。 square (T, duty);产生一个占空比duty、周期为 2π的矩形脉冲函数。 square(w*T, duty);产生一个占空比duty、周期 为2π/w的矩形脉冲函数。 由以上说明可知,square(w*t, 50)产生一个周 期为 2π/w 、占空比为 50% 、幅值为± 1 的周期 性矩形脉冲。
������ ������������ ������������ //������������ Z 1
电流表的读数即为电流������的模值。
clear clc w=1000; ZR=20; Us=160; ZL=j*w*0.04 ZC=-j*(1/(w*20*1e-6)); Z1=(ZL*ZC)/(ZL+ZC); Z=ZR+Z1; U=Us*(Z1/Z); I=U/ZL; Iy=abs(I) 程序运行结果为 Iy = 3.9801
(R1+ R6+ R2) I1- R6 I3- R2 I2=- uS1 (R2+ R4 + R5) I2- R2 I1- R5 I3=- uS2 (R3+ R5+ R6) I3- R6 I1- R5 I2= uS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t )e jt dt
(8-2-1)
1 F ( )e jt d (8-2-2) 2 式(8-2-1)为傅里叶正变换(简称傅里叶变换或傅氏变换) ,可简写为 F ( ) F [ f (t )] ;
则其指数形式傅里叶级数的系数为
1 Fn T
T 2 T 2
1 f (t )e jn t dt T
1
A jn t 22 Ae dt T
1
sin n1
2 A Sa ( n ) 1 T 2 n1 2
式中 Sa ( n1 ) 2
sin n1 n1
1 t T f (t )dt T t 2 t T an f (t ) cos n1tdt T t 2 t T bn f (t ) sin n1tdt T t 若将式(8-1-1)中同频率项加以合并,则式(8-1-1)可改写为
a0
0
(8-1-2) (8-1-3) (8-1-4)
8.1 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8.1.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满足如下狄里赫利条件的周期信号 f (t ) ,可以用三角函数集或复指数函数集的线性组合 来表示,这种线性组合称为傅里叶级数。 狄里赫利条件如下: ①连续或一个周期内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 ②仅有有限个极值点; ③在一个周期内绝对可值,即 8.1.1.1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周期为信号 f (t )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如下
信号的有效带宽 B 与信号时域持续时间 成反比在通信中是一对矛盾。也就是说,为提 高通信链路的传输速率,即要求信号持续时间变短,则需要增大链路带宽;反之,减小链路 带宽,致使信号时域持续时间变长,从而传输速率下降。
8.2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当周期信号的周期无限增大后,周期信号转化为非周期信号,信号的频谱相应地由离散 频谱变为连续频谱,幅度谱的谱线高度也趋于零。此时,无法用谱线幅度来分析其频域特性。 不过,尽管谱线幅度趋于零,但不同频率处的谱线幅度仍然具有相对大小的特性。为此,引
解: (1)因 f (t ) 为偶函数,从而: bn 0 , An an , Fn
1 an 为实数。 2
(2)又 f (t ) 为奇谐函数,于是:a0 A0 F0 0 ,F2 k A2 k a2 k b2 k 0 ( k 1,2,3, ) 综上得
a0 A0 F0 0 , bn 0 , F2 k A2 k a2 k 0 ( k 1,2,3, )
入傅里叶变换。
8.2.1 傅里叶正变换与反变换
8.2.1.1 定义 非周期信号 f (t ) 的傅里叶变换记为 F ( ) 。 通常称 f (t ) 为 F ( ) 的原函数,F ( ) 为 f (t ) 的 像函数。 F ( ) 和 f (t ) 之间的关系由如下两个式子描述。
F ( ) f (t )
n1 变化的相位谱,如图 8-1-6 所示。此时, n1 可正可负。
由于 Fn F*n ,故双边幅度谱为偶函数,双边相位谱为奇函数。 8.1.2.3 单边频谱与双边频谱的对应关系 对某一信号周期而言,已知其单边频谱,按如下方式易得其双边频谱: (1)双边幅度谱:在 n1 0 时, F0 A0 ,在 n1 0 时, | Fn | (2)双边相位谱:在 n1 0 时 n n , n n 。 同样,已知周期信号的双边频谱,按如下方式可得其单边频谱: (1)单边幅度谱:在 n1 0 时, A0 F0 ,在 n1 0 时, An 2 | Fn | ; (2)单边相位谱:在 n1 0 时 n n 。 例 8-1-2 画出周期信号 f (t ) 2 2 2 cos t 2 2 sin t 3 cos(2t 边频谱和双边频谱。 解:将 f (t ) 改写成如式(8-1-5)所示余弦函数表示的形式。
称信号,即满足 f (t ) f (t
T ) , f (t ) 为奇谐函数。譬如,如图 8-1-3 所示信号。 2
此时,a0 A0 F0 0 ,F2 k A2 k a2 k b2 k 0( k 1,2,3, ) , 即 f (t ) 仅含有奇次谐波, 而没有偶次谐波。 例 8-1-1 如图 8-1-4 所示信号,试根据信号波形对称性说明其傅里叶系数的特点。
1 An , | Fn || Fn | ; 2
6
) 2 sin(3t
6
) 的单
f (t ) 2 4 cos(t
4
6 6 5 2 4 cos(t ) 3 cos(2t ) 2 cos(3t ) 4 6 3
) 3 cos(2t
1
频率 n1 、幅度 An 或 | Fn | 、相位 n 或 n 等方面的差异。 为了便于直观地表征周期信号的频域特性,通常把幅度和相位随角频率的分布用图形来 表达。相应的图形分别称为周期信号的幅度频谱图和相位频谱图(简称为幅度谱和相位谱) , 两者合称为周期信号的频谱图(简称频谱) 。 8.1.2.1 单边频谱 单边频谱是指周期信号 f (t )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中 An 随 n1 变化的幅度频谱和 n 随
2 ,称 Sa ( x ) sin x 为抽样函数,其波形如图 8-1-10 所示。 x
2
于是,可画出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双边频谱,如图 8-1-11 所示。此频谱图表明: (1)
2
为幅度谱的第一个零点,且谐波分量主要集中在 0 ~
2
范围内,故称 B
2
为其有效频带宽度(简称带宽) ; 但影响谱线的疏密和高低。 即 T 增大,1 减小, (2) 周期 T 的大小不影响有效频带宽度, 谱线变密,高度降低。反之, T 减小, 1 增大,谱线变疏,高度增大; (3)脉宽 的大小不影响谱线的疏密,但影响谱线和高低和有效频带宽度。即 增大, 谱线高度增加,有效频带减小。反之, 减小,谱线高度降低,有效频带增大。
n
F e
n
jn1t
( n 为正整数)
(8-1-7)
其中 Fn | Fn | e j 为傅里叶级数的复系数,可按下式确定。
n
Fn
1 T
t 0 T
t0
f (t1-8) (8-1-9)
F n Fn*
式(8-1-7)表明:满足狄里赫利条件的周期信号可以分解成无穷多项不同频率的复指数 函数的线性组合。显然,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比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更加紧凑。 事实上,式(8-1-1)或式(8-1-5)和式(8-1-7)可结合如下欧拉公式相互导出。
F0 A0 a0 1 1 Fn ( an jbn ) An e j ( n 0) 2 2 1 2 1 即: | Fn | an bn2 An , n n 。 2 2
n
(8-1-12) (8-1-13)
8.1.1.3 信号波形的对称性与傅里叶系数的关系 当实信号 f (t ) 的波形具有某种对称性时,其相应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会呈现一定的特征。 譬如,某些傅里叶级数的系数为零,从而可简化计算。 (1)纵轴对称 若 f (t ) 的波形以纵轴为对称轴,则称为纵轴对称信号,即满足 f (t ) f ( t ) , f (t ) 为偶 函数。譬如,如图 8-1-1 所示信号。
A2 k 1 a2 k 1 , F2 k 1
1 a2 k 1 ( k 1,2,3, ) 2
8.1.2 周期信号的频谱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明周期信号可表示为直流分量和不同频率正弦分量的线性组 合,正弦分量的形式为 An cos(n1t n ) 或 Fn e jn t 。不同周期信号的区别在于分量的数目、角
0
0
0
0
0
f (t ) A0 An cos(n1t n )
n 1
(8-1-5)
式中 A0 为直流分量, An 和 n 分别为 n 次谐波分量的振幅和初相,而且
A0 a0 2 2 An an bn bn n arctan an
t0 T t0
| f (t ) | dt 。
f (t ) a0 ( an cos n1t bn sin n1t )
n 1
( n 为正整数)
(8-1-1)
其中 1
2 为基波角频率, T 为周期, a0 为直流分量, an 和 bn 分别为余弦谐波分量的 T
振幅和正弦谐波分量的振幅。 a0 、 an 和 bn 亦称为傅里叶系数,可按以下方式确定。
此时, bn 0 , An an , Fn
1 an 为实数。 2
(2)原点对称 若 f (t ) 的波形以原点对称, 则称为原点对称信号, 即满足 f (t ) f ( t ) , f (t ) 为奇函数。 譬如,如图 8-1-2 所示信号。
1 此时, F0 A0 a0 0 , an 0 , An bn , Fn j bn 为纯虚数。 2 (3)半周横轴对称 若 f (t ) 沿时间轴平移半个周期后的波形与原信号的波形以横轴对称,则称为半周横轴对
第 8 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
如第 2 章所述,信号既具有时域特性,也具有频域特性。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即是 将时间变量变换为频率变量的分析方法,其理论工具为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此方法揭 示了信号内在的频率特性以及信号时间特性与频率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章介绍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涉及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 换、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等。
n1 变化的相位频谱,如图 8-1-5 所示。之所以称其为单边频谱,是因为 n1 0 ,即频谱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