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精神养生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学教学大纲

中医养生学教学大纲
三、补充资料,讲授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题:
1、什么叫“德全不危”?
2、养生应该具备哪些道德品质?
3、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养生品德?
第五节 调志摄神
掌握:情志相胜法、移情法、开导法、疏泄法。
熟悉:节制法、升华超脱法。
了解:暗示法。
一、结合实例,辅以案例分析,讲授情志相胜法。
二、重点讲授移情法、开导法、疏泄法,可辅以课堂讨论。
熟悉:权衡观的概念。自然气象的权衡自稳。
了解:自然生态的权衡自稳。
一、重点讲授权衡观的概念。
二、讲授养生的权衡自稳。
三、讲授人体的权衡自稳。
三、介绍自然、生命的权衡自稳。
思考题:
1、什么叫权衡观?
2、简述养生的权衡观主要包括的内容。
3、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如何权衡自稳的?
4、试述养生的权衡自稳的具体内容。
《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36学时)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码
040531
开课单位
基础医学院中医养生教研室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中医养生学
英文名称
Health Preservation of TCM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学习了解中医养生的文化根源性;系统掌握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掌握常用养生方法;学习掌握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制定养生计划和方案。
三、讲授睡眠时的调摄,重点讲授睡眠禁忌。
四、讲授卧室与卧具的选择。时间充裕时可对枕头的要求做适当的展开讲授。
思考题:
1、什么叫作息养生?
2、结合自身情况,试述你的作息需要做怎样的调整?
3、什么叫睡眠养生?
4、睡前调摄应该注意些什么?
5、睡眠时的调摄包含哪些内容?

传统运动养生法

传统运动养生法
第四章 传统运动养生法
运动养生法
• 运用传统的导引、吐纳、武术等体育运动
方式进行锻炼,通过活动筋骨关节,调节 气息,宁心安神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目 的,这种养生方法称为运动养生法,又称 为传统健身术。
第一节 运动养生的作用机理及原则
运动养生机理
• 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
则都讲求调息、意守、动形,都是以畅通气血经络、活动
筋骨、和调脏腑为目的。融诸家之长为一体,则是运动养
生的一大特点。
• (四)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而养生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自然界的各种规律性
变化对人体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只有顺应四时变化而进行
各种运动健身活动,才能真正保养好人体的生机而祛病强
身,延年益寿。
• (二)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谐调统一 • 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的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
动形的统一。意守指意念专注;调息指呼吸调节;动形指 形体运动,统一是指三者之间的谐调配合,要达到形、神 一致,意、气相随,形、气相感,使形体内外和谐,动、 静得宜,方能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特点
炼,以达到增强体质、抗病防老的目的, 这种养生益寿的方法,称之为气功养生。
• 气功养生是指通过①调心(控制意识,
松弛身心)、②调息(均匀和缓、深长地 呼吸)、③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轻松自 然地运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营卫 气血周流,百脉通畅,脏腑和调,以达到 强身保健目的的传统养生方法。
• 气功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是我国古
在空调屋内不能见太阳,殊不知这样最易损伤阳气,导致空调病,甚至久而 久之因此损伤脏腑。
• 顺应四时的变化使机体与外界阴阳变化的保持一致,人类才能顺应自然,因

情志养生康复技术(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情志养生康复技术(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第一节 养神技术
养神思想倡始于老子、庄子,他们均主张“清 静无为”。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 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 静。”意思是说尽量使心灵虚寂,坚守清静;万 物都在生长发育,我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尽管 变化纷纭,最后都各自回到它们的出发点一一 “静”。
《庄子有宥》日:“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指出养神是保持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稳定的关键所 在。晋代嵇康的《养生论》提出“修性以养神, 安心以全身”等以静“神”来养“形”。以上均 说明“养生贵乎养神”,不懂得养神之重要,单 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等是难以达到健康长寿这 一目的的。
1
做了比较。10年中那些不廉洁的官员中有60%的人生病和死亡。死亡者有 116人,其中癌症占60%,心脏病占23%,其他疾病占17%;患病者232人,其 中癌症占53%,心脏病占15%,其他疾病占32%。而廉洁官员中生病或死亡者 仅占16%。
(二)无视无听
庄子为了保持心平气和、思绪宁静,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的养神方法,使目清耳静,心静神凝。《道德经》说:“五色令 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耳目是人类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其受神气的主宰和调节, 外界纷扰的刺激必然会通过耳目作用于人的情志,耳之所闻、目 之所视均会使神烦心劳。
他认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思想都存在欲望的要求, 对这些欲望应该顺其自然,同时把握好尺度。如果放纵自己的欲 望,就会出现“失性”的行为,招致祸端或酿成疾病。
所以在生活中提倡知足常乐,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寡思虑以养 心神,益健康而达长寿。
知识链接
巴西有一位医生叫阿尼塞托,他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那 些玩世不恭而卷入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梗死、过敏症、脑出血 和其他心脏病。他对583名被控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官员和583名廉洁官员

第四章 精神养生

第四章  精神养生

1.戒骄戒躁, 是指要注意避免自己的骄傲与急 躁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2.善调情绪,是指要善于化解不良情绪,使自己 的心情达到最佳水平。
3.避生三气,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闲气、 怨气和闷气。
第一节 修德怡神
修德怡神,指通过道德品质的修养,使自身 的精神情绪较少受外界影响,长久保持开朗、乐 观、恬愉的状态。老子《道德经》曰:“道生之, 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认为世间万物的形 成与发展都以道、德为基础。道无形而承载一切, 德真实而体现一切。道尊德贵,敦厚朴实,简单 自然,源于本能,得于教化。
暗示时要特别注意:人的受暗示性各不相同, 这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密 切相关,亦与年龄有关,而人的智力水平及文 化程度在能否接受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作用。 施术之前要取得对象的充分信任与合作,每次 施术过程应尽量取得成功。如不成功,则易动 摇对象的信心,影响其对施术者的信任,做第 二次暗示时就会困难很多,成功的希望也就相 对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五味对人体既有滋 养作用,还有伤害作用,故饮食养精需注意食 饮有节。仅合五味发育期的青少年,经带胎产 的特殊时期的女性,日趋衰弱的老年人。则需 根据其个体情况避免饮食禁忌,选择合适食物。
三、方药补精
《类经·摄生类》指出:“精不可竭,竭则 真散。”精能化气生神,神能驭气统精,严重 的精亏往往引起神的异常,即所谓精病神变, 可表现为精病之后,伴见神情恍惚,失眠健忘, 悸怔忡,神情呆钝等神变,此时已非单用饮食 可以调养而愈。对于已有明显精气耗伤之象者 选择方药以针对性地补养脏腑精气,也是积精 全神之重要方法。
1.神志养生法
传统医学中所称的“神志”,主要指 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神志养生法, 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 保持心态平和,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

[中华食物养生大全]中华实用养生宝典(全文)

[中华食物养生大全]中华实用养生宝典(全文)

[中华食物养生大全]中华实用养生宝典(全文)篇一: 中华实用养生宝典前言中医养生学,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翔实,经历代养生学家不断地补充、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养生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前言第一章中医养生基本理论中医养生学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以“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

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

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强调辨证思想。

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一节天人相应第一节天人相应第二节生命第二节生命第三节天年第三节天年第三节天年第三节天年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四节抗衰老第二章中医养生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学从阴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必须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机体的生存。

第一节协调阴阳第一节协调阴阳第一节协调阴阳第二节养气调气第二节养气调气第三节养精固精第三节养精固精第三节养精固精第四节治未病第四节治未病第四节治未病第四节治未病第四节治未病第四节治未病第四节治未病第四节治未病第四节治未病第五节畅通经络第五节畅通经络第五节畅通经络第五节畅通经络第五节畅通经络第三章精神养生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颐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统一,提高健康水平。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概念第二节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原则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三节养神的方法第四节调七情,免刺激第四节调七情,免刺激第四节调七情,免刺激第四章运动养生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养生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养生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 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学科
针灸
行业
地域
五脏
因人

中医药
中医
方法 方法
理论
全国
原则
基础
中医
专业
养生
类专业
内容摘要
教材分绪论及上、中、下三篇。绪论阐述中医养生学的内涵、外延等学科基本概念及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和 方法;上篇为理论篇,分别阐述中医养生学的发展简史、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等学科基础理论;中篇为方法篇, 从精神、起居、功法、环境、药食、针推等养生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易学、易用, 且均为历代医家、养生家长期实践检验而证明切实有效者;下篇为应用篇,分时令养生、地域养生、因人养生、 五脏调养、身体部位养护及中医临床养生应用等,介绍中医养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七)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
(八)中医养生学专 业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中医养生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养生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第一节生命 第二节寿夭 第三节健康 第四节体质 第五节形神
第一节重生乐生 第二节形与神俱 第三节和谐一体 第四节动态权衡 第五节杂合以养 第六节五脏为本 第七节未病先防 第八节动静结合
第四章精神养 1

精神养生 ppt课件

精神养生  ppt课件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流行病学资料
心理因素已逐渐成为各类疾病发病和致死最主要的致病 因素。
心理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失眠、抑郁症、精神分裂等 严重精神心理疾患,而且在糖尿病、冠心病、肿瘤、高血压、 脑卒以及一些严重的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主要 作用。
ppt课件
19
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动荡 家庭变故 人际纠葛
(二)环境因素
四时更迭 月廓圆缺 颜色气味
(三)病理因素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
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ppt课件
20
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
1 体质差异
体质强弱不同,对情志刺激的耐受力有一定的 差异
心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语言流畅动听等;
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 久 则 心 宽 体 ppt课件 胖 等 等 。 10
喜伤心
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伤心,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
多梦,健忘,多汗出,胸闷,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甚
至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虑,惊恐不安等



ppt课件
17

思为脾志,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 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 人在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 脾主运化;
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 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有关。
ppt课件

环境与养生课程设计

环境与养生课程设计

环境与养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环境对健康养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养生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环境下的养生方法和技巧,如季节变化、地理差异等。

3. 学生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养生知识,针对不同环境制定适合自己的养生计划。

2. 学生能够运用养生方法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品质。

3. 学生能够运用环境养生知识,为家人和朋友提供合理的养生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养生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树立健康养生观念,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关爱生命。

3. 学生能够尊重传统文化,学会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养生智慧。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环境科学和养生保健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素养为目标。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对健康养生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养生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健康环境的营造方法2. 季节养生知识- 春季养生要点- 夏季养生要点- 秋季养生要点- 冬季养生要点3. 地理环境与养生- 高原、平原、沿海等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养生方法- 城市与农村环境对养生的影响4. 常见环境因素与健康- 空气质量与健康- 水质与健康- 噪音与健康5. 养生方法与实践-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 精神养生- 起居养生6. 个性化养生方案制定- 根据个人体质、年龄、生活习惯等制定养生方案- 养生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春季养生要点第二周:夏季养生要点、常见环境因素与健康第三周:秋季养生要点、饮食养生第四周:冬季养生要点、运动养生第五周:地理环境与养生、精神养生第六周:个性化养生方案制定与调整教材章节关联:《环境科学》第五章:环境与健康《保健养生》第一章:养生基础知识《保健养生》第二章:四季养生《保健养生》第四章:环境与养生《保健养生》第七章:个性化养生方案制定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环境与健康关系、季节养生要点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志坚强 意志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意志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且和生活锻炼等 密切相关,意志坚强者,从主观上能够控制自己, 密切相关,意志坚强者,从主观上能够控制自己, 能够经受磨练,对外界不良刺激耐受性强, 能够经受磨练,对外界不良刺激耐受性强,即就 是在险恶的环境中也能战胜困难,保持心态稳定, 是在险恶的环境中也能战胜困难,保持心态稳定, 气血流畅,抗病能力较强, 气血流畅,抗病能力较强,能将外环境对人体的 刺激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刺激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反之意志薄 弱者,稍遇刺激,精神颓废,脏腑气血功能受损, 弱者,稍遇刺激,精神颓废,脏腑气血功能受损, 易遭邪侵。 易遭邪侵。
养生以修德为首务, 养生以修德为首务,修德以修心为中心
修德怡神
精神养生 的核心要素 修德怡神的方法
精神养生 的核心要素
宽容
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善良
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精神养生四要素 健康长寿之秘诀
乐观
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
修德怡神的方法
思想清静 少私寡欲 精神乐观 意志坚强 心和寿长
抑目静耳 不要为了满足私欲而乱视妄听
少私寡欲
《太上老君养生诀》曰:“且夫 太上老君养生诀》 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 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 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 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 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 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 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 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 妒忌” 六害不除,万物纠心, 妒忌”,“六害不除,万物纠心, 神岂能内守? 神岂能内守?”
修德怡神
孔子早就提出“德润身”、“仁者寿”的理论。 孔子早就提出“德润身” 仁者寿”的理论。 他在《中庸》中进一步指出: 修身以道, 他在《中庸》中进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 大德必得其寿” 他认为讲道德的人, 仁”,“大德必得其寿”。他认为讲道德的人,待人 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体貌安详,舒泰得以长寿。 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体貌安详,舒泰得以长寿。 有研究表明,道德修养高的人,大脑皮层的兴奋 有研究表明,道德修养高的人, 和抑制相对稳定, 和抑制相对稳定,体内的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分 泌正常,脑中激素释放适度,可强化神经正常活动, 泌正常,脑中激素释放适度,可强化神经正常活动, 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长寿。 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长寿。
精 神 养 生 保 健 法
修德怡神 调志摄神 四气调神
第二节
调志摄神
调志摄神的基本原则
调志摄神的方法
调志摄神的基本原则
1、和喜怒 、 2、去悲忧 、 3、节思虑 、 4、防惊恐 、
调志摄神的方法
1、以情制情法 、 3、升华超脱法 、 5、开导法 、 2、移情法 、 4、暗示法 、 6、节制法 、 7、疏泄法 、
1、以情制情法 、
情志制约法又称以情胜情法。 情志制约法又称以情胜情法。它是根据 情志及五脏间存在阴阳五行生克乘侮原 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 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 转移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 转移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藉以 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 素问·阴阳应 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如《素问 阴阳应 象大论》指出的:怒伤肝,悲胜怒; 象大论》指出的:怒伤肝,悲胜怒;喜 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 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 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词, 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影响 已达到心理卫生、 已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 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感情、 法。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感情、 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 比如,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谦 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 虚”,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 提高勇气“ 面对疾病,要鼓励自己“ 提高勇气“。面对疾病,要鼓励自己“我一定能 战胜疾病” 战胜疾病”。
血液: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 血液: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 脏病专家迈克尔·米勒发现 人在大笑时, 米勒发现, 脏病专家迈克尔 米勒发现,人在大笑时,血管内皮扩 张并释放一氧化氮,它能减少血液凝块和病菌感染, 张并释放一氧化氮,它能减少血液凝块和病菌感染,从 而降低心脏病风险。 而降低心脏病风险。 肌肉:研究发现, 肌肉:研究发现,一次捧腹大笑相当于在跑步机上 运动10分钟,能让全身主要的肌肉组织得到一次锻炼。 10分钟 运动10分钟,能让全身主要的肌肉组织得到一次锻炼。 因此,笑可以说是一次“内部的慢跑” 因此,笑可以说是一次“内部的慢跑”。虽然大笑时血 压和心率会升高,但笑过后, 压和心率会升高,但笑过后,血压和心率则会低于平时 水平,和锻炼的效果差不多。对于不能参加运动的老人 水平,和锻炼的效果差不多。 和病人,大笑是最重要的锻炼方式。 和病人,大笑是最重要的锻炼方式。 缓解疼痛: 缓解疼痛: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心理学家罗斯科 根发现,笑具有止痛作用, 根发现,笑具有止痛作用,它能增强我们对疼痛的忍耐 力。
3、升华超脱法 、
升华,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 绪的干扰,用理智将其化作行动的动力, 绪的干扰,用理智将其化作行动的动力, 投身于事业中去。 投身于事业中去。 超脱,即超然, 超脱,即超然,是在思想上把事情看 得淡一些,行动上脱离不良情绪的环境。 得淡一些,行动上脱离不良情绪的环境。
4、暗示法 、
多练静功 先让神静, 先让神静,而后调气
人之学养生,日打坐,日调息, 人之学养生,日打坐,日调息,正是主 静功夫。但要打坐调息时, 静功夫。但要打坐调息时,便思要不使 其心妄动,妄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搬弄, 其心妄动,妄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搬弄, 如何成得事。( 养生四要》 。(《 如何成得事。(《养生四要》)
心和寿长
看得开
想得开
丢的开
三得:想得开、看得开、 三得:想得开、看得开、丢得开。 三寡:寡欲养精、寡言养气、 三寡:寡欲养精、寡言养气、寡思养神 . 三自:珍惜自己、开发自己、看得起自己. 三自:珍惜自己、开发自己、看得起自己. 三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 三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
3、近喜远恶: 、近喜远恶:
养老之法,凡人平生未性各有好嗜之事,见即喜之。 “养老之法,凡人平生未性各有好嗜之事,见即喜之。有 好书画者,有好琴棋者……但以平生偏嗜之物,时为寻 但以平生偏嗜之物, 好书画者,有好琴棋者 但以平生偏嗜之物 择其精绝者布于左右,使其喜爱玩悦不已。 求,择其精绝者布于左右,使其喜爱玩悦不已。” 寿亲养老新书》 (《寿亲养老新书》)
2、善于解脱: 、善于解脱:
凡遇不如意事,试取其更甚者譬之,心地自然清凉, “凡遇不如意事,试取其更甚者譬之,心地自然清凉, 此降火最速之剂。昔人云:要做快活人,切莫寻烦恼, 此降火最速之剂。昔人云:要做快活人,切莫寻烦恼, 烦恼与快活,都是自家讨。大抵人能退步思量, 烦恼与快活,都是自家讨。大抵人能退步思量,莫寻 烦恼。 烦恼。” (《中国养生说辑览》) 中国养生说辑览》
2、移情法 、
《理淪骈文》说:“七情之病者,看书 理淪骈文》 七情之病者, 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实践证明,情绪不佳时,听听音乐, 实践证明,情绪不佳时,听听音乐,观 赏幽默的相声、或喜剧,苦闷顿消, 赏幽默的相声情 运动不但可以 增强生命的活力, 增强生命的活力, 而且能改善不良情 使人精神愉快。 绪,使人精神愉快。 运动可以有效 地把不良的能量发 散出去, 散出去,调整机体 平衡。 平衡。
针推养生保健法
方药养生保健法
第四章
精神养生保健法
精 神 养 生 保 健 法
精神养生是在养生学基本观念和 法则指导下,通过主动地调摄、 法则指导下,通过主动地调摄、保护 和增强人的精神健康, 和增强人的精神健康,力求达到形神 高度统一的养生方法。 高度统一的养生方法。
精 神 养 生 保 健 法
修德怡神 调志摄神 四气调神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 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 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千金 翼方·养老大例 养老大例》 翼方 养老大例》)
思想清静
凝神敛思 精神内守而不耗散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 多事则形劳” (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道林养性》 昏,多事则形劳”.(《千金要方 道林养性》)
精神乐观
1、陶冶性情 、
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以下简称书画) 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以下简称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 方艺术瑰宝,中华民族的国粹,已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成文历史, 方艺术瑰宝,中华民族的国粹,已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成文历史,是我 国瑰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书画艺术不仅以其抽象美、 国瑰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书画艺术不仅以其抽象美、 韵律美、抒情美、含蓄美、章法美、意境美激发人的灵感 激发人的灵感, 韵律美、抒情美、含蓄美、章法美、意境美激发人的灵感,激发 情思,而且以其习书作画运动量不大,要求凝神静气,缓缓用力, 情思,而且以其习书作画运动量不大,要求凝神静气,缓缓用力, 精力集中,摒除杂念,不急不躁,经常不断, 精力集中,摒除杂念,不急不躁,经常不断,由如在打一场太极拳 的特点,令人从中得到乐趣,修身养性,养心健体,延年益寿。 的特点,令人从中得到乐趣,修身养性,养心健体,延年益寿。
15块肌肉挤压 脸:当你发出笑声时,脸部15块肌肉挤压、变形,组 当你发出笑声时,脸部15块肌肉挤压、变形, 成你特有的笑容。面部的血流量增加,让你面颊绯红, 成你特有的笑容。面部的血流量增加,让你面颊绯红,展 露高兴的神采。 露高兴的神采。 眼睛:笑得强烈,泪腺就会受到刺激,即所谓的“ 眼睛:笑得强烈,泪腺就会受到刺激,即所谓的“喜 极而泣” 无论悲伤还是欢乐的泪水,都具有减压作用。 极而泣”。无论悲伤还是欢乐的泪水,都具有减压作用。 嘴巴:笑会让人自然地张大嘴巴。研究表明, 嘴巴:笑会让人自然地张大嘴巴。研究表明,大笑之 唾液里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血液中的“疾病杀手” 后,唾液里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血液中的“疾病杀手”T 淋巴细胞含量明显增加。这说明,笑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淋巴细胞含量明显增加。这说明,笑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发音系统:大笑时, 发音系统:大笑时,为了配合大脑歇斯底里般的快乐 发音系统需要更加卖力地工作。 感,发音系统需要更加卖力地工作。人的肺叶下有一块强 有力的肌肉——横膈膜,它将空气向肺里压入或从中吸出。 横膈膜, 有力的肌肉 横膈膜 它将空气向肺里压入或从中吸出。 当空气穿过喉咙时,笑声就产生了。为了发出更高的笑声, 当空气穿过喉咙时,笑声就产生了。为了发出更高的笑声, 肺会吸入比平时更多的空气, 肺会吸入比平时更多的空气,血液中的含氧量因此更加丰 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