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时期和近代的哲学心理学

合集下载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感情和行为的科学,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探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一、古代心理学古代心理学主要围绕哲学和宗教展开。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思维和感知的本质进行了讨论。

柏拉图认为思维和感知是独立于物质的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了感知与经验的联系。

在古印度,佛教和耆那教强调了心灵的控制和平静。

二、近代心理学的起源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在德国,威廉·旧金斯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并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他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知觉和认知过程。

在美国,威廉·詹姆斯成为了第一位正式任教于心理学的学者,并发表了《心理学原理》一书,成为心理学教育的里程碑。

三、行为主义的兴起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兴起成为一次重大突破。

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对刺激的响应,并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心理过程。

著名的行为主义者包括巴甫洛夫、华生和斯金纳。

他们的实验旨在揭示行为与刺激之间的关联。

四、认知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逐渐兴起,并且成为心理学领域中的主流派别之一。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思维和知觉的作用,通过研究信息加工、记忆、语言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探索人类思维的内在机制。

克里斯蒂安·恩斯特·穆勒、乔治·米勒和诺曼·切斯勒等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现代心理学已经发展为一个多元化且细分化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1. 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心理学家正在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产生机制,并开发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2. 睡眠与梦境:睡眠和梦境是心理学中的热门研究方向,研究者致力于揭示睡眠和梦境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心理发展:心理学家对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发展。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比较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比较

心理学各流派的比较一、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古希腊哲学思想中有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世界的本原,一个是熟悉论的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熟悉经历了:泰勒士以为万物的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以为万物的本原是数学及其关系;赫拉克利特以为万物的本原是火;恩培多克勒以为万物是由土、水、火、空气组成的;德谟克利特则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以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

可见,人们对世界本原的熟悉不断深化,从具体的物体发展到无法看到的物质。

而随着人们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哲学家开始从注意自然问题转到关心人事问题上来了,尤其是熟悉和道德问题,而在德谟克利特之前的哲学家大多以为唯有有智慧的人材能熟悉万物的规律,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定感觉的靠得住性,这是理性主义的开始。

从德谟克利特以后,普罗泰哥拉是古希腊第一名“智者”,他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以为没有不变的、持久的真理,没有神认可的法律,没有永恒的价值法规。

事物的尺度不是上帝或抽象的科学真理,而是人类的需要和对幸福的探求,这种观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重要的。

苏格拉底以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教育的作用是把知识引出来,并按照此提出了产婆术,苏格拉底的这种观点被柏拉图发展为理念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

柏拉图以为世界本体是由理念组成的,世界万物都是理念派生出来的,只有理念是唯一真实靠得住的东西。

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品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把心理分为理性、意气和情欲。

理性是最高级的灵魂,相当于哲学王的灵魂;意气指向博得荣誉和光荣,位于胸部,相当于武士的灵魂而情欲与肉体的快乐位于腹部,相当于劳动者的灵魂。

这是心理学史上最先的知情义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他提出理念回忆说,以为学习是为了回忆已有的知识,并提出联想的观点增进学习。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以为一切事物都有质料和形式组成,质料是具有可能性的原料,必需取得必然的形式,其可能性才能实现,这种质料形式论是唯物论的思想,可是亚里士多德以为质料是被动的,形式是踊跃的,这是唯心论的思想。

简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予以评价

简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予以评价

简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予以评价——青简西方心理学发展有三个故乡: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远源;德国是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是世界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而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也是当代全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一方面,整个西方心理学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哲学心理学时期,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它是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之前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心理学形成的悠久渊源。

在这一时期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古代和中世纪主要为灵魂,17世纪至19世纪以前主要为心灵。

2、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即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历史,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70、80年代,这是一个学派林立、取向多元,趋向综合、日益繁荣的时期。

在此时期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上说,19世纪末至29世纪初主要为意识、潜意识(或无意识),20世纪20至50年代行为,直到60年代左右又改为心理(意识、潜意识)和行为。

另一方面,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分为三个时代:奴隶社会——古代封建社会——中世纪资本主义社会——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等)在此,本文的以横向的心理学观正确与否为叙述点,纵向以历史进程为插入点来进行整理论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即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的哲学心理学发展。

首先,古代——奴隶社会。

古希腊罗马心理学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以原始宗教神话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以亚力山大城学派的生理心理学为补充;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为归宿。

具体地说,(1)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它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和发展等四个时期,以德谟克利特为创始者,伊壁鸠鲁、卢克莱修为系统化者。

主要思想成就:提出决定论的原则,坚持灵魂的物质本原及其自动性,重视心身不可分的关系,否定灵魂的不死和转世观念,承认感觉的客观性及其同主体的联系,指出脑是思想的器官,看到心理与灵魂的区别。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情感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时期,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哲学思考到现代科学研究,以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观点和方法。

古代哲学时期:在古代,人们对心灵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心灵和思维的理论。

柏拉图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源于灵魂,而亚里士多德则将心灵视为感知和思考的能力。

这些早期的哲学观点为后来的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的独立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德国的威廉·威廉德特和美国的威廉·詹姆斯被认为是心理学的奠基人。

威廉德特在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并提出了“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的观点。

詹姆斯则强调了心理学的实用性,并在1890年出版了《心理学原理》一书,成为心理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行为主义的兴起:20世纪初至中期,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派别。

行为主义者主张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而忽视内在的心理过程。

以约翰·华生和伊万·巴甫洛夫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研究和条件反射理论,试图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行为主义的兴起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本主义的崛起: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本主义者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人类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成长与实现。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提出了自我实现和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等重要观点,使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行为转向了个体的内心体验。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后期,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实验研究和计算模型等方法,探究人类的思维、记忆和决策等认知能力。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学带来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发展历史

心理学发展历史

心理学发展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关注人的思维、情感、意识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心理学在古希腊时期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和讨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思考是在不断提问和追问中发展的,而柏拉图则将尽力追求真理的智者称为哲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知觉、记忆、学习等概念,并将它们与世界观联系起来。

二、近代心理学的起源17世纪到18世纪,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逐渐形成。

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将科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大脑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这是后来所说的经验主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笛卡尔则提出了心物二元论,认为人的思维和身体是相互独立的。

三、心理学的分支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心理学正式分化为不同的分支,并出现了实验心理学这一重要的发展方向。

德国的维尔特和其学生提出了结构主义心理学,试图通过分析人的意识和感知来研究心理活动。

而美国的詹姆斯则提出了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功能和适应。

在实验心理学方面,德国的威廉·温德特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的新领域,他通过实验研究来了解人的感知和知觉。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行为主义者主张研究行为,而不是心理过程。

他们相信人的行为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华生通过研究婴儿的条件反射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斯金纳则将实验室中动物的观察和操纵扩展到人类的行为研究中。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兴起,与行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是研究的重点。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斯韦尔·马尔托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人的自我实现的概念,并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体的价值。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笔记完整版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笔记完整版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笔记(完整版)叶浩生主编注:全二十章,非网上一般的只有九章内容。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区分了身体与灵魂。

把灵魂分为理性(reason)、智慧(wisdom)和情欲(lust)三部分。

只有人的灵魂三者齐备,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

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恩培多克勒(约前490—前430)提出“四根说"(土、火、水、空气).(二)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柏拉图(前427-前347)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又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意气和情欲).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后来康德明确提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论灵魂》。

认为灵魂和身体是合一的,可通过身体、行为间接了解灵魂.最早提出演绎法。

(三)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1、怀疑学派(皮浪)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3、斯多噶学派(芝诺)4、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354-430)提出内省法。

(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1452-1519)提出影响距离知觉的五种因素:①线条透视、②节目透视、③空气透视、④移动透视、⑤双眼视差。

三、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一)概述培根(1561—1626)“知识就是力量”,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

首创归纳法。

笛卡儿(1596-1650)虽未正式提出“反射”这一术语,但提出了反射论思想。

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

描绘了反射活动的模式。

(二)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霍布士、洛克、贝克莱、休谟、哈特莱、布朗、詹姆斯•穆勒。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1879年,德国的威廉。

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 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西方哲学_与心理学相关

西方哲学_与心理学相关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主要探讨西方哲学范围之内,用哲学的观点和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和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各种理论)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一)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1、米利都学派因其代表人物生于米利都而得名。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被看着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心理学家。

他提出水是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认为灵魂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

2、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00)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早期理念论思想的先驱。

他既是伟大的数学家,又是一位宗教领袖。

他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其基本观点为:(1)认为数及其关系是万物的根源。

(2)提出了灵魂不死和轮回说。

并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智慧、情感三部分。

并认为前两者在脑,情欲在心脏。

(3)关于灵魂的构成。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灵魂是由某种物质构成,如热气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灵魂是空气中的尘埃。

第三种观点认为灵魂是一种和谐或谐音。

3、爱菲索学派又译爱非斯学派,以爱非斯城而得名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前480),爱菲索学派创始人,也形成哲学的伟大代表。

列宁称其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其基本观点有:(1)万物由火生成,又复归于火;(2)认为一切皆变;人的智慧和世界的变化的规律是一气相通的。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3)人的身体是土,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最干燥的灵魂最有智慧)。

4、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Parmenides公元前570—前480)是爱利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此学派因产生于意大利的爱利亚而得名。

巴门尼德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

主张存在哲学,提出“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是不存在的”,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我存在又不存在”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他对三种品格类型(奴隶、武士和哲学王) 的讨论,构成了最早的人格理论。 五、影响与贡献: 第一,最早提出了二元论(物质的、不完美的 身体部分和拥有纯粹知识的灵魂部分)。理性 灵魂是不朽的。 第二,近代理性主义的哲学心理学家无不受到 他的思想的影响。 第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据认 为是源自他的灵魂三分法。
囚徒(代表人类)误将感觉经验中的阴影世 界混同为现实。 2、知识回忆与内省:
理念无法通过感觉经验来获得。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回忆”,来源于对附 入身体之前灵魂所具有的知识的回忆。只有通 过“内省”(对内部经验的寻求)才能获得。 “求知和学习事实上无非就是回忆”。 他既是先天论者,也是理性主义者,又是唯 心主义者。
万物本身具有一个构成它自身的机能;这个 内部的目的或机能被称为“隐德来希” (entelechy).隐德来希使事物朝着预定的方 向发展,直到完全实现它的潜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某些不必要的快感和本能被视为不合法的; 它们似乎人人都有,但在一些人身上,它们受法 律和理性的控制[‘升华’],被更好的欲望所战 胜,它们要么完全受压抑,要么在强度上减弱、 在数量上减小,而在另一些人身上,这些欲望 会更强更多。我指的尤其是那些当个人人格的 思辨、驯服、控制能力[‘稽查’]削弱的时候就 抬头的欲望;我们天性中狂放不羁的兽性,在 我们酒足饭饱之后,突然赤裸裸地跳起来到处 乱跑,狂恣任性;想干的蠢事和恶行不管多么 鲜廉寡耻、不管多么违反自然,没有什么不能 干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灵魂的性质——初步的人格理论: 提出了灵魂的三分法: (1)欲望:身体有欲望,如饥、渴和性的需 要。受欲望支配的人是劳动者和奴隶。 (2)激情(或情绪):如恐惧、爱和愤怒。 受它支配的人是武士。 (3)理性:专注于内省。它延迟或禁止直接 的欲望满足。受它支配的人是哲学王。 他设想了一个总是令人身陷冲突的情境,类 似后来的弗洛伊德。他对“精神分析”的预见:
唯一真实的知识是指掌握“形式”本身。这 种知识惟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获得。为此,他 用著名的“线段划分的类比”(analogy of the divided line)来说明知识具有层次的观点:
(1)知识的最低层次建立在对经验物体的 “影像”上。
(2)对经验事物自身的知识即“意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对抽象数学原理的知识即“思维”。 (4)对“形式”的知识。 (5)真正的知识(最高级的知识)是对 “善的形式”的知识,并且包括对所有形式及 其组织的知识。 三、知识回忆说: 1、“洞穴的隐喻”: 他虚构了终身被囚禁于洞穴的囚徒。 对囚徒来说,投射的“阴影”便构成了他们 的现实世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其思想内容涉及到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 逻辑学、修辞学、自然科学等,几乎涵盖了人 类文化的所有方面。
他们对两千三百年来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产生 了不同的影响。
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指15世纪文艺复兴 运动后兴起于欧洲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其总体特色是,摆脱了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 哲学思想,而变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哪怕是乱伦和弑父[‘伊蒂普斯情结’]——就算 这样,诸如此类的兽性也不会有罪恶感……但 是当一个人的脉搏健康平和,睡觉前头脑冷静 清醒,纵容的欲望不多也不少,恰好足以使他入 眠,那么,他就最不可能成为想入非非、目无法 纪的梦景戏弄的对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甚 至在每个善良的人身上,都有这样一种潜在的 狂暴的兽性。在睡梦中出现。”(《斐德罗篇》 第571——572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背景: Aristotle(384—
322,B. C.), 古希 腊时期的大哲学家和 科学家,哲学心理学 中实在论和经验主义 思想的远祖,也是影 响以后两千年来心理 学思想的重要人物之 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论灵魂》是心理学史上的开山之作。 二、“四因”说与目的论: 1、四因说:每个事物都包括四个原因: (1)质料因(material cause): 指事物的 构成材料.如雕塑的大理石材料。
或称“形式”(Forms)论。其要义是:经验 世界的一切都是抽象存在的“纯粹形式”(或 “理念”)之表现。
这种“形式”(如“猫”)对任何能命名的 物体来说都是“真实的”。
通过感官所获得的“经验”,来源于纯粹形 式与具体实物的相互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理念”(意味着一个概念的本质等同于它 的形式)取代苏氏“探究的本质”——一个完 整的定义可以确定一个概念的本质——概念, 以作为永恒而可知的“实在”。
元前427—前347),是 哲学心理学思想中“理 念论”和理性主义思想 的远祖,也是对以后两 千多年来心理学思想发 展影响最大的人物。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晚期,他综合了苏格拉底的方法和毕达哥拉 斯学派的神秘哲学。著《理想国》、《柏拉图 对话录》 二、“理念”(Ideas)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形式因(formal cause):指事物特定的 形式或模型。如一块大理石以维纳斯雕塑的形 式出现。 (3)动力因:指使质料变为某种形式的动力。 (4)目的因(final cause):指事物存在的目 的。它是“某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目的因 实际上先于其他三种原因。 2、目的论哲学:
对宇宙和人生问题的解释趋于多元发展取向。 重视人性尊严和自由意志的“人文主义”思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生了三大流派:理性主义、经验主 义和浪漫主义。在心身关系、天性与教 养、知识来源及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问 题,均有不同的解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柏拉图
一、生平与背景: 柏拉图(Plato, 约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