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共35页文档
古希腊罗马的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罗马的心理学思想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规律是指认识、情趣、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性。
感觉、知觉、动机、情绪、先天行为模式、学习、思维、智力、人格、集体动力学以及行为病理学等是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课题。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通常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在此之前,心理学属于哲学、宗教、生物学和精神病学的一部分。
其最初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论和万物有生论。
西方心理学思想在古希腊哲人的著作中已初见端倪。
古希腊人已开始了对感觉本质的探讨,如公元前5世纪的恩培多克里便已注意到感官的特殊性:如以手压眼球,无需光线刺激亦可引起光感。
苏格拉底提出了类似今日的下意识的概念,而柏拉图则讨论了“观念”的联想等问题,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功能心理学的创始人,并创情绪发泄的概念。
但是,所有古希腊的以及随后的古罗马的哲人,他们有关心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论,都是不全面的,不成系统的,亦即处在心理学萌芽阶段。
因此,以下关于希腊罗马心理学的介绍,只能列举某些论述和观点。
米利都学派作为古希腊最早的朴素唯物论者,他们以为灵魂是物质的作用,有了辩证法的最初萌芽,有了世界具有对立因素的思想,也有生物是进化来的思想,尽管这些还只是粗略的猜测。
毕达哥拉斯学派相信灵肉可以分离。
他认为灵魂不死及灵魂轮回降生说,这是十分荒谬的。
他们把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
认为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这三者人类皆备,而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无理性。
尽管这些纯属臆说,但他们开始关心探讨人的心理过程。
毕达哥拉斯由实验发现乐器的弦长与音高的关系,知道构成和谐的旋律的弦长之比是整数的。
这是听觉心理学的一个发现。
赫拉克利特朴素辩证法强调万物皆变,世界有法则,感觉需要相反的作用,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等,是有积极意义的天才猜测。
爱利亚学派主张世界单一不变,以为感觉是以同知同,如体内的温感外物的温,这显然是错误的。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米利都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爱菲斯学派 爱利亚学派
水是万物的始基
水作为“始基”的原因
第一、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
生命。第二、泰勒斯生长在沿海,自然会把 水看得很重要。第三、受巴比伦,埃及传说 的影响,水是神圣的。第四、在当时看来, 水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它可以适应一切容器 的变化。
水为始基命题的评价
这是第一次试图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 质本身来说明万物的本原。这一命题的提出,宣布 了哲学的诞生和哲学史的开端,标志着从神话向哲 学思维的过渡。 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个命题,是从统 一性、总体性上把握世界的一种可贵的尝试。 泰勒斯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万物的始基,有着狭 隘的、直观的、朴素的局限。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第二章 古希腊中期哲学 第三章 古希腊晚期哲学 第四章 古罗马哲学
古希腊哲学总论
一、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分期 古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的开端和发展渊源。恩格斯说:“在希 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 的胚胎,萌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68页) 从年代上,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前7-6世纪,是古希腊哲学形成时期。 2、公元前5-4世纪,是古希腊哲学从的繁荣并转入危机的时期。 3、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初,称“希腊化”时期。 4、公元前2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是古罗马哲学时期。 从内容上,是以苏格拉底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心理学史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ppt课件

精选ppt
20
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
个别的马与马的“形式” 真正不变的是某种物质还是组成各种事物模样的模式? 现实世界:现实的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事物的影子和肖像; 理念世界:数量的、本质的和自然规律的世界。
精选ppt
21
不朽的灵魂
人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 身体:流动的,现实世界以身体为基础,不可靠 灵魂:不朽的,在栖居身体内之前就已经存在。
2-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本章内容共分三节: ——古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近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西方近代的科学心理学思想
精选ppt
1
第一节 古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前科学时期,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阶段划分: (一)古希腊早期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 (三)古希腊晚期 (四)中世纪(5世纪-14世纪) (五)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 (六)近代哲学心理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精选ppt
2
一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是一种自然哲学 (二)米利都学派的心理学思想 (三)毕达哥拉斯学派 (四)埃弗斯学派 (五)原子论
精选ppt
3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一)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是一种自然哲学 (二)米利都学派的心理学思想 (三)毕达哥拉斯学派 (四)埃弗斯学派与爱利亚学派
精选ppt
11
(1)恩培多克勒
多样的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他所 谓的四根组成。四根是土、水、火、空气。
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 的部分是水,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血液主要 是火根;思维是血液的作用。
各人心理的不同是因为四根的配合比例的不同。 生物进化的初步思想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区分了身体与灵魂。
把灵魂分为理性(reason)、智慧(wisdom)和情欲(lust)三部分。
只有人的灵魂三者齐备,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
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宣称始物是火,其哲学是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的开始。
巴门尼德(前570-前480)承认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是存在哲学的伟大代表。
恩培多克勒(约前490-前430)提出“四根说”(土、火、水、空气)。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他认为世界只是原子和虚空(二)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普罗泰哥拉(约前481-前411)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前469-前399)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知识设法把人固有的知识引出来柏拉图(前427-前347)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又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意气和情欲)。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后来康德明确提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论灵魂》。
认为灵魂和身体是合一的,可通过身体、行为间接了解灵魂。
最早提出演绎法。
(三)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1、怀疑学派(皮浪)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3、斯多噶学派(芝诺)4、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354-430)提出内省法。
阿奎那(1225-1274)提出“二重真理论”(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达·芬奇(1452-1519)反对二重真理说,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真理。
提出影响距离知觉的五种因素:①线条透视、②节目透视、③空气透视、④移动透视、⑤双眼视差。
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 学思想
(一)联想主义心理学
1、霍布斯(1588—1679)(Hobbes, Thomas)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的先驱,也 是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学思想
4、休谟(Hume,David,1711-1776)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不可知论的代 表人物。唯心主义经验论思想家。
主张一切知识得自感官经验:怀疑论 对联想的规律作出了贡献,促进了联想主义心
理学的发展。
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 学思想
5.哈特莱
英国唯物主义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 《对人的观察:其结构、其义务及其期望》第
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 学思想
在经验论的基础上产生了联想 主义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 以“联想”解释一切心理现象, 认为各种心理元素通过联想的 规律形成各种心理状态。联想 主义心理学是意识经验心理学 发展的最高形式。它的出现代 表着哲学心理学向科学心理学 的过渡。
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 学思想
一部系统论述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著作。 承认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 学思想
6.布朗
苏格兰学派的代表:苏格兰大学,由一些大学 教授发起的反对休谟不可知论的运动。维护正 统宗教观念的立场,恪守灵魂是一个统一的精 神实体。
“心理化合说”:认为心理化合物不是观念元素 简单相加的总和,而是具有新质特点的复杂想 象。
效“太一”,从自身“喷射”出世界灵魂。从世界
灵魂中流溢出个体灵魂。
2心理学史11古希腊哲学心理学思想-精选文档

2.毕达哥拉斯(前580-500)学派
早期在伊奥尼亚的Samos岛上服务于贵族集团,后
来到了意大利南部的Crotona半岛加入当地贵族集团对抗 民主制。
万物皆为数,数及其关系是万物根源。 实践中,几何学、听觉心理学、天文学 (认为天体运动亦是按数量关系进行的, 也是“和谐”的),致力于探索世界的数 量关系。
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得拉,一个商业繁荣的城市。由于承袭父亲的大 批遗产,生活优裕,旅行很广。德谟克利特著作很多,哲学,数学, 物理,天文,生物,文法,绘画,法律,战术等等,他都有著作。 他也著书论心理学和医术。可惜这些书都已失传了。
原子论的创始人 的灵魂 感觉影像说
人死时,灵魂原子完全分散,所以不存在不死
关于感觉的流射说: 一切外物都有流射,一切感官拥有孔道。 外物的流出与感官的孔道大小适合,才能进人体内被感觉到。 因此,感觉是物质作用,认可巴门尼德感觉是以同知同的学说, 认为人身上的一种根感知外物中的同一种根。“以土上见土,以 水见水..”
2.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约公元前470-380)
古希腊繁荣及衰退时期的思想
民主制上升的时代,尤其伯利克里的民主 制鼎盛时代,产生了无数的唯心唯物主义 思想,比如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德谟克 利特的原子论…但思想家们的注意力逐渐 有自然问题转向人事问题(人本身的品质 道德社会制度法律等),随之出现了一个 智者(以教授人们私事公事上的明智来谋 生)群体。
以为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 且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只有人 有理性;动物只有后二者。只有理性是不死的。
3.埃弗斯(Ephesus)学派 赫拉克利特(前525-475) 万物皆变有法则:火是本源,变化是 万物的常态(但符合logos),变化的原因 在于矛盾斗争。 灵魂是最纯洁的火,如果受潮:部分 入睡,完全死亡 关于感觉,是一物感觉与它相反的物
西方哲学_与心理学相关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主要探讨西方哲学范围之内,用哲学的观点和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和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各种理论)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一)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1、米利都学派因其代表人物生于米利都而得名。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被看着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心理学家。
他提出水是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认为灵魂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
2、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00)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早期理念论思想的先驱。
他既是伟大的数学家,又是一位宗教领袖。
他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其基本观点为:(1)认为数及其关系是万物的根源。
(2)提出了灵魂不死和轮回说。
并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智慧、情感三部分。
并认为前两者在脑,情欲在心脏。
(3)关于灵魂的构成。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灵魂是由某种物质构成,如热气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灵魂是空气中的尘埃。
第三种观点认为灵魂是一种和谐或谐音。
3、爱菲索学派又译爱非斯学派,以爱非斯城而得名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前480),爱菲索学派创始人,也形成哲学的伟大代表。
列宁称其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其基本观点有:(1)万物由火生成,又复归于火;(2)认为一切皆变;人的智慧和世界的变化的规律是一气相通的。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3)人的身体是土,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最干燥的灵魂最有智慧)。
4、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Parmenides公元前570—前480)是爱利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此学派因产生于意大利的爱利亚而得名。
巴门尼德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
主张存在哲学,提出“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是不存在的”,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我存在又不存在”的观点。
西方心理学史2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自然---人事(认识、道德和幸福)。
物理世界或神—人及其需要
1、普罗泰哥拉(前481-前411)
古希腊的第一个“智者”。
智者:公元前 5 ~前 4 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报酬的职业
教师的统称。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
知识技能的人,后来自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乃至 政治家也叫智者。 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 义和怀疑主义。在智者看来,一切知识、真理和道德
变化合乎规律,即逻辑。 人的智慧和世界变化的规律是一气相通的。唯有 智慧的人才能认识逻辑。(认识论的开始)
万物由火生成,又复归于火。火是万物的本原,
一切皆为火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的结果。
灵魂论:灵魂受潮,就失去知觉或入睡。灵魂全
部潮湿,就死亡,最干燥的灵魂最有智慧。
吸水治病的故事。
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泰勒士、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水、火、原 子论)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凡是有生命的物质都有 灵魂,历史上称之为“物活论”者;
另一些人如苏格拉底等则以为,精神、抽象的概
念和观念才是世界的始基,历史上称他们为唯心论或 观念论者。最初的西方心理学思想就是在这些古希腊 思想家和哲学家的争论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的感知者。没有客观真理,
只有主观意见。
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主观唯心主义)
感觉是可靠的,知识即是感觉。(经验主义)
没有不变的、持久的真理,没有神认可的法律。
(相对主义)
事物的尺度不是上帝或抽象的科学真理,而是人 类的需要和对幸福的探求。(人本主义)
道德可以教育。人不是生来就好或就坏,但人人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