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高三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卷

高三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2. 以下哪个选项是造成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A. 地形因素B. 纬度因素C. 海陆热力差异D. 洋流因素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此处省略37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______千米。
2.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生物圈的______圈层。
3.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湖。
...(此处省略17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 描述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内容省略]2. 根据提供的图表,分析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五、论述题(共20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二、填空题1. 63782. 底3. 鄱阳...三、简答题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不断移动、碰撞、分离,从而引起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
2. 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四、材料分析题1.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宝库,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也带来了诸如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2. 我国城市化进程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特点,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等问题。
高中地理——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 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
完成 1— 4 题。
1.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A.调快 1 小时B.调慢 1 小时C.调快 24 小时D.调慢 24 小时2.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A.长B.短C.一样D.长短无法判断3.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 1 所示),这时广州时间应为A.5 时B.8 时C.16 时D.21 时4 .从广州往返美国(航线不变),旅客发现去程时间短,返程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缘故B.受东北信风影响的缘故C.受西风影响缘故D.受时差影响的缘故图2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B.③、④两地均属于东经度C. b地正午太阳高度总是比a地大D.④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6.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不同两个半球的是A.①与②B.③与④C.②与③D.①与④7.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A.aB.bC.cD.d读图3(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回答8、9题。
8.B地可能位于A.欧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9.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转的角速度相同②自转的线速度可能相同③地方时可能相同④所在时区可能相同⑤日期可能相同⑥正午太阳高度可能相同⑦昼长可能相同⑧气候类型可能相同A.①④⑤⑧B.①⑥⑦⑧C.①⑤⑥⑦D.①②⑤⑥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
两名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
人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A. 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B. 高山地区的垂直地带性C. 沙漠地区的沙丘分布D. 河流三角洲的泥沙沉积2、关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划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东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B.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C. 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D.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3、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将导致全球降水量持续增加B. 全球气候变暖由自然因素引起,与人类活动无关C.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D. 全球气候变暖指全球每年都有显著的升温趋势4、下列哪项不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A. 洪涝灾害加剧B. 高温干旱现象C. 冬季保暖措施增多D. 夏季降雨增多5、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哪一个文化遗产?A、世界自然遗产B、世界文化遗产C、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D、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6、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A、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高温干燥C、寒带气候全年长寒短暖D、热带草原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干燥7、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B.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 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属于亚热带气候D.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青藏高原B. 我国河流众多,其中长江全长6300千米,为我国第一长河C.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D.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9、近年来,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是()A、大规模植树造林B、温室气体排放增加C、海洋面积减少D、火山喷发频率增加 10、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森林覆盖率D、地形11、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B. 东北、华北为我国的两大重要商品粮基地C. 西南地区地势特点是“四周环山,中间平坦”D. 寒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12、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 西藏自治区属于高原气候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 台湾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3、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四川盆地D. 云贵高原14、题干: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A. 大规模开发矿产B.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D. 无限制地开发水资源15、关于地球自转速度与纬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地区自转速度最快,自南向北极自转速度逐渐减慢B、赤道地区自转速度最慢,自南向北极自转速度逐渐加快C、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D、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但自转角速度不变16、下列河流,按流域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B、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C、尼罗河、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D、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尼罗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根据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地理Word版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 1 卷(选择题共 60 分)本卷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
住所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一样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一样影响。
图 1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 (40 ° N)住所景观设计表示图。
读图回答1-2 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要素,树种与房脬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①B. ②C. ⑧ D ④2.为保证整年太阳能最正确利用成效,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中国山川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常常拥有显然的地区特色。
图 2 为我国四幅山川画作品读图回答3-4 题。
3画中描述喀斯专门貌景观的是A ① B. ② C.③ D.④4画③中描述的地貌种类形成原由是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2016 年 1 月 24 日,一股强盛的寒潮影响我国。
图3由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局势图。
读图回答5-6 题。
5.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盛高压脊控制B. 北方广泛升温降水6.该 H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由是A. 无高大山脉阻拦,受寒潮影响大B. 濒临大海,遇到大海影响C. 纬度更高,中午太阳高度小D.冷锋过境,降温显然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王;汛期,上特下泄的径流冲洗河床。
图 4 表示该河下游某地1962 年两个期间河床断面形态,此中,乙是河床最高期间的河床断面。
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 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达成7~ 8 题。
7.河床断而形态从乙至甲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 .1-3月 B. 3-6月 C. 6-9月 D .9-12月8.在该河河口修筑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快汛期洪水下泄C.提热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在全世界天气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峰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检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亲密有关,而与海拔基本没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阅读下面关于我国某城市的地理概况描述,完成下列问题。
该城市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城市交通便利,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
问题:该城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哪个选项区域?A. 长三角地区B. 珠江三角洲地区C. 京津冀地区D. 长江中下游地区2、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 西北地区:沙漠、戈壁景观B. 华南地区:热带雨林景观C. 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景观D. 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景观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盆地B、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C、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千沟万壑”D、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特征是“山岭连绵,起伏和缓”4、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B、青藏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D、西北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5、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是()A、季风气候和地形因素B、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C、海洋暖湿气流和人工降雨技术D、高原和盆地气候6、下列属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A、动物的迁徙B、河流的水文特征C、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变化D、农田的灌溉系统7、以下关于中国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B. 全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冬季干燥C. 四季分明,各地气温差异较小D. 气候多样,主要受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8、以下关于中国地理界线的描述,错误的是()A. 黑河—腾冲线是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B. 汉水—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C.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一线是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分界线D. 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9、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山地面积较小B、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和丘陵面积较小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山地和丘陵面积较小D、地形以盆地和丘陵为主,山地和高原面积较小 10、关于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候会影响农业生产,如气候干旱会影响农作物生长B、气候会影响人类居住环境的选择,如气候寒冷的地区人类更倾向于居住在温暖的地方C、气候不会影响交通建设,因为交通建设主要受地形影响D、气候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如气候宜人的地区旅游业更发达11、2022年6月15日至26日,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卡塔尔举行。
鲁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鲁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地形单一,以高原和山地为主D、地形平坦,以平原和盆地为主2、题干:关于我国气候类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青藏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大部分位于热带,少部分位于温带C、位于北半球,属于高纬度国家D、跨越东西半球,东濒太平洋,西临大西洋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是()A、绿洲农业B、河谷农业C、旱作农业D、水稻农业5、以下哪个地理事物位于地球公转的近日点附近?A. 黄河B. 麦加C. 马达加斯加岛D. 地球北极点6、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71%B. 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29%C. 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 海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7、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B、东半部地区雨量丰富,西部干旱少雨C、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独特,具有“高寒”特征D、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内陆地区不受台风影响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B、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我国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C、按照行政区划,我国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D、按照气候类型,我国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9、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B、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C、植被覆盖率低,反射太阳辐射强D、降水少,晴天多,大气散射作用强 10、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加剧B、河流径流量增加C、玉米生长周期延长D、水稻生长周期缩短11、关于地球上的五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位于回归线之间,温带位于两回归线之外B. 热带的范围位于赤道两侧,寒带的范围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之间C. 温带的范围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分为北温带和南温带D. 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气候特征划分的,不包括生物植被分布12、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GIS可以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如水文、土壤、植被等B. GIS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如交通、环保、住房等C. GIS可以用于市场分析,如销售、市场分布等D. GIS不能用于环境保护监测,因为它主要关注的是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3、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海拔最高B.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寒冷干燥C. 青藏高原的植被以草原为主,有丰富的草原资源D.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有众多河流发源于此14、下列关于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说法,错误的是:A.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B. 长江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C. 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D.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目标是打造成为世界级经济带15、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主要原因是(数字、):A、海水温度上升导致体积膨胀B、海水温度下降导致体积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导致水量增加D、河水入海导致水量增加16、下列哪种现象最直接地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数字、):A、飓风的形成频率显著增加B、南极冰盖的增长C、全球多处地区出现极端干旱D、格陵兰冰川的稳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市地理高三上册期末达标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地理高三上册期末达标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年C.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D.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自转产生极昼极夜现象答案:C解析: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A错误;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B错误;C.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故C正确;D.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有关,与自转无关,故D错误。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B.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的温度C. 太阳辐射能巨大且集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来发电、取暖D. 太阳辐射能为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了能源答案:D解析:A. 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内力,而不是太阳辐射,故A错误;B. 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故B错误;C. 太阳辐射能巨大但分散,不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来发电、取暖,故C错误;D. 太阳辐射能为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了能源,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故D正确。
3.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削弱作用中的反射作用不具有选择性B. 大气削弱作用中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C. 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通过大气逆辐射来实现D. 晴朗的白天和夜晚,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都弱答案:C解析:A. 大气削弱作用中的反射作用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的是散射作用,故A错误;B. 大气削弱作用中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故B错误;C. 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通过大气逆辐射来实现,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故C正确;D. 晴朗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故D错误。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4)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帅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左图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圈,右图为AB线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1-3题。
1该小学最有可能在(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东南丘陵2.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士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 )A.滑垃8.泥石流C.洪涝D.台风3.该地为了稳固岩层土层而采取的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排水B.建抗滑挡墙c.植树种草D.清睬土方减载被中国人称为“开司米”的克什木尔羊绒,是珍贵的纺织原料,素有“软黄金”和“纤维钻石”之称,绒山羊生活在蒙古国、中国内蒙等地区的干燥高原上,那里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为山羊生长羊绒提供了适宜环境,判定羊绒,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细度.甲羊绒的直径.细度越小,羊绒的质量越高·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绒山羊分布,下表为我国不同区域绒山羊产绒量及羊绒细度对比,据此完成4-5题。
4.表中④对应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5推测内蒙古绒山羊收获羊绒的最佳季节是( )A.1-3月B.3~6月c.7—9月D.10—12月6中国羊绒制品出口目标市场是( )A.美国B.伊朗C.新加坡D.澳大利亚我国规定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5周岁,为劳动年龄人口,图1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未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测数据).读图完成7—8题。
7.仅考虑人口增长情况,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最大的年份是A 1965年B 1980年C 2015年D 2045年8.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全面放宽二孩政策后,则图中预测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的年份是A.2045年以后B.2030年以后c.2025年以后D.2020年以后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绘制由图中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并于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读图回答下列9-11 题.9.某风电企业准备在田中设立风电发电场,该学习小组提供的最佳参考位置应该是A.甲B.乙C.丙D.丁10.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右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可以爿断出沿读剖面线为( )A.背斜山B.向斜谷C.背斜谷D.向斜山11. 下列是该研宄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的发晨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晨立体化农业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6为选考题,考生报据要求作答.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冬枣各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喜光性强,对土壤适应性强,耐贫瘠、耐盐碱;土壤中钾含量高,冬枣糖分高,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冬枣的发源地,当地广布含钾元素的盐碱地,滨州沾化冬枣是当地最著名的品牌,近年来,由于全国各地纷纷引种,导致市场充斥着各种品牌的冬枣,滨州沾化冬枣价格急剧下降,品种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下田中的P地为山东省冬枣主产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一、选择题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市场C.交通 D.科技3.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陆城市。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理区位相同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
读图回答6~7题。
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B.2012年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C.2012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三大产业应坚持均衡发展7.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处境。
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B.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移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是(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9.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根据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7.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有( )。
A.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B.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炼业C.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D.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石油冶炼业8.图中乙所在地不属于( )。
A.美洲板块 B.北美洲C.南美洲 D.拉丁美洲12.民工荒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多种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民工荒将促使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B.民工荒将使东部企业大量倒闭,东部地区进入经济萧条阶段C.民工荒将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D.民工荒将使我国结束严格的生育政策,考虑在局部地区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13.目前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较为一致的是( )。
四类工业产品成本比重分布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
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产业布局不合理15.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
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6.形成图中水域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C.冰川的侵蚀作用 D.内力作用17.关于图中水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水域的航运价值低B.区域内有世界著名的临海型工业区C.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D.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8~20题。
18.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
A.气候类型B.地形C.降水量 D.土壤19.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关于澳大利亚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
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B.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C.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D.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20.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 )。
A.两国均大力发展重工业B.两国草地面积广阔,都大力发展乳畜业C.两国工业体系完备,工业发达D.旅游业是两国的经济支柱2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讯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
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A.气温日较差小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23.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
材料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1年12月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1月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3.6%,接近2007年~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期间的峰值水平。
材料二世界粮食贸易路线图24.上图中箭头表示某种农作物的运输方向,则该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C.小麦 D.大豆25.图中E处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 )。
A.旱涝灾害 B.低温冷害二、综合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26.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近几年,为了适应经济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三角地区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将建设三大经济圈:“广佛肇”经济圈、“深莞惠”经济圈和“珠中江”经济圈,下图为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示意图。
材料二珠三角城际快速交通图材料三我国长江三角洲图(1)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与其无关的优势条件是( )。
A.区位优势 B.政策优势C.矿产资源优势 D.侨乡优势(2)试说明城际快速交通建设对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建设的作用。
(3)“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 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
这将有利于(多选)( )。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D.改善城市环境E.缓解老城区衰落(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田县地处浙江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全县总人口48.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9%。
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田14.6万亩。
材料二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 200年的历史。
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
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
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卖到40欧元。
材料三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
(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C.气候 D.土壤(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鱼能出口到西班牙的餐桌上得益于________。
(4)“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5)为实现“稻田养鱼”增产增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途径?28.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1)我国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2)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3)珠三角经济圈中的东莞市被称为“中国制造业之都”,该市聚集了大量的出口加工企业。
对该市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你有何观点?说明自己的理由。
高三普通班期末考试地理一、1.D2.A3.D4.D5.A6.C7.B8.C 9.A12.A 13.C14.B 15.D16 C17.D18.B 19.A 20.C21.C 22.D 23.D24.D 25. B二、综合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26.(1)C(2)提高了城际客运系统的运输效率,改善了沿线交通条件,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城市、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珠三角地区城市群投资环境改善,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大都市区的建立。
(3)ABC(4)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
27.(1)D(2)水稻种植业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居民喜食大米地形崎岖,人多地少(3)便利的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4)“稻田养鱼”模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
(5)积极引导农民增加养鱼科技含量;树立生态、绿色品牌意识;延长田鱼产业链,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推广“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扩大国内外销售市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