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杨至成将军纪念馆有感

合集下载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不错的日子里,我走进了杨业功纪念馆。

原本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却没想到这一趟参观,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深深的触动。

刚到纪念馆门口,就能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这座建筑外观简洁大方,却又透着一股威严。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业功将军的大幅照片,他那坚定的眼神仿佛能直接穿透你的心灵。

随着脚步的移动,我开始逐渐了解杨业功将军的生平事迹。

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军旅生涯,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艰辛与奋斗。

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他在基层部队的时候,条件异常艰苦,住的是简陋的营房,吃的是简单的饭菜。

可他却丝毫没有抱怨,反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训练中。

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他亲自带领战士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每天都是最早一个起床,最晚一个休息。

有一次,在进行一项高难度的战术演练时,杨业功将军亲自上阵示范,不小心受了伤。

但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就继续投入到演练中,直到演练圆满完成。

这种忘我的精神,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展示的众多物品中,有一本已经泛黄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杨业功将军的工作心得和思考。

每一页的字迹都工整而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

从那些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他时刻都在思考如何让部队变得更强大,如何更好地保卫国家和人民。

还有一件展品也让我难以忘怀,那是一套破旧的军装。

据说,这套军装陪伴了杨业功将军很多年,上面的补丁一个接着一个。

但他就是舍不得换,总说还能穿,把新军装留给更需要的战士。

这种勤俭节约的品质,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看着那些展示的图片和实物,我仿佛能看到杨业功将军在忙碌的身影。

他在指挥所里沉着冷静地指挥作战,在训练场上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撰写方案。

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参观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组雕塑。

雕塑展现的是杨业功将军和战士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战术的场景。

参观将军馆观后感

参观将军馆观后感

参观将军馆观后感1. 引言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位于本市的著名将军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荣光和英雄的崇高。

将军馆作为一座致力于展示和纪念我国伟大将军的场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就我的观后感进行分享。

2. 建筑与布局将军馆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给人以震撼。

整个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外立面设计充满创意,独具特色。

入口处巍峨的雕塑让人仿佛置身于英勇之地。

馆内布局合理,多个展厅展示了将军的生平事迹和成就,每个展厅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展示,方便参观者了解相关知识。

3. 生平事迹展示将军馆通过生动的展示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将军的生平事迹。

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将军的早年经历展示。

展览通过多媒体装置形式,再现了将军出生地、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经历,让人感受到了将军从小就具备的坚韧毅力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这一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将军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英勇事迹展示将军馆还重点展示了将军的英勇事迹,通过珍贵文物、照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再现了将军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出色领导能力。

其中,最令我钦佩的是将军在一次重要战役中的指挥布局,通过模型和战斗录像的展示,我深切感受到了将军的智勇双全和卓越军事才能,这让我对这位将军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5. 遗产传承参观了将军馆后,我意识到将军的精神遗产对我们当代人的重要性。

将军馆不仅仅是纪念将军的地方,更是向后代传承其精神的场所。

将军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展馆内的文字引用和明信片等纪念品也让我深感到这种传承的重要性。

我希望通过参观将军馆,向将军学习其顽强拼搏的精神,牢记国家的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6. 总结通过参观这次将军馆,我对将军的事迹和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位将军的奋斗、拼搏和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

将军馆将他的生平事迹和英勇事迹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更加了解和敬佩这位伟大的将军,希望通过我们的传承和发扬,将将军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有幸参观了杨业功纪念馆。

作为一位杨业功先生的崇拜者,我对他的事迹和贡献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这次参观之旅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杨业功先生的伟大和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下面我将详细描述我对纪念馆的观后感。

首先,纪念馆的建筑设计非常具有艺术美感。

整个建筑的外观采用了现代简约的风格,线条简洁流畅。

纪念馆外部的雕塑、园林和水景也展现了杨业功先生生平中的重要场景和意象。

步入纪念馆,我被内部的高大大厅所震撼,一股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大厅中央悬挂着杨业功先生的巨幅画像,四周是照片展示区和文字资料展示区。

这些照片和文字记录着杨业功先生的一生,令我对他的努力和奉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过程中,我进入了杨业功先生的办公室重现场景区。

墙上挂满了历史照片和奖状,他的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

这个场景让我仿佛看见了杨业功先生在此工作和思考的场景,使人感到他的求真务实和战略眼光。

我随后进入了展示杨业功先生成就的展览区。

这里陈列着他为国家作出的伟大贡献,包括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扶贫攻坚、青年教育等等。

这些成就让我深受感动,也更加认识到杨业功先生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纪念馆中还设有一个多媒体展示区,通过影像和语音,生动地再现了杨业功先生的人生经历和他对国家的杰出贡献。

在这里,我听到杨业功先生的声音,看到他与人民亲切交流的场景。

他的话语里蕴含着对人民的关爱和对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让我更加敬佩他的伟大。

最后,参观的尾声是杨业功先生的纪念碑。

纪念碑庄重肃穆,镌刻着杨业功先生的名字和相关事迹。

站在纪念碑前,我为他毅然投身改革事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我深深地体会到,杨业功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更是一个对人民无私付出、默默坚守的榜样。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不仅使我对这位伟大的先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他的事迹激励着我,鼓舞我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扬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扬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扬业功纪念馆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扬业功纪念馆,那一趟真的是让我感触特别深。

刚走进纪念馆,就感觉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墙上挂着扬业功将军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眼神坚定而有神,那眼神就像有魔力一样,仿佛能把你带入他的世界,让你感受到他的力量和信念。

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之后,我满脑子就一个字——“牛”!扬业功将军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防事业。

你想啊,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就像一颗永不松动的螺丝钉,紧紧地钉在那里,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坚守着。

他在军事上那是相当有才华,指挥若定,就像一个下棋的高手,每一步都想得特别长远,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安危和军队的荣誉。

他对工作的热爱和认真劲儿也特别让我佩服。

在那些展示他工作场景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他在办公桌前,挑灯夜战,研究作战计划,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我感觉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做一件艺术品,一件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艺术品。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做事马马虎虎的,真的是惭愧啊。

还有他那种廉洁奉公的品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就像一股清流。

他就专注于为国家为人民,从没有想过给自己谋点什么私利。

不像现在有些人为了一点小利益就迷失了方向,扬业功将军就像一座灯塔,给我们指明了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心里就一直回荡着扬业功将军的事迹。

他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让我也想成为一个像他一样有信念、有担当的人。

我想,我以后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想扬业功将军,他那么难都能坚持下来,我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这次参观纪念馆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充满了正能量,我觉得我要好好地把这种能量转化成实际行动,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希望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这一趟真的没白去啊!。

参观杨虎城纪念馆有感400字

参观杨虎城纪念馆有感400字

参观杨虎城纪念馆有感400字
嘿,前阵子我去参观了杨虎城纪念馆,那感觉可太不一样了呀。

一进纪念馆的大门,就感觉好像一下子走进了过去的时光里。

我东瞅瞅西看看,墙上挂着的那些老照片呀,把杨虎城将军的生平故事一点点地展现出来。

我印象特深的是走到一个展示将军用过的物品的展柜前,周围围了好些人,我也凑过去瞧。

那玻璃展柜里放着一支看着有些旧了的钢笔,旁边的介绍牌上说呀,这支钢笔跟着将军经历了不少事儿呢,将军就是用它写下过好多重要的书信、文件啥的。

我当时就趴在那玻璃上,使劲儿想看清楚点,感觉那钢笔好像都带着故事在跟我“说话”似的。

再往里走,还有还原将军当年生活场景的屋子,那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我都能想象出将军坐在那思考大事的模样呢。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这心里呀,就一直挺感慨的。

以前只是从书本上大概知道杨虎城将军的事儿,可这次实地参观,看到那些实实在在的物件,就感觉将军离我近了好多,他为了国家和民族做的那些贡献,也变得更加真切了。

这一趟参观可真值呀,我可得把这段经历好
好记着,也让更多人知道将军的故事呢。

杨至成上将故里心得体会

杨至成上将故里心得体会

杨至成上将故里心得体会杨至成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也是中国空军人才培养的开创者。

他的故里位于中国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马家湖镇。

在这片土地上,杨至成上将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也收获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人生智慧。

回顾杨至成上将的故里之行,我深受鼓舞,对他的故事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杨至成上将故里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杨至成上将的坚定意志和奉献精神所震撼。

杨至成上将年幼时就对飞行和军事学习充满了热情,并发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在他的故里,我看到了他少年时代的脚踏实地和刻苦训练的足迹。

他毅然决定投身军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他在战争中屡建奇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誓言。

无论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还是在空军事业发展中的巨大贡献,他都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军人应有的气概和担当。

其次,我对杨至成上将的家庭和家乡情感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的故里是贫瘠而坚韧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生活朴素。

从他的故居和家族的历史中,我看到了一幅家族兴衰的历程。

这片土地孕育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族,也见证了他们的兴盛与衰落。

杨至成上将始终牢记自己的根和家的重要性,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事业中,他都保持着对家乡的牵挂和眷恋。

他努力为家乡争光,让家人和乡亲们为他骄傲。

这种深厚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另外,我在杨至成上将的故里深深感受到了家风和家规的重要性。

在杨家祠堂中,我看到了一个纪律严明,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环境。

在这个大家族中,家人们彼此帮助,团结一心,和睦相处。

父辈们的艰辛奋斗精神和对家族传统的传承,让整个家族都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

正是这种家风和家规的注入,使得杨至成上将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最后,我在杨至成上将的故里也深刻理解到了奉献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杨至成上将在担任中国空军司令员期间,积极推动空军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国空军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感动人民的将军-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有感

感动人民的将军-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有感

感动人民的将军—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有感4月27号,思政课老师组织我班同学参观杨业功纪念馆,从中我感受到杨业功将军对中国的建设做了巨大的贡献,且初步了解了杨业功是一位一丝不苟、清正严明、大公无私的领导。

走进明亮的纪念馆,一眼便看到了杨业功将军的戎马身影。

59个春华秋实,杨业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的誓言。

杨业功同志身上那种敢于创新、励精图治的精神让我深深为之折服,在他的带领下,我军创立了导弹部队,发射了中国首枚导弹,提高了国防能力。

虽然当时的科研条件很艰苦,但是依然活跃着他们奋斗的身影,。

作为首长的杨业功,从来没有特殊化,和士兵们同吃同住,在1999年的见过5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他也是同普通战士一样艰苦训练,做好大家的表率。

我还记得他随身携带的三件宝:大衣、水杯、方便面,这就是他孜孜不倦工作中的三个亲密战友,陪着他读过无数个忙碌的日子,见证了他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

在参观的过程中,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为我们再现了杨业功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讲解员一句句声情并茂的讲解萦绕在我耳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杨业功的英雄事迹,另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深深打动。

”活到老,学到老”在杨业功同志身上真实的体现着。

18岁的他虽然在高中毕业那年响应祖国的号召,弃文从武,但是,到部队的他依然不放弃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战斗能力,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他依然以祖国安危为己任,扎实钻研,开拓创新,创造出一项项的新业绩。

在他生命的末期,躺在病床上的他依然没有丢下学习,完成硕士论文,并在逝去6个月后收到了硕士生毕业证书。

30多岁的他开始学习书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练习中,纪念馆墙上的书法作品是他成功的见证。

在他那满满的书柜里,摆放着各类书籍。

做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做为肩负祖国繁荣使命的青年们,更应该向杨业功同志学习,在学习和工作中扎实地、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提升整个中华的素质。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最近我有幸参观了杨业功纪念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杨业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抗日将领,为保家卫国、解放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杨业功将军的事迹和他的精神力量。

纪念馆内部设计精美,展览布展得井井有条。

一进入馆内,我被一面巨大的中国国旗映入眼帘,红色的国旗在白色的墙面上格外鲜艳庄严。

这暗含着杨将军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忠诚。

而馆内的展览则生动地展现了杨将军的一生和他的英勇事迹。

首先,展览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地介绍了杨将军的成长经历和加入革命队伍的初衷。

通过一幅幅照片、文物和史料,我看到了杨将军幼年时期的贫困生活和他对祖国痛苦的感受。

他自小深知国家的困境,立志要为国家的复兴而战斗。

在革命到来的年代,杨将军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队伍,投身国家独立解放的斗争中。

其次,展览重点展示了杨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杨将军带领部队浴血奋战,多次出生入死,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为保卫国家的安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展览穿插了许多战斗场景的场景复原,让我仿佛置身于战斗的前线,感受到了当时的紧张和危险。

杨将军的事迹让我深受鼓舞,他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令人敬仰。

最后,展览还介绍了杨将军的晚年生活和他的家庭情况。

杨将军通过一生的奋斗,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

晚年时,他致力于传承抗战精神,鼓励年轻一代继续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展览中展出的家人的信件和照片,让我看到了他作为家庭人的柔情和爱意。

通过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我深切感受到了杨将军的伟大和他的精神力量。

他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的思考。

杨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和精神将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激励。

总的来说,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展览,我对杨将军的一生和他的抗战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他的英勇和牺牲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对杨将军抱有无限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杨至成将军纪念馆有感
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共产党员吴展洋
2014年4月17日,一个晴朗的日子。

上午九点,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机关党委带领单位全体党员参观了杨至成将军纪念馆。

今天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但是我依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又一次领略了一生戎马的将军风采。

杨至成是贵州唯一的开国上将,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之父”的称誉。

杨至成,1903年生,贵州三穗人,侗族。

1923年在重庆入川滇黔联军,任营军需官。

1926年春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春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中国共产党。

曾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

后被派到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南昌起义。

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在作战中右腿受伤。

同年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后称工农红军)第4军28团连长,在反“进剿”作战中腹部受伤。

后兼任留守主任,在反“会剿”的困难条件下,负责伤病员管理工作,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

1929年后,历任红4军、红12军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组织兵工、军需、医药生产和物资供给,并创办后勤学校,培养后勤干部。

1934年10月参
加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任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

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延长、延川)卫戍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

1938年冬因病到苏联就医,后入苏共远东局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46年1月回国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先后在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和鸡西等地组织领导军工生产。

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平津战役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1949年起任华中军区、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7年2月3日于北京病逝。

杨至成将军,是人民的功臣,是三穗的骄傲!也是贵州人民的骄傲!他的功绩,他的英名,将永远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还有以下想法:1、树立干字当头,脚踏实地干工作;2、反对享乐主义和形式主义;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14年4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