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的发展史
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汽车底盘发展概况
❖ 50年代,汽车设计主要是考虑人体工学和汽 车外观完美的流线型。
❖ 60年代,随着汽车保有量和汽车速度的增加, 交通事故频发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为 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除制定新的交通法 规加以限制外,还改造了制动装置和添加了 许多安全装置。
❖ 70年代,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是汽车业的重 大问题。汽车设计强调轻量化、低油耗和在 底盘方面如何减少行驶阻力,此时的汽车以 机械控制系统或液压控制系统为主。
结语
谢谢大家!
负荷,自动地适时调节悬架弹簧的刚度和减 震器的阻尼特性,以适应当时的负荷,保持 悬挂的既定高度。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改进车 辆行驶的稳定性、操纵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 5.常速巡行自动控制系统(CCS) 在高速长途行驶时,可采用常速巡行自动控
制系统,恒速行驶装置将根据行车阻力自动调整 节气门开度,驾驶员不必经常踏油门以调整车速。 若遇爬坡,车速有下降趋势,微机控制系统则自 动加大节气门开度;在下坡时,又自动关小节气 门开度,以调节发动机功率达到一定的转速。当 驾驶员换低速挡或制动时,这种控制系统则会自 动断开。
❖ 2.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该系统是一种开发时间最长、推广应用最
为迅速的重要的安全性部件。它通过控制防止
汽车制动时车轮的抱死来保证车轮与地面达到 最佳滑动率(15-20%),从而使汽车在各种 路面上制动时,车轮与地面都能达到纵向的峰
值附着系数和较大的侧向附着系数,以保证车
辆制动时不发生抱死拖滑、失去转向能力等不
❖ 1967年,德国的波许(Bosch)公司研制出D型 (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及温度来测量进气量) 叶特朗尼克(Jetronlc)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装在大众公司VWl600轿车上,它开创了汽油 喷射系统电子控制的新时代。
汽车底盘发展史讲解

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经常改变行驶方向, 即所谓的转向,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按照司机意 志使汽车转向的机构,它将司机转动方向盘的动 作转变为车轮(通常是前轮)的偏转动作。
汽车转向系的发展
内燃汽车发明者本次在他发明的三轮汽车上首次采用 了所谓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但是靠一根操纵杆控制,类 似舵柄;
汽车轮胎的发展
1895年,法国人米其林把1888年发明的自行车充气轮胎经 过改良后安装在汽车上,参加巴黎至波尔多的比赛,才出 现首辆使用这种轮胎的汽车。 1911年,美国哈德门轮胎和橡胶制品公司的财务管 理员菲利普,在亚利山大·施特劳斯的文件中发现了施特 劳斯于1894年的一次发明,即可织物在一个方向上拉伸 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却不变。于是他们公司利用这一发明, 推出了成套的内外胎,即用橡胶和织物织成外胎,里面装 上橡胶内胎。至此,充气轮胎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汽车才 真正穿上了现代化的"鞋子"。
自从汽车发明以来,工程师们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将汽 车的悬架系统设计得更好。最初的汽车悬架系统是采用马 车的弹性钢板,效果当然不会很好。因此,汽车最早采用 的应是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
1900年美国人哈德福特制成了第一个汽车减振器, 并将它装在奥兹莫比尔轿车上。
1921年英国得利兰德汽车公司生产第一个使用扭杆 弹簧悬架的汽车。
汽车底盘发展史
汽车传动系的发展
汽车传动系的发展
汽车刚刚问世时,人们大多采用后置发动机、 后轮驱动的方式,从发动机到后轮之间分散地采 用链轮和齿轮传递动力。
1893年美国的杜里埃兄弟在汽车上首次使用 了干式单片离合器,同时采用了差速器后桥;
1894年法国的本哈特和拉瓦索发明了齿轮变 速器;
1898年法国雷诺汽车公司首次使用了传动轴; 1902年皮尔里斯发明了汽车万向节; 1913年美国派克特汽车推广应用了螺旋锥齿 轮主减速器后桥。
汽车底盘结构及其发展研究

汽车底盘结构及其发展研究一、引言汽车底盘是指汽车的底部结构,包括车身底板、悬挂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组成部分。
汽车底盘的结构设计和发展一直是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底盘的结构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从汽车底盘的结构特点、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汽车底盘的相关知识。
二、汽车底盘结构特点汽车底盘结构是汽车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复杂:汽车底盘的结构复杂,包括底板、悬挂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需要考虑各个部件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相互影响。
2. 必须承受各种力的作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包括转向力、加速力、制动力等,因此底盘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
3. 要求结构轻量化:为了降低汽车的整体质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汽车底盘的结构需要具有轻量化设计。
4. 要求结构稳定: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路感和操控性能,因此底盘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成为了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汽车底盘结构的发展历程汽车底盘结构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汽车底盘的早期结构比较简单,采用钢材焊接方式组装,结构比较单一,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有限。
2. 金属结构化阶段:随着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汽车底盘结构逐渐采用了金属结构化设计,提高了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
3. 轻量化设计阶段: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汽车底盘结构开始向轻量化设计方向转变,采用了高强度钢材、铝合金等轻质材料,并引入了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
4. 智能化设计阶段:随着汽车工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汽车底盘结构开始引入智能化设计理念,结合传感器和电子控制技术,实现底盘结构的智能监测和调节功能,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五、结论汽车底盘结构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发展对汽车的性能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汽车底盘简史

汽车底盘简史引言: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车的重量,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底盘的设计和制造也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改进。
本文将为您介绍汽车底盘的简史,带您了解底盘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第一部分:早期底盘设计在汽车问世初期,底盘的设计相对简单。
早期汽车使用的是木质底盘,其结构基本由木材和金属组成。
这种底盘设计简单、成本低廉,但承载能力有限,对于车辆操控和行驶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钢质底盘的出现20世纪初,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质底盘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
钢质底盘相比木质底盘更加坚固耐用,并且承载能力更强。
同时,钢质底盘的制造工艺也逐渐得到改进,使得底盘的制造更加高效和精确。
第三部分:悬挂系统的改进底盘除了承载车辆重量外,悬挂系统也是保证车辆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悬挂系统的设计也得到了改进。
早期的悬挂系统多采用刚性连接,而后发展出独立悬挂和气囊悬挂等技术。
这些改进使得底盘的悬挂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路面条件和行驶需求。
第四部分:前驱和后驱底盘的对比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前驱底盘和后驱底盘的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前驱底盘将发动机和驱动轮安装在同一个底盘上,使得车辆的空间利用更加高效。
而后驱底盘则将发动机和驱动轮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个底盘上,使得车辆的重心分布更加均衡。
不同的底盘设计对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第五部分:轻量化底盘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效率的要求,轻量化底盘的研发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轻量化底盘采用了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使得底盘的重量大幅减轻,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轻量化底盘的研发对于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基础组成部分,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改进。
从早期的木质底盘到现代的轻量化底盘,底盘的设计和制造不断追求更高的承载能力、操控性和能源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底盘的发展将继续推动汽车工业向更加先进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汽车底盘构造

思考与练习
• • • 1.简述汽车底盘的构造。
2.汽车维修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
3.汽车维修中个人应注意哪些安全?
•
• 二、汽车的拆装
•
•
1. 汽车拆卸的一般原则
1)掌握合适的拆卸程度 2)采用合理的拆卸顺序 3)正确使用拆卸工具 4)拆卸对象有特殊要求时应作好标记
• • •
• •
2. 螺纹连接件的拆卸
1)双头螺栓的拆卸 2)断头螺栓的拆卸 3)锈死螺栓的拆卸 4)成组螺栓连接件的拆卸
图1–13 双头螺栓拆装扳手 1—铀销 2—滚花偏心轮 3—扳手体 4—手柄 5—双头螺栓
• • •
•
•
(4)与汽车转向系统协调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 操纵的稳定性。 轮式汽车行驶系统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组成,如图 1–5 所示。
图1–5 汽车行驶系统的组成 1—车架 2—后悬架 3—驱动桥 4—后轮 5一转向桥 6一前轮 7一前悬架 Ft—牵引力 Nt—驱动转矩
•
•
一、 传动系统
普通汽车的传动系统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传动系统可按能量传递方式不同,划分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化传动、电传动等。
•
• •
二、行驶系统
行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1)接受由发动机经传动系统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 对驱动轮的驱动力,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2)支持全车,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 (3)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并衰减其振动,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项目一 概述
任务一:汽车底盘发展概况
• 一、汽车发展简史
绪论

教案课题章节绪论课型专业课课时2(3)教具学具电教设施多媒体底盘实物教师鲍晓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汽车底盘的总体构造及发展状况2.现在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能力培养点1.掌握汽车底盘的总体构造及发展状况2.了解现在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德育渗透点汽车维修企业的规章制度学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汽车底盘的总体构造及发展状况难点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学法引导举例、分组讨论、问答与练习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无删节,增加汽车总体构造及底盘相关新知识参考资料《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周林福主编《汽车底盘常见维修项目实训教材》朱军主编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绪论学习目标:了解汽车底盘的总体构造及其发展情况课程内容: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0.85马力(1000马力=735.5千瓦)汽油机的三轮汽车,二冲程、589w 1886年1月29日获得了专利认证。
后来人们将这一天作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日。
1986年戴姆勒又与梅巴赫制成了810W的四冲程汽油机,并装到四轮汽车上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0多年间,是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初步形成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和美国。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推出了著名的“T ”型轿车,其上装有一台20马力的四缸汽油机。
●1913年在汽车行业率先采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流水线怍业方式生产汽车,使这种车型的产量迅速上升,成本大幅下降,福特“T”型车先后共生产了1500万辆,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
被誉为“汽车大王”。
●1967年,德国的波许(Bosch)公司研制出D型(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及温度来测量进气量)叶特朗尼克(Jetronlc)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装在大众公司VWl600轿车上,它开创了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的新时代。
了解课程要求回忆对汽车知识的相关了解:回答:1、汽车的定义?有动力装置、四轮以上、无轨道2、提问:有没有人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什么时候,生产的?什么车?3、初期最具影响力的车是?看汽车发展视频10分5分钟5分钟10分钟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1973年又开发了L型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空气流量计来测量进气量)●1979年,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汽车悬架发展史

空气悬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早期用于机械设备隔
振。1947年,美国首先在普耳曼汽车上使用空气悬架, 意大利、英国、法国及日本等国家相继对汽车空气悬 架作了应用研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到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才被应用在载重车、大客车、小轿车及铁 道汽车上。目前国外高级大客车几乎全部使用空气悬 架,重型载货车使用空气悬架的比例已达80%以上, 空气悬架在轻型汽车上的应用量也在迅速上升。部分 轿车也逐渐安装使用空气悬架,如美国的林肯等。在 一些特种车辆(如对防震要求较高的仪表车、救护车、 特种军用车及要求高度调节的集装箱运输车等)上,空 气悬架的使用几乎为唯一选择。
按汽车悬架的结构特点分为:
非独立悬架:两侧车轮由整体式车桥刚性的
连接在一起,只能共同运动的悬架。广泛应 用于货车、客车和轿车后悬架。
独立悬架:两侧车轮由断开式车桥连接,车
轮单独通过悬架于车架连接,可以单独跳动。 广泛应用于轿车前悬架。
独立悬架
麦弗逊滑柱式独立悬架,烛式独立悬
架,横臂式独立悬架(单横臂式独立悬 架,双横臂式悬架),多连杆式悬架, 纵臂式独立悬架(单纵臂式独立悬架, 双纵臂式独立悬架)
汽车悬架的组成示意图
横向推力杆 横向稳定杆 阻尼元件
弹性元件
纵向推力杆
在马车出现的时候,为了乘坐更舒适,人类就开始对马车 的悬架——叶片弹簧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在1776年,马车 用的叶片弹簧取得了专利,直到20世纪30年代,叶片弹簧才 逐渐被螺旋弹簧代替。汽车诞生后,相继相继出现了扭杆弹 簧、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等弹性件,1934年 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由螺旋弹簧组成的被动悬架。被动悬架 的参数根据经验或优化设计的方法确定,在行驶过程中保持 不变,但它很难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减振的效果较差。被动 悬架主要应用于中低档轿车上,现代轿车的前悬架一般采用 带有横向稳定杆的麦弗逊式悬架,比如桑塔纳、夏利、赛欧 等车,后悬架主要有复合式纵摆臂悬架和多连杆悬架等。半 主动悬架的研究工作始于1973年由D.C.Karnopp首先提出, 现在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汽车悬架发展史

单横臂式独立悬架
横臂的内端与车身铰接,外端与车轮相接,弹性元件装在横臂与车身之间。 当弹性元件变形时,横臂以铰接点为中心带动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双横臂式悬架特点
这种类型的独立悬架广泛用于小型卡车的前 悬架及客车的前后悬架上。从对驾乘舒适性 要求高的高级豪华轿车到需要硬悬架的运动 车和赛车,都能看到这种悬架。车身和车桥 由两个悬架臂连接,一个悬架臂称为上控制 臂 (或称为上连接臂),另一个悬架臂称为下 控制臂(或称为下连接臂)。
按汽车悬架的结构特点分为:
非独立悬架:两侧车轮由整体式车桥刚性的 连接在一起,只能共同运动的悬架。广泛应 用于货车、客车和轿车后悬架。
独立悬架:两侧车轮由断开式车桥连接,车 轮单独通过悬架于车架连接,可以单独跳动。 广泛应用于轿车前悬架。
独立悬架
麦弗逊滑柱式独立悬架,烛式独立悬 架,横臂式独立悬架(单横臂式独立悬 架,双横臂式悬架),多连杆式悬架, 纵臂式独立悬架(单纵臂式独立悬架, 双纵臂式独立悬架)
谢谢大家!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汽车在半主动和主动 悬架的研究方面起步晚,与国外的差距大, 绝大部分采用被动悬架。在西方发达国家, 半主动悬架在80年代后期趋于成熟,福特 公司和日产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应用,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主动悬架由于控制复杂,到上 世纪90年代,仍仅应用于排气量大的豪华 汽车。
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使具 有安全、智能和清洁的绿色智能悬架将是今后汽 车悬架发展的趋势,悬架技术的每次跨越,都和 相关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自动控 制技术、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先进制造技术、 运动仿真等为悬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 障。同时,悬架的发展也给这些相关学科提出更 高的理论要求,使人类的认识迈向新的、更高的 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然了 很多超级跑车现在还在尝试用碳纤 维做的一体化的底盘 这个很不错 除了很轻
外 韧性大大的增加 安全性也增加了不少哦
• 奔驰水陆两用概念车 碳纤维底盘设计
S NBT全碳纤维底盘和支架基本改良完成
• 汽车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 和制动系
汽车底盘的发展史
• 现在大部分的轿车都采用了“承载式”的 底盘
• 通过对底盘的模压 和局部的加固 去掉了大梁部分 车子内 部空间更大 布局更容易
• 现在很多大客车以及城市公交车也采用了承载式的底盘 车子的进门踏板几何和道沿一样高 两边空出的车体部分 做了大空间的行李箱 由于车子没有大梁的设计 车子抗扭 能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