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地理位置
找一找:两河流域是哪两河?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今伊拉克境内)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 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 的“伊甸园”即在此。
2193-2120
2112-2006 2006-1763 1894-1595 1595-1157 1157-1025 1025-732
732-627
612-539
二.古巴比伦王国
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材料一:汉谟拉比拥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各种官吏由国王本人 任免。各行省和城市总督的重要职责有:管理王室土地;对合法占有的 土地给予保护,对非法占有的土地子以没收;出租王室土地,征收各种 租税。
泥板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产生有什么作用?
楔形文字的发明,促进 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便 利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是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 重要标志。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历法和计数法
苏美尔星 象盘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 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他们规 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 “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 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 星神、金星神、土星神。我们现在使 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 由此演变而来的。在计时方法上,他 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 分,每分钟分为60秒。
材料二:国王或中央政府对地方法庭实行监督和控制。汉谟拉比建立 了严格的军事制度……亲自掌管军队大权,他可以任意调拨军 队。……他把神庙经济完全纳入王室经济,使其成为王室经济的一部 分。……汉谟拉比还控制了地方神庙的收入。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8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8张PPT)

太阳神沙马什
象征权力与正义的权杖
国王汉谟拉比
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 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 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 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 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 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 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君权神授
我是小法官
(公元 古提王国与拉格什第二
前4000-
王朝
2006年)
乌尔第三王朝
2900-2334 2334-2193 2193-2120 2112-2006
伊辛-拉尔萨
2006-1763
第 二 阶 段
巴比伦 文明 (公元 前2006539年)
古巴比伦王国 加喜特王朝 伊辛第二王朝 巴比伦第五王朝
亚述帝国
1894-1595 1595-1157 1157-1025 1025-732 732-627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西亚
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今伊拉克境内)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 收 成 是 播 下 种 子 的 200 倍 。 普 林 尼 说 , 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 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 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 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社会生活: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 等方面的规定,显示出古巴比伦繁荣的商品经济。
我是小法官
人物介绍: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某;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维某;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事件一:阿某与维某合开了一家船舶货运公司,雇佣了穆某为船 工,帮助其运输货物,有一次穆某因自己疏忽导致沉船且船上物 资全部损失。阿某得知此事之后非常生气,阿某与穆某发生冲突, 维某儿子前来劝架,但因争执激烈,阿某不慎导致维某儿子眼睛 受伤,穆某牙齿脱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3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33张PPT)

行的一种文字。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 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局部图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社会等级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法典 主要 内容
家庭奴隶制: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规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 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 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 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 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旱地区,自然环境其实并 不算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 低洼,多沼泽,除了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 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 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由于这样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 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又依赖人工灌溉, 这样一来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这种巨大的水利工程,绝非一家一户所能完成,它 需要较大范围内人们的集体协作。这样,人们的相 互往来和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从而推动了两河流 域国家的形成。
前4000到3000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了。那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代两河流域人的文明。
学习目标
1.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 实行。 3.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感受人 类法制的源远流长。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三、《汉谟拉比法典》
2.内容:

《古代两河流域》PPT精品课件

《古代两河流域》PPT精品课件
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家送庭去奴抵隶债。制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说经明济商活品跃经济在
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二.古巴比伦王国
3.《汉谟拉比法典》评价:
《汉谟拉比法典》,较为系统地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法律精 华。对犹太法典、波斯等国的成文法典,乃至古希腊、罗 马的立法都产生影响。
古巴比伦王 国被外族灭 亡。
公元前 1595年
空 中 花 园
公元前 539年
波斯帝国 消灭了新 巴比伦王 国。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两河流域文明:
特点: 一头粗、 一头细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 削成尖头的芦杆或木棒作笔,在软泥板上压刻 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 所以由这些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依据材料,思考古巴比伦社会分为了几个等级?
三个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二.古巴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法典》: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 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九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 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 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 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 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 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古巴比伦王国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9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9张PPT)

3.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_拥__有___公__民__权__的___自__由__民_____、无__公__民__权___的_ ___自__由__民_____和__奴___隶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链接课本P8-相关史事 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
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 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 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私有制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史料分析 随着版图的扩大,作为“威武之主、四方之王”的汉谟拉比每天要 处理的申诉案件几乎应接不暇。于是他下令将昔日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 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汇编成法典并刻在石柱上,竖立在巴 比伦的马杜克大神殿里,供臣民们瞻仰与学习。由此看来《汉谟拉比法 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使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被 征服国的地方法律达到一致,以便巩固古巴比伦王国,调整各种社会关 系加强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
材料三:
他自称“天神安努与地神恩利尔所宠爱之人”,“恩利尔所任命
的牧者”,“战神萨巴巴的堂兄弟”及“众神之王”,其权力得自享
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材料四:
神化自己,兴修水利
灌溉农业在两河流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汉谟拉比非常重
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
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尤其是第33年重凿的“安努与恩利尔所
宠爱的汉谟拉比运河”,工程浩大。
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起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 ②汉谟拉比加强中央集权,使巴比伦进入最 强盛时期。 ③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ppt精品教学课件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ppt精品教学课件

2、汉谟拉比当政时期实行的措施
1、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个人统治; 2、发展经济,缓解内部矛盾;
3、进一步对外扩张。
全 盛 时 期 古 巴 比 伦 王 国
三、汉谟拉比法典
1、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 汉谟拉比即位不久便命人编写了一部内容丰 富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历史 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善的成文法典。 1901年12月,法国人在伊朗发掘一块黑 色椭圆柱形的石柱,经过研究,它是古巴比 伦王国第六任国王汉谟拉比颁行的法典,现
视野,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当时,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 落战争经年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穆罕默德成家立
业后,认真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否定了当时阿拉伯半岛流
行的多神崇拜,阐释了独尊一神的思想。
创立伊斯兰教
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多神崇拜,各部落有着不同的 信仰。为了争夺牧场,部落间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矛盾尖锐,
苏美尔人城市遗址
二、古巴比伦王国的崛起
1、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
公元前两千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 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 领巴比伦,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792年,第 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即位,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
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古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
邦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区域大国。
楔形文字是用削尖的木棍压在湿润的泥板上“写”
成的,因为按压时,总是“笔头”先行,提“笔”后 留在泥板上便是一串串横竖交叉、前尖后阔、形似木 楔或钉头的符号。“写”好的泥版经过晒干或烘干, 就成为泥版文书。
两河流域刻有楔形文字的碑
2、苏美尔人的兴衰
古文学家通过对楔形文字的破译,以及考古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28张PPT)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发展历程
为什么政权更迭频繁?
两河流域无天 然屏障,许多古代 民族相继在此登台 亮相,演出一部弱 肉强食的战争史。
古代两河流域兴衰史
看书并完成年代尺,请在相应的时间上标出历史事件。
前3500 年出现 了以城 市为中 心的小 国。
前2400 年实现 了初步 逐步统 一。
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 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
楔形文字
古 老 的 文 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 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 字之一。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 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 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 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 文字”。
初步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当苏美尔地区各城邦
混战之时,阿卡德人萨尔

贡武力征服了苏美尔主要

城邦,于公元前2334年 创造了阿卡德大帝国。尽

管在军事上萨尔贡取得了
胜利,但由于苏美尔文明

要远远高于阿卡德文明,
阿卡德人几乎全盘接受了

阿卡德王国建立者萨
尔贡一世青铜头像 苏美尔文化,包括她的文
前7世纪末到6世纪前 期新巴比伦王国。
前18世纪古 巴比伦王国 最强盛时期。
前539年新巴比伦 王国被波斯灭亡。
公元前 4000年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前 2000年
公元前 1000年
公元元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产生小国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 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在公元前3500年时, 苏美尔人开掘沟渠,依靠 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 用了两河湍急的河水,在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 第一代文明。到公元前 3000年时,苏美尔人生 活的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 的城市国家。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9张PPT)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9张PPT)

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
《乌尔纳姆法典》Hale Waihona Puke 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前言
3、体—现—精《神汉:谟法拉治比、法正典义》序言
正文:282条 结语
阅读材料,请你分析颁布法律的 目的和其所体现的精神。
三、《汉谟拉比法典》
4.内容 a.社会等如体级果现:自原古由始巴民的比毁“伦损同分任态为何复拥自仇有由”公民原民的则权眼,的睛一自,定由则程民应度、毁上无其反公眼映民睛了权。法的(第典自1的由96民条) 和奴隶三如公 人个果正 之严自观 间格由念 。的民,社折但会断这等自种级由公。民正的主手要足体,现则在应身折份其和手社足会。地(第位1相97同条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能准确说出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文明成
学 就以及古巴比伦王国的强盛。 习 ➢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认识 目 它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能够客观辩 标 证的评价该法典。
目录
DIRECTOR Y


文 贰文 肆
明 之 源
文 明 之
明 之 魂
文 明 之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代两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材料一 大部分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 旱炎热,河流流量不稳定。 材料二 两河地区无天然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 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扎格罗尔山脉和托罗斯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 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 神。……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 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 最强盛的时期。
二、古巴比伦王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谟拉比法典》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
目的: 为了维护奴隶主统治(利益) 制定者: 汉谟拉比 地 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 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 质: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影响: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 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 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文 明 历 程
自然 环境
位置 美索不达米亚
河流
文 明 成 就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建筑:空中花园 历法:阴历 其他:……
例题与训练 1.最早在两河流域建立国家的是 A A.苏美尔人 B. 阿卡德人 C.非尼基人 D. 西伯来人 2.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A 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恒河⑤印度河 A. ②③ B. ④⑤ C. ①⑤ D. ①④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连河流域是在 C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19世纪 C. 公元前18世纪 D.公元前16世纪 4. 对古巴比伦王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公元前19世纪统一两河流域 B. 汉谟拉比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C. 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 D.空中花园是其文明的象征
1、什么制度相当发达?
自学指导: 自读课本第8页第一段, 回答下列问题。
奴隶制度
2、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什么现象?
战俘
买卖
3、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家庭奴隶制
4、法典还有哪些规定?说明什么?
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块 巨大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 座神殿里,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 宫。石柱上部是一副精致的浮雕, 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权标授予汉 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 体条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条, 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 承和审判制度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很多严格规定了奴隶和奴隶 主之间的关系,规定如何处理自 由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比较全 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 状况。
5、阅读下列材料. 西亚的城邦往往为了争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权而战,而各个城邦 有各自不同的强大时期,因此也都先后统治过这一地区。巴比伦控 制该地区是在其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因为臣民们相互之间常常 因观点不同而发生冲突,于是汉谟拉比就制定了一套全体人民都必 须遵从的法律。有282条法律条款,包括刑事法及有关占有奴隶、 结婚和离婚、偿还债务和支付工资等方成的法律。一些法律听起来 还很合理:如第233条规定:“倘若一个建筑者建造一幢房 子,……而工程不完善,……这一工程应由该建筑者本人出资修 缮。” (1)以上历史人物的事迹属于哪一国家? (2)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哪两条大河?上述人物何时统一该地区? (3) 汉谟拉比制定了一套全体人民都必须遵从的法律名称是什么? 如何评价他的法律?
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
幼发拉底河 巴比伦
意为两河之间的 地方
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文明历程
兴起: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 出现了很多的小国。
发展: 强盛,
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 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 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 央集权国家。
衰落:
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 内部战乱,逐步衰落
古巴比伦城遗址
幼发拉底河中游 苏美尔人
意义: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3、制订《汉谟 拉比法典》4、兴修水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