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
十二正经速记口诀

以下是一个用于帮助记忆十二正经的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具体解释:- 肺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
- 大肠经:起自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入缺盆(锁骨上窝),络肺属大肠,向下通过横膈,属大肠。
- 胃经:起于鼻翼旁,上至鼻根中,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穴),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穴(任脉)处,再向后沿着下颌骨的后下缘,至大迎穴处,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脏。
- 脾经:起于大指(趾)之端,循指(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 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
- 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沿手背尺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膈肌,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另一分支从项部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十二正经简介及速记歌诀

十二正经速记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子午流注经络走向: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肺气推陈出新。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此“长生十二灯”分别是:双足涌泉、会阴、关元、命门、膻中、至阳、天目、玉枕、百会、双手劳宫。
关元、会阴、命门合起来是精鼎。
至阳与膻中合起是气鼎。
天目、玉枕、百会合起是神鼎。
1.手太阴肺经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手太阴经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2.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接(口)禾髎,鼻旁五分号迎香。
3.足阳明胃经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十二经脉穴位歌诀

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穴位歌诀手阳明大肠经穴歌-—-—三边、三间(肌肉、肌腱、骨骼)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与温溜,下廉(lian)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liao)迎五里,臂臑(nao)肩髃(yu)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liao),终以迎香二十止。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少阳三焦手丛经,二十二穴起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历,外关支沟会宗逢,三阳络入四渎内,注入天井清泠(ling)中,消泺(luo)臑会肩髎穴,天髎天牖(you)经翳(yi)风,瘛(chi)脉颅息角耳门,和髎上行丝竹空。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于小指设,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曲垣(yuan)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quan)髎入听宫。
手太阴肺经穴歌-—-—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也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手厥阴心包经穴歌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手少阴心经穴歌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郄(xi)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
足阳明胃经穴歌(胫骨嵴旁开1横指——小腿)(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方屋翳(yi)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bi)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du)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明穴,大趾次趾之终端。
足少阳胆经穴歌(腓骨前缘——小腿) (风市——大腿)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客主颔(han)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至,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
风池肩井渊液长,辄(zhe)筋曰月京门乡,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渎。
阳关阳陵复阳临。
十二经循行路线歌

十二经循行路线歌1.手太阴肺经循行歌手太阴肺中焦生,络肠循胃散流行,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臑肘中,循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端通,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2.手阳明大肠循行歌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岐骨两筋循臂肪,入肘外廉循臑外,肩端前廉拄骨旁,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直上颈,斜贯颊前入齿当,环出人中交左右,上挟鼻孔注迎香。
3.足阳明胃经循行歌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入上齿,还出挟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膈入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内,一支幽门循腹中,下行直合气街逢,遂由髀关抵膝膑,胻跗足趾内间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趾外间通,一支别走足跗趾,大趾之端经尽已。
4.足太阴脾经循行歌太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腨循胻经膝里,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挟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中。
5.手少阴心经循行歌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
支者还从肺系走,直上喉咙系目瞳。
直者上肺出腋下,臑后肘内少海从,臂内后廉抵掌中,锐骨之端注少冲。
6.手太阳小肠经循行歌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侧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臑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内,向腋络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属小肠。
一支缺盆贯颈颊,至目锐眦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抵鼻升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别络接。
7.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歌足太阳经膀胱脉,目内眦上起额尖。
支者颠上至耳角,直者从颠脑后悬,络脑还出别下项,仍循肩膊侠脊边,抵腰膂肾膀胱内,一支下与后阴连。
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贯胛侠脊过髀枢,臂内后廉腘中合,下贯腨内外踝后,京骨骨下趾外侧。
8.足少阴肾经循行歌足肾经脉属少阴,小趾斜趋涌泉心,然骨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腨内侵,出腘内廉上股内,贯脊属肾膀胱临。
直者属肾贯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寻。
支者从肺络心内,仍至胸中部分深。
9.手厥阴心包经循行歌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腑循臑内,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络相通。
十二经气血、奇经八脉、八脉交会歌诀,建议收藏!

十二经气血、奇经八脉、八脉交会歌诀,建议收藏!
十二经气血、奇经八脉、八脉交会歌诀
十二经气血特点歌诀
十二经脉气血殊,多气多血唯阳明,
少气太阳厥阴经,二少太阴常少血”。
多气逆滞多血热,明晰特性诊治成。
奇经八脉歌
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
一源三歧冲任督,起于胞宫出会阴,
冲任属肝调气血,冲病气逆任疝瘕。
督调阳脉系肾精,督脉为病脊强折。
冲脉并上足少阴,至胸上布绕咽唇,
任脉循前中正上,抵咽环唇人眶下,
督行后背抵脑巅,前行鼻柱龈缝间。
阴维维络在诸阴,小腿内合足太阴,
过胸上颈会任脉,阳维维络诸阳脉,
足外踝合足少阳,循胁上肩项合督。
阴跷内踝腿内.上,阳跷外踝胁肋侧,
共上内眦太阳会,维调足力目开合。
带脉围腰如束带,护束诸脉疏肝脾。
八脉交会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

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1.心经歌诀一手少阳是心经,止于少冲起极泉。
神志血病痛痒疮,烦热悸汗皆有关。
极泉腋窝动脉览,青灵肘上三寸牵。
少海肘后五分连,灵道掌后一寸半。
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郄腕后半寸间。
神门掌后锐骨端,尺屈肌腱挠侧缘。
少府四五掌骨后,少冲小指内侧边。
2.心包经歌诀二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中冲尽。
心胸肺胃效皆好,吐泻痒疮亦可寻。
天池乳外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
曲泽肘内横纹上,郄门去腕五寸寻。
间使腕后方三寸,内关掌后二寸停。
掌后纹中大陵在,两条肌腱标准明。
劳宫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是中冲。
3.肺经歌诀三手太阴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
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
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肘上五寸擒。
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
太渊纹上动脉动,鱼际大鱼骨边中。
少商指甲根外角,去指甲角韭叶明。
4.肝经歌诀四足厥阴是肝经,起于大敦期门终。
前阴生殖肠胆病,气血五脏治最灵。
大敦拇趾外甲角,行间纹端趾缝寻。
太冲关节后凹陷,踝前筋内取中封。
踝上五寸蠡沟穴,中都踝上七寸擒。
膝关阴陵后一寸,曲泉屈膝尽横纹。
阴包膝上方四寸,五里气冲下三寸。
阴廉气下二寸中,急脉阴旁二五分。
十一肋端章门是,乳下二肋寻期门。
5.胆经歌诀五足少阳是胆经,从头走足行身旁。
起于外眦童子髎,止于足部窍阴上。
头侧耳目咽喉病,神志热妇运动恙。
外眦五分童子髎,听会耳前珠陷祥。
上关颧弓上缘取,内斜曲角颌厌当。
悬颅悬厘在下方,相距半寸君莫忘。
曲鬓耳前发迹边,率谷入发半寸量。
天冲率后斜五分,浮白率后一寸乡。
头窍阴穴乳突上,完骨乳突后下方。
本神神庭三寸旁,阳白眉上一寸量。
入发五分头临泣,庭维之间取之良。
目窗正营及承灵,相距寸寸寸半量。
脑空池上平脑户,粗隆上缘外两旁。
(完整版)十二经循行及特定穴歌诀

十二经脉循行LU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LI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颙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隔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ST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SP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隔,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隔,注心中。
HT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SI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拙,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BL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中医12经络口诀

中医12经络口诀1、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2、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3、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
4、肝经对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6、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7、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8、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9、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10、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11、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心事过多压力重。
12、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
14、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1.心经歌诀一手少阳是心经,止于少冲起极泉。
神志血病痛痒疮,烦热悸汗皆有关。
极泉腋窝动脉览,青灵肘上三寸牵。
少海肘后五分连,灵道掌后一寸半。
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郄腕后半寸间。
神门掌后锐骨端,尺屈肌腱挠侧缘。
少府四五掌骨后,少冲小指内侧边。
2.心包经歌诀二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中冲尽。
心胸肺胃效皆好,吐泻痒疮亦可寻。
天池乳外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
曲泽肘内横纹上,郄门去腕五寸寻。
间使腕后方三寸,内关掌后二寸停。
掌后纹中大陵在,两条肌腱标准明。
劳宫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是中冲。
3.肺经歌诀三手太阴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
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
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肘上五寸擒。
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
太渊纹上动脉动,鱼际大鱼骨边中。
少商指甲根外角,去指甲角韭叶明。
4.肝经歌诀四足厥阴是肝经,起于大敦期门终。
前阴生殖肠胆病,气血五脏治最灵。
大敦拇趾外甲角,行间纹端趾缝寻。
太冲关节后凹陷,踝前筋内取中封。
踝上五寸蠡沟穴,中都踝上七寸擒。
膝关阴陵后一寸,曲泉屈膝尽横纹。
阴包膝上方四寸,五里气冲下三寸。
阴廉气下二寸中,急脉阴旁二五分。
十一肋端章门是,乳下二肋寻期门。
5.胆经歌诀五足少阳是胆经,从头走足行身旁。
起于外眦童子髎,止于足部窍阴上。
头侧耳目咽喉病,神志热妇运动恙。
外眦五分童子髎,听会耳前珠陷祥。
上关颧弓上缘取,内斜曲角颌厌当。
悬颅悬厘在下方,相距半寸君莫忘。
曲鬓耳前发迹边,率谷入发半寸量。
天冲率后斜五分,浮白率后一寸乡。
头窍阴穴乳突上,完骨乳突后下方。
本神神庭三寸旁,阳白眉上一寸量。
入发五分头临泣,庭维之间取之良。
目窗正营及承灵,相距寸寸寸半量。
脑空池上平脑户,粗隆上缘外两旁。
风池耳后发际陷,颅底筋外有陷凹。
肩井大椎肩峰间,渊液腋下三寸见。
辄筋腋前横一寸,日月乳下三肋现。
京门十二肋骨端,带脉章下平脐看。
五枢骼前上棘前,略下五分维道见。
居髎膈前转子取,环跳髀枢陷中间。
风市垂手中指尽,其下二寸中渎陈。
阳关阳陵上三寸,腓头前下阳陵泉。
阳交外丘骨前后,踝上七寸丘在前。
光明踝五阳辅四,悬钟三寸骨前缘。
外踝前下丘墟寻,临泣四趾本节扪。
侠溪穴与地五会,跖趾关节前后寻。
四指外端足窍阴,四十四穴仔细吟。
6.肾经歌诀六足少阴肾经属,起于涌泉止腧府。
肝心脾肺膀胱肾,肠腹泌尿生殖喉。
足心凹陷为涌泉,舟骨之下是然谷。
太溪内踝跟腱间,大钟溪泉稍后主。
水泉太溪下一寸,照海踝下四分处。
复溜踝上二寸取,交信溜前胫骨后。
踝上五寸寻筑宾,膝内两筋取阴谷。
从腹中线开半寸,横骨平取曲骨沿。
大赫气穴井四满,中柱肓腧平脐看。
商曲又凭下脘取,石关阴都通谷言。
幽门适当巨阙侧,诸穴相距一寸连。
再从中线开二寸,穴穴均在肋隙间。
步廊却近中庭穴,神封灵墟神藏间。
或中愈府平璇玑,都隔一肋仔细研。
7.胃经歌诀七足阳明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
胃肠血病与神志,头面热病皮肤病。
承泣下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眶下孔。
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唇旁四分灵。
太迎颌前寸三陷,颊车咬肌高处迎。
下关张口骨支起,头维四五旁神庭。
人迎结喉旁动脉,水突迎下打筋凭。
气舍锁胸两头间,缺盆锁骨上窝中。
气户锁下一肋上,相去中线四寸平。
库车屋翳鹰窗接,都膈一肋乳中停。
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诸穴君要明。
不容巨厥旁二寸,其下承满与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平。
外陵大巨水道穴,归来气冲曲骨邻。
髀关髂下平会阴,伏兔膝上六寸中。
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
膝外下陷是犊鼻,膝下三寸三里迎。
膝下六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行。
再下一寸下巨虚,条外一指是丰隆。
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动脉凭。
陷谷跖跗关节后,次中趾缝寻内庭。
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要记清。
8.脾经歌诀八足太阴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
遍织五脏和生殖,血舌肠腹及尿频。
大指内角隐白注,大都节前陷中寻。
太白节后白肉际,基底前下是公孙。
商丘内踝前下找,踝上六寸漏谷是。
踝上三寸三阴交,陵下三寸地机朝。
膝内辅下阴陵泉,血海股内肌头间。
箕门鱼腹大筋内,冲门耻骨上边缘。
冲上斜七是府舍,再上三寸腹结连。
脐旁四寸大横穴,大横正在脐两边。
腹哀建里旁四寸,中庭旁六食窦全。
天溪胸乡周荣上,四肋三肋二肋间。
大包腋下方六寸,腋中线上六肋间。
9.小肠经歌诀九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听宫起止祥。
耳目神志及头项,液病痛肿热痒疮。
少泽小指内甲角,前谷泽后节前方。
后溪握拳节后取,腕骨腕前骨陷当。
阳谷三角骨后取,养老转手髁空藏。
支正腕后上五寸,小海二骨之中央。
肩贞纹头上一寸,臑腧贞上骨下方。
天宗岗下窝中取,秉风胛上骨边量。
曲垣胛岗内上缘,陶道旁三外腧章。
大椎旁二中腧穴,天窗扶后大筋旁。
天容耳下曲颊后,歡髎歡骨下廉乡。
听宫之穴归何处,耳平中前线中央。
10.大肠经歌诀十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迎香。
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神热与胃肠。
商阳食指挠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
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岐骨当。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
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
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
曲池屈肘纹头是,肘髎肱骨内廉旁。
肘上三寸寻五里,臂髎三角肌下方。
肩腧肩峰举臂取,巨骨肩尖骨陷旁。
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肌中喉结旁。
禾髎口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
11.三焦经歌诀十一三焦手少阳,起关冲止丝竹空。
头侧耳目热神志,腹胀水肿遗尿癃。
关冲无名指甲内,液门握拳指缝讨。
中渚液门上一寸,阳池腕表有陷凹。
腕上二寸取外关,支沟腕上三寸安。
会宗三寸尺骨缘,三阳络在四寸间。
肘下五寸寻四渎,肘上一寸天井见。
肘上二寸清冷渊,消砾渊濡正中间。
臑会肩端下三寸,肩髎肩峰后凹陷。
天髎肩井后一寸,天牖平颌肌后缘。
乳突颌角取翳风,忍脉耳后青络找。
颅息亦在青络上,角孙耳上发际标。
耳门耳前缺陷处,和髎耳根动脉要。
欲寻丝竹空何在,眼眶外缘上眉梢。
12.膀胱经歌诀十二膀胱是太阳,起于睛明终至阴。
脏腑神志皮肤病,表症头腰筋痔凭。
内眦稍上是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停。
眉冲竹上旁神庭,曲差眉冲边上行。
五处紧紧跟曲差,直后正对上星平。
承光通天络却跟,相距俱是半寸程。
玉枕夹脑一寸三,入发三寸枕骨凭。
天柱筋外发际陷,再下脊旁寸半循。
第一大柕二风门,三椎肺腧四厥阴。
心五督六膈腧七,九肝十胆仔细寻。
十一脾腧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气海十五大肠六,七八关元小肠分。
十九旁观廿膂,廿一椎旁百环生。
上次中下四髎穴,骶骨两旁骨陷中。
尾骨之旁会阳穴,第二侧线要分清。
旁开三寸二侧线,第二椎下为附分。
三椎魂户四膏肓,五椎神堂六譩譆。
七椎膈关九魂门,第十平胆阳纲临。
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仓穴已分。
十三肓门四志室,十九胞肓廿秩边。
承扶臀下平横纹,承下六寸是殷门。
浮郗委阳上一寸,委阳腘窝外延行。
委中腘窝横纹里,纹下二寸寻合阳。
承筋合下腓肠中,承山腘下分肉寻。
飞扬外踝上七寸,附阳踝上三寸寻。
昆仑外踝骨后陷,仆参跟骨外下中。
踝下五分申脉是,踝前骰陷金门中。
大骨外侧寻京骨,关节之后束骨邻。
通谷节前陷中是,小指外甲角至阴。
六十七穴分三段,头后中外次第行。
13.任脉歌诀十三任脉二四呈,起于会阴承浆停。
泌尿生殖肠腹病,宽胸理气强壮能。
会阴两阴中间取,曲骨耻骨联合从。
中极关元石门穴,每寸相距一寸均。
气海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阴交明。
肚脐中央名神阙,脐上诸穴一寸匀。
水分下脘与建里,中脘上脘巨阙行。
鸠尾岐骨下一寸,中庭胸剑结合从。
膻中正在两乳间,玉堂紫宫华盖重。
再上一肋璇玑穴,胸骨上缘天突通。
廉泉颌下喉结上,承浆正在唇沟中。
14.督脉歌诀十四督脉二九良,止于龈交起长强。
脑病为主次分段,急热肛鼻脊柱肠。
尾骨之端是长强,骶管裂孔腰腧当。
十六阳关凭髋量,十四命门平肋旁。
十一椎下脊中藏,第十椎下中枢长。
第九椎下是筋缩,第七椎下为至阳。
六是灵台五神道,三椎之下身柱藏。
陶道一椎之下取,大椎就在一椎上。
哑门入发五分处,风府一寸宛中当。
粗隆上缘寻脑户,强间户上半寸量。
后项再上一寸半,百会七寸顶中央。
前顶囟会俱五寸,上星入发一寸量。
神庭五分入发际,两眉中间取印堂。
素髎鼻尖准头乡,水沟鼻居沟上取。
兑端唇上尖端藏,龈交系带齿龈交。
经行背头居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