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4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的能量主要来自

2、你感觉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为什 么呢?
3、你知道大气的热量是怎么来的吗?
读下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大气上界与地球表面垂直阳光的平面上,同样的 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的量一样吗?为什么?
大气增温
大气层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叫“关吗? 2、保温作用的强弱与人类活动有关吗? 3、假如地球没有大气地面温度将会是怎样变化?
练习
1、请在图中填写: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 辐射、吸收、反射、散射、地面反射、大气吸收、地 面热量散失。 2、大气的保温作用会使大气温度不断升高吗?
2、简述太阳辐射大致经过那些环节才能到达地面。
3、你认为太阳辐射能到达地心甚至穿过地球吗?为什 么?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到哪去了?
结论:
1、太阳辐射可以通过大气,但大气会削弱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不可以通过地球,地球能吸收太 阳辐射获得能量。
问题: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大气是怎 样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呢?
(2).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射作用
(3).散射作用: (有选择性)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 (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知识的应用 解释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
2、为什么日出、日落时的朝霞、晚霞也是红色 和黄色?
3、为什么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是红、黄色 ?
A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5页)-PPT优秀课件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5页)-PPT优秀课件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小试牛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 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问题。
4、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学以致用:
大气与生产生活
农业生产为使农作物免受冻害,你知道农民可以采取哪些防御措施吗?请 用所学知识作简单说明。
塑料大棚、玻璃温室、人造烟幕等 ※由于玻璃(或塑料薄膜)的阻挡作用,使温室内的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过玻璃(或塑料 薄膜)与室外的大气进行交换,使大部分热量保留在室内。
※人造烟幕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为什么月球相对于地球温差如此之大呢?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上界
大气反射
大气吸收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5页PP② C.③
D.④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结论:太阳(辐射)是(太阳系)行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结论:地面(辐射)是大气直接的热量来源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主讲人:张凯
01
大气的受热过程
02
热力环流
03
大气的水平运动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


与下垫面状
(等压线疏则小, 大,随纬度升高

况有关
密则大)
而增大
2.等压线图的判读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等 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气压场 的类型、风向和风力以及锋面气旋等是高考等压线图判读题 最主要的考查内容。
(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如下 图,单位:百帕):
A.N 地缺少含煤岩层⑤,说明该地古气候不适合森林的 生长
B.从构造上看,该地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C.①~⑥岩层的新老顺序是由老到新 D.N 地缺失③、⑤岩层,可能该沉积时代 N 地处于上升 过程
答案:D
解析:沉积地层一般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因 此①~⑥岩层的新老顺序是由新到老。油气往往储存于背斜 构造,而此地为断层,不可能有油气资源。煤层⑤及地层③ 在 N 地缺失,可能是相应地质历史时期 N 地处于上升阶段, 无法接受沉积造成的。
气压 特征
系统 高压 等压线闭合,数值 中心 中高周低 低压 等压线闭合,数值 中心 中低周高 高压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 脊 狭长区域
低压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 槽 狭长区域
注意点
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 压中心或低压中心的范围
高压脊控制地区与高压中心天 气状况相近 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合在一 起,其控制地区与低压中心一 样以阴雨天气为主
(2012·山东烟台一模)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 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 (1)~(2)题。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如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所示)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精品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精品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基础考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及影响。 2.大气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常见形式。 4.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线索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把握不同区域特征,熟知不同区域的大气热力状况特征。 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 力状况原理。
() D.22.5 km
2.a月,高度1.5 km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解析:第1题,南极地区近地面1月气温高于7月,则图中b月
为1月、a月为7月。由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结
合图中曲线特征,可判断1月该站对流层上界高度在5~10 km之间,即B正确。第2题,图示a月1.5 km以下气温垂直方 向上下冷上热,与对流层规律相反,即出现了逆温现象。结
二逆温的类型、过程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成因
辐射 逆温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 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 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 降温越快
平流 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 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 接触作用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考点精析]
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章第一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热力环流 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 版)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3、北方地区深秋或寒冬时,为什么霜冻常出现在 晴朗的夜晚?〔夏天的露〕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 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近地面气温低,水汽 凝结形成霜或露。
4、青藏高原上的气温日较差大不大?请说明理由。
大。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 射的吸收和反射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 温较高;晚上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 气温降低幅度大,气温低,故气温日较差大。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高 层 大 气

流 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对 流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强;
❖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枯燥,大气中的水汽 和云量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大气逆辐射弱,对 地面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2、白天,晴天气温比阴天高还是低?为什么?夜 晚呢?
使气温不致降 月温面度温升度得骤很降高,,气气温温很很低高。
得过低。
月球
地球
总结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根本能量来源 〔2〕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3〕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现象:高处不胜寒
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4〕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 大气逆辐射 〔5〕波长长短比较: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影响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ppt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ppt

(07宁夏卷)上左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右图中与M、P、N一线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方法:温度
气压
等压面凸向
西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 脊 线 位 置 示 意 图
每年6月以前,副高脊线位于北纬20°以南, 高压北缘是沿副高脊线北上的暖湿气流与 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地区,锋面、 气旋活动频繁,形成大范围阴雨天气,受 其影响华南进入雨季;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 到6月中、下旬,副高脊线北跳,并稳定在 北纬20°~25°之间,雨带随之北移,长 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即梅雨;
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再次北跳,摆动在北 纬25°~30°,这时黄河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进入盛夏。由于 处于高压脊控制,出现伏旱;
D
结论: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2、热力环流
右图是“等高面与等压 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列要求: D C
⑴图中①至⑤点,气压 最高的是 ④ ,气压最 低的是 ⑤ 。 ⑵ A、B两地受热的是 B 地, 空气 膨胀上升 ;冷却的是 A 地,空气 收缩下沉 。 ⑶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⑷画出A、B近地面的等压面。 ⑸总结出同一水平面高低气压区与等压面凹凸的关系。 下凹气压偏低,上凸气压偏高。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 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线跨越北纬30°, 到达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带随之北移,华 北北部、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 8月底或9月初,高压脊开始南退,雨带随 之南移。10月以后,高压脊退至北纬20° 以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
• 从上述可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活动特点: 夏季北进时,持续时间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秋季南 退时,却时间短,速度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 年际变化较大。当其活动出现异常时,常常造成我国较 大范围的旱涝灾害。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 谢谢各位同行老师指导!!!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ppt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ppt课件

判读气压的高低 判断气压高低的依据及判读思路如下: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 空气柱1.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
海陆分布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
同纬度 纬凸出
平原的气温较高
地带 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 寒流经过处气温低
纬凸出
暖流经过处气温高
地形 洋流
冬季,等温线密集
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
我国
秦岭—淮河一线延伸
冬季,南北温差大, 越往北温度越低
高 度
气温
高 度
气温
气温随高度 气温随高度 升高而递减 升高而递增
夜间地面迅速降温,离地面愈近降 温愈快,形成逆温,黎明达最强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上,底 层空气受地面影响而迅速降温
山坡上的冷空气沿斜坡下沉到谷底 积聚并把较暖的空气抬挤上升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其上方为 暖空气,下方为冷空气
平流雾
微专题二
气温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0℃ 3km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但在不
同地点及不同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大于0.6℃
16℃ 2km
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
如右图在②情况下,大气
22℃ 1km
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
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
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到的辐射应为⑦,D 项正确。
2.[考向 大气受热过程对气温的影响]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 300 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强,②弱 B.②强,③弱 C.①强,③弱 D.④强,⑤弱
答案 C
解析 图中①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表示被大气 吸引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 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强,故温度 高,而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③弱,故温度低,由此导致月球表面昼夜温差 大,C 项正确。
A.昼夜温差变大 B.海冰加速融化 C.海水蒸发加剧 D.极地东风加强
答案 D
解析 北极地区,大气的尘埃颗粒增多,白天气温降低,晚上保温作用 加强,昼夜温差减小,A 项错误;温度降低,海冰融化不会加速,B 项错误; 温度降低,海水蒸发减弱,C 项错误;温度降低,冷空气势力加强,极地高 压势力加强,极地东风加强,D 项正确。
7.[考向 热力环流]与此现象类似的有( ) ①海陆风 ②湖陆风 ③城市风 ④太阳风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 A
B.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海陆风、湖陆风、城市风属于热力环流,与其类似;太阳风属于
太阳活动,与其不同。故选 A 项。
(2020·贵阳摸底)下图为某日 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读图完成 8~9 题。
6.[考向 热力环流的判断]据图可知,此时( ) A.山谷气温较低 B.山顶气压较高 C.山坡降水概率大 D.夜晚可能性大
答案 D 解析 图示为我国祁连山某谷地的山风示意图,风由山顶往山谷吹,可 能为夜晚。山顶降温快,气温低,空气密度大,受重力作用沿山坡向下流动, 山谷气温高。山谷海拔低,山顶海拔高,故山顶气压较低。气流下沉降水概 率低。
10.[考向 大气的受热过程]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
A.升高,④增强 B.升高,③增强 C.降低,②增强 D.降低,①增强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大气辐射,③ 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由材料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 后,会释放约 4 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 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会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降低,故 D 项正确。
8.[考向 风向的判断]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北半球,附近气压北高南低,水平气压梯度 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因此乙地的风向 是东北风,故 B 项正确。
9.[考向 风力的判断]此时,风力最强的是( )
读北半球 1 月和 7 月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完成 3~5 题。
3.[考向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气温]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 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是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降 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高;南北温差冬季 大于夏季,故 D 项正确。
1.[考向 大气受热过程]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
右图中的( )
A.①
B.③
C.⑤
D.⑦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表示被大气削弱之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⑦表示射向大
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引的地面辐射;月
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
4.[考向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气温]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 的区域为( )
A.10°~10° B.40°~60° C.70°~90° D.70°~90° 答案 B 解析 北半球 1 月表示冬季,由图中可看出平流层底部 40°~60°处气温 最高,故 B 项正确。
5.[考向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气温]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 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1.[考向 大气的受热过程]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B 解析 夏季温度高,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快,释放出的氨数量多,因此再 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的尘埃颗粒更多,削弱作 用更明显,故 B 项正确。
12.[考向 大气的受热过程]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
考点4 大气的受热过 程及大气运动
第①步
狂刷小题·练速度
(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19·江苏马坝高级中学上学期期中)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 温度高达 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 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 “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 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读图,回答 1~2 题。A.甲地Fra bibliotek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A 解析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图 中四地中甲地等压线最密,因此风力最大,故 A 项正确。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 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 4 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 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 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图一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图二示意北极地区海鸟。据此完成 10~12 题。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条件 C.下垫面性质 D.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
答案 D 解析 对流层热量来源于近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高, 空气越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越弱,气温下降得越快,故 D 项正确。
(2020·河北邢台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下图为我国祁连山某谷地的山风示 意图。据此完成 6~7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