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咏柳教案(精选9篇)

大班语言咏柳教案(精选9篇)

大班语言咏柳教案(精选9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大班语言咏柳教案的资料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咏柳》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咏柳》教案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欣赏古诗,并初步理解古诗含义。

2.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准备:1。

柳条、丝绦、剪刀、碧玉的图片,以及表情图片。

2.录音机、磁带、视频。

3.水袖若干条。

活动过程:谈话导入提问1、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身边的景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出示柳条图片:这是什么?柳树上面有长长的什么呀?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长长的柳条是怎样长在柳树上的?小结:又细又长的柳条是从柳树上垂下来的,你觉的又细又长的柳条像什么?3.柳条上面长着绿绿的是什么?它像什么?小结:春天到了柳树、柳条、柳叶都变得非常漂亮,老师想到了一首关于柳树的古诗,它的名字叫《咏柳》。

4、你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柳,是赞美柳树,它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贺知章写的。

我们一起来听听,你最喜欢哪一句?)二、欣赏并初步理解古诗的含义1.播放视频提问:你最喜欢那一句?(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加文)2.请小朋友朗读一次3.你知道诗句中的图片代表什么意思吗?(碧玉、丝绦、剪刀)4.“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小结:诗人从远处看到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

5.那谁知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思呢?小结:细细的嫩叶究竟是谁的巧手剪出来的?最后诗人终于想出了答案,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这首古诗的意境美不美?那这么好听的古诗怎样读就更美啦!三、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1.我们看看前两句,诗人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

贴表情图)2.诗人看见这么好的景色想到一个问题,这细细的嫩叶究竟是谁剪出来的?这一句应该怎么读?(疑问、贴表情图)3.最后诗人终于找到了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恍然大悟、贴表情图)小结:诗人用古诗来赞美柳树,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赞美柳树?(唱歌,跳舞)四、游戏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柳树、柳条、柳叶。

《咏柳》的教案-1

《咏柳》的教案-1

《咏柳》的教案《咏柳》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咏柳》的教案1活动目标:1、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理解古诗中“咏”、“碧玉”、“妆”、“丝绦”等字、词的含义。

练习发音咏、高、条、绦、垂、知。

3、欣赏古诗,并初步理解古诗发现古诗韵律的特点。

活动重点:理解古诗中“咏”“碧玉”“妆”“丝绦”等词的含义。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古诗并发现古诗韵律的特点。

活动准备:柳树图画、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一、出示一幅柳树的图画。

起幼儿兴趣。

――这是一棵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的?二、欣赏教学课件。

了解一些关于柳树的知识。

1、教师小结柳树的特点:落叶树,柳枝细长,柔软下垂,生长很快,适合在水边生长,树皮,树枝,树根都可入药。

2、让幼儿小结柳树的特点。

――你觉得柳树美不美?什么地方美?三、欣赏古诗<咏柳>的教学课件。

让幼儿欣赏并理解古诗内容。

1、初次欣赏古诗。

――在古代有个叫贺知章的诗人也觉得柳树很美,他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它,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2、完整欣赏古诗《咏柳》,初步理解古诗。

――诗歌里说了些什么?你记住了哪一句呢?3、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字词你不明白?你可以举手问老师。

4、分句理解古诗意思。

5、通过观察课件,小结古诗的特点。

――你们来看一看这首古诗和我们平时所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四、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1、教师范读,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这是一首很美的诗,老师也想念一念,你们来听一听好吗?2、师生一起朗诵古诗:集体、轮念等多种形式。

3、请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咏柳》的教案2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咏柳》教案(通用6篇)

《咏柳》教案(通用6篇)

《咏柳》教案(通用6篇)《咏柳》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柳》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柳》教案1教学目的: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

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板书课题柳树可喜欢春天了,它总是轻轻摇摆那长长的柳条,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柳树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2、自己试读课文。

3、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1、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诗句)2、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3、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过渡:在这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柳树垂下了姑娘长发似的柳条,一阵春风轻拂,那柳条随风摆动,碧玉似的叶子在春光中,仿佛一个个小生命在颤动,多么迷人的春天啊!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2、指名学生背诵。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教学设计《咏柳》教案篇一一、设计理念:小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古诗是有困难的,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形式,通过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同时展示学生的个性。

尊重、相信学生,创设出民主的课堂。

二、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感悟春天。

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引出课题。

将学生的所得进行展示。

(二)尝试解题,初读课文。

1、借以前学过的《咏鹅》了解本课《咏柳》的主要内容。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读古诗的欲望。

2、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

3、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交流认读方法,尤其是自己的独特的识字方法。

4、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三)个性阅读,体会内容。

1、学习第一、二句。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2、再读课文,看图观察柳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3、请学生再读古诗。

4、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感叹。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5、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6、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感。

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读懂一些浅显的诗歌。

《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对诗句内容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品味诗歌意境。

教法及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并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展开想象,开拓思维。

教学准备:微课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以优美的及生动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生机勃勃的春天,再问学生你能背出一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

再引出这首诗,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认读生字,反复朗读我首先请学生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然后我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指导认读“咏、妆、绦”等生字,指导学生写好“裁”等难写的字。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咏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咏、碧、妆、剪、裁”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咏柳》。

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谈话激趣:同学们,春天到来时,天气转暖,花开了,草绿了,小鸟又飞回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满着生机。

春天是这样的美,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

2.释题:“咏”即用诗歌来歌颂和赞美。

“咏柳”即是赞美柳树。

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生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词。

(1)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释词:碧绿:翠绿色的玉石。

妆:装扮,打扮。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丝涤:用丝织的带子。

文中用来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1.学习第一、二句诗。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二句,思考:这两句是是什么意思?(2)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儿童坐在一棵柳树上吹着竹笛)从远处看,倒垂下来的柳条像什么?(像用丝织成的带子)(3)理解句意。

谁能试着说说第一、二两句诗的意思?(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万千条柳枝好像垂下来的绿色丝带)(4)指导朗读。

一要读出对诗人的赞美,二要读出节奏感。

引导:诗人从柳树写到柳枝,又从柳枝写到柳叶,诗人看到这细嫩的柳叶,是怎样想的呢?2.学习第三、四句诗。

(1)指名读第三、四句。

(2)交流汇报:诗人是怎样想的?(柳叶怎么这样细这样尖,好像是人裁剪出来的)(3)诗人又想到是谁裁剪的呢?(二月春风)(4)诗人为什么会想到二月春风呢?(因为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5)投影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导理解。

古诗《咏柳》教学设计(最新4篇)

古诗《咏柳》教学设计(最新4篇)

古诗《咏柳》教学设计(最新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古诗《咏柳》教学设计(最新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咏柳》教学设计篇一《咏柳》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旨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背诵这首诗了。

所以,我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开始,我板书课题咏柳,问学生咏是什么意思,学生摇头,我鼓励学生查字典,得到咏是用诗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颂、赞美的意思。

我在咏字后面加了一个柳字,问咏柳是什么意思?就是赞美柳树。

那快看图读古诗,说说诗人赞美了柳树什么?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咏柳》教学设计篇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喜爱春色。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柳条及用柳条装扮成的两棵柳树。

活动过程:1、边听音乐《柳树姑娘》边进教室,感受歌曲的优美。

——柳树姑娘有长长的辫子,随着春风飘动着,好美啊!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春天到了,那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春天给柳树带来的变化呢?——教师小结: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满身碧绿,就像绿色的玉石,柳条下垂着,就象许多绿丝带在风中飘动。

二年级咏柳教案教学设计(汇总12篇)

二年级咏柳教案教学设计(汇总12篇)

二年级咏柳教案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1:咏柳教案教学设计科目语文课题咏柳教师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创新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2、学生分析:多数学生已会背这首诗,但对诗意不一定了解。

确定五点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写字,写话练习。

创新点: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德育点:通过学习使同学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空白点:观察春天的柳树。

教具生字卡幻灯片主要技术留空白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

咏柳,赞美柳树。

那么,诗人在文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1、出示字卡,指名读生字。

2、检查朗读。

3、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是说的意思是什么?4、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得词语。

1、熟悉生字2、朗读背诵3、思考每句诗的意思4、提出不懂的词语。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1、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妆”、“垂”。

2、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3、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讨论诗中不懂的字的意思。

2、细读课文,体会诗意并说一说。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1、观察春天的柳树,说一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的?(1)、说柳树的颜色。

(2)、说柳枝和柳叶的样子。

2、写春天的柳树。

(1)、先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树。

(2)、写柳树的颜色、柳枝、柳叶的样子怎么美。

1、说一说。

2、写一写。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写话后进行评议,优秀的可在全体同学面前朗读或展出。

评议同学的写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两首《咏柳》。

教材分析: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
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
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前预习搜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
一首诗,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咏、碧、妆、裁、剪”五个生字,
会写“垂、咏”两个生字。

2、通过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
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
极性。

通过查找资料积累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

4、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其他诗人笔下的描写柳树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走进诗人——感知美。

1、图片导入:师:同学们,看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棵什么树?(柳树)小眼睛真厉害!那大家知道吗?柳树是春的信使,每当早春二月,万物都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

在春风的召唤下,柳树热情地伸出修长的双臂,拥抱春天的气息。

千万条柳枝随着微风飘扬,一个个鹅黄的嫩芽在蓝天的映衬下,流动着绿色的光彩。

多美的春天,多惹人爱的柳树啊!
师:在古时,有很多文人墨客写过吟咏柳树的诗词,其中有一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流传至今,名垂千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师板书课题。

2、解诗题: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
(生:咏鹅)
师:咏鹅的意思就是
生:(赞美鹅),
师:那咏柳又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生:就是赞美柳树的意思。

师:真了不起!那你知道大诗人贺知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
4、师介绍写作背景。

师:大诗人贺知章写下咏柳这首诗是在唐天宝三载,也就是天宝744年,他奉诏回乡,一路坐船到达萧山县城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当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时心情格外高兴。

尤其在他看见老宅旁的那棵高大的柳树,此时正值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并成为千古绝唱。

5、知诗人:小朋友们有知道大诗人贺知章的吗?说一说吧!
生说贺知章生平。

师大屏幕出示: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

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人。

他少年时期就以文辞尤佳而出名,晚年与李白交友,善酒后作诗文。

二、初读诗文,识记生字,学写生字
1、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诗人及诗人写下这首诗的背景后,让我们一起读咏柳这首诗。

读诗分三个层次(大屏幕出示:1、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出示古诗咏柳
①学生借助拼音读。

(出示带拼音的咏柳诗)(咏、碧、妆、裁、剪)
②学生去音节读。

③学生记字形并组词。

垂拓展学生选一个再写写锤捶棰睡唾
4、写生字学生先观察,师范写,生练习咏垂
师小结:小朋友们已经认识并会写了生字,下面就让我们追随贺知章的脚步品读咏柳这千古名句吧!
三、读诗文,说诗意,品味美
1、师:同学们,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感觉来,做到口中有声。

师大屏幕出示:整首去掉音节的诗,指生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随机评价)
2、学生理解诗意,师随机板画诗中景,品味美
①同学们真棒!,大家能把《咏柳》这首诗读的样美,那想不想听老师读诗?师读诗。

师:同学们,听老师读诗,你知道了这是描写什么的诗?
生:描写柳树的诗。

师:说的真好。

同学们,《咏柳》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诗中一共有28个字。

写景的诗就是一幅画,画面就藏在诗句里,还藏在我们每个人的想象里。

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学生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板画柳树。

第一句:高高的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师随机问: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呢?
生答:(高大、茂盛、粗壮……)师板画粗粗的柳树树干,无数垂下的枝条
理解:碧玉:绿色的玉,比喻嫩绿的柳树枝叶。

绿丝绦:用绿色的丝编成的带子。

师:同学们,大家理解了第一句诗句的意思,那你们能说说你眼中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柳树?
(学生自由发挥)这就是诗人贺知章亲眼看到的柳树。

师:在诗人的眼中,这是一棵多么婀娜的柳树啊!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出:生接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学习古诗,不但要口中有声,还要眼中有景。

学生接着汇报第二句:
第二句:这细细的柳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

同学们,现在柳树又是什么样子的?
生自由说。

师根据生的描述板画柳树的叶子
师:同学们,这句话中把二月春风比作了什么?(比作了剪刀)这是作者看到的吗?
(生:这是诗人的想象)师板书:想象
师:从哪些字词读出了诗人的想象。

生:裁似
出示:裁:裁剪似:如同好像
师:诗人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柳树的美,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生:接读:(不知/细叶/谁裁处,二月春风/似/剪刀。


总结:真棒!学习古诗,不但要眼中有景,还要心中有情。

师:现在谁能完整的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读一遍。

师:读的真好!字正腔圆,不但读出了诗的节奏,还读出了诗的韵味。

3、师生接读:同学们,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就如同——(生接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它的叶子细细的,就好似剪刀裁剪出来的一样,多么惹人喜爱啊!(生接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同学们,诗人贺知章笔下的柳树美不美?那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
生自由说:
生再读诗。

4、语言拓展:师:二月春风是春天力量的象征,它既然裁出柳叶,
也就能裁出嫩绿鲜红的
满园春色,更能裁出繁华似锦的整个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春风还裁出了什么?
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出了细小的柳叶;
二月春风似,裁出了。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积淀语言。

1、师过渡:同学们,你们都长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张会描绘的巧嘴巴!是啊,贺知章的咏柳之所以这么精彩,皆因为他善于仔细观察,抓住了柳树的特征,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真情,才使得我们与诗人产生了共鸣。

这首诗既有他对旧宅河岸旁大柳树的喜爱,更有对春天的赞美。

其实像这样的古诗词有很多很多,那你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背春天积累的古诗,师随机评价。

2、同学们积累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可真多。

今天王老师还给你们搜集整理几首其他诗人咏柳的诗,大家读一读!
师总结:
同学们,读了其他诗人的用柳树诗,你们觉得有贺知章的咏柳好吗?(生说)王老师告诉你们,不是不好,而是我们通过学习,已经与诗人贺知章相濡以沫,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所以读古诗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胸中有人。

最后王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
《咏柳》唐韩偓[wò]
褭[niǎo]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杨柳枝》【唐】白居易
依依袅袅[niǎo]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咏柳》作者:曾巩朝代:北宋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yǐ]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五、作业:课后再搜集有关描写柳树的诗词和优美片段,整理到笔记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