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 《五柳先生传》 专项练习题
关于五柳先生传的测试题及答案

关于五柳先生传的测试题及答案五柳先生传测试题基础练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写出加粗字的拼音。
shì_________酒zhé_________尽qián_________娄宅_________边吝_________情箪_________瓢衔觞_________ 短褐_________ 人之俦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黑词的含义。
1亦不详其姓字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4曾不吝情去留5箪瓢屡空,晏如也6不戚戚于贫贱7其言兹若人之俦乎8衔觞赋诗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句中义和现在义今义。
1好读书,不求甚解。
①句中义:___________________②现在义:___________________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①句中义:___________________②现在义:___________________3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①句中义:___________________②现在义: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常识和理解性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名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我国_________时期诗人、_________家。
课文是作者托名写的自传,着重描述自己_________的性格和_________的志趣,抒发自己_________的超脱情怀,2作者也是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其作品内容多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试写出一两句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课文中原句填空。
1点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出五柳先生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写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展现五柳先生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展现五柳先生率真放达的个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五柳先生衣食不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描述五柳先生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思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含答案)(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生吞活剥。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惜情去留。
家贫壁立,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核舟记》)B. 好读书,生吞活剥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D.因以为号焉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宠辱偕忘(《岳阳搂记》)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3.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答:4.请结合本身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生吞活剥。
”答:参考答案:1.B、E 2.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
(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翻山越岭钻营。
(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3.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泰,恬淡自足。
(意思对即可)4.结合本身读书习惯;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本色。
不赞成:按照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生吞活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惜情去留。
家贫壁立,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一、填空题1.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文学家______所作,文中的五柳先生是作者自己的别号。
2. 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体现了他的______精神。
3. 五柳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他常______。
4. 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其文简而______,不慕名利。
5. 五柳先生的住所周围种有五棵柳树,因此自号为“五柳先生”,这表现了他的______。
二、选择题1. 《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居住环境是:A. 繁华都市B. 幽静山林C. 田园乡村D. 荒凉沙漠2. 五柳先生对于读书的态度是:A. 只读经典B. 只求甚解C. 不求甚解D. 只读不写3. 五柳先生的饮酒习惯是:A. 每日必饮B. 从不饮酒C. 偶尔饮酒D. 酒量很大4. 五柳先生的写作特点是:A. 繁复华丽B. 简练朴素C. 晦涩难懂D. 长篇大论5. 五柳先生的志趣是:A. 追求名利B. 淡泊名利C. 追求权力D. 追求财富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2. 《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对于读书和写作的态度是什么?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1. 论述《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生活哲学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2. 分析《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人格魅力,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五、翻译题请将以下句子从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六、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五柳先生传》节选,回答问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存争议[1] )。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好读书( ) 嗜酒( ) 造饮辄尽( )短褐( )自娱( )2.说出下列加粗字古今词义的区别。
(1)造饮古义:今义:(2)赞曰古义; 今义: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
(以之)(1) 因以为号焉( ) (2)葛天氏之民欤( )以此自终 ( ) 或置酒而招之( )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二、课内阅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 本文选自《》,作者____ _,_____(朝代)人,谥号_____ 。
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的看法。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五柳先生传》参考答案:一、1、hao4 shi4 zhe2 he4 yu22、(1)古:往、到;今:制造(2)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赞扬3、(1)把用(2)的他4、注意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相联系,其读书自娱,是一种求知的满足,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功利的追求5、率真放达。
二、1.《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靖节先生2.(1)“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一个在读书中探得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附答案.doc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共100分)(教师)一、文学常识填空(共16分,每空2分)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 , 东晋(朝代)田园诗人,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代表作(至少写三篇)《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
二、解释划横线的词语(共46分,每空2分)何进人:表处所性噎酒:喜爱________這饮:往、至U 戚感于贫贱:忧愁的样子或置酒而招之:有时期在必醉:期望以乐其志:对・•感到快乐不详其姓字:不知道曾不吝情去留:竟然,用在“不”前, 晏如也:安然白若的样子亲旦知其如此:I ________ 每有会意: 体会、领会______________ 辄尽:______________ 就___________ 汲汲于富贵: 心情急切的样子环堵萧然:空寂的样子_______________ 衔觞赋诗: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颇示己志:_________ 艄遨__________因以为号焉:句末语气助词加强否定语气;舍不得;去,离开其言兹若人之借乎:此人辈、同类三、翻译下列句子(共18分,每题3分)仁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
2、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已经喝并不舍不得离开, 说走就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牢荡冷清,遮不住风雨和阳光。
—(他的)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 和饮水瓢里经常是卒的,(可是)他安然自若・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5、其言兹若人之借乎?这句话大概说的应该是五柳先上匸这——类人吧?6、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彳也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至【I无比快:乐。
五柳先生传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五柳先生传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练习一、填空:陶渊明,名,字,(朝代)田园诗人,自号,代表作等。
二、注音:嗜()辄()褐()箪()汲()俦()觞()瓢()屡()欤()三、解释词语:何许人:亲旧知其如此:性嗜酒:每有会意:造饮:辄尽: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或置酒而招之:环堵萧然:期在必醉:觞:以乐其志:颇示己志:不详其姓字:因以为号焉:曾不吝情去留:晏如: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四、翻译下列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五、阅读理解。
1、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2、文中哪些句子可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3、文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句子是:。
4、五柳先生的读书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5、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6、五柳先生关于人生态度的名句是:7、本传记介绍人物是按——————一步步展开的,采用先后的表达方式。
8、文章末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9、“不知”“不详”与一般传记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10、“好读书,不求甚解“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今天,句意有了什么变化?你赞同五柳先生“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链接中考:(一)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题。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一篇著名散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批判。
以下是根据《五柳先生传》设计的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陶渊明2. 五柳先生的居所周围有_________株柳树。
答案:五3. 五柳先生的爱好是_________。
答案:读书、饮酒4. 五柳先生对酒的态度是_________。
答案:有酒则饮,无酒则止5. 五柳先生的家境情况是_________。
答案:贫寒二、选择题1. 五柳先生的姓氏是什么?A. 陶B. 王C. 李D. 张答案:A2. 五柳先生的居所环境如何?A. 繁华B. 简陋C. 富丽堂皇D. 幽静答案:D3. 五柳先生为什么被称为“五柳先生”?A. 因为他有五个儿子B. 因为他家门口有五棵柳树C. 因为他有五个朋友D. 因为他有五个学生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
答案: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是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他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而是享受读书和饮酒带来的精神愉悦,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有哪些特点?答案:五柳先生的特点包括:不关心世俗名利,喜欢读书,饮酒,对酒的态度是随遇而安,家境贫寒,但生活态度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论述题1. 根据《五柳先生传》,分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答案: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通过五柳先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五柳先生不追求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选择在简陋的居所中过着淡泊的生活,体现了陶渊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以上练习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柳先生传》的内容和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识记1.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嗜.好()一箪.食()汲.取()吝.啬()举觞.相庆()休戚.相关()屡.次()黔.驴技穷()2.解释下列句中加红的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亲.旧知其如此()(3)期.在必醉()(4)造饮.辄尽()(5)颇示.己志()(6)衔觞.赋诗()(7)环堵..萧然()(8)短褐..穿结()3.下列加红的词不指代五柳先生的一项是()A.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B.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讲述了五柳先生在隐居生活中的三大乐趣:读书,饮酒,著文。
B.文章结尾的赞语是模仿史家笔法,再度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
C.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肯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D.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
5.(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时期人。
本文选自《_______》。
我们所学过的另一篇散文《_______》也选自本集。
(2)从全文内容看,五柳先生就是指_______,这篇文章属于_______散文,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运用能力提升6.下列词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置酒而招不蔽风日不求甚解B.不慕名利忘怀得失期在必醉C.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D.欣然忘食闲静少言衔觞赋诗7.下列加红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因以为号.焉阴风怒号.B.不求甚.解所欲有甚.于生者C.或置酒而.招之登轼而.望之D.亲旧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8.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无怀氏之.民。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娄之.妻有言。
C.学而时习之.。
D.久之.,目似瞑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
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一、【福建省莆田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5题。
(17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⑴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喜爱(喜欢)
⑵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体会(领会)
⑶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期:期望(希望)
⑷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屡:经常(常常)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3分)
读书(好读书)(1分)喝酒(性嗜酒)(1分)写文章(著文章)(1分)
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4分)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言之有理即可)
二、【浙江省湖州市】(8分)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⑵亲旧知其如此(这里指旧交,旧友)
⑶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分,意对即可)
17、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3分)
⑴“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竟然以宅边的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随意自然,绝不附庸风雅,性情何等率真洒脱。
⑵“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读书一旦读到会意之处,便沉醉其中,忘记了一切,特别率真可爱。
⑶“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可以看出他随心而为,毫不拘束,率真放达。
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可知他面对穷苦的生活环境,依然泰然处之,并不追求物质享受,十分率真。
⑸“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明他读书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安慰,特别符合率真的性情。
三、05孝感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固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每有会意(料想,猜测),便欣然忘食
B.造饮辄(就)尽,期(希望,愿望)在必醉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挂心,在意)去留
D.不戚戚(忧愁的样子)于贫贱,不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富贵
6.对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但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天性喜好喝酒,但因家里贫穷不能常有酒喝C.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冷冷清清,不能遮风蔽日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7.下列四项中不能体现五柳先生志趣的一项是(C)A.好读书,不求甚解B.性嗜酒
C.或置酒而招之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8.对本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B.本文的“赞语”既进行了评论,又照应了前文。
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C.本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但思想过于消沉,不足为取。
D.本文多次使用带“不”的句式,突出了五柳先生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高洁志趣。
四、(2011·浙江省温州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
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每有会意(2)性嗜酒
(3)期在必醉 (4)既醉而退
(1)体会、领会 (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b )3分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哪里
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
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1.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22、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分)
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