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设计运动

合集下载

西方设计史(波普运动)

西方设计史(波普运动)

波普运动60年代,伦敦现代艺术学院,汉密尔顿,班汉等的“波普”组织发源于英国,形式主义的设计思潮,它的形成与西方丰裕社会和青少年反叛立场有关,设计思想来自于美国大众文化,是对现代主义运动、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反动,与理性主义、减少主义背道而驰,主要表现在产品、服装、平面三个方面,以服装最为突出。

由于这种追求新颖、古怪、新奇的的宗旨缺少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60年代中期,波普运动开始从历史中寻找借鉴,主要是维多利亚风格和工艺美术运动,设计观念,维克多*巴巴纳克——《为真实世界的设计》,推动了设计观念的发展1)设计应该为广大民众服务,而不是少数富裕国家服务,特别强调为第三世界国家服务。

2)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应该考虑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

国际主义风格米斯——西格莱姆大厦,庞帝——佩莱利大厦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约翰逊称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

设计形式简单,饭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到少则多的原则影响,50年代发展为减少主义。

是包豪斯体系迁往美国后形成的风格,与现代主义同源,但是其意识形态有本质不同,现代主义具有强烈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色彩,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运动,是将设计为上层权贵服务转化为为民众服务的一种手段,其设计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是第一位的。

而国际主义风格这是现代主义风格的继续发展,形式成为第一性,为了形式而牺牲功能,变成一种商业风格。

80年代,其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为青年人所不满。

分支1)米斯主义:SOM设计事务所,减少主义,简单的几何图形,黑白颜色,玻璃幕墙西格莱姆大厦2)粗野主义:柯布西耶,水泥作为表现,暴露结构和建造痕迹,马赛公寓,昌德加尔3)有机功能主义:芬南,沙里宁,曲线,有机图形,郁金香椅子,环球航空公司纽约停机终端,华盛顿国际机场,美国拱门4)形式主义:山崎石世贸中心,日本传统风格与现代主义结合5)高技派:突出构架,英国,理查罗杰斯,蓬皮杜文化中心(高技派+pop),福斯特,汇丰银行大楼人机工学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宗旨是为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对人——机关系的各种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寻找最佳的人——机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波普艺术发展历史

波普艺术发展历史


White Album封面。


汉 密 尔 顿
·
.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他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 响最大的艺术家。
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 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 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 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 明星式艺术家。


.
波普艺术发展历史
1 波普艺术的起源、定义 2 波普艺术的特点 3 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 4 波普艺术的消失
.
波普 艺术的起源与定义
.
起源
波普这个词来自英语的Popular(大众化),最早起源 于英国。二战以后出生的新生一代对于风格单调、冷 漠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 认为它们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的体现,他们希望有 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 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于是在英国青年设计家中出 现了波普设计运动。
.
我的玛丽莲
理查德·汉密尔顿
1965年汉密尔顿就以玛丽莲•梦 露为元素进行拼贴创作, 收藏于Ludwig, Ludwig Forum für Internationale Kunst, Aachen ©The estate of Richard Hamilton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汉密尔顿为The beatles 设计了著名的
.
消逝
波普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 济法则、人机工程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昙 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了。但是波普设计的影响是广泛的,特 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 新鲜空气,由此剌激了这方面的探索。

波普运动名词解释

波普运动名词解释

波普运动名词解释波普运动(theBopshop,简称BUP)是当今西方文化界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广泛流行于欧美和日本。

这种风格对中国现代设计也有很大影响,受到年轻一代的推崇。

:波普艺术( PopArt)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从工艺美术运动中借鉴而来,是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反叛。

其主要特点为追求新奇、怪异、前卫,摒弃历史传统、放弃装饰手法,用简单的几何形式和单纯、鲜亮的色彩来表达内容,在商业和消费社会中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艺术风格。

2。

后现代主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西方艺术派别。

3。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特征:突破现实与再现自然界的统一;模糊艺术与技术的边界,对大量现代科技成果进行综合加工,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精神需求的视觉效果;强调理性而非感性,追求秩序而非混乱;抛弃民族传统文化的束缚,进入多元、多变、无中心、非共识的非传统状态。

4。

波普艺术运动是对以德库宁为首的“国际风格” (InternationalStyle)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和“国际风格”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5。

波普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1)波普设计虽然也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和经济性,但更关注设计的外观效果,即一种更多地带有装饰意味的设计倾向。

( 2)波普设计的名目繁多,有流行音乐、电视节目、书籍插图、服装等。

它所采用的材料通常比较粗糙,色彩不够稳定,一般没有标志。

( 3)波普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一样,都重视理性和秩序,但波普设计把理性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现代主义设计是在理性设计的原则下寻找各种不同的设计原则。

波普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二者在创作思想和方法上具有某些共同点。

在60年代中期掀起了反对抽象艺术的运动, 60年代末、 70年代初,又相继产生了“少数几个的反叛”(counter culture)、“有毒的符号”(poison symbols)、“偶然的抽象”(chance abstract)等设计流派。

现代设计史_名词解释 1(1)

现代设计史_名词解释 1(1)

世界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中期开始,领导者约翰·拉斯金,实践者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强调手工艺,反对机器大生产和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连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传统。

主张向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学习。

装饰主推自然主义风格。

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代表作:《红屋》莫里斯。

名词解释:新艺术运动,时间1895年开始持续到1910年前后。

地点主要在欧洲从法国开始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其他地区,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代表人物或集团:法国的‘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创办、‘现代之家’、‘六人集团’。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延续时间长。

新艺术运动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场运动。

它抛弃所有传统,认为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单纯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在作业方面不是简单的手工作坊,而是大型设计集团,集设计、制作、展览、推广为一体。

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分装饰风格,反对机械化大生产,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名词解释: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建筑家。

代表作有《圣家族教堂》哥特式风格、《米拉公寓》、《居里公园》、《巴特罗公寓》。

风格:摩尔风格阶段,中年开始,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具有很强烈的象征性。

他为之投入43年的圣家族教堂的有机结构和外形,大胆的向当时弥漫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

在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时期,他的风格一度被新一代设计师作为一种可以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抗衡的符号来借鉴。

名词解释: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

装饰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色彩上、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

波普设计运动的发展过程

波普设计运动的发展过程

波普设计运动的发展过程1. 引言波普设计运动(Pop Art)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在美国和英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以大众文化为主题,强调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波普设计运动的发展过程,包括其起源、主要特点、代表艺术家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等方面。

2. 起源与背景波普设计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繁荣和大众消费的时期。

电视、广告、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兴起,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术家们开始关注并借鉴大众文化中的图像和符号,试图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

3. 主要特点波普设计运动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大众文化的主题波普设计运动的艺术作品通常以大众文化为主题,包括广告、商品、明星、电影等。

艺术家们通过挑选和改造这些大众文化中的图像和符号,以一种夸张、鲜艳的方式呈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3.2 多媒体的运用波普设计运动的艺术家们广泛运用了不同的媒体和技术,包括绘画、雕塑、丝网印刷等。

与传统艺术追求纯粹性和独特性不同,波普设计运动强调大众文化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得作品能够更广泛地传达和影响观众。

3.3 色彩的运用波普设计运动的艺术作品通常使用鲜艳的色彩,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艺术家们以明亮的色彩和大胆的对比来突出作品中的图像和符号,使得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4. 代表艺术家波普设计运动有许多代表艺术家,以下是其中几位:4.1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设计运动的重要代表艺术家之一。

他以其著名的马克杯和汤罐头系列作品而闻名,通过大规模复制和丝网印刷的技术,将大众文化中的图像和符号转化为艺术作品。

4.2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罗伊·利希滕斯坦是另一位重要的波普设计艺术家。

简述波普设计运动的评价

简述波普设计运动的评价

简述波普设计运动的评价波普设计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型艺术和设计风格。

它以鲜明的色彩、夸张的形式和大胆的图案设计为特点,强调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的符号和符号化。

波普设计运动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波普设计运动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传统艺术注重对现实的再现和对主观情感的表达,而波普设计运动则更加关注大众文化和大众消费主义的符号和符号化。

它通过使用大胆鲜明的色彩、夸张的形式和大胆的图案设计,将大众文化中的符号和符号化呈现出来,从而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

波普设计运动在传达信息和引起共鸣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波普设计运动的作品常常使用大众文化的符号和符号化,这些符号和符号化往往是人们熟悉和共享的,能够迅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理解。

这种直观、易懂的表达方式使得波普设计运动在传达信息和引起共鸣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波普设计运动在推动消费主义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波普设计运动的作品常常以大众文化和消费品为主题,它们通过夸张的形式和大胆的图案设计,使得消费品更加吸引人、引人注目。

这种宣传和推广的效果有助于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推动市场经济的繁荣。

波普设计运动还对当代设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设计运动的作品在形式上追求简洁明了、色彩鲜艳,这种设计理念在当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代设计注重简洁明了、色彩鲜艳的表达方式,这与波普设计运动的理念不谋而合。

可以说,波普设计运动为当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思路。

总的来说,波普设计运动是一种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艺术和设计风格。

它通过使用鲜明的色彩、夸张的形式和大胆的图案设计,展现了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的符号和符号化,传达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

波普设计运动在传达信息和引起共鸣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对推动消费主义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波普设计运动还对当代设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设计运动的本质

波普设计运动的本质

波普设计运动的本质
波普设计运动的本质是将流行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呈现出充满活力、有趣、吸引人的视觉效果。

这一运动的诞生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当时在美国和英国等地流行的音乐、电影、广告、电视节目、漫画等流行文化成为了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并被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如海报、杂志、产品包装、家具等。

波普设计运动的设计风格具有明确的特征,比如鲜艳的色彩、大胆的图案、简洁的构成、幽默的元素等等。

这一风格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设计界,也一直影响着后来的设计风格,并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

波普设计运动的本质在于它的强调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设计理念,它推崇的是反传统、反权威的设计精神,强调人们的品味与审美观念的多元化。

波普设计

波普设计

发展及影响:




由于波普设计主要是面对青年市场,产品必须廉价, 因而质量无法保证; 波普设计反对现代运动的“少即是多”的主旨,这也 导致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激进设计; 它从新艺术、装饰艺术、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光 效艺术、幻觉艺术、东方神秘主义、太空主义中汲取 营养,并在大众传媒的助长下茁壮成长; 波普设计的影响深远,也为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设计师在室内、日用品、家具、服饰和平面设 计等方面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形式:夸张、奇异、富于想 像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材料多选用塑料 或廉价的纤维板、陶瓷等。 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征。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现代 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 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
特点:


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搬进艺术——以大众 商业文化为基本特色的波普艺术应运而生。 波普艺术的手法是利用现成的工业、商业产品。 从饮料、化妆品的广告、商标、电影宣传画, 到汽车灯、车窗、家用电器,等等,把它们加 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和拼贴,赋予一 定的社会思想意义,有此构成一件新的艺术作 品。
定义:


波普艺术(Pop Art),简单的说就是流行或通俗文化艺 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英国,60年代在美国达到高 潮。波普设计是一个反现代主义的设计运动,反对现 代主义设计的重功能、重理性、严谨而呆板的特点和 研究完美、整洁、高雅、形式单一的传统。 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 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 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波普设计运动的评价:(形式主义的运动)
• ①波普是一场自发的运动,没有系统的理论 指导来指导设计,这场运动只是在形式主义 中进行探索,并没有更加深层的意识形态依 据。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设计运动。 • ②波普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违背了 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和人机工程学等原理。 但它的影响也是广泛的,特别在利用色彩和 表现形式方面开启了这方面的探索。
• 实际上,安迪· 沃霍尔画中特有的那种单调、 无聊和重复,所传达的是某种冷漠、空虚、 疏离的感觉,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 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 • 沃霍尔的作品,突出一种嘲讽与冷静。他描 绘了简单清楚而反复出现的东西,这些都是 现代社会中最令我们记得的形象符号。
• • • •
波普设计运动发展概况 时间:opular)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 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 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
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 王广义把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着浓 厚政治色彩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 直接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商业流行 意味的可口可乐符号相并置,从 而向人们直陈出我们这个消费时 代的真实存在
波普设计作品
谢谢观赏
• • • • • •
b.波普设计运动特点:(重点) ①形式主义设计运动 色彩:单纯、鲜艳 形态:夸张、奇异、有想象力 材料:塑料等廉价的材料 手段:拼贴、放大、组合、模仿
• ②商业主义设计运动 • 设计与创作题材直接取材于充分商业化的日常世 界,是商业主义的。 • 波普设计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产品的寿命是 短暂的,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由于波普 设计主要是面对青年市场,产品必须廉价。
《康贝尔汤罐》 安迪 沃霍尔
《玛丽莲.梦露》
安迪· 沃霍尔
• 安迪· 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 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 沃霍尔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他把那 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可口可乐瓶子、 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等,作为基本元素 在画上重复排立。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 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 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打破了 高雅与通俗的界限,深受世人的喜爱。
波普设计运动
——任南南
《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寻常、如此丰富多彩》
汉密尔顿
波普艺术之父:汉密尔顿
• 汉密尔顿是英国著名艺术家,“波普艺术 之父”。汉密尔顿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创作 于1956年的拼贴画《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 变的如此不同,如此丰富多彩》这个作品 是波普艺术诞生的标志性作品,也标志着 波普艺术的诞生。
• 背景:二战以后出生的新生一代对于风格单调、 冷漠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 分反感,认为它们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的体 现,他们希望有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消费 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 于是在英国青年设计家中出现了波普设计运动。 • 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 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 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 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 • 波普设计运动涵盖范围:室内、日用品、家具、 服饰和平面设计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