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国外茶文化的饮茶习俗

国外茶文化的饮茶习俗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
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国外茶文化的饮茶习俗,一起来看看。
国外茶文化的饮茶习俗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居民酷爱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却觉得津津有味。
该国红茶畅销世界各地,在首都科伦坡有经销茶叶的大商行,设有试茶部,由专家凭舌试味,再核等级和价格。
英国:英国各阶层人士都喜爱饮料。
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
他们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
泰国:泰国人喜爱在茶水里加冰,一下子就冷却了,甚至冰冻了,这就是冰茶。
在泰国,当地茶客不饮热茶,要饮热茶的通常是外来的客人。
蒙古:蒙古人喜爱吃砖茶。
他们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加水放在锅中煮开,然后加上一些,还加牛奶和羊奶,加上适当的盐。
新西兰:新西兰人把喝茶作为人生最大的享受之一。
许多机关、学校、厂矿等还特别订出饮茶时间。
各乡镇茶叶店和茶馆比比皆是。
马里:马里人喜爱饭后喝茶。
他们把茶叶和水放入茶壶里,然后炖在泥炉上煮开。
茶煮沸后加上糖,每人斟一杯。
他们的煮茶方法不同一般:每天起床,就以锡罐烧水,投入茶叶;任其煎煮,直到同时煮的腌肉烧熟,再同时吃肉喝茶。
加拿大: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较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一茶匙茶叶,然后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再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
通常加入乳酪与糖。
俄罗斯:俄罗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柠檬一片,也有用果浆代柠檬的。
在冬季则有时加入甜酒,预防感冒。
埃及:埃及的甜茶。
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只喝二三杯这种甜茶,嘴里就会感到粘糊糊的,连饭也不想吃了。
北非:北非的薄荷茶。
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花里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
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
南美:南美的马黛茶。
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
他们是用吸管从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饮茶最早的国家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饮茶最早的国家饮茶是一种古老而且广泛传播的文化活动,而且饮茶的文化在不同国家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习俗。
下面将介绍几个最早的饮茶国家。
中国是饮茶的最早起源地之一、茶树最早生长在中国的云南地区,相传茶树是由一位叫神农的帝王发现的。
在中国,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人在古代就开始喝茶,不仅因为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还因为茶可以提神醒脑,增加精神活力。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茶具制作精美,品茶有着讲究的礼节。
传统的中国茶具有茶壶、茶杯、茶盘等。
而中国的闽南、广东、四川等地的茶文化更是丰富多样。
中国人的饮茶方式也有独特之处,他们通常以精致的服饰、雅致的茶具和独特的茶道礼仪欣赏和品尝茶叶。
印度也是饮茶的起源地之一、印度的饮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在印度,茶叶通常被用来制作奶茶,人们将茶叶和牛奶、香料和糖搅拌在一起制成。
这种奶茶成为了印度人在早晨和下午的重要饮料,也是他们社交和交流的一部分。
印度的茶叶产量相当丰富,茶叶种类繁多,从红茶、绿茶到白茶等各种类型的茶都可以在印度找到。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茶文化,如孟加拉国的“拉马尔卡”茶文化,它是一种由一位茶农以精确的比例混合不同种类和花香的茶叶制成的。
日本也是饮茶文化的重要国家。
饮茶文化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
日本的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强调寂静、平和和重视细节。
茶道包含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清洗茶具、制作茶的仪式和品尝茶。
日本人喜欢以茶会的形式邀请朋友来一起品茶,茶会的场所通常会布置成寂静和平和的环境。
日本的绿茶是最受欢迎的茶叶种类,特别是煮茶(抹茶),这是一种制作成细粉状的绿茶,用打磨的竹制工具搅拌成泡沫状,以保持其浓郁口感。
英国也是一个具有悠久饮茶文化的国家。
茶在17世纪由中国引入英国,很快就成为英国社交生活中的一部分。
英国人通常在下午举行茶会,这个传统起源于维多利亚时代。
在英国茶会上,人们会喝浓茶,搭配糕点、三明治和饼干等小吃。
新加坡传统咖啡文化

新加坡传统咖啡文化新加坡咖啡的發展與當地的海南移民息息相關,早期海南人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因貿易等利潤較高的商業機會已被更早移民來的福建及潮州人佔據,為求生計,許多海南人在洋人家擔任廚師或管家工作,進而學習到西洋糕點及咖啡的製作技術,所以當他們想自立門戶創業之際,餐飲及西點業往往成為海南移民的第一選擇,直到現在新加坡的餐飲業仍以海南人經營為多,例如目前在當地擁有八家店面的亞坤(Ya Kun Kaya Toast)傳統咖啡店,它的創辦人黎亞坤就是經營餐飲業十分成功的海南移民代表。
這群勤奮努力的海南移民整合西洋式的咖啡技術並融合當地人的喜好,研發出咖啡豆與牛油及糖在炭火上拌炒的特殊咖啡烘培方式,完成品色澤十分油亮,散發獨有的濃郁風味;而沖泡方式也頗為講究,必須先將煉乳(新加坡人通常以煉乳搭配咖啡,而非牛奶或奶精)及砂糖置於杯底再將滾燙的咖啡倒入,才能讓每個元素充分融合,輕輕攪拌之後味道將更香醇均勻。
因為咖啡是店家事先調配好的,所以桌上並不提供糖罐或奶精,需事先告知是否加糖或奶。
新加坡傳統的咖啡器皿是以厚實陶土所製成的,並以玫瑰圖案作為裝飾,帶有濃厚的復古南洋風味。
另外,新加坡式的咖啡碟較一般來的深,原因是因為地處熱帶的新加坡四季如夏,早年當地人習慣將咖啡杯中的咖啡倒入碟中,吹涼後再喝,形成當地特有的喝咖啡文化。
新加坡的咖啡店(Kopitiam)是當地人早餐及下午茶的重要場所,道地的新式早餐是傳統咖啡搭配抹上椰子加蛋、糖及班蘭葉所製成的咖椰醬(Kaya)土司,再加上一顆淋上醬油的半熟蛋,新加坡美好一天就此展開序幕。
新加坡咖啡用語一覽表新式咖啡用語解釋來源Kopi 加煉乳的咖啡馬來語及閩南語之“咖啡Kopi-O 只加糖的咖啡O就是閩南語中“黑“的意思Kopi-C 加糖和鮮奶的咖啡C在海南話是“鮮“的意思Kopi Kosong 奶糖都不加的黑咖啡Kosong是馬來語“空虛、烏有“的意思Koppicinno 卡布奇諾Kopi與英文Cappuccino的綜合字Kopitiam 傳統新加坡咖啡店Tiam是閩南話“店“的發音。
新加坡文化特色简介

新加坡文化特色简介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和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因此在新加坡留学必须要注意尊重不同种族和不同宗教信仰人士的风俗习惯,下面就出国留学就为大家简单介绍新加坡的文化特色及其风俗习惯吧。
新加坡的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上海和海南等地。
新加坡籍商人一向有勤奋、诚实、谦虚、可靠的美德。
与新加坡人谈判,不仅必须以诚相待,更重要的是考虑给对方面子,不妨多说几句“多多指教”、“多多关照”的谦言。
值得一提的是,与海外华人进行贸易,采用方言洽谈,有时可以起到一种独特的作用。
碰上说潮州话的商人,首先献上一句“自己人,莫客气”的潮州乡音,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其他象粤语、滇语等同样有助于谈判的进行和成功。
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
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
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
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新加坡人接待客人一般是请客人吃午饭或晚饭。
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到新加坡人家里吃饭,可以带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作为礼物。
谈话时,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
可以谈谈旅行见闻,你所去过的国家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
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多,人们对色彩想象力很强,一般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
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
在标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
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
数字禁忌4、7、8、13、37和69.新加坡独立前,四面野草丛生,蚊蝇遍地。
26年后的今天,被誉为“美丽的花园城市”。
旅游业十分发达,每年到这里观光的游客达四五百万。
在高层建筑物之间,都留有较大的空地布置绿化,设有花架、花坛,并广植花草。
因此,市区地面除了柏油马路和铺砖的便道以外,均以花草木覆盖,可以说做到了“黄土不见天”。
北京商务旅游品牌服务提示新加坡除了园林绿化举世瞩目外,城市环境卫生也很出色,空气清新宜人。
新加坡九大习俗和常识

新加坡九大习俗和常识新加坡作为一个以多元文化著称的国家,其传统习俗和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和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新加坡的九大传统习俗和文化常识。
一、“拜祖先”习俗拜祖先是新加坡居民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每个新的旧历年或重要节日,人们在家庭祭坛上献上祭品,向已故的祖先祈求保佑家庭平安和繁荣昌盛。
这个传统也表明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以及对家族传统的维护和传承。
二、“访亲友”习俗新加坡人不仅重视家庭关系,也重视与亲友的关系。
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如过年过节和庆祝生日,人们一般会互相串门拜访,并同享美食和美酒。
这个传统也表明了新加坡人友善和乐于分享的文化氛围。
三、“红包”习俗在过年过节期间,赠送红包(红色的礼物袋里包含一定金额的钱)是一种传统的习俗,通常送给没有结婚的年轻人或儿童。
这个传统代表了人们的祝福和关爱,同时也表现了新加坡人重视家庭亲情和彼此间的友谊。
四、“传统美食”文化新加坡的饮食文化多样化,各种美食从传统中餐到西方快餐林立。
其中,新加坡的传统美食包括辣椒螃蟹、炸鸡肉饼、虾面、烤羊肉串和沙爹等菜品。
新加坡人的饮食文化也表现了他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尊重。
五、“法定假日”文化新加坡拥有多个法定假日,包括中国新年、圣诞节、宗教节日和国庆日等。
这些假日是重要的公共节日,人们通常会通过举行游行、庆祝活动和家庭聚会等方式庆祝,表现出新加坡人爱国热情和团结的精神。
六、“冥钱”习俗冥钱是一种祭品,新加坡人通常在一些宗教节日或特殊场合上,将“纸钞”和“金元宝”烧给已故的祖先,以表达对先祖的尊重和报答。
这个传统代表了新加坡人对祖先的纪念和尊重。
七、“宗教多元化”文化新加坡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不同的宗教包括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在新加坡都有自己的信仰群体。
这些不同宗教信仰形成了新加坡独特的文化氛围,也表明了新加坡人对宗教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八、“红白喜事”文化红白喜事是指结婚、生子、出国和升学等重大事件。
茶道入门知识

茶道入门知识茶,这个贯穿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饮品,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茶道则成为了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道入门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入门知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日本、英国,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茶。
每个地方也出现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对于茶和茶道的发源地中国,饮茶早已被看为懂得修身养性的标志之一。
在现代社会,喝茶不仅仅能静心、静神,还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对于有生活品味的人来说,茶不单单是一种饮品,懂得茶道、品茶早已成为个人修养和品味的体现。
在繁杂的现代社会,儒雅的茶道显得越为珍贵。
中国的茶道十分具有哲学色彩。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
佛教强调“禅茶一味”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
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
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朴素、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又提出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由此可见,中国的茶道精神在单纯的“茶”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极具哲学性的处世精神。
那么对于现代人而言,除了自己品尝的茶之外,用处最多的便是功夫茶了。
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
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
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
功夫茶分为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更多的人用工夫茶来待客。
而待客之道,更为讲究。
今天我们就为您来讲一讲功夫茶的作用和讲究。
功夫茶茶具茶壶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
”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
茶杯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许多饮茶国家都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一起来看看。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一)日本茶道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隋唐以前,两国已有文化交往。
以后,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茶文化也同时传到了日本。
饮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风尚。
日本茶道即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一种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日本茶道有20多个流派,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清雅别致的茶室里进行。
室内有珍贵古玩、名家书画。
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风)炉、茶锅(釜)。
炉前排列着专供茶道用的各种沏茶、品茶用具。
日本茶道的规矩比较讲究,友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恭候。
待宾客坐定,先奉上点心,供客人品尝。
然后在炭炉上烧水,将茶放入青瓷碗中。
水沸后,由主持人按规程沏水泡茶,依次递给宾客品饮。
品茶时要吸气,并发出吱吱声音,表示对主人茶品的赞赏。
当喝尽茶汤后,可用大拇指和洁净的纸擦干茶碗,仔细欣赏茶具,且边看边赞“好茶!”以表敬意。
仪式结束,客人鞠躬告辞,让人跪坐门侧相送。
整个过程,都洋溢着“敬、和、清、寂”的精神。
(二)亚洲其他国家的茶文化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习惯冲泡清饮乌龙、普洱、花茶。
南朝鲜因受中国和日本双重文化影响,兴起“茶礼”习俗。
港澳地区则沿袭闽粤饮茶习俗,以饮普洱、水仙、花茶为主。
泰国、缅甸和云南地区相似,习惯吃“腌茶”,将生茶腌制成酸味制品,吃时拌入食盐、生姜、花生之类,干嚼佐餐。
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饮甜味红茶,或甜味红奶茶。
印度饮茶总量为世界第一位,喜欢浓味的加糖红茶。
巴基斯坦一般以茶、奶、糖按1:4:3的比例冲泡调饮,喜味浓的红茶。
西亚地区的土耳其人,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红茶,城乡茶馆普遍,出门饮茶也方便。
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离浓味红茶,用沸水冲泡,再在茶汤中添加糖、奶或柠檬共饮。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茶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饮品,而不同国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国家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中国可谓是茶的故乡,拥有着丰富悠久的茶文化。
中国人喜欢饮用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各类茶叶。
茶叶泡发的时间短,保持了茶叶的鲜嫩口感。
中国茶道强调泡茶的仪式感,茶艺师的技艺也是精湛高超。
中国茶艺流派众多,如包括四大传统的北方茶艺、南方茶艺、四川茶艺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特点。
中国茶文化至今深入民众生活,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
日本茶文化日本人将茶艺上升到了一种精神追求的程度。
日本人主要喝绿茶,煮茶时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水温、水质等因素进行不同的调整。
日本茶道强调平静、内敛、尊重自然的氛围,常与禅宗相结合。
日本独有的茶室设计简约而不失雅致,用具和器皿也特别讲究。
日本茶道注重过程,重视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强调珍惜当下的一刻。
英国茶文化英国人饮用大多数是红茶,通常在下午三点享用。
英式下午茶是英国人的传统习俗,通常包括茶、糕点、三明治等。
在英式下午茶中,茶的品质非常重要,英国人非常喜欢用牛奶和糖调配茶的味道。
英国下午茶是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人们会在茶座聚会,互相交流和分享,当然也少不了绅士和淑女们优雅的穿着。
印度茶文化印度是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印度茶文化的代表是印度香奶茶。
在印度,香奶茶是人们的日常饮品,也是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印度香奶茶的特点是茶叶和牛奶的比例大致为1:1,加糖。
喝香奶茶已经成为印度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高度重视。
摩洛哥茶文化摩洛哥有着独特的茶文化,其代表是薄荷茶。
摩洛哥人通常将茶叶与薄荷叶、糖一同煮沸。
摩洛哥茶师在煮茶时会将汤倒至餐杯,并将茶倒回茶壶,这个动作被认为是增加香气和平均茶叶的入口温度。
摩洛哥茶文化强调茶的礼仪和友谊,每个人都会被邀请品尝茶,茶是摩洛哥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各有特色,但都对茶饮抱有敬畏和热爱之情。
无论是中国的茶道仪式感、日本的禅茶文化、英国的下午茶、印度的香奶茶,还是摩洛哥的薄荷茶,茶文化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体现了人们对茶的追求和热爱,也反映了各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新加坡的饮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喝茶也反映出其多元文化的一面,除了中国茶和英国茶之外,新加坡特有的“长茶”(StrechedTea)已成为观光客十分欣赏的
一种民族表演艺术。
所谓“长茶”是把泡好的红茶加牛奶,然后由某师傅把奶茶倒进罐子里。
操作者一只手拿着盛满奶茶的罐子,然后倒进另一只手拿
的空杯子里,两只手的距离约在一米之间,如此来回须7次。
在来
回倒茶的过程中,奶茶是不能外溢的。
由于“长茶”的杯子相当大,喝起来相当过瘾,喝茶者边品茶,边欣赏精彩的倒茶,心情也会变
得轻松。
在新加坡喝茶和在英国不一样,这也许是一种多元化的演变。
在英国喝茶是以茶为主,佐之以一些饼干和小三明治。
而在新加坡喝
下午茶则是以吃为主,茶的好坏却不十分重要。
许多观光饭店提供
的下午茶,均以自助式点心为主,从印度式的煎蛋饼到中国的广式
点心,花样繁多。
即使是在五星级宾馆喝茶,也常常会用茶叶袋泡
的大壶茶来待客。
中国茶近年在新加坡也十分显眼。
一些专喝中国茶的“茶村”、“茶馆”常常顾客盈门。
新加坡的“喝茶族”并不只是两鬓斑白的
老人,似乎更多的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常常三五成群或成双作对,
借喝茶谈些公事和松弛一下自己的身心。
由于到新加坡的日韩游客
较多,会做生意的茶室还专门提供一些日韩客人喜欢的茶叶。
每到
黄昏降临,新加坡街头和茶室就会慢慢热闹起来,成为街头一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
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
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
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国茶文化。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为了辨别草木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
有一次他
在野外考察休息时,用釜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釜里
的水变成黄绿色。
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釜里的汤水,却惊奇
地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这种叶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发现这种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
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另一个关于茶与神农的传说是这样的:神农,即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
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
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
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
这时,一阵
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
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
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
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
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
树木不同。
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
后来,就把它命名
为茶。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
传说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透明的肚子,但凡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够看得清清
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
不死的原因。
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
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
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
古人赋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义,其中有两种解字说法流传最广:第一种,以“茶”字象征长寿。
“茶”字的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边的“木”则可分解为“八”
和“十”。
将由“茶”字分解出来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于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
久而久之,“茶”字被用来代表长寿的意思。
第二种,以“茶”字倡导回归自然。
“茶”字可分为草字头以及“人”和“木”三个部分,“人”
在草之下,木之上,即为茶,爱茶人将其解为:人在草木间,孰能
不饮茶,同时也有倡导人们回归自然的意味。
关于茶的最初的记载见于晋代常璩着的《华阳国志》,其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武王伐纣
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
活动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的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
的《僮约》。
这篇文章写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
史上重要的文献。
其中的“烹荼(编者注:“荼”是茶的早期称呼)
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