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拓展资料

合集下载

趣味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趣味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趣味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以下是给四年级学生分享的一个趣味数学小故事:
小松鼠的秘密宝藏
有一天,小松鼠在森林里捡到了一些好看的石头,它把它们藏在了自己的家。

它想,如果我把这些石头都卖掉,我就能得到很多钱!
于是,小松鼠开始准备卖掉这些石头。

它首先数了数,一共有10个石头。

它又想,每个石头能卖多少钱呢?于是它找来了一个秤,称了称每个石头的重量。

它发现每个石头的重量都是一样的,都是10克。

小松鼠又数了数,一共有10个石头,那么总重量就是10克× 10 = 100克。

它决定每个石头卖1元钱。

于是,它就把这些石头放到了市场上。

很快,小松鼠的石头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小松鼠高兴地数了数钱,发现一共有10元。

但它又想,我称石头的时候,秤上显示的总重量是100克,那么这些石头的总价值应该是10元÷ 100克 = 0.1元/克。

这时,小松鼠突然想到,如果我把这些石头磨成粉末,那么每克粉末的价值就会更高!于是,小松鼠开始磨石头。

它磨了很久,终于把所有的石头都磨成了粉末。

小松鼠把粉末拿到市场上卖,结果每克粉末能卖到10元!小松鼠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每克粉末的价值是原来的10倍!
小松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数学知识,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利
用这些石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数学趣味故事四年级

数学趣味故事四年级

数学趣味故事四年级故事一:神奇的乘法口诀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

他非常喜欢学习数学,但对于乘法口诀表感到头疼。

每次背诵都觉得很枯燥无味。

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忆乘法口诀。

一天,小明遇到了一位神奇的老师。

这位老师告诉他,乘法口诀其实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来记忆。

于是,小明就开始听老师讲述这些故事。

1乘1等于1,就像一个人孤单的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

2乘2等于4,就像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起玩耍。

3乘3等于9,就像三只小鸟在树上唱歌。

4乘4等于16,就像四朵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

5乘5等于25,就像五颗星星闪烁在夜空中。

6乘6等于36,就像六只小猫在花园里嬉戏。

7乘7等于49,就像七朵彩虹在天空中绽放。

8乘8等于64,就像八只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9乘9等于81,就像九颗糖果在嘴里一口口融化。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小明很快就记住了乘法口诀。

他觉得数学变得更有趣了,而且记忆也更加牢固。

故事二:奇妙的几何形状小杰是一个对几何形状非常感兴趣的孩子。

他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几何形状。

一天,小杰发现了一只蜜蜂正在花园中飞舞。

他注意到蜜蜂的身体是由六个相等的六边形组成的。

这个形状被称为蜂巢。

小杰很惊讶地发现,蜜蜂把蜂蜜存放在蜂巢的每个小房间里,这些小房间正好是六边形的形状。

另一天,小杰去海边玩耍。

他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其中最吸引他的是海星形状的贝壳。

他数了数,发现每个海星贝壳都有五个“臂膀”,就像一个星星一样。

回到家里,小杰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物体——圆环。

他观察到圆环是由两个相等的圆组成的,它们的中心连在一起,并且有一个空洞。

小杰对这种形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观察这些有趣的几何形状,小杰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他开始热衷于寻找并探索周围世界中的各种几何形状,这让他的数学之旅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

这些数学趣味故事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有趣的故事来认识和记忆数学知识。

同时,这些故事也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奇妙的数学文化四年级上册 编一个数学故事。

奇妙的数学文化四年级上册 编一个数学故事。

奇妙的数学文化四年级上册编一个数学故事。

1.四年级数学小故事华罗庚上小学时,一个老师对新上任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心,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那位老师。

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给大家: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为几何?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唯有华罗庚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23’。

”全班震惊,老师也点头称赞。

从此,他便爱上了数学课。

华罗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

正当他求学时,父亲店铺生意日见萧条,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

他利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自学。

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小油灯一遍遍地演算。

父亲说他是个“书呆子”,几次逼他把书烧掉,邻居也劝他好好做买卖,一些上了大学的同学有的对他也有些冷淡。

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伤寒,医生摇头叹息地叫家人为他准备“后事”。

他向死神发起挑战,挣扎着下地干活,左腿又被摔成残废。

他还是不气馁,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进行锻炼。

练得能走了,就到一所中学去干杂务,给老师打水、削铅笔,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学。

就在中学工作不久,他开始向报刊投寄数学论文,多次退稿也不灰心。

后来他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赏识,很快把他介绍到清华园,安置在自己身边。

一年半后,华罗庚攻下了清华大学数学专科的全部课程,并且自修了英语和法语。

接着,他的数学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陆续发表。

1934年,在熊庆来的推荐下,任命华罗庚为数学系助教。

不久,校领导又任命他为数学教授。

一个贫困而又残疾的人,终于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并成为驰名中外的数学家。

华罗庚的故事值得我们为之学习。

搞笑数学趣味十足的小故事

搞笑数学趣味十足的小故事

搞笑数学趣味十足的小故事上数学课时,教师可以融入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从数学趣味小故事中,小朋友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乐趣、积极开动脑筋。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数学趣味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趣味小故事篇1:数学天才高斯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数学趣味小故事篇2:一元钱哪里去了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

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

那一元钱到哪去了?分苹果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

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

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

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数学趣味小故事篇3:阿拉伯数字的来源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相关链接 拓展资料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相关链接 拓展资料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故事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喜欢,为什么呢?它不仅风趣幽默,还能开拓小朋友的智力,爸爸妈妈也经常会给小朋友买一些数学故事的书来读,我们给小朋友整理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快点开了看看吧!
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在图1中,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每种生肖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生肖代表不同数字,组成如图所示纵横交错的若干等式。

这是些什么样的等式呢?
从横看第一行的等式马猴-鸡=牛,得到马=l。

再从竖看最左边的算式,得到猴=0。

从竖看中间一道等式鸡=兔×兔,知道“鸡”是平方数,因而是4或9。

因为牛≠马,所以只能是鸡=4,兔=2。

进而得到牛=6,羊=3,狗=9。

横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4=6,l+2=3,11-2=9;
竖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l=11,
4÷2=2,
6+3=9。

第1页共1页。

小学数学资源四年级上册小故事10篇

小学数学资源四年级上册小故事10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10篇1.巧遇铅笔博士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小的点,圆圆的脑袋,人称小圆点。

小圆点常常想:有没有谁长得像我一样呢?这个世界上我是孤孤单单的一个吗?一天,他遇见一位穿着红袍子的大铅笔博士。

小圆点上前虚心地请教:“博土,您见多识广,您从前也碰到过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圆点吗?”大铅笔博士哈哈地笑了起来:“这可太多了,太多了。

”说完,真的在他脚下又出现了一个小圆点。

大铅笔博士弯着腰乐呵呵地笑着说:“你们是亲生兄弟,都是点呀。

把你们两个点连接起来,就是一条线。

你们看看,”大铅笔博士说着,就在两点之间画了起来。

“哈哈……我们手拉手啦!”小圆点高兴地又跳又喊起来。

“我们手拉手啦!”“我们手拉手啦!”“我们……”说也奇怪,从线上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声。

“哗哗哗”一下子,一条线变成无数个小圆点,一个挤着一个。

“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哪儿来这么多的小圆点呀?”小圆点睁着大眼睛,又惊又喜。

“是呀,一条线就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数也数不清。

”大铅笔博士说。

“唰——”一下,原来许多你挤我,我挤你的小圆点又变成了一条线,直来直去,好玩极了。

小圆点再也看不见啦,只听见他们在唱着:“点点点,连成线,线儿长,点儿多,点点线线处处见。

”2.没完没了地走一天,小圆点走着走着,突然被地上的什么东西绊倒了。

低头一看,原来是弯弯曲曲的一条线。

“真讨厌!”小圆点生气地说。

“对不起,我是曲线,也是线呀。

”“曲线?”“你们可以把我拉直,拉直了,就成了直线了……”曲线说。

于是,曲线上两个小圆点使劲地拉了起来。

很快,一条直线出现在眼前了。

小圆点沿着笔直的方向高高兴兴地走在直线上,走呀,走呀,他走累了,自言自语地说:“我还要走多长时间呀,是不是快走到头了呢?”“哈哈……”一阵笑声,打断了小圆点的思索。

小圆点低头一看,原来是直线在哈哈大笑:“你呀,你呀,你是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

你难道不知道,我直线是没有尽头的吗?”“什么,直线没头?那我往回走。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故事一:小明的数学难题小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题。

有一天,小明遇到了一道数学题,他不知道该如何解答。

他决定向他的数学老师寻求帮助。

数学老师看到小明的困惑,微笑着说:“小明,别担心,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数学知识来找到答案。

”小明点了点头,数学老师开始引导他分析题目。

他们一起列出了已知条件,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找到了答案。

小明感到非常开心,他感谢数学老师的帮助,并决定以后遇到难题时,先尝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答,再向老师寻求帮助。

故事二:小华的数学竞赛小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并且在学校里表现出色。

有一天,学校举行了一场数学竞赛,小华非常兴奋地报名参加了。

在竞赛中,小华遇到了一些难题,但他并不害怕。

他冷静地分析题目,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一步一步地解答了这些问题。

最终,小华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故事三:小红的数学游戏小红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她非常喜欢数学,并且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玩数学游戏。

有一天,小红想出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她决定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玩。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轮流说出一个数字,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得到一个结果。

每个人都要尽量猜出其他人会说出什么数字,以及最终的答案是多少。

小红和她的朋友们玩得非常开心,他们互相挑战,互相学习。

通过这个游戏,他们不仅提高了数学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故事四:小刚的数学探险小刚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并且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

有一天,小刚决定进行一次数学探险,他想要探索数学的奥秘。

小刚选择了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开始寻找答案。

他阅读了相关的数学书籍,观看了数学教学视频,还向数学老师请教。

在探险的过程中,小刚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从不放弃。

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而数学小故事,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能够生动有趣地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引导他们建立数学思维模式。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的数学小故事,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讨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1.《小明的苹果》在这个小故事中,小明有一些苹果,他分给了几个朋友,然后又得到了一些苹果。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的初步应用,理解数字的增减变化。

从最简单的一加一减开始,慢慢引导他们进行多步加减法的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2.《小猫的鱼缸》小猫有一个圆形的鱼缸,里面有一些小鱼。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让他们理解圆的特性,并进行实际计算。

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鱼缸和不同数量的小鱼,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和数量的运算。

3.《小华的生日蛋糕》小华过生日了,她的蛋糕分成了几块,每一块都要分给朋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数学小故事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的数学小故事涵盖了加减法、面积周长、分数等多个数学概念,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

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数学小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而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结回顾起来,通过深入讨论四年级上册2到3单元的数学小故事,我们对加减法、圆的面积周长、分数等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通过这些故事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教学中,数学小故事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故事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喜欢,为什么呢?它不仅风趣幽默,还能开拓小朋友的智力,爸爸妈妈也经常会给小朋友买一些数学故事的书来读,我们给小朋友整理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快点开了看看吧!
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在图1中,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每种生肖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生肖代表不同数字,组成如图所示纵横交错的若干等式。

这是些什么样的等式呢?
从横看第一行的等式马猴-鸡=牛,得到马=l 。

再从竖看最左边的算式,得到猴=0。

从竖看中间一道等式鸡=兔×兔,知道“鸡”是平方数,因而是4或9。

因为牛≠马,所以只能是鸡=4,兔=2。

进而得到牛=6,羊=3,狗=9。

横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4=6, l+2=3, 11-2=9;
竖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l=11,
4÷2=2,
6+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