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

关于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
关于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

关于小学生学习数学两极分化的

成因与对策

李小凤在新课改中,我们深深得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同时也由于新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较难的内容,由于数学题目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及开放性,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性等原因,这就加具与提早了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数学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正在急速扩大,这使我们许多教师感到担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的学习分化这么严重?

一、原因分析

1. 教材原因

教材编写趋于生活化,教材内容更吸引学生。但是生活中存在的、常用的、未必是学生易于理解的,《新课标》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忽略了学生现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原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积累,过高地估计了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的认知水平。现在教材中为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尊重他们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想怎么算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这对优等生是一种思维的开放,是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可后进生很有可能一种方法也不会,因为教师和教材都没有强调用哪种方法。

2. 学生原因

(1)、早期教育。

现在的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无论在家还是在校早早地开始关注自己孩子的还没学的东西,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小班就开始接触中班的学习内容,中班学习大班的内容,还没上一年级有的学生已会二年级的一些内容。调查表明:一年级新生入学来,学生原有的基础就有很大差异,这必定给今后的分化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新教材中,很多内容牵涉到语文的识字量问题。如:一行小动物在排队,从左往右数,小狗排第几?从右往左数小猫是第几等等。尽管一年级学生的题目是教师读的,但很多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跟不上教师的读题的速度,导致做题错误。由此可见,学生提前出现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

生的起点不一样,由此带来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就不一样。优秀的学生越学越有信心,越有兴趣,他们体验着优秀成绩给自己带来的成功感,而恰恰相反,一开始就落后的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困难,越来越缺乏信心,他们之间的差距势必越来越大。

(2)、家庭教育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众所周知。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一、二年级的学生是没有书面的家庭作业的。可不同的家庭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有的自己给孩子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有的要求教师给孩子布置合适的家庭作业;有的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也有的家长顺其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必然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在农村的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重视,有的甚至置之不理,他们认为学习那是老师的事情,我们不识几个字,怎么给孩子辅导呢?还有部分家长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试问,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怎么会安心、认真地学习呢?我们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缺乏自制能力,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引导正确的方向,而在家里这个引导者就是家长。

(3)、学习行为

为什么智商相当的孩子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会有很大差距?其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养成了预习习惯,能主动思考,努力理解,消化一些问题,能够带着不懂的问题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在数学课堂上,这些同学能积极思维,理解并记忆,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大胆开口,勇于实践,效果就好。而另一些同学沉默寡言、羞于开口,懒于动手,效果则相反。

3. 教师原因

新课标中对具体的一节课没有具体的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很难把握单元及课时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长远计划,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一步一步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缺乏整体观念,而一旦出现了两极分化,就会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信心,少有耐心,听之任之,加剧了两极分化。

二、解决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一部分学困生在数学上工夫花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教师要加强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学生只有自主学习,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创新。这就要求老师善于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努力保护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2、营造良好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依恋性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并在教师那里寻找到温暖和安慰,得到鼓励和勇气。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就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学生喜欢听自己敬慕的教师的课,积极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所布置的作业。他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遇到困难也会克服,碰见疑难也会主动问老师,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就越学越有兴趣。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要对学困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其学习能力。

3.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双方所获得的信息。

一天中,学生在校的时间占了大部分,因此家长很有必要了解他的孩子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这包括学习、思想、生活等等方面的信息,一些不良的行为或者习惯也能被及时纠正或者制止。作为老师从家长所提供的信息中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从而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建立他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总之,新课程小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导致两极分化的因素很多,对于新课改中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措施以缩小两极分化,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2012年10月4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