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的艺术性

合集下载

浅谈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浅谈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浅谈班级管理的艺术性人们常说,教书育人如同种树。

班级管理的艺术更是如同精心栽培一棵参天大树,需要细心呵护,需要智慧和技巧。

在一个班级里,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能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品德、纪律和自律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第一,建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来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讲究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教师更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偏袒一方,要以中立的态度来化解矛盾。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也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文艺活动或者体育比赛,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和温暖,从而激发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二,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

班级管理的艺术在于多样化的管理方式。

并不是每个班级都适合同样的管理方式,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

在平时的管理中,可以采用奖惩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也要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

也可以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有话语权和参与感。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也能提高学生的管理技能和协调能力。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和辅导工作。

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要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和困惑,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心灵的平衡和健康。

第四,注重个性化的成长指导。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性格和特长,因此班级管理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成长指导。

浅谈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科学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

作为一门科学,要求管理具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

管理科学是把管理的规律性提示出来,形成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者管理活动予以普遍性指导,使管理成为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

承认管理的科学性,就是要求众在管理活动中要不断发现与摸索管理的规律性,按照管理的规律来办事,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原则的指导下,搞好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学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来研究人类社会中各种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学科,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谁违背了这些规律,就必然会遭到惩罚。

比如企业经营中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企业必须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去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盈利。

这条法则应该说是古今中外企业必须遵循的不二法则,这就是条管理规律,谁违背了谁就要吃亏。

科学的逻辑在管理活动中表现为一种严格的程序化操作,程序性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种程序性首先体现在管理流程的设计中,其次体现在具体的操作工艺中。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管理的理论只有转化为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技能才能发挥作用。

在现代管理学中,这些管理技术又被转换成各种管理软件和具体的操作技能,以便完成具体的管理任务。

二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一种随机的创造性工作,它不象有些科学那样可以单纯通过数学计算去求得最佳答案,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式,它只能使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实施创造性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管理是一种艺术。

同时,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未知的、活的、模糊的因素。

所谓未知的、活的、模糊的因素即靠人的经验、感觉、魄力、权威等都无法度量甚至无法言传,被人们称之为“艺术”的部分,这部分也正是管理学应该开发的处女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科学的发展,那些未知的、模糊的、活的领域会越来越少(但不会没有),但需要人们去从事管理艺术水平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管理者在其管理生涯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有无应变能力,便显得十分重要。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什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什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什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这是一个恒久成立的、并不新鲜的命题。

然而究竟该从哪个角度、什么层次去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意义,人们的概念还不十分清楚。

反观管理实践领域,很多问题和差距恰恰反映出对管理二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当,因此,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科学是经过整理的知识。

任何科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知识。

科学方法应该通过观察确定事实,对这些事实进行分类和分析后,找出因果关系。

如果这些概括或假设经过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也就是反映了或说明了实际,因此有助于预测在类似环境下将发生什么情况,这些概括或假设就称为原则。

理论是将相互储存的概念和原则系统地组合起来,从而构成重要知识的框架或组合。

在管理领域里,理论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手段,对重要的有关的管理知识进行分类。

管理是一种科学,即:根据实际情况行事。

如果主管人员运用经过组合的管理知识,就能够反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这种指导实践的组合知识,就构成为科学,体现为一系列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理论。

不错,指导管理的科学相当粗糙,不够精确。

这是因为主管人员要处理的许多变量是极其复杂的。

但是现有的管理知识肯定能够改进管理工作。

医生如果不掌握科学,几乎跟巫师一样。

高级管理人员如不掌握管理科学,只能是碰运气的,凭直觉的,或者靠老经验。

然而管理实践如同其他实践一样,如医学、音乐作曲、工程设计甚至棒球运动,又是一种艺术。

艺术是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它因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与准确程度不同而迥异。

艺术要求人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要将无生命的数字、原则等等一切所需要素配置结合得最有效率,不仅知道何时何情境该怎样做,而且分寸火候拿捏得当,恰到好处,最后还要加上一点儿即兴发挥的天才和创意。

科学告诉我们:引力将使水滴从高处流向低处。

然而,科学无法一一定义从不同角度、不同材料、静止与运动有别的坡面上下滑的水滴的轨迹。

正是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管理绩效与境界的高下之分。

试论管理的艺术性

试论管理的艺术性

化, 停滞 不 前 。只有 高 标准 、 严要 求 , 使企
业 的职 工都 有 压 力 ,企 业 才 能求 得 生存 和 发 展 其 二 , 务 实 方 式 进 行 企 业 管 理 , 质 以 实
上 是缩 小了管理职能和约 束了管理手 段。
企 业 管 理 应 注 重 企 业 价 值 和 职 工 个 人 价
种 技 能 和 技 巧 。现 代 化 的 大 生 产 , 求 要
我 们 的管 理 者 提 高 管 理 水 平 , 理 者 就 必 管 须 具 备 一 定 的领 导 艺 术 。 导 艺 术 是在 一 领 定 的科 学 知识 基 础 上 的 领 导 技 能 , 种 技 这
理 者 在 下 属 面 前 应 当 保 持 一 定 的 魅 力 和 吸 引 力 。 有 向 下 属 显 示 自 己才 能 的 要
者大多是凭 着资历和 权势去压 服人 。诚
然, 在我们 社会 主 义企 业 内, 管理 者确 实
需 要 拥 有 一 定 的 权 威 。 但 同样 需 要 运 用

定 的 民主 手 段 , 求 一 定 的 方 法 , 握 讲 掌 定 的 技 巧 , 样 , 们 才 能 收 到 好 的 管 这 我

[] 2 时现 、 朱恒金 , 设项 目审计学 , 京, 建 北 北京
大学 出版 社, 02 2 0
理效果 。
关于 管理 方法的艺术性, 以概括 为 可
以下 几 个 方法 :
[] 涛. 筑工程领 域职务 犯 罪防治 【 , 3林 建 D 华 】 东政法学院,2 0 05
审计 的处理处罚、 案件移送等形式对违法 0 管理观察・ 1 年1 2 1 月中旬刊 0
来源 于渊 博的理论知识, 富的实践 经验 丰 和 对事物 敏锐的直觉判 断力, 表现 为灵活

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谢祚宜学号:1131702027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它以科学为灵魂,以艺术为表现形式,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管理需要艺术更需要科学,成功的管理显然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那什么是管理呢?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于1916年提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而用我们通俗的话说,管理就是把恰当的人放到恰当的位置做恰当的事。

经典著作《孙子兵法》中田忌赛马的故事可谓世人皆知,流传千古!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为何田忌在实力不足,连败几场后能反败为胜呢?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管理问题。

田忌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既科学而又艺术性的应运了管理,知己知彼,灵活巧妙,使得结果朝好的方面发展,完成了既定目标。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1)它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所谓的科学也就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一定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

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把管理的规律性揭示出来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原则、程序和方法,能对管理者管理活动给与普遍性指导,使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日趋规范化,理性化。

管理的这种科学性必然要求我们在管理活动中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力求使管理效益达到最大化。

(2)它需要先进技术做支撑.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伟大的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技术则显的日趋重要。

高科技一旦渗透并且作用于生产中定能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现代的科技发展的特点,现状及趋势,给了我们很好的暗示,科学的先进的技术,正在快速的向生产力等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逐步融合。

浅谈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摘要: 管理科学是反映管理关系领域中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管理艺术则是以管理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富有创造性管理技巧的综合。

管理科学是管理这一能动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而管理艺术则是它的主观创造性方面的反映所以说,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有机统一体,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

管理者只有既懂得管理科学又有娴熟的管理艺术,才能使自己的管理活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基础;创新;转化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古时,一小国国王一腿跛、一眼瞎,一日酒足饭饱之余,性情所致,唤宫中画师为其作画。

第一位画师按写实技法如法炮制,结果换来一顿暴打,又唤第二位画师。

第二位画师藉以前车之鉴,将皇帝着意美化,国王一看这是“俺”吗,结果更惨。

国王余怒未消,放下狠话:隔日再画,如若粗制滥造,小心性命之忧。

二位画师惶恐地回到画室,苦思冥想,及至天明也没主张。

适一青年才俊登门造访,见状问其故,两画师道以原委。

青年才俊深思后,附耳告以良策。

两画师听罢大喜,次日合力完成画作,国王看后龙颜大悦,并施以重赏。

原来,画面是国王的狩猎场景,只见国王跛腿蹬乱石,手持猎枪,瞎眼紧闭作瞄准状,一幅生龙活虎的场景跃然纸上,国王还是那个国王,身体瑕疵被天衣无缝地掩盖,国王不乐才怪。

这则故事引发我对所谓科学与艺术的深悟。

绘画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积累掌握的技法,具有科学性层面,但在实践中生搬硬套,不创造性地运用,就无法体现它的艺术层面,也达不到绘画的境界。

管理无疑是一门科学,管理科学是把管理的规律性揭示出来,形成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活动予以普遍性指导,使管理成为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

但与其他科学相比,管理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而艺术的特质就是创造,因此,艺术性的管理,就需要在实践中赋予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

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管理模式,仅有管理理论知识还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只有审时度势,灵活运用管理理论才能达到管理的效果,死搬书本知识,硬套他人模式则往往遭到失败。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在管理的诸多性质当中,最能反映管理本质的为科学性与艺术性。

首先,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这些规律与方法是大量学者和实业者通过研究与大量的经验总结而来。

因此,管理学的科学性可以理解为一个成功、有效的管理者应有的理论知识与基础。

就如同数学作为物理等其它工科学科的基本素质一样。

管理的科学性理论也是生活工作中诸多管理实践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科学的管理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过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这些同样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由此来决定要做什么?由谁来做?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整个事件的每一步骤都具有可研究性和相对固定且最有效的实施方案。

而管理的科学性就是对这些过程进行研究,发现最有效方案的普遍规律,对其进行总结、归纳。

系统化,理论化。

从而使管理者能够从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减少实践中的摸索时间或错误,以达到更高效的运作目标。

但是,管理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其发展的历史较短,且管理在实践运用中所处的环境和要处理的事物是复杂多变的。

这些,决定了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这些,都要求经验的积累和对理论知识的正确实践。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注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甚至走向误区导致管理失效。

而只强调理论而缺乏实践运用的灵活性与艺术性则会导致管理僵化。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论述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论述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论述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学是一门纯书本的课程,但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可以把他用活,而管理的对象主要人,人与人之间沟通接触是要有技巧的,即一些手段方法,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只会把关系越处越差,所以说科学地艺术地运用才是最佳的方式。

即活学活用。

而这个艺术就是指一种巧妙的手段。

管理是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是长起以来人门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发展。

人们将这些作以分析,整理并形成系统。

成为理论。

因此是当之无愧的科学。

何况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开设经济管理。

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课程,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说管理是一门艺术。

此话亦真,我们谈管理,不只是单纯的形式上的管理理论。

上的管理。

而是多姿多彩的全面的管理。

管理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很高,要他同时具备多种素质。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

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

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

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自然,管理是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项职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有管理学、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等形态;从艺术角度来看,则有具体的管理艺术,特别是在度的把握以及在具体应用时一些微妙的变化。

所以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象一台运转的机器,它遵循着它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机器陈旧的时候就需要改进和维护,从而为企业进行更好的服务,这时就产生了艺术,而管理步伐中的细小环节,模式所不能解决的它就必须有新的方式,新的手段,新的做法去解决,根据环境和问题的不同,作出不同的结论,这本身也是艺术,所以管理是科学,但是它同时也是一门最好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管理的艺术性
——学习《管理学》的一点体会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是毫无质疑的。

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管理”一词既可看作名词(Managemnet)又可看作动词(Managing)。

前者解释为管理原理,后者则为管理过程。

管理原理应当被视为科学。

因为管理原理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的,它揭示的是管理行为发生和存在的依据,怎样才会发生管理行为,怎样才使管理行为变得最有效率,这其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而管理过程是一种职能,管理就是为了将一些分散的部分组合起来,以期发挥系统的功能。

管理者实施管理时绝大部分时间已不能照搬管理原理,而是要对他所管理的人进行了解、选择、使用、激励、培养、任用、罢免……这构成所有的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的大部分内容。

这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艺术。

我们大多数人学习管理原理,并不是为了更深入地去研究管理的科学性,而是为管理过程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我们要面对的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是具有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的。

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艺术对人类生活——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比科学要大得多。

以对待艺术的方式来对待管理,或许倒可以得出最佳的效果来。

我强调管理的艺术性并不是要否定其科学性。

我认为,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的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

要将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必须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主要依靠的是一套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

在现实中,人们也可以发现,一个企业管理得好,那肯定是因为它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

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的。

人们能通过互补学习来掌握综合的管理方法。

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书本、老师、电脑、网络、电视等知识的载体去学习,另一种是通过实践活动去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边干边学”。

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很重要,从艺术中学到科学,从科学中学到艺术。

管理的科学性可作为管理的艺术性的补充与提高。

在讲管理艺术的同时,承认其科学性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艺术的发展也是需要靠科学来完善的。

那么如何来进行管理这项艺术呢?
前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的总裁哈罗德·吉尼说过:“如何取得事业成功的秘密就是其中并没有秘密。

你不能光靠条文或理论来管理一个公司或一个部门。

管理的工具已具备了,但管理的艺术却不能归结为一个固定模式。

”管理艺术同其他艺术在本质上的特性是一样的,没有条条框框的各项规定,没有束缚人才智的死板原则。

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在管理上任意发挥,随心所欲。

其实,管理的艺术性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一些事例或许对领悟管理的艺术有某些帮助。

有一则是这样的:某大公司计划建立一家生产艇外推进机部件的新型压铸厂,管理部门希望该厂能成为全国同行业中最先进的全自动工厂。

为此,总工程师被特派出外考察国外最先进的自动化工艺。

他返回后告诉管理部
门,全自动化是可以实现的,但棘手的问题是需设计一种全自动运输系统来搬走压铸机前的金属废屑。

据研究,实现自动化搬运废屑并不困难,不过要为此投资18万美元。

最后,工厂提出解决搬运废屑的方案是:配备一名专职搬运工,外加一辆手推车。

这个化繁为简的方案令人满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管理过程中人们最难克服的是管理的思维定势,这些都是由于人的长期习惯性思维所形成的。

如果在面对有些复杂问题时,抛弃一些常规定律,换个角度思考,那么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再则事例是:吉尼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期间付出代价最大的一个错误是决定在加拿大魁北克的卡提尔港建造一座大型的木材纤维加工厂。

出现的大部分问题或多或少是可以预见到或及时得到处理的,只有一个问题是例外。

吉尼说:“难倒我们的是这个计划刚开始时就犯下的一个根本性的错误:由于极端寒冷,那些生长在加拿大北部野地里的可爱的树的直径都在3英寸以上,用于采伐和运输这些树的成本就排除了盈利的可能性。

我们无法控制那些树的大小,但如果谁能在制定这项计划之前亲自去看看那些树,那32亿美元的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但事实上我们所依据的尽是一些极不可靠的事实。


实行任何决策计划都要以事实为基础,管理的艺术并不是凭想象,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脱离了实际,这样的话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了。

从各种不同的渠道了解事实,随着各种不同来源提供的大量事实涌向你的时候,决策就明确、容易多了。

我这里只是稍微提了一些自己看法,具体的操作还是因事而异,因人而异的。

如果说要提更高的要求,那么就是: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我相信管理的艺术也能做到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