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道路试验论文

合集下载

汽车道路试验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道路试验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设计的基本内容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采用了 GPS 接收机为设备,实施对硬件调试,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开发一套
LabVIEW 中的 USB 接口通讯进行了研究,其系统采用了主从机结构,单片机构成的从机进行数据采 集,主机通过 LabVIEW 进行编程,为使主从机通过 USB 接口进行通讯,对 USB 接口的软、硬件进行 了设计,在 VC++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动态链接库作为驱动程序,实现了 USB 设备驱动的访问。以 上这些研究各有特点,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过程当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对汽车道路试验测试系 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以满足不同的目的和需求(经济实用、功能齐全、精度高等),对探讨和促进 国内的汽车道路试验系统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院系 职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教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汽车道路试验系统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现状 国外汽车道路试验研究现状: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作为汽车整车试验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发达国家已获得广泛研究和应用。目前,汽车道路试验技术以美国、日本、德国最为先进, 已研制出各种先进的随车专用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如非接触式传感器、方向盘力角测 量仪、踏板力计、燃油流量计、GPS 速度传感器以及便携式多通道试验数据采集装置等,可进行汽 车动力性能、经济性、制动性、平顺性、操作稳定性以及道路载荷谱采集等多种汽车道路试验。日 本小野测器公司生产的 DL-3000 系列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装置能在测量现场简单、迅速、高精度 地进行多通道测量记录。美国 B&B 公司以 NI 公司的 LabVIEW 和 PXI/SCXI 为平台,开发了车内测 试系统(IVDAS),该系统的 SCXI 机箱嵌入各种信号调理模块,模块的模式由信号种内决定,各种 信号采集与处理的整合由 LabVIEW 程序来完成。英国的 Racelogic 公司研制的 Vbox 测试系统是一 款以 GPS 信号作为数据分析来源的车辆性能测试系统,除常用的速度、距离、加减速度测量外还能 记录车辆移动轨迹,并在软件的操作下,实时画出跑道或山道的场地图,搭配实际轨迹与车速、G 值等数据,可分析车辆性能与驾驶状况。目前,国际上车辆性能检测仪器正向着智能化、高精度、 便携式、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国外面向汽车道路试验主动安全性检测传感器和测试系统研发 的 公 司 主 要 有 德 国 Corrsys-Datron Sensor SystemInc. 、 瑞 士 KistlerInstrument AG 、 美 国 Michiga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 美 国 MTS SystemsCorp. 、 日 本 株 式 会 社 共 和 电 业 (Kyowa Electronic Instruments Co.Ltd)、日本株式会社小野测器(Ono Sokki Co.Ltd)等。

汽车论文 浅谈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汽车论文 浅谈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汽车论文浅谈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汽车检测主要依赖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眼看”、“耳听”、“手摸”式的检测。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已经实现了不解体检测,而且具有安全、迅速、可靠等优点。

同时,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多种先进的、智能化的检测仪器设备。

三、国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及启迪国外的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比我国更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检测体系和检测标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检测技术已经进入了第三代阶段,即智能化检测阶段,具有高效、准确、自动化等特点。

这为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目前,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检测标准不统一、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检测标准,完善检测设备,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汽车检测技术的水平和质量。

五、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的动向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技术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未来,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检测标准将更加严格,检测设备将更加完善,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将得到提高。

同时,我国还将加强汽车检测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结论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未来,我国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检测标准,完善检测设备,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推动汽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道路检测论文+文档

道路检测论文+文档

浅谈道路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摘要: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和竣工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环节。

道路状况检测是公路建设与管理中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它对检验和控制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国外在路面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在近些年里有所突破。

根据国情和需要,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的检测技术和检验设备。

关键词:路面弯沉检测、路面平整度检测、压实度检测最近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公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以沥青路面为多。

在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以后,随之而来的将是任务繁重的公路养护和管理。

路面检测是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路面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路面检测指标分类论述沥青路面检测技术,并对路面集成检测技术进行介绍。

一.路面弯沉检测新技术路面弯沉检测是我国柔性路面强度测量的一项主要指标。

路面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新的检测法有以下几种。

1.1激光弯沉测定仪法在测定时。

将测定仪固定在路面上汽车的后轮隙中。

利用汽车驶离被测点时路面回弹,带动原固定于地面上的硅光电池测头向上升起,使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进光射到硅光电池上产生光电流。

并根据光电流的大小来计算路面回弹变形的数值,即路面回弹弯沉值。

这种弯沉仪操作简易、精度高、读数稳定、体积小、质量轻、造价低且容易研制,另由于该测定仪依靠光线作为臂长,可以射得很远。

加上激光发射角窄,光点小而红亮,10m之远仍能清晰可见,可用于刚性路面弯沉检测。

1.2自动弯沉测定仪法该测定仪在检测路段上在牵引车的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行驶,将测定仪的弯沉测定梁放在车辆底盘的前端并支于地面保持不动,当后轴双轮隙通过测头时,弯沉通过位移传感器等装置被自动记录下来。

这时,测定梁被拖动,以二倍的牵引车速度拖到下一测点。

周而复始地向前连续测定。

汽车可靠性试验论文

汽车可靠性试验论文

汽车可靠性试验一、概述汽车可靠性是汽车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使用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为了提高汽车的可靠性水平,检验现有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汽车可靠性试验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

1、汽车可靠性的定义GB3187中,将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水平是用可靠度来度量的,而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所谓汽车可靠性就是汽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里程(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包括4个主要因素,即对象、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功能。

对象是指所研究的系统或总或,汽车可靠性的对象即汽车,规定条件是指汽车的使用条件,如道路、载荷、气象、环境及汽车的使用方法、维修方法、存放条件和驾驶员的技术水平等。

规定时间是指某一特定使用时间,如可靠性行驶试验里程、保用期、第一次大修里程及报废期等。

规定功能是指汽车的运输(客、货运).代步功能。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可维修系统,一旦出了故障可通过维修使其恢复功能,故维修性能的优劣也同样影响着汽车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因此,汽车可靠性除了包含通常所说的狭义可靠性外,还包含维修性即广义可靠性。

汽车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汽车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和恢复到能完戒规定功能的能力。

【5】汽车可靠性是一种工程技术,它包含设计、试验和验证等。

汽车可靠性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考虑,并且贯穿于设计、研制、制造、调试、运输、存放、使用、维修直到报废全过程。

汽车可靠性水平主要取决于从零部件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6】2、汽车可靠性试验为了提高域保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及评价、验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关于汽车产品故障及其影响的各种试验,统称为汽车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是取得可靠性数据的最主要方法,因而是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通过可靠性试验可以发现产品设计和研制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明确是否需要修改设计,同时可以对改进后的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评定和验证。

公路工程检测论文4000字_公路工程检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公路工程检测论文4000字_公路工程检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公路工程检测论文4000字_公路工程检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公路工程检测论文4000字(一):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公路工程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公路工程的规模和体量逐渐增加。

在公路工程检测中,涉及到的技术应用较多,地质雷达检测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公路的质量检测以及维护检修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探讨,结合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检测应用流程,提出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关键词: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公路工程;检测;应用前言:公路工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复杂内容繁多,在建设公路工程的过程中,需要依托有效的检测工作,为公路工程的质量提供切实保障,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尤其是公路的质量检测与公路维护检修等方面,运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能够针对公路工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提高现代化公路工程检测的精确度,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对于公路工程的检测精度要求,同时避免对公路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损害问题,保证公路工程良好的使用性能。

一、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是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必要手段,是一项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高频电磁波的基础上,观察和分析电磁波在不同电性材质中的不同脉冲数据以及反射现象,实现对地质情况的检测和分析。

公路工程检测过程中运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将高频脉冲电磁波发射到公路地下,在地下电磁波经过不断的传播,遇到了不同电性材质将会出现反射现象。

反射现象的程度各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反射脉冲电磁波形状,包括反射脉冲电磁波的强度和时间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地面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各项数据后,相关人员会对公路工程地下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由此得出公路工程的地质状况信息,通过结合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对公路工程的底层结构中潜在的病害以及隐患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

汽车出厂道路实验报告

汽车出厂道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制动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设备;2. 通过道路实验,分析汽车制动性能的优劣;3. 计算汽车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等指标;4. 评估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

二、实验对象1. 试验车辆:金龙6601E2客车;2. 试验设备:- 实验车速测量装置:基于GPS的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数据采集、记录系统:ACME便携工控机;- 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

三、实验内容1. 制动性能道路实验:包括直线制动实验、曲线制动实验、紧急制动实验等;2. 数据采集与记录:使用RT3000惯性测量系统采集实验车速、制动减速度等数据,并使用ACME便携工控机记录;3. 制动压力测量:使用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等指标;5. 安全性能评估:根据实验结果,评估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车辆,确保车辆状态良好,各项指标符合要求;2. 安装实验设备,连接RT3000惯性测量系统和ACME便携工控机;3.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实验参数,如实验车速、制动减速度等;4. 进行直线制动实验、曲线制动实验、紧急制动实验等;5. 采集实验数据,并使用ACME便携工控机记录;6. 使用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7.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等指标;8. 根据实验结果,评估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线制动实验:实验车速为60km/h,制动距离为37.5m,制动协调时间为0.8s,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为8.6m/s²;2. 曲线制动实验:实验车速为40km/h,制动距离为35m,制动协调时间为1.0s,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为7.8m/s²;3. 紧急制动实验:实验车速为80km/h,制动距离为42m,制动协调时间为1.2s,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为9.5m/s²;4. 制动压力变化情况: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从0.1MPa迅速升高至1.2MPa,并在制动过程中保持稳定。

汽车检测毕业论文

汽车检测毕业论文

汽车检测毕业论文汽车检测毕业论文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汽车的安全性能和合规性,汽车检测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汽车检测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汽车检测的重要性1.1 保障行车安全汽车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汽车检测通过对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对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磨损等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避免潜在的交通事故。

1.2 保护环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排放成为了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

汽车检测可以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测,确保汽车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通过检测并修复排放异常的车辆,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1.3 维护消费者权益汽车是一项昂贵的资产,消费者购买汽车时希望得到物有所值的产品。

汽车检测可以确保汽车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消费者的期望。

通过对新车的出厂检测和二手车的质量评估,可以避免消费者因购买低质量或有隐患的车辆而蒙受经济损失。

二、汽车检测的现状2.1 国内外法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制定了汽车检测的法规标准。

例如,欧洲采用了欧洲汽车检测标准(European Automobile Standards),美国采用了美国环保局的汽车排放标准(EPA Standards)。

在国内,中国制定了《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国Ⅴ标准)》等一系列法规标准,规范了汽车检测的内容和要求。

2.2 检测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汽车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简单的设备,容易出现误差和漏检。

而现代化的汽车检测设备,如OBD(On-Board Diagnostics)系统和故障诊断仪,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各项参数,并自动诊断故障。

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汽车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汽车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3.1 自动驾驶技术与检测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汽车技术论文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汽车技术论文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汽车技术论文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交通环境的质量。

因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先进技术,以及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1.1 国外发展概况国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比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汽车检测制度和标准。

先进的技术包括虚拟仪器检测技术、基于GPS技术的车辆检测和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1.2 国内发展概况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相比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虽然在汽车检测设备和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如检测制度和标准不够完善、检测设备管理不规范、检测方法陈旧等问题。

因此,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以满足汽车行业的需求。

2 汽车检测前沿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虚拟仪器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通过虚拟仪器软件对汽车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GPS 技术的车辆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汽车行驶状态的监测和评估,从而更好地了解汽车的技术状况。

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技术可以检测汽车的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评估非常重要。

结论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满足汽车行业的需求,我们需要在检测制度和标准化、检测设备管理网络化、检测设备智能化、更新检测方法、检测人员专业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水平。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70年代,汽车检测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出现了现代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和设备,如汽车检测诊断、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 车 道 路 试 验 数 据 误 差 分 析 与 处 理
汽 车 试 验 数 据 误 差 分 析 与 处 理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班级: 学生: 学号: PS/AHRS的汽车运动参数试验原 3.测量数据的预处
4.汽车运动参数数据测试与理系统
5.汽车运动参数测量误分析方法
卫星3 卫星4
卫星1
卫星2
x1,y1,z1
(x2,y2,z2)
x3,y3,z3
x4,y4,z4
Measured Range Receiver Clock Bias
x,y,z
Launch Pad
GPS差分定位原理
差分定位方式是利用两台GPS接收机来确定待定点在地心坐标中的绝对位置 。在一个已知地心坐标的基准点上安置基准接收机,连续不断地接收GPS卫 星信号。通过已知坐标和任一观测卫星的星历坐标可得出基准站和观测卫星 之间的几何距离,将其与实测伪距相减而得出该历元的伪距差分改正,并通 过修正数据通信链路把这一改正参数发送到设在运动载体上作同步观测的移 动接收机,并改正其实测伪距。
经过伪距分改正,解算得出移动站坐标。其目的在于消除公共项,包括公 共误差和公共参数,从而消除掉定位过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提高精度。 GPS差分定位可分为单基准站差分、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部区域差分和 广域差分三种类型。GPS单基准站差分系统结构和算法简单,技术上较为成熟, 适合小范围的差分定位工作。由于本课题的道路试验系统所用试验场地范围较 小,所以我们选用单基准站差分定位。利用差分技术:可以完全消除卫星钟误 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基本消除传播延迟误差;无法消除 接收机所固有的误差。 在汽车运动参数测试中,由于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对GPS定位要求不但 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应当满足较强的实时性。采用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 (Real Time Kinematic),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 采用RTK技术可以兼顾到精度与实时性,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 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最高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前言
本课题采用了GPS/AHRS组合测试技术应用 于汽车道路试验,该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大力的 研究与推广,便捷的操作和强大的汽车行驶姿态 描述能力使得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1 绪论
汽车道路试验的发展与现状 汽车道路试验是汽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汽车技术性 能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汽车新产品的不断问世和机动 车道路事故的增加,汽车道路试验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成为汽车 设计所必须依赖的一个方面。早期的汽车试验场规模小、范围窄、 试验设备较简单,除了个别有实力的汽车厂家有自己的试验场地外, 其它厂家的主要试验工作是在试验台架和一般道路上进行的。汽车 的试验基本方法也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我国现在已经建成海南、 通县、黑河、长春、定远、襄樊、通州、农安、安亭和上海大众汽 车试验场等若干个试验场。
定位运算原理
在GPS三维空间定位中,卫星星座即是已知坐标的测距发射台。在三维定 位中,特定点的轨迹是一个球面,要概略确定待定点的位置至少需要三颗卫星。 以观测到的待定点至三颗卫星的三个距离做出三个空间定位球,两个球面可以交 汇出一条空间圆弧线,第三个球面与这条圆弧线相切出则是该定位坐标。GPS定 位是利用一组卫星的伪距、星历、卫星发射时间等观测量来实现的,同时还必须 知道用户钟差。因此,要获得地面点较精确的三维坐标,必须满足同一时间用于 定位的卫星数目至少为四颗,并且颗数越多定位精度越高。于卫星和接收机间的 时钟偏差、传播延迟和其它误差,不可能测出实际距离,故而称之为伪距。
随机误差是不可预测的误 差,一般认为在同一测量 条件一,多次测量同一量 值时,绝对值和符号可以 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的误差 是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是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该误差值较大,明显偏 离真实值和理论上的预期值 。
2 基于GPS/AHRS的汽车运动参数试验原理
采用GPS/AHR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基于全球定位系统与姿态航向参考系 统进行道路试验,由于综合了GPS强大的定位能力以及AHRS方便 快捷的惯性参数测量功能,该组合测量作为汽车性能场地试验测试 设备,运用于精确完备测试汽车运动轨迹、车身运动姿态等参量, 具有性能稳定、精度高、操作快捷方便等诸多理想的优点。
试验误差概述
误差是测量值与被 测量的真值之间的 差,测量误差可用 绝对误差表示,亦 可用相对误差表 示。 绝对误差的定 义为测量值与 真值之差 。 相对误差的定 义为绝对误差 与被测量的真 值之比 。
系统误差是固定不变的误差, 一般认为在同一测量条件下, 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绝对 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 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 差是系统误差
汽车运动参数测试仪器的发展
汽车试验的发展与试验设备的完善和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数据采集、变换、放大、存 储、处理、控制等方面的仪器,将这些仪器运用到汽车试验中, 使汽车试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电测技术在现代汽车试 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电测技术把一些非电量的信号, 如加速度、速度、压力、应力、力矩等物理量变换成电信号进 行测量,使得许多试验项目成为可能。 非接触式仪器取代接触式仪器,多功能集成仪器取代单一 功能仪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非接触式仪器能够大大降低 仪器在试验中的影响,有利于抑制误差;而多参数测量则能减 少试验成本,提高操作效率。用于测量车速的仪器曾经使用过 五轮仪、非接触式光电测量仪。目前,使用差分全球卫星定位 系统将不但能够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并能够获得汽车运动的 轨迹。
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GPS是英文Global Poistion System(全球定 位系统)的简称。GPS起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 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 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 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 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 它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和 GPS用户接收机部分。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 成(其中3颗为备用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 面上,每个轨道平面上有4颗卫星,它们按与地 球55°的相同方向运行空间间隔约为90°,这 就可保证全球任何地区任何时刻都可以至少观测 到4颗卫星。地面平均高度约为20200千米,周 期约为12个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