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金,侠义不老
夸人年轻不老的句子成语

夸人年轻不老的句子成语夸人年轻不老的句子成语一直以来,人们都追求年轻与美丽,希望能够拥有永恒的青春。
而在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年轻不老、容貌绝佳。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夸人年轻不老的句子成语吧!1. 不惑之年:这个成语指的是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正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高高在上的年龄,让人们逐渐成熟理智,更加稳重,如同松柏一样挺拔。
2. 花样年华:形容一个人正值年轻时光,韶光如花一般美好。
青春年少,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光,仿佛每一个瞬间都倾注着无尽的激情和活力。
3. 春风得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年轻、才华出众,正当时兴旺。
如同春天的风,带来温暖和活力,让人心旷神怡。
4. 青春常驻: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渴望青春常在,拥有美好容颜的愿望。
年轻不老,容光焕发,永葆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 风华正茂:形容一个人正值年轻时侯,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
风华正茂,意味着人生道路上正是风生水起,无限可能的阶段。
6. 英姿焕发: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精神焕发,容颜俊美。
英姿焕发,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更是肌肤光滑、神采奕奕、气质出众。
7. 青春无悔:这个成语形容年轻人投身于追求梦想的事业中,全情投入、毫不犹豫。
青春无悔,意味着对自己年轻时做过的选择和付出都没有一丝后悔。
8. 青春蓬勃:形容一个人年轻而有活力,充满朝气蓬勃。
青春蓬勃,是勇敢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光。
9. 春暖花开:这个成语形容春天温暖而美好,如同一个人年轻的容颜一样。
春暖花开,蕴含着年轻人朝气蓬勃、展现自我的姿态。
10. 皓首苍颜: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年老之后依然精神矍铄,容貌不减当年。
皓首苍颜,代表着经历岁月的磨砺,但仍保持着年经受岁月洗礼而愈发充实的生活。
以上是一些夸人年轻不老的句子成语,这些成语充满了对年轻人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表达出人们对青春美好的向往。
无论是在形容一个人还是在描述一种状态,这些成语都蕴含了许多美好寓意,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愉悦和共鸣。
《流金岁月》经典语录

《流金岁月》经典语录1、时间如细水,朝九晚五。
不知不觉地洗刷掉日常记忆,留下来的叫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岁月流金,是因为有那些人、那些事,沉淀下不败的颜色和份量。
2、你经历的,我没有经历,我经历的,你也没有经历,所以谁都不要小看谁。
3、我也有我追求理解的方式,可能比你笨拙,费力,但是我并不羡慕你,即使我最后什么都没有做成。
4、你要知道,早晚你都是要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开心的时候未必有人愿意和你一起分享,焦虑恐惧的时候更不会有人替你分担,克服过去了,你会见到更广阔的天地。
5、没有谁配不上谁,两块一包的盐,可以配上万一桌的菜,但上万的菜,没有盐也是淡然无味。
6、很多时候,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反而是太重的爱。
7、不要随便结婚,除非你和他的二十四小时加起来大于四十八小时,不但能够增加彼此生命的广度,还能减少彼此生命的磨损。
8、表达的最好最多的,未必是最深情的。
9、时间可以消磨一切,但它也能成就一切。
10、做最好的自己,比做任何别人都好。
11、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它需要你付出努力和时间。
12、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到达目的地。
13、你处理不好的,时间会处理好,不用太着急。
14、生活再不济,你也没有理由原地腐烂。
15、人在檐下过,焉得低下头。
16、坏,也要大胆的坏,坏到一流,也是个人物,照样有人跪着拜。
17、我们是人不是神,是有人一辈子享福,但那毕竟是少数。
我们是普通人,有福就享福,有困难就只能迎难而上了。
18、你说的都有道理,你可以为难,我也可以失望。
19、总有遗憾,所以我们才能念念不忘。
20、岁月如金,朋友虽然走远,但从未离开,早早晚晚,终会再见。
月光不老的唯美句子

时光不老的唯美句子1、青春不死,折腾不休。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2、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岁月不逝,我们不弃,大山温泉。
3、时光怎会老?我们怎会散?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4、你若不来,我便不老。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5、不管最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我终是那句话“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仅此而已。
6、我们总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可是,时光老了,我们该怎么办?7、天逢阴雨终会晴,人遭离散缘来聚。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8、我不会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之类的蠢话,我们终将要失散,但我们永远不会将彼此忘记。
9、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青春会老初心不变,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10、偶遇一切与你相关的美好,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加油呀。
11、时光不老。
我们不散!聚是一把火。
散是满天星!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12、愿老友安好尽管我们不联系可都始终记得: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13、都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可回头望去,时光未曾老过,我们却早已分散。
14、十年之约我们一起走。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时光匆匆,打马而过,我还有梦。
15、流水期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出处:盗墓笔记同人文。
16、你是我独一无二的宝藏,是我想一直守护的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我会一直在。
17、时间可以带走生命,却带不走诺言和友谊。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18、18、我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她说:这是骗人的。
然而我却信了。
19、时光不老。
我们不散;回忆青春。
留住美丽的画面。
20、二十年友谊,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天不会不蓝,我不会不在,亲爱的生日快乐。
21、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愿以后的我们幸福美满,离别还是有点伤感。
22、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可时光终会老,亦如我们终会散。
23、不是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么。
可时光依旧没变,我们,却不一从前。
24、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天不会不蓝,我不会不在。
25、希望阳光很暖微风不燥,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早安。
26、我们爱了一整个青春!时光不老,我们不散!27、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天不会不蓝,我不会不在。
岁月留金

岁月留金作者:管秋惠殷豪来源:《手工》2010年第12期今天的南京城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里有个世界级品牌——南京金箔。
不仅全国著名寺庙、古老与现代建筑用南京金箔进行贴金;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也几乎都用南京金箔装饰;连世界上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都在使用南京金箔。
金箔的故乡在江宁,无论是那尊金箔大型贴金纪念碑、那条4公里长的金箔大道,还是那座世界上唯一的金箔艺术馆,每一片薄薄的金箔,都承载着2500年厚重的中华历史。
2006年5月,南京金箔锻造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它踏上世界级非遗的申报征程。
神奇技艺耀世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江苏馆里展出的一件作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来自南京的“贴金吉祥龙笔筒”,在展览厅里格外夺目耀眼。
通体金灿灿的,外壁雕刻着栩栩如生的浮雕龙纹图案,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
游客们无不对这件贴金艺术品赞叹有加。
工作人员介绍,这只笔筒耗费了99%纯黄金打造的金箔一百多张,手工贴合,全身几乎看不到接缝。
场馆另一边,杨文、戴登峰这对年轻人面对面坐着,你一锤我一锤地敲打着一个纸包,不断有游客被吸引过来。
“纸包里有什么?”“是在打牛皮糖吗?”类似的疑问不时从人群中发出。
现场的工作人员耐心为大家答疑解惑:“这是在打金箔。
纸包里是由乌金纸包的1920张金片,两个师傅这样捶打3万多次、四五个小时,能打制出每张厚度在0.12微米左右的金箔……”杨文和戴登峰是目前中国最年轻的两位打箔人。
2006年冬,两人拜葛义根为师。
当两爱徒学满出师,并在家门口举办的世博会上大出风头时,葛义根忍不住心中的激动,连声叹道:“好啊,终于可以传下去了。
”葛义根是南京金箔锻造技艺的传承人。
自幼跟随父辈学习打箔技艺的他,被称为“最后一个打箔人”。
打了一辈子金箔,最想的就是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在历史上敲打每一个普通的清晨,葛义根便会早早地来到厂里的人工打箔房,衣着单薄,因为打箔房里是没有冬天的。
春华秋实,岁月鎏金的意思

春华秋实,岁月鎏金的意思
“春华秋实,岁月鎏金”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比喻事物经过一番艰辛努力之后,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
这个成语中的“春华”指的是春天的花朵和生机,而“秋实”则表示秋天的果实和丰收。
整个成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等待,最终会有所收获。
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一番风雨之后,最终取得了成功和成就。
这句成语饱含着对时间的珍惜和对努力的肯定,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希望和鼓舞的情感。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句成语也可以引申为一种意境,比如可以用来描绘大自然的变化和轮回,或者用来赞美一个人或一件事经历风雨后的成长和壮大。
在诗词和文章中,这句成语经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时光和辛勤劳作的赞美,以及对成功和成果的祝愿。
从哲学角度来看,这句成语也可以被解读为对人生道路的一种思考。
它告诉我们,人生就像四季轮回一样,经历了春天的艰辛和努力,最终会有秋天的收获和成就。
它也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才能收获美好的果实。
总的来说,“春华秋实,岁月鎏金”这句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和时间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和成长的思考和启示。
希望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岁月流金的精辟句子

岁月流金的精辟句子
1、岁月的奔流,无法阻挡;美丽的青春,常在流逝。
2、历尽岁月沧桑,总有变数人间;朝朝暮暮熬夜多,洒满血汗梦圆满。
3、对这熬夜把流年,炼出不负时光清香;青春奋斗在岁月,金色幸福永流深。
4、拼搏磨炼,流金岁月;把握年华,书写辉煌。
5、日复一日,岁月如歌;脚步没有停止,心却拥有惊喜。
6、岁月无声逝去,留给你的只有淡淡的回忆;岁月如歌,让你懂得心底真实的慵懒。
7、时间,是一种最珍贵的财富,快乐伴随着流年,财富跟随着岁月。
8、岁月流转,日日艰辛;攀登目标,流金时光。
9、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流金岁月在路上;追求完美,未来更加精彩。
10、岁月不会耐着性子流荡,唯有努力奋斗,才能让流金的时光分处在身边。
金色年华文言文翻译

吾辈少年,正当壮年,风华正茂,犹金色之年华。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已步入人生之巅峰。
回首往昔,感慨万千,欲抒怀于笔端,以飨同好。
译文:我们这些年轻人,正处于壮年,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就像是金色的年华。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已经走到了人生的高峰。
回首过去的岁月,感慨万分,想要用笔尖抒发内心的情感,以供志同道合之人共享。
原文:少年时期,胸怀壮志,豪情万丈,如长江之水,浩浩荡荡。
然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青丝变白发,壮志成空。
回首往事,不禁心生感慨,时光匆匆,岁月如梦。
译文:在少年时期,我们胸怀壮志,豪情满怀,就像长江之水,浩浩荡荡。
然而,岁月不会停留,时光如流水般流逝,转眼间,青丝变成了白发,曾经的壮志也化为乌有。
回首往事,不禁心生感慨,时光匆匆,岁月如梦。
原文:青春年华,犹如朝阳,蒸蒸日上,充满希望。
然人生道路,坎坷曲折,非一日之功可成。
今日之成就,皆昔时之积累,非一日之功。
故当珍惜时光,奋发向前,不负韶华。
译文:青春年华,就像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充满了希望。
然而,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
今天的成就,都是昔日积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劳。
因此,应当珍惜时光,努力向前,不负美好的青春年华。
原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少年英雄,壮志凌云。
然世事无常,英雄末路,终成黄土。
故吾辈当铭记,少年时光,奋斗不止,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译文:金戈铁马,气势如虎,英勇的少年英雄,志向高远。
然而,世事无常,英雄也有末路,最终化为尘土。
因此,我们应当牢记,少年的时光,只有不断奋斗,才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原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青春如梦,转瞬即逝,愿吾辈少年,把握时光,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译文:人生得意之时应当尽情享受,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月亮。
青春如梦,转瞬即逝,愿我们这些年轻人,把握住时光,不断努力,不辜负美好的青春,也不辜负自己。
成人礼赠言八个字

成人礼赠言八个字1. 青春正好,不负韶华。
- 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这是最美的时光。
我看到邻居家的大哥哥,在成人礼的时候,他的父母就送给他这八个字。
他说,青春就这么一回,怎能虚度呢?就如同花朵错过了花期就不再娇艳。
这八个字时刻提醒他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去努力奋斗,向着梦想前行,不要辜负大好的时光。
2. 心怀梦想,砥砺前行。
- 你看那远航的船儿,没有梦想这个灯塔怎么行呢?我的朋友在成人礼上收到这样的赠言。
他跟我说,这就像给他的人生指了一条明路。
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从此之后,不管遇到多少挫折,他都把这八个字牢记心中。
就好比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这八个字就是他披荆斩棘的宝剑,激励他不断向前。
3. 勇敢担当,自立自强。
- 嘿!一个人成年了,不就得这样吗?像那独自翱翔天际的雄鹰,我的表哥成年的时候,他的爷爷就送了这八个字。
表哥说,这是告诉他要像个真正的男子汉。
他之前总是依赖家人,但是从成人礼之后,他开始学会自己面对问题。
在找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没有退缩,而是想着这八个字,勇敢地承担起生活的压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4. 善良为基,真诚待人。
- 这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对你。
我参加同学的成人礼时,他的班主任送给他这八个字。
同学告诉我,他之前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一次他在公交车上给一位老人让座,老人那感激的笑容让他瞬间明白了。
这就像播种善良的种子,收获真诚的果实。
如果人人都能以善良为基础,真诚地对待他人,这个世界该多美好啊。
5. 乐观向上,笑对人生。
- 生活中难免会有风雨,难道就因此消沉吗?我有个远方亲戚,在她成人礼的时候收到这八个字。
她曾经因为高考失利非常沮丧,可是这八个字让她改变了态度。
她就像一颗向日葵,不管风雨怎么吹打,始终朝着阳光的方向。
她重新振作起来,去复读,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乐观向上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那扇被困难锁住的门,让她笑对人生的挑战。
6. 勤奋努力,厚积薄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月流金,侠义不老
岁月流金,侠义不老
上世纪80年代初,金庸小说如江潮般席卷内地,开启了通俗小说解禁的时代潮流,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飞射白鹭雪连天,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小说和改编的电视剧带给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
对于“70后”“80后”来说,金庸绝对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武侠之美,不在一招一式,而在侠肝义胆,英雄气概。
成为行走江湖的侠客,曾是很多人年少时的梦想。
现在的我们已褪去青涩,但侠义之情亘古长青。
3月10日,是武侠小说盟主“泰山北斗”金庸大师的90岁生日,本报特编发此版,回味金庸先生呈现给我们的江湖世界。
—编者
在《青春无悔》的文案里,高晓松曾写过这么一句:再也没有了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的女子。
雄鹰只在电视里飞翔,豪侠仅存于酒后的呓语。
利剑悬于博物馆,即使你拥有了它,又能刺穿什么?
跟高晓松一样,在太多的“60后”、“70后”以及“85前”的心中,我们确曾见识过那样的男人,他们叫乔峰,叫令狐冲,或者叫靖哥哥;我们确曾怜惜过那样的女子,她们叫小昭,叫程灵素,或者叫蓉儿。
我们确曾进入过一个快意恩仇、汪洋恣肆的世界。
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之一,叫金庸。
小说中的靖哥哥和蓉儿,永恒的青丝如墨,笑靥如花。
小说外的金庸,则在3月10日迎来90岁生日。
今年距1972年金庸写完《鹿鼎记》之后挂刀封笔,也已经过去了42年。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们贫瘠的文化娱乐生活中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的时候,金庸小说进入内地。
那些简陋伧俗的盗版书给我们带来的冲击,简直就像一道道绚丽的闪电划过夜空。
金庸古龙的武侠,加上琼瑶的言情,成了差不多十年
间内地中学和大学校园里的“双璧”。
这些被当时的家长认定“不是什么正经书”的读本,却让我们读得神魂颠倒,血脉偾张。
那是高晓松歌中一再怀念的“白衣飘飘的年代”。
另一位武侠迷“王怜花”则在《古金兵器谱》中写道:作为一个汉语的热爱者,我常常会对造化深怀感恩之心,在汉语支离破碎苦难深重的20世纪,上苍还是同时赐予我们金庸和古龙所创造的汉语奇迹。
三十年过去,当年家长们眼中的“太刺激,不正经”,变成了现在孩子们眼中的“不刺激,太正经”。
在讨论本期选题的时候,我的一位同事问:现在的“90后”、“00后”们,还看金庸小说吗?
我问过几个小朋友,得到的答案并不乐观。
一位上初三的小姑娘告诉我,她最多只瞄几眼金庸剧。
在网上书店,很多读者在留言中表示自己购买金庸全集的目的之一,就是“给孩子留一套好书”,但那些孩子是否真的如父母所愿,却是个未知数。
套用一句很俗的话,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极大丰富,不由分说地稀释了任何一种电影、电视、歌曲、游戏、小说等的“畅销度”和“不可或缺性”。
在这当中,包括金庸小说在内的阅读,可能是被稀释得最厉害的。
就像部分阅读调查显示,“90后”、“00后”们也不爱看四大名著,就像即使拿到了诺贝尔奖,莫言的作品卖得也没郭敬明的好。
这不是金庸个体遭逢的困境,而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现状。
但是,不管你看没看过原著,作为中国武侠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金庸小说传达的这些信息,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行侠仗义”的侠义精神,“笑傲江湖载酒行”的侠客气质,倾盖如故的知交,同生共死的情侣,至今令人心向往之。
原创中文网站上有不少签约作家也在写武侠,或者玄幻、穿越,他们的故事可能更奇崛,语言可能更活泼,但万变都不离“侠义”二字。
这一根植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内核和精神期待,正是今天我们依然还在谈论金庸的理由。
尽管围绕金庸的大众话题,不是与小说,而是与更为普及的衍生文本—改编电视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代又一代的黄蓉和小龙女在荧屏上出没,“金庸原著”却是屹立不变的易拉宝背景。
在“可持续发掘空间”方面,因为写的是武侠,金庸比同时代流行的琼瑶更有优势。
琼瑶所擅长的一个文艺女青年与一个文艺男青年的爱情故事,在小三、婆媳、穿越、姐弟/叔侄恋等内地小说和电视剧的强大攻势之下,从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帘幽梦”裂变成不知所云的“一帘噩梦”。
当年深度中毒的女粉丝很快清醒过来:一个文艺女青年靠谱的归宿,绝不会是一个文艺男青年。
即使是纯爱小说,现在也绝非琼瑶那种写法了。
另一位大侠古龙英年早逝,否则以其飞扬跳脱的个性,指不定还能搞出好玩的名堂。
跟古龙单刀直入的做派不同,金庸擅长的是娓娓道来的“英雄成长史”,最典型的当属郭靖,一个没有天分、但有志气又有运气的傻小子辛苦学武,通过各种机缘巧合成为一代宗师,当中再夹杂几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如果用当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形容,古龙小说是《我是歌手》或《最强大脑》,楚留香一出场就是风流倜傥的江湖香帅;而金庸则是《快乐男声》或《中国达人秀》,郭靖、杨过跟李宇春、陈楚生一样,都是我们看着长起来的草根小孩。
金庸小说,是武侠版的“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草根奋起和侠义精神都不会过时,但它们确实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干扰。
放眼四周,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潇洒”、“酷炫”,或者与之差不多意思的词,“个性”、“不羁”、“另类”、“特立独行”,往往更容易成为年轻一代追逐的目标。
在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中,四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既非出身豪门,也非职场精英,却华衣美服、名牌箱包披挂上身,她们凭的是什么?楚留香再牛,也是拜师学艺下过苦功的。
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当下的现实是《小时代》粉丝济济。
究其原因,电影《铁娘子》中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一句台词似乎能说明点问题: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人们被那些更注重“感觉”而不是“思想”和“想法”的人所控制。
相较看金庸长大的“70后”、“80后”,《小时代》粉丝群的生活环境更加富足,更多接触外部信息,更少受到传统束缚,也更重视个体感觉。
至于这种“感觉”能控制它们多久,很难预估。
一个事实是,“70后”和“80后”们,也经历过对自己过往品味的否定,或者否定之否定。
从流行到经典,金庸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岁月流金,侠义不老。
向金庸致敬。
金庸的江湖
武侠小说作为“写梦文学”,其人物创造主要来自作者想象和写作传统,而想象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征化,均不是以写实见长,但均来源于现实。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恰到好处地开创了虚实两重境界,虚其虚之,实其实之。
虚与其表的绝世神功、刀光剑谱,“真实”的历史嫁接,错位的江湖武林点染背景,衬托出的人物性格呼之欲出。
这种金庸式的历史化处理情节、脉络塑造了一部完整的恩怨情仇“侠谱”。
故有人言,杰出的武侠小说家,写武侠,写出的是人世的众生相;敏锐的读者,读武侠,读出的是人间的沧桑和百态。
为此,时隔多年,我们仍无法忘记金庸先生留给我们的任侠浪荡的令狐冲、侠骨柔肠的杨过、忠肝义胆的郭靖、白衣素祯的小龙女、豪憾心魄的乔峰甚至十恶不赦的李莫愁、心狠手辣的欧阳峰、虚与委蛇的岳不群和冥顽不灵的灭绝师太……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语言通俗易懂,浅显,流畅,灵活生动,没有难认的字、难懂的词和艰涩的句子,语言的动作性强,极善构筑戏剧性场面,具有一种让读者忘记或忽略文字的速读感。
读其小说时,迎面而来的是古朴、苍劲的感觉,初看似乎语不惊人,但愈展开愈魅力无穷。
金庸先生总是试图在作品里试图不说而又说点什么,那意境的升华令人如饮佳酿,读者于微醉之间已无形之中进行了一场灵魂的加冕。
陈平原说:“不敢说没有江湖就不存在侠客;可武侠小说中倘若没有一个虚拟的“江湖世界”,侠客就不可能纵横驰骋大显神威。
”金庸先生用他唯美的艺术画笔建构在武侠仁道的长廊里,有乔峰大战少林、聚义庄之时;有郭靖华山论剑之日;更有令狐冲挥舞独狐九剑之间;韦小宝脚底抹油的顷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武侠凝练,行云流水、平中见奇的语言加冕,加之古典诗词的唯美乐境,语不惊人却欲说还休的古朴苍劲,让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视觉和心觉上留下真性情的读白,半明半暗地将一切都还给了读者,正是这种意味深长的空白点,轻而易举地勾住了我们的眼球,摄人心魄地迷住了读者的心。
笔载二十道江湖,长留风云论人生。
生花妙笔现幻景,完美连缀侠客梦。
金庸先生用他的手笔展示着我们普通人的人格理性在现实的矛盾裂缝中的几多幻觉,于历史文化语境的印痕中充满激情地言说着这个世纪所交托给文人的侠客梦……(残阳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