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IgH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及意义_吴书一
血浆游离DNA IgH和TCRγ基因重排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血浆游离DNA IgH和TCRγ基因重排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钟凌;黄文芳【摘要】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血浆游离DNA免疫球蛋白重链(IgH) 基因和T细胞受体γ(TCRγ) 基因克隆性重排,并探讨其在监测微小残留病变(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提取63例NHL患者血浆游离DNA并以Globin 基因确定其存在,通过PCR方法检测IgH (VH FR3-JH)和TCRγ(Vγ-Jγ)克隆性基因重排,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并随访患者以监测和检测MRD.结果 63例中有49例[30例B细胞NHL(B-NHL)和19例T细胞NHL(T-NHL)]初诊、难治或复发的患者血浆游离DNA提取成功.30例确诊的B-NHL患者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阳性27例(90%),19例确诊的T-NHL患者中TCRγ基因单克隆重排阳性14例(74%);其病理活检标本基因重排结果分别为87%和74%(P>0.05).另14例(9例B-NHL,5例T-NHL)临床缓解患者中,仅1例(B-NHL)提取出血浆游离DNA并检测到IgH基因单克隆重排.随访治疗缓解的患者共56例,其中24例患者血浆游离DNA基因重排持续阴性,2年存活率达83%;27例患者血浆游离DNA基因重排缓解时呈阴性随后转阳,5例患者缓解后始终能检测到血浆游离DNA基因重排,其2年存活率分别为26%和20%(P<0.05).结论 NHL患者血浆中可以检测出肿瘤源性的血浆游离DNA;NHL患者血浆游离DNA IgH、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简单、方便,与病理活检标本检测具有相同的临床意义.在MRD的监测中,利用血浆游离DNA检测单克隆性重排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复发的作用.【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0(007)013【总页数】4页(P1312-1315)【关键词】DNA引物;基因重排;免疫球蛋白重链;淋巴瘤,非霍奇金;微小残留病【作者】钟凌;黄文芳【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R733.71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存档蜡块45例,采用HE常规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学分类,运用PCR半巢式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结果IgH FR3A和IgH FR3A+FR2A在MALT淋巴瘤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7%(17/28)和75.0%(21/28),在DLB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0%(9/15)和73.3%(11/15),在M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00.0%(1/1)和100.0%(1/1)。
IgH FR3A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测率为60.0%。
IgH FR3A联合IgH FR2Ad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3.3%(33/45)。
结论采用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能够作为淋巴瘤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有助于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良恶性做出正确的诊断。
标签:胃肠道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基因重排;多聚酶链反应;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文献标识码]A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组织及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最好发部分。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占结外淋巴瘤的30%~45%。
原发性淋巴瘤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尤其在早期的恶性淋巴瘤由于其更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较难做出正确诊断,易造成误诊。
病理诊断淋巴瘤较为可靠,借助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能对大部分淋巴瘤做出明确的诊断,但对一些疑难病例仍然不能做出正确诊断,未能得到及时的正确诊断不利于临床医生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和进行必要的预后评估。
近年来,针对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重排检测已经成为临床上诊断淋巴瘤的一项必要手段,成为鉴别诊断淋巴瘤的一种新的有力工具,本研究对此进行初步研究。
用IgH、TCR基因重排技术检测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精)

用IgH、TCR基因重排技术检测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摘要】目的探讨IgH 、TCR基因重排技术检测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意义。
方法采用IgH、TCR β、TCR γ基因重排标志检测,36例经常规HE、免疫组化不能诊断的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并进行克隆性分析。
结果29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呈克隆阳性,其中IgH、TCR双重排阳性者为13例,IgH单一阳性8例,TCR单阳性为8例。
克隆阳性病例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的为24/29例,7例阴性者,4例为反应性增生,2例经随诊为猫抓病淋巴结炎,1例为不典型增生。
结论 IgH、TCR基因重排技术对于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淋巴瘤基因重排;诊断Detecting Problematic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Lymph Tissue by IgH and TCR Gene Rearrangement TechniqueZHONG Mei, LV Ya li, LI Bing, ZHAO PoDepartment of Patholog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of problematic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lymph tissue by IgH, TCR gene rearrangement technique.Methods Thirty six cases of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lymph tissue with diagnostic difficulty by routine H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by PCR based IgH, TCR gene rearrangement technique to further determine the diagnosis. 20 cases of previously diagnosed lymphoma and 10 reactive lymphadenitis were used as a positive control and negative control, respectively.Results All control samples of lymphoma were positive for clonal rearrangement. 29/36(80.6%)cases of problematic lesion showed positive for clonal proliferation in which those positive for both IgH and TCR were 13/29(44.8%), for single,IgH 8/29(27.6%)or TCR 8/29(27.6%), respectively; and those positivity associa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24/29(82.8%). In seven cases negative for clonal rearrangement, 4 were reactive proliferation,2 Cat scratch lymphadenitis and 1 atypical proliferation.Conclusion It is significantly use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differentiating diagnosis of elusive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lymph tissue, by IgH, TCR gene rearrangement analysis.Key words:Lymphoma; Gene rearrangement; Diagnosis0 引言本研究应用IgH、TCR β、TCR γ基因重排技术对36例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进行分析,以探讨实际工作中解决疑难问题的可能性及意义。
高通量测序分析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高通量测序分析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马强;邹东梅;郭轶先;赵弘;常晓丽;胡蓉华;孙婉玲【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年(卷),期】2024(51)5【摘要】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接受NGS检测,且存在IGH基因存在克隆性重排的55例B-NHL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IGH基因NGS检测结果,分析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IGHV基因取用频率,以及NGS检测IGH基因重排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55例患者中,以单个优势克隆为主(85.45%,47/55),少数患者可检测到2个(12.73%,7/55)和3个优势克隆(1.82%,1/55);在IGHV基因取用偏好方面,IGHV3基因在B-NHL中取用频率最高,其次为IGHV4基因;在IGHV亚型中,IGHV3-23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中出现频率最高,IGHV4-34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DLBCL)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中出现频率最高。
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B-NHL患者IGH基因克隆性重排中IGHV基因片段取用频率存在偏好,使用NGS检测IGH重排可以识别亚克隆,鉴定克隆相关性,辅助疾病诊断。
【总页数】5页(P368-372)【作者】马强;邹东梅;郭轶先;赵弘;常晓丽;胡蓉华;孙婉玲【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2【相关文献】1.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及其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2.血浆游离DNA IgH和TCRγ基因重排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3.高通量测序结合捕获技术检测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中重链基因重排VDJ 区的临床研究4.血浆游离DNA IgH和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5.实时定量PCR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和骨髓IgH基因重排及临床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及其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及其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李银珍;王芳;邵琼;张旭;邓玲;汤涛;张晓;吴秋良【摘要】AIM: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and feasible protocol for detection of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IgH) gene rearrangements for routine diagnosis of B - cell non - Hodgkin lymphoma ( B - NHL). METH-ODS : Using the primer combinations of FR2, FR3, LJH and VLJH, modetube A + tube B, and semi - nested PCR, the monoclonal IgH gene rearrangements in 121 cases of B - NHL, 58 cases of T - cell non - Hodgkin lymphoma ( T - NHL) and 19 cases of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were detected. The differences of clonality detection rate between B - NHLgroup and T - NHL group, B - NHL group and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group, and between the use of FR2, FR3 and FR2 + FR3prim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lonality detection rates of B - NHL, T - NHL and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were 81% (96/118), 4% (2/54)and 0% (0/19). There we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B - NHL group and T - NHL group, B - NHL group and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group in monoclonal IgH gene rearrangements ( P < 0. 05 ) . In B - NHL group, monoclonality was found in 58% of the cases using primer FR2, 55% using FR3 , andrn81%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primer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 05) . CONCLUSION: Using the primer combinations of FR2, FR3 , LJH and VLJH, detection of paraffin - embedded tissues, the method of tube A + tube B mode and semi -nested PCR for determining monoclonal IgH gene rearrangements is feasible and reliable, and the clonality de-tection rate is high enough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B - NHL.%目的:建立准确可靠、操作性强、适用于临床实际工作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方法,用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的辅助诊断.方法:采用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引物FR2、FR3和重链连接区(joining region of heavy chain,JH)引物LJH、VLJH组合、A管+B管模式、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对121例B-NHL、58例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cell non-Hodgkin lymphoma,T-NHL)和1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石蜡组织进行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分析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在B-NHL组、T-NHL组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中的差异,以及B-NHL中联合应用FR2和FR3与单独应用FR2、FR3之间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18例成功检测的B-NHL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81%(96/118);54例成功检测的T-NHL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4%(2/54);19例成功检测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未检出IgH基因单克隆重排.B-NHL组与T-NHL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相比,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NHL中,FR2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58%(68/118),FR3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55%(65/118),联合应用FR2和FR3,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81%(96/118),联合应用FR2和FR3与单独应用FR2、FR3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FR2、FR3、LJH及VLJH引物组合、A管+B管模式和半巢式PCR法进行石蜡组织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阳性率较高,可用于临床B-NHL的辅助诊断.【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2(028)011【总页数】5页(P1994-1998)【关键词】淋巴瘤;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作者】李银珍;王芳;邵琼;张旭;邓玲;汤涛;张晓;吴秋良【作者单位】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广东,广州,510060;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广东,广州,510060;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广东,广州,510060;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广东,广州,510060;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广东,广州,510060;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广东,广州,510060;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广东,广州,510060;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广东,广州,51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是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的重要特征,国内外病理界已达成一致共识: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IgH基因单克隆重排可以辅助诊断BNHL[1-3]。
Bcl_2_IgH和IgH基因重_省略_淋巴瘤诊断和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_施姗姗

Bc-l 2/Ig H 和IgH 基因重排与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1 通讯作者,E -m a i :l huc hang l u @csc o .org .cn2 230000 安徽省遗传中心3 230000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30000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肿瘤科施姗姗,胡长路1,余元勋2,李 娟3=摘 要> 目的:通过对Bc -l 2/IgH 及Ig H 基因重排的联合检测,探讨两种标志物与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 -NHL )诊断与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对49例初治的B -NHL 患者采用以C HOP 方案为基础的化疗,在化疗前及化疗后6周期时以PCR 一步法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
结果:化疗前49例患者的Bc-l 2/Ig H 和IgH 基因重排联合检测率达到9118%,治疗后达到CR 的21例病例中,4例IgH 基因重排转阴,2例Bc-l 2/Ig H 转阴。
结论:Bc-l 2/Ig H 联合IgH 基因重排检测作为分子学标志物比单纯采用Bc-l 2/IgH 或是单纯Ig H 重排更为敏感,但是取得CR 的病例中,Bc-l 2/Ig H 和Ig H 基因重排在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短期内对于临床CR 的患者,上述指标不能做为适时的分子学指标。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Bc -l 2/IgH; Ig H; 基因重排; 诊断中图分类号:R 7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60(2009)01-0055-04The st udy of relationship bet wee n Bc-l 2/Ig H ,Ig H gene rearrange m e nt and t he diagnosis and che m ot herapy effect of B -NHLSH I Shan-s han,H U Chang-lu,YU Yuan-xun ,LI Juan.D epart m ent o f Onco logy,t h e Affiliated P rovinceH os -p ital ,AnhuiM edical University ,H efei 230000,ChinaCorres p onding author :H U Chang-lu,E-m ail :huchanglu @csco =Abstract > O bjective :T o observed the B c-l 2/Ig H and Ig H gene rea rrangement i n o rde r to i m prove t he positive ratio o fm olecu -lar diagnosis and kno w t he re l a tionsh i p w ith che m otherapy effect .M ethods :T he po l ym erase cha i n reaction was used to test t he Bc -l 2/Ig H,Ig H gene rearrangem ent o f 49B -NH L pa ti ents w ho are accep ted t he first therapy.Resu lts :The ra ti o o f the comb i ned de tecti on w as 9118%,and there are 4cases the Ig H gene rearrange m ent darkened and 2cases B c-l 2/IgH rearrang e m ent darkened i n t he 21ca -ses unde rgo i ng the therapy w ho ge t to comp l ete re lieve .Conclusion :T he comb i ned de tecti on i s m ore sensitive than the s i ng le m arker .T here is no apparent chang i ng in the casesw hich com es to the co m plete relieve ,and the nu m erator m arker i s no t adap ted to as the grant m arker i n the sho rt ti m e to response the prognos i s for the pa ti ents who get to co m plete re lieve .=K eyW ords > N on -H odgk i n l ymphom a ; B c-l 2/Ig H gene ; Ig H gene ; G ene rearrang e m ent ; D i agno si s 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IgH基因克隆重排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的诊断价值

IgH基因克隆重排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IgH基因克隆重排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用PCR凝胶电泳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IgH基因克隆性重排。
结果:43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39例用FR3A引物检测阳性,阳性率90.7%;22例用FR2A引物检测阳性,阳性率55.2%;FR3A或者FR2A引物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为90.7%。
结论:PCR凝胶电泳技术检测IgH基因克隆重排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标签: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克隆重排淋巴瘤作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从分子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水平来探讨相关基因的特征和发病机制,以期建立相应的分子标记,进一步协助诊断、判断预后[1-2]。
淋巴瘤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染色可鉴定淋巴瘤的类型,但无法解决良恶性鉴别难题。
近年来,国外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证实,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性可协助肿瘤的诊断。
本研究应用PC R方法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情况,探讨其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胚系状态下,IgH基因由可变区(V)、多变区(D)、连接区(J )、恒定区(C)构成。
这些区域在染色体上分布是不连续,片断之间可有长度不等的插入序列将其分开,当淋巴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重组酶的作用下,重新排列组合构成一个有结构的基因,即所谓的基因重排。
正常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重链(IgH )基因重排为多克隆性,而恶性B细胞肿瘤表现为单克隆性。
因此,这种单克隆IgH 基因重排可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对鉴别良、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5]。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收集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温州医学院2010-2013年间诊断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石蜡标本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为52岁。
其中弥漫大B淋巴瘤(DLBCL )30例,滤泡性淋巴瘤(FL)4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4例,套细胞淋巴瘤(MCL)3例,小细胞淋巴瘤(SLL/CLL)2例。
IgH重排在B-细胞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优化 Bo d2引物 P R技术检测 3 i me- C 6例 中 2 6例 IH重排 阳 g 性( 52 7 . %) 以 Bo d 引物联合 检测 IH F I 及 F l , i me 为 g R I RU 区 检测率 达 到 8 .% , F 及 F 区 的 分 别 检 测 率 为 61 而 R1 I RU l 9 % 、0 , 0 7 % 研究者认 为优 化 Bo e - i d2引物 技术 用 于固定 的 m 钙化骨髓标本检测 IH重排 更为理 想。各种 改进 的 P R方 g C 法有 : 1 P R S C ( ( ) C .S P 单链 构象多态 性分 析 ) ( ) ; 2 巢式 P R, C 半巢式 P R;3 P R G ( eec n yi o P R) ( ) T C ( ) C -S gn sa aa s f C ;4 R - n l s P R( C 反转录 P R) ( )e -me C 。而 目前常用 的是巢式 C ;5 ra t R l i P P R、 C 半巢式 P R、 a t C R -C ( C rl i P R、 TP R 反转 录 P R) e -me C 。
恶性淋 巴瘤 是常 见 恶性 肿瘤 , 其发 病率 有 逐 年升高 趋 势, 非霍奇金淋 巴瘤 ( H ) N L 组织 学形态 多样 , 态学结 合免 形
技 术 检 测 IH基 因重 排 用 于 BN g - HL的辅 助 诊 断 。P R技 术 C
的基本 工作原理是 以拟 扩增 的 D A分子 为模 板 , N 以一 对分 别与模板 5’ 末端和 3 末 端相互 补 的寡核苷 酸片段 为 引物 , ’ 在 D A聚合酶 的作 用下 , 照半保 留复 制 的机 制沿 着模 板 N 按 链延伸直至完成新 的 D A合成 , 复这一过程 , N 重 即可 使 目的 D A片段得 到扩增 , N 将扩 增产 物加入琼脂糖凝胶电泳槽孔 中 进行电泳 , 紫 外灯 下 利用 凝胶 成 像分 析 系统 成像 观 察结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IgH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及意义吴书一1,秦亚溱2,刘文刚1,熊灵军3,刘艳荣21.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干细胞与器官移植实验室,郑州450000;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北京100044;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和骨髓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重排检测方法及其在监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B-NHL患者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回顾性分析39例B-NHL患者IgH基因重排动态检测结果来了解其与临床MRD的关系。
结果39例B-NHL初诊未经治疗患者IgH基因重排检测34例阳性,阳性率87.1%(34/39)。
34例初诊阳性患者,治疗后19例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中16例IgH基因重排转阴,3例持续阳性;15例临床部分缓解者,IgH基因重排持续阳性。
分析发现13例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标本IgH基因重排均呈阳性。
结论IgH基因重排检测可以作为B-NHL的辅助诊断及其微小残留病的监测。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图分类号:R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22(2011)03-0072-03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gene rearrangement in patients with B-Cellnon-Hodgkin’s lymphomaWU Shu-yi,QIN Ya-zhen,LIU Wen-gang,XIONG Ling-jun,LIU Yan-rongLaboratory of Stem Cell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Zhengzhou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45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dete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gene rearrangement in patient with 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Methods Detect IgH gene rearrangements of39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case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primers and monitoring of these gene rearrange-ments.Results Totally39cases of B-NHL without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IgH gene rearrangements detected34cases of positive,positive rate of87.1%(34/39).34cases of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positive,after treatment19patients achieve complete clinical remission,16cases in which negative,3cases of continuous positive.15cases were partial remission,IgH gene rearrangement continued positive.Conclusions IgH gene rearrangement can be detected as a B-NHL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KEY WORDS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Gene rearrangement;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细胞的恶性克隆表现为多种基因异常,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重排被认为是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的特异性标记之一,可作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临床诊断和监测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标志分子[1]。
本文应用PCR-SSP方法对B-NHL患者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39例B-NHL患者IgH基因重排动态检测结果来了解其与临床诊断及MRD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27·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2月第32卷第3期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39例B-NHL患者源于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及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14 70岁。
健康体检者为阴性对照,男、女各5例,年龄20 41岁。
分别取外周血或骨髓5ml,以EDTA-K2抗凝。
以B-NHL细胞系Raji细胞或已知具有IgH基因重排的DNA作为阳性对照。
1.2方法1.2.1外周血或骨髓DNA提取EDTA-K2抗凝的外周血或骨髓5ml,用生理盐水倍比稀释,轻轻加至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上,2000rpm离心20min,吸取单个核细胞层,用生理盐水洗2遍,转移至1.5ml离心管,加入500μl DNA zol(Invitrogen 公司)反复吹吸5分钟,加入500μl冷无水乙醇,颠倒数次,留取DNA絮状沉淀,加入80%乙醇洗涤1次,留取DNA,待晾干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调整DNA浓度,保证A260/A280比值在1.6 2.0之间。
-20ħ冰箱保存备用。
1.2.2PCR引物设计与合成PCR引物设计参考文献[2],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如下:FR3A:5-ACA CGG CCG TGT ATT ACT GT-3’,VLJH:5’-GTG ACC AGG GTA CCT TGG CCC CAG-3’。
1.2.3PCR扩增及产物检测25μl扩增反应体系包括10mmol/L TrisHCl(PH9.0),50mmol/L KCl,3.0mmol/L MgCl2,四种dNTP各400μmol/L,两条引物各200pmol/L,5%去离子甲酰胺,Tag酶0.6U,DNA0.5μg。
扩增反应条件:95ħ预变性5min;95ħ变性40秒,55ħ退火40秒,72ħ延伸60秒,共30循环;72ħ延伸7min,降温至4ħ。
取10μl PCR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显色,观察判断结果。
其扩增产物片段长度80 120bp。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Raji细胞系DNA及已知IgH基因重排阳性DNA经PCR扩增、银染显色后在80 120bp间呈现一条明亮的电泳条带,10例健康人无此条带。
39例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且未经治疗的B-NHL患者IgH基因重排检测34例阳性,阳性率87.1%(34/39)。
34例初诊阳性患者,治疗后19例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中16例IgH基因重排转阴,3例持续阳性;15例临床部分缓解者,IgH基因重排持续阳性。
13例患者骨髓标本IgH 基因重排阳性,其同时进行的外周血标本IgH基因重排也呈阳性。
3讨论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在我国NHL发病率在恶性淋巴瘤中占绝对优势(95%),其中又以B-NHL占绝对多数,其余为T细胞淋巴瘤和不能分型者[3]。
2001年WHO淋巴瘤新分类提出了以病理组织学为基础,结合免疫组化、基因分析的诊断方案,体现了基因检测对淋巴细胞恶性病变诊断的重要性。
B淋巴细胞IgH基因结构由可变区(Variable,V)、多变区(Diversity,D)、链接区(Joining,J)和恒定区(Constant,C)组成,这些区域上染色体分布呈不连续状态,片断之间可有长度不等的插入序列将其分开,当淋巴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重组酶的作用下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有功能性基因的特殊重排物,即基因重排[4]。
正常人每个淋巴细胞的重排基因都是独有的,因此B淋巴细胞的IgH基因重排形成了上千万种B淋巴细胞的IgH 基因重排的多克隆,PC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可略有不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常呈弥漫带而看不到单克隆重排带。
B-NHL患者,体内某种基因重排的B细胞癌变后失去机体的正常调控,无限制的分裂增殖,克隆性增生,导致其独有的基因重排形式占有一定优势,其PCR扩增产物电泳后出现一条明显条带。
因此,IgH基因重排带的单克隆检测对B-NHL辅助诊断及治疗后监测MRD的克隆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2,5]。
本组回顾性分析,39例B-NHL初诊未经治疗患者,外周血或骨髓DNA检测发现IgH单克隆性基因重排带34例,阳性率87.1%(34/39),与Krose等[6]报道的B细胞淋巴瘤IgH基因重排阳性率77%,以及国内冯琦等[7]报道的阳性率83.3%相近;对照组10例健康人均未检测到IgH 单克隆性基因重排带,全部阴性;Raji细胞系DNA 及已知IgH基因重排阳性DNA均检测到IgH单克隆性基因重排带。
提示IgH单克隆性基因重排带阳性与B-NHL有良好的相关性,对B-NHL的·37·Journal of Medical Forum Vol.32No.3February2011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先进生物治疗技术的开展和高效化疗药物的应用,许多B-NHL患者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但其体内仍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残留,是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
对于这些残存的极少量的肿瘤细胞,单靠常规的形态学或影像学很难证实。
多数学者研究认为,骨髓或外周血的IgH基因重排检测可从分子水平上来判断B-NHL的缓解程度,更有助于MRD的检测和提示临床预后[1]。
本组回顾性分析表明,34例B-NHL初诊时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经过4 6周期的化疗后19例达到临床完全缓解,15例临床部分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