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ppt

合集下载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把 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 移进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 生成
液态的水 无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固态的石蜡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石蜡熔化成液态
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 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
(1)定义:___生__成__其_他__物__质_的__________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化__学__反_应________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2)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喝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水的沸腾 水(液态)变为水蒸气(气态)
木材的燃烧 木材变为木炭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 凝结成液态的水
【答案】C 【解析】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课堂练习
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ppt课件

教材分析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教材特点
4.体现了“注重学科渗透”的理念 蜡烛融化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和物理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 什么?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化学来 源生活,化学服务社会”的理念。
教材分析
氧气制取 和性质
空气成分 和用途 化学反应 类型
五个主题
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 催化剂 1、3、4、6、7、9、11、13、15、17 、20 理变化是 , 硬水和软 2、5、8、10、12、14、16、18、19。 、21、22 地球周围的空气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水
水的组成
学 物 质
谈一谈:
组成 表的运用 常见符号 元素 分类
教材分析
五个主题
学完了本课题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质 元素周期
碳单质
1冰雪融化、 水的净化
2白磷自燃、 3电灯发光、 4玻璃破碎、 碳和碳的 5钢铁生锈、 6汽油挥发、 7石蜡熔化、 8煤气爆炸、 二氧化碳制 水 取和性质 9湿衣服晾干 10食物腐败、11干冰升华、 12燃放爆竹、 化合物 身 13海水晒盐 14火药爆炸、 边 15铁铸成锅、16镁带燃烧、 物质分类 17水结成冰、18酒精燃烧、 的 19锅炉爆炸、20铁矿石粉碎 一氧化碳 21木材燃烧、22石蜡燃烧 化 甲烷
教材分析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常伴随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内容组成
应 讨 情 实 2.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用 论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境 验 常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结 交 引 探 论 流 入 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D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粮食酿酒
3、在下列被媒体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 到化学变化的是( D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到掺和成假奶粉
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
D、用硫磺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熏蒸粉丝
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 I、 。
举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矿石粉碎等
2.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举例:木柴燃烧;铁的生锈;往石灰石中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等。
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依据:
有无生成其 它物质。
怎样知道有新 物质生成呢?
3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常见现象: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并 且常伴随能量变化,表现为发光、放热、吸热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实验1-1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加热, 管口放一洁净玻片。观察并 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1-2 将少量胆矾放入研钵内,用 杵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 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其他 的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沸腾时生成 的水蒸气遇 液态的水 无其他物 质生成 玻璃片又凝 结成水珠
变化前 的物质 液态的水 块状胆矾 硫酸铜 溶液 块状 石灰石
变化后 产生的物质 液态的水 粉末状胆矾 氢氧化铜 沉淀 二氧化碳 气体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 第二组:①属于物理性质 (5) ;
• ②属于化学性质
(2)

• ③属于物理变化
(4)

• ④属于化学变化
(1)

• ⑤属于化学现象
(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 1、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其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 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导热性、 导电性、延展性等
3.区别: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 A、石油分馏
B、用活性炭净化水
• C、灯泡通电发光 D、牛奶变酸
•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
是( )
B
• 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4张PPT)

新知学习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降温,以达到 退烧的目的,也经常用工业酒精炖小锅美食。这都是利用 了酒精的特性。
思考: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有哪些性质?
新知学习
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具有以下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有特殊气味 密度: 0.8g/ml 水溶性: 能与水互溶 是否挥发:易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新知学习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⑩
课堂小结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 化 物 质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 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升华等
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 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新知学习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
雪的形成 云的形成
燃放烟花 蜡烛的燃烧
新知学习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
•图1-3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实验1-1】
实验 序号
实验 1-1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变化前后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有其他物
质生成
液态的水
产生气泡,遇 液态的水
冷凝结成水珠

水的沸腾
【实验1-2】取少量的胆矾(或称蓝矾) 放入研钵内,用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
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往往同时发生,在化 学变化中,生成新物 质的同时,物质的状 态、形状、大小也改 变,所以同时伴随物 理变化,但在物理变 化中,不一定伴随化 学变化!
知能训练
1、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 况下变成液体状的白糖,是否产生新物质?所以这 是 物理变化 。
9、活性炭吸附色素 10、木炭燃烧
11、潮湿衣服变干
12、加油站爆炸
物理变化: 1、2、5、6、7、9、11 化学变化: 3、4、8、10、12
总结归纳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项 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观 特 征
一般是物质的状态、 形状发生改变
不但形状、状态改变,还伴随着 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序号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他物质 生成
实验 硫酸铜、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1-3 氢氧化钠

实验 石灰石、 石灰石逐渐变 二氧化碳
1-4 稀盐酸
小,产生气泡,等 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
(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瓷碗被打碎
折纸艺术
天然气燃烧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本质是否相同?
食物腐烂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要从哪些方面观察?
实验前
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物质的颜色、 状态、气味 等
实验过程中
实验记录与分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 生成蓝色 酸铜溶液等 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1-1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一: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 学 变 化
木柴燃烧
物 理 变 化
灯泡通电发光
结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二: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思考: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是 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蜡烛熔化,即化学 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