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
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分析

老舍《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分析一.虎妞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同时也是所处的那社会的牺牲品。
老舍把虎妞放到畸形的社会畸形的家庭中表现她的性格特点,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缺乏教养,粗俗刁泼。
《骆驼祥子》里虎妞的性格看似是畸形的变态的,不符合女人生存常规的,一切的根源我们可以在她的生长环境和这特殊环境里所形成的童年情结里找出胚胎。
正如著名教育家李慎西所说:“一个健康而正常的社会,既需要法律规范,也需要价值引导;尤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汲取什么样的营养,将决定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灵魂。
”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的多方面歧视性要求,1.对女性自然形体与性格的多方面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女性的道德如贞操的要求。
这一点要特别指出,传统伦理对女性身体的苛求,即所谓的“处女情结”。
男权社会要求结婚的女人必须是处女才是贞洁的,才能为男人所接受和认可否则就会遭到嫌弃与鄙视,被认为是不洁的、淫乱的。
祥子显然也认可并遵从这个传统,所以当他发现虎妞不是处女时,内心对于她的厌恶又加深了一层,这都是缘于传统伦理观在祥子心理上的投射。
2.经济与社会地位不平等。
就经济与社会地位而言,女性不管有多大能力都不能与男性一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由此经济不独立,对男性具有极强的依附性,3.社会对底层特别是对女性生活与命运漠不关心。
他们同样处在社会底层,一切都要靠自己,自生自灭,虽是民国,但整个生活过程没有看见政府或某种社会组织的影子,底层社会千百年来的生活状态在虎妞父女俩这里重现。
小说从开头到结尾都没有或者可以说是很少提到虎妞的亲生母亲,也没有提到她的继母,在她的生长环境里,严重缺乏最温馨的母爱的呵护和滋润,缺乏母亲对女儿的正常正确的引导,她完全没有受到过传统文化的影响。
最后虎妞成为一个泼辣、野蛮、霸气的女人。
从作品里我们可以知道,虎妞从小在人力车夫中成长,有一个剥削阶级的父亲,接受的是比较粗俗的教育,因为帮助管理父亲的“人和车厂”,环境造就了虎妞强悍、厉害、精明,把车厂所赚的钱像个木板扎成的桶紧紧焊住,因为从懂事起就充当了母亲在家在厂里的“内当家”的角色,不知不觉耽误了自己的爱情和青春。
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

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虎妞在小说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老舍的笔下虎妞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个影响祥子一生的“泼妇”形象被勾勒得精工雕琢、入木三分。
虎妞在特殊的环境及文化熏染下,成长为一个“虎”、“泼”、“辣”、“狠”的母夜叉,又加上外表的老、丑,她真正成了一个外观与内质相统一的女性艺术形象。
从总体上来讲,虎妞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悲剧性的。
一、虎妞形象的矛盾性虎妞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她紫带虎头虎脑,因此吓坏了男人,虽就是女子身的虎妞,却鲜有女人的柔情淑贤,性格中就有著男人一样的豪气去,刘四没儿子,车行里里外外也多为虎妞照看,环境催生了虎妞的性格。
但是她必究就是女人,她也存有女人的情感世界,她看中了祥子,她必须和祥子在一起,为了自己的美好。
”从认识祥子开始,她的情感世界也变得矛盾重重,她真爱着祥子,但又怕祥子看不上自己。
她的年龄比祥子大的多,而且是又老又丑又厉害的母夜叉,事实也证明了祥子根本就不喜欢她,祥子才二十多岁,他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钱养活自己,然后娶一个可以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女人结婚。
她为了得到祥子,把祥子灌醉与之发生关系,使祥子上了她的当,骗取了她梦寐以求的“爱情”。
祥子成为虎妞的俘虏。
这足以见到一位老姑娘在泼辣性情之下又想急于出嫁的矛盾心态。
虎妞为了爱情,为了与祥子在一起,经过思想的矛盾斗争后,罔顾父女情面与刘四反目,搬离了车厂,丧失了亲人和财产,丧失了地位。
跑这一步须要一个女人多小的勇气!成婚时她自己添置婚嫁的东西,送给祥子钱,使他买身新衣服,在成婚时穿着。
而成婚没多久她的情感世界出现了变化,她甚至已经开始数落祥子。
这时我们不难看出,虎妞快乐祥子,不过快乐他就是个强健的男子,能满足用户她的性欲。
虎妞与小福子沦为“朋友”,她也就是虎妞唯一的朋友,小福子之所以能够沦为她的朋友,是因为她能够满足用户自己的“好奇心”。
小福子被父亲买下军官,受侮辱和摧残,但在虎妞认为,就是享用。
她听到了一遍不过瘾,还要听到第二遍,她无法用正常人的心态回去认知人、回去对待事情。
《骆驼祥子》虎妞的悲剧之我见

中南民族大学公选课课程名:文学与女性学生姓名:郭承泽专业:法学《骆驼祥子》虎妞的悲剧之我见我们以往在解读《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时候更多地关注的是祥子的悲剧命运,而很少去注意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形象,虎妞和小福子是和祥子命运关系比较密切的两个女性人物,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女性,她们承受了来自男权社会和黑暗统治的双重压迫,与祥子相比,她们不仅忍受屈辱,饱受生活的折磨,还得不到同情,被看作是“妖精”、“祸水”,最后悲惨地死去。
从她们身上可以更深刻地体现出那样一个吃人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虎妞是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妻子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虎妞这一形象是作者用笔较多,也是作品中性格比较复杂丰满的一个女性形象。
虎妞形象的内涵有其原本存在的人性残缺但更多的是社会、历史、文化、男性话语等诸多因素对其个体灵魂的扭曲和异化。
虎妞敢爱敢恨,去曹先生家找祥子时她动情地说: “给你!不为别的,就为表表我的心,我惦念着你,疼你,护着你! 别的都甭说,你别忘恩负义就得了! ”为了和祥子在一起,她安排好一切,甚至教祥子怎样讨好刘四,为了让刘四答应他们的婚事而绞尽脑汁,不惜和父亲闹翻,当她得知自己的父亲卖了车厂离去的时候,她绝望过,想过离开祥子,但她没有这么做: “不,舍不得祥子。
任凭他去拉车,他去要饭,也得永远跟着他。
看看院里那些妇女,她们要是能受,她也就能受……”这一切都表明虎妞是爱祥子、愿意和祥子好好过日子的。
于是虎妞执拗地嫁了祥子: 她“坐上了花轿,没有和父亲过一句话,没有弟兄的护送,没有亲友的祝贺……”搬到大杂院之后,幸福地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祥子回到家时她已做好了午饭,她祈求祥子带着她出去逛庙会等等。
她像个贤惠害羞的小媳妇,用心经营着这个小家,希望可以过得幸福甜蜜。
而祥子,却只想着拉他的车,躲避虎妞的爱。
虎妞的的人生是男性语境下幽闭的人生,“自从人类历史以来,女性便一直在人类的‘历史记忆’中被放逐,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论《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

论《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内容摘要:虎妞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既让人厌恶又令人同情的人物形象。
粗俗又丑陋、蛮横又泼辣、精明又自私是其最显著性格特征,在生理和心理上则表现的是一个变态狂。
她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
她既是剥削者又是剥削制度的牺牲品;她既是高傲的“贵族”,又是善良的“穷人”;她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流氓无赖恶习的妇女----社会病胎儿,又是所处社会的牺牲品。
虎妞是《骆驼祥子》中一个融丑与美共存的审美形象。
关键词:虎妞二重性格畸形变态悲剧形象论《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作品真实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小说以城市贫民为主要描写对象,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祥子执着老实、虎妞蛮横泼辣、刘四爷苛刻自私、小福子的潦倒无奈、高妈的精明投机、曹先生富有正直正义感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在深化作品主题、反映社会现实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虎妞这一人物形象,文章着墨不多,却力透纸背。
下面试对《骆驼祥子》中虎妞这一人物形象作一粗浅探析。
一、虎妞的性格特征虎妞是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成功塑造的典型形象之一。
她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她的性格具有二重性。
1、粗俗而又丑陋的虎妞通览全文,虎妞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丑”,“丑女”就是虎妞的代名词。
虎妞之所以称之为虎妞,不仅是因为她长的虎头虎脑,和别人对话还时不时“露出两个越老越结实的虎牙”,“吓住了男人”,而且有时她“象人,又象什么凶恶的走兽”。
老舍先生在作品中多处运用“走兽”来形容虎妞。
如在写虎妞去曹先生家找祥子这个情节时,就曾把虎妞描写成一只尖嘴的狐狸:“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的,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
”在写祥子从曹家回来时,又把虎妞描绘成拔去毛的冻鸡:“头发髭髭着,眼泡儿浮肿些,黑脸上起着一层小白的鸡皮疙瘩,象拔去毛的冻鸡。
《骆驼祥子》中虎妞人物形象分析

《骆驼祥子》中虎妞人物形象分析摘要:她身处独特的阶级与生活环境,注定了她的不一样。
独特的个性在独特的环境里,要么变成传奇,要么沦为悲剧,她同贾宝玉一样,当自己没有强大到足以去改变世界的话,那自己只能沦为一个悲哀。
关键词:骆驼祥子,虎妞,人物形象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作品真实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力,刻画出了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祥子执着老实、虎妞蛮横泼辣刘四爷苛刻自私、小福子的潦倒无奈等等。
其中,虎妞这一人物形象,文章着墨不多,却力透纸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带来了很多思考。
下面先来说说虎妞的性格特征。
一、虎妞复杂的性格。
虎妞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而北京又恰好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新思想和旧思想的冲突,新道德与旧道德的冲突,在一个新旧的环境交替的社会环境里,有人性的扭曲,也有道德的觉醒,而虎妞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一位复杂的人物。
虎妞的父亲刘四本是一个社会上的混混,他的性格为虎妞的形象做了一些暗示和铺垫,所谓“虎父无犬女”。
老舍写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
没人敢娶她。
”她泼辣彪悍,能干精明,能独当一面,是刘四的得力帮手,以至于刘老爷都不想过早将女儿嫁出去。
在虎妞身上,我们是能够看到一些积极的女性色彩的。
很难不承认虎妞没有受到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再加上母亲早逝,她从小生活在一群男性当中,她的性格里具有男性的色彩,甚至比男性更加突出。
老者将虎妞外貌描写的那么丑陋,与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审美格格不入,笔者认为是作者的有意的在暗示虎妞的“叛”逆,对那个时代的反抗,对男权主义压迫的反抗,对旧社会女性被压迫的突破!她是事业上的女强人,精明能干,连男人也会听她的,对她心服口服,没有人敢惹他,她敢于追求爱情和自己的幸福,甚至比男人还要大胆强势,没有丝毫一点女生的羞涩,在那个封建思想依旧根深蒂固的时代,这是不得了的事。
虎妞婚姻悲剧的多维审视

爱情
婚姻
性
的追 求 方 式使 得 有 着 顽 固的 中 国封 建传 统文 化 心 理 、 很
强 的大男 子 主 义倾 向的祥 子无 法 接 受 。祥 子 曾被 “ 跑 ” 吓
虎 妞 是 《 驼 祥 子 》 中 一 个 融 丑 与 美 共 存 的 审 美 形 骆 象 ,在 她 身 上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作 者 老 舍 对 于 文 化 赋 予 人 物
理 、 俗 等 方 面形 成 了一 系 列 的约 束 女性 行 为 的规 范 , 习 而
无 主 句 . 有 5 回 目 , 可 细 分 为 “名 ) - + + + 共 回 又 ( 状 I 宾 动 - 动 宾 ” 1 、9、6 ,动 + + + + + ” 6 ) “ + + + (7 5 7 ) “ 宾 动 宾 动 宾 ( 9 ,动 宾 动 宾 ” 7 ) 第 六 类 为 紧 缩 复 句 , 有 8 ( 、 8 2 、4 4 (4 。 共 回 7 l 、9 3 、3、
4 6 7 。 4、 3、 5)
“ 苓 … 露 一 霜 ” 6 ) “ 药 ”( 2 、 淑 一 荡 …‘ 荡 ” 茯 (0 、 芍 6 )“ 浪 “ 一 情 ”6 ) “ 一 嫁 ”6 )“ 一 姐 ” 6 ) “ 一 柳 ” 悲 (4 、 娶 (5 、 娘 (8 、 桃
(0 、 心 一 意 … 鸳 鸯 ” 7 ) “ 一 嫌 ” 7 ) “ 一 谶 ” 7 )“ (1、奸 (4 、 词
敢 当 的 泼 辣 劲 儿 , 以 及 她 自作 婚 姻 主 张 的 决 心 , 而 这 一 切 . 全 违 背男 权 社会 中约束 女 性 的行 为 规 范 , 妞热 烈 完 虎
性 的 夫 妻 关 系 , 而 虎 妞 和 祥 子 的 婚 姻 不 是 双 赢 . 是 双 然 而 输 。对 于虎 妞 来讲 。 婚 姻 只是 圆 了她 的 爱情 梦 , 到 了 这 得
试论《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

试论《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摘要]虎妞是一个具多重身份,多重性格,让人生厌而又令人同情而又并非一无是处的独特的人物形象。
其性格的显著特征是泼辣、精明、市侩以及在生理、心理上表现的变态特征,在虎妞与祥子的关系上,许多评论者认为虎妞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却忽略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其他原因。
本文意在此作简要的探索。
关键字:泼辣精明市侩变态虎妞是祥子悲剧的根本原因目录一、泼辣的虎妞二、精明的虎妞三、市侩的虎妞四、变态的虎妞五、虎妞是祥子悲剧的根本原因吗?[正文]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写出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刘四爷的精明强干;虎妞的泼辣、精明;曹先生的思索斟酌;高妈的好出主意;杨太太的苛刻;夏先生的卑鄙;二强子和小福子的潦倒不堪;这些和骆驼祥子的性格相映成趣。
以下对《骆驼祥子》中虎妞这个形象,作些粗浅的探索。
虎妞在小说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老舍的笔下虎妞这个艺术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他把这个影响祥子一生的“泼妇”形象构勒得精工雕琢、入木三分。
虎妞在特殊的环境、文化熏染下,成长为一个“虎”、“泼”、“辣”、“狠”的母夜叉,又加上外表的老丑,她真正成了一个外观与内质相统一的女性艺术形象。
从总体上来讲,虎妞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悲剧性的。
一、泼辣的虎妞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场管理的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没料到早早的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他还是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结局都是又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虎妞那样搭进了一条命还得不到个好名声,人死了也没人同情.在《骆驼祥子》里,老舍对虎妞这个形象着墨不多却力透纸背,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便是虎妞是个悍妇。
《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

论《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形象庞慧玲2014年3月摘要:虎妞不失为一个市民阶级的底层女性的典型,一个性格鲜明的流氓的女儿,一个北方下层社会中混出体面来的女光棍,一个性变态的老姑娘。
我认为,虎妞的阶级地位、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都表明她是剥削营垒中的一员,但她又是那个营垒中的不幸者。
她的阶级属性和人物性格都是双重的。
剥削与被剥削,害人和被人所害,在虎妞身上是矛盾而统一的。
她的性格特征是虎气加妞性,既有男性的粗野,也有女性的痴情。
关键词:虎妞、虎气、悲剧虎妞是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
关于虎妞这个形象,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都有许多评价。
有的评论者认为虎妞是“被侮辱被损害者”,同书中人物祥子、小福子、小福子的母亲、小马、小马的祖父一样,“代表了被吃者的一面”也有的评论者认为“虎妞始终是一个剥削者的形象”,“老舍始终是把她作为祥子及劳动人民的对立面来写的”。
作者对她“不仅没有同情”,而且“是在捉弄、揶揄这个剥削阶级的‘不幸儿’”。
这两种意见显然都是偏颇的。
我认为,虎妞是一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
剥削和被剥削,害人和被人所害,在虎妞身上是矛盾而统一的。
她是个具有剥削阶级寄生性同时又是不合理社会中的不幸妇女。
主动爱上祥子的老姑娘虎妞长着一对虎牙、又属虎,在祥子的感觉中显然就是老虎与女人的形象叠加。
简言之,虎妞的性格特征就是:虎气加妞性。
小说中虎妞这一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通过这一形象,深刻地暴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同时加深了祥子命运的悲剧性;也丰富了现代文学宝库中人物形象的画廊。
一、虎妞性格中的虎气虎妞是有虎气的。
老舍先生对虎妞形象的描写太生动了。
他用“虎妞”来命名这个人物,就代表了他对这个女性的一个基本看法:野蛮、粗俗、霸道、自私。
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也充分体现了这种“虎”性,“虎头虎脑”、“象人,又象什么凶恶的走兽”、“剥削阶级的烙印是十分明显的”。
虎妞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黄晶晶[摘要]在《骆驼祥子》中,虎妞是作为一个相貌丑陋、品行不端、性格病态、对祥子悲剧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人物出现的。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虎妞看做是祥子悲剧的罪魁祸首、罪恶的代表。
但事实并非如此,祥子的悲剧有其复杂的根源,虎妞在祥子悲剧的一生中充当一个“催化剂”的角色,即使没有虎妞,祥子的一生也注定是个悲剧。
我认为,虎妞在祥子的悲剧中不应负有过多的责任,事实上她也是一个受害者,是一个具有悲剧精神的受损的女性。
因此,本文将从家庭、自身、社会、作者等角度分析虎妞悲剧性的一生,从中揭露出引起虎妞悲剧的根本原因,从而控诉那个黑暗的时代的罪恶,引起读者的思考、注意。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自1937年发表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赏。
并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历百年而不衰。
而且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不少人从各种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透视。
有从文学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的角度研究小说描写的生活场景的,有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及审美意义的,有从作者角度透视社会意识的……而对于虎妞的研究,在1950年代前后,就有人认为虎妞的描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描写。
与此同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中国小说史》中就给予虎妞高度赞赏,“特别出色的是祥子和虎妞之间婚前婚后的紧张关系的描写;象茅盾在《虹》里所写梅和柳遇春的婚姻生活一样,在这里读者象是爬上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可以俯视赤裸裸的人生经验的狂暴可怖,一点不温情,说教或投合大众趣味。
”○1接着在1980年代前后樊骏在《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纪念老舍先生八十诞辰》中从虎妞的阶级属性论证了虎妞作为祥子悲剧主要根源之一的合理性;龙治民在《虎妞其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辑)中则强调了虎妞在家庭中受刘四爷剥削斥骂,虽然变态但强烈、朴素、合理而又真诚专一的对于爱情的追求;蓝棣之则通过对祥子与虎妞这条线索的读解,重新审视虎妞对祥子的影响,对祥子“堕落”的根由提出了新的诠释。
此后更有论者从虎妞的阶级属性人物性格的双重性,从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角度探讨虎妞的种种行为,为她变态的行为举止给予合理的、客观的审视。
总之,《骆驼祥子》研究到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注意到虎妞本身特有的悲剧性,打破了历来“只见他人之悲,不见虎妞之悲”的现象。
而本文将综合各种观点,从家庭、自身、社会、作者的角度去论述虎妞的悲剧性,给予虎妞一个公正的判定。
一、家庭因素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
○2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生存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如果家庭环境恶劣、家庭教育做不好,很容易造成孩子人格的扭曲。
虎妞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是她悲剧的开端。
虎妞,这个三十多岁的老姑娘,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缺少了母爱,没有母亲的教诲和疼爱,使她不知道女孩子应有的品行。
再加上跟着父亲生活在清一色的男性世界使她性格中的性别意识淡薄,致使她被熏染得跟男人一样高声大气,语言粗鄙。
从她懂事起就跟着一个做洋车厂老板的父亲刘四一起管理车厂,而刘四这个人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社会中典型的流氓、恶棍。
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抢过良家妇女,“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滑头的。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忽忽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3虎妞跟在刘四身边,她亲眼目睹了刘四的为人处世,并在他刻意的“熏陶”和“教导”下,逐渐成为一个残忍霸道、嗜财如命、金钱至上、好玩心计、惟利是图的女恶棍。
家庭教育促使了虎妞的性格框架的形成,而虎妞与刘四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则使虎妞的性格趋于病态。
虎妞曾对祥子说:“老头子棒着呢,别看七十了,真要娶个小媳妇,多了不敢说,我敢保证还能弄出两三个小孩来”,○4虎妞为何对她父亲这方面如此了解?且看:“你的钱?我帮你这些年了,没我,你想想,你的钱要不都填给野娘们才怪,咱们凭良心吧!”这句话,决不仅仅是说年衰的虎妞帮助刘四辛勤劳作,才赚得这份丰产厚业,而是非常露骨的说明,虎妞还在性方面满足刘四的性欲,她是“有用的”,要不,辛勤赚得的钱也会“填给野娘们”。
○5从对以上暗示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在向我们暗示他们父女二人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虎妞被他父亲奸污,后来成为了流氓父亲刘四的泄欲工具。
不仅如此,刘四还因为有虎妞帮他赚钱、泄欲的功用,一再阻止虎妞嫁人,让虎妞长期的呆在他身边供他蹂躏。
在刘四的变态行为的长期毒害下,虎妞的人伦道德也最终被毁灭得荡然无存,变得对“性”有着病态的要求:她渴望祥子能像嫖客,像军官那样对她在性方面进行施虐,以满足她长期以来一直未获满足的性爱。
○6因为刘四已近七十,年老力衰,对正处于“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年龄的虎妞来说,不可能满足她强盛的性欲。
此时,在虎妞的道德思想中,已经没有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廉耻”,有的只是“自我性欲的满足”。
所以说,在刘四的变态迫害、乱伦的心理压力以及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虎妞的人格彻底沦为病态。
可以说,虎妞的家庭环境、刘四反对虎妞出嫁、虎妞被刘四奸污以及长期的性压抑,是其病态性格形成的主因,而她的病态性格是她婚姻悲剧的主因,更是她一生悲剧的主因。
二、自身缺陷从上文我们知道虎妞病态性格的形成原因,而这些病态性格又作用于她与祥子的以情感纠葛为主线的互动中,使他们演绎出了一生的悲剧。
1.“男性化”是虎妞与祥子之间的一条鸿沟每个女人都希望有个美满的家庭,而虎妞,这个在变态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病态女子自然也不例外,在她心中深处,仍有那么一个梦想――组建一个象样的家庭。
因此,她选中祥子实现她的“家庭梦想”,但在整个梦想实现的过程中,虎妞“男性化”的缺陷使她的梦想注定困难重重,最终宣告流产。
首先,在祥子的眼中,刘四是个值得他崇拜的对象:“在祥子眼里,刘四爷可以算作黄天霸……他心中的体面人物除了黄天霸,就得算那位孔圣人……,武的里,连一个能赶上刘四爷的还没有。
”○7而虎妞,简直就是刘四爷的翻版,手腕够狠、够泼辣、够刻薄,一样的自私自利、惟利是图。
可是,为什么祥子无法接受、喜欢几乎承袭了其父性格的虎妞呢?这仅仅是因为虎妞相貌丑陋吗?不是!是因为祥子是个没接受过任何现代意识洗礼而且男权意识浓重的人,在他的思想里,男人应该比女人强,女人必须以男人为天。
所以,面对着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强过自己的虎妞,他本能地感到威胁:“他能干得过虎妞?她只须伸出个小指,就能把他支使的头晕眼花。
”○8尤其是虎妞做每件事都不是像小福子那样羞涩、甜腻的叫“祥哥”定夺,让祥子过足当家的瘾,而是凭着她的经济优势轻松的获得家庭中的支配和中心地位。
不顾他的意愿,自己说了算,还不许反抗。
这使祥子觉得“象被猫叼住的一只小鼠”,其尊严和要强的心灵受到重创。
而事实亦是如此,在婚后,祥子的生活理想就被虎妞蛮横的打压着,而他无反抗的能力。
虎妞与祥子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理想。
虎妞的成长环境是剥削阶级,这使她的思想行为都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想办法剥削别人,满足自己。
所以,嫁给祥子后,她并不甘心当一辈子车夫老婆,而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改造祥子,使他改变自食其力的想法,学她父亲那样,靠“心路”吃饭,过剥削人的生活。
然而祥子的背景跟虎妞截然不同,他是在与虎妞相对立下层阶级中长大的,被剥削了半辈子,他的理想仅仅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自己拉,而不是反过来剥削别人,因为他知道被剥削的痛苦。
这样的生活理想,被虎妞讽刺为愚蠢的,骂祥子是傻瓜。
生活理想的不同,使祥子做事时时都受到虎妞的干扰,其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虎妞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她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去理解,也不想理解祥子,只是一味的要求祥子按照她的指示去做,否定了祥子正当合理的要求。
其次,在祥子与虎妞的结合过程中,一直都是虎妞处于主动地位。
这主要体现在虎妞对祥子的追求和与祥子之间的“性生活”方面。
祥子是个受封建意识影响很深的人,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所以虽然他觉得虎妞确实是个很能干的人,但他始终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互动,应该是男人处主动地位。
而虎妞的反其道而行,使他深觉自尊心被打击,并且由虎妞的主动去判定她是个淫荡的人,骂她是个“破货”。
而鄙视她的同时,祥子也畏惧着她。
这要“归功”于虎妞那强悍的个性。
祥子是个要强的男人,他深知虎妞豪横泼辣,精明能干,没有一个人不怕她。
一旦自己落入虎妞的手中,就等于落入了“魔掌”,翻不了身,“要了她,便没了他”――这是祥子的内心感受。
所以,面对虎妞的追求,祥子逃到了曹先生家里去“避难”。
如果不是虎妞使诡计,祥子还在躲着虎妞。
在“性生活”方面,虎妞也是占有相对的主动权。
虎妞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女人,她对性的欲望被压抑着。
一遇上祥子,她的这股欲望就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而且显得主动、强烈、难以满足,这使祥子非常害怕――称其为“厉害与恶毒”。
且看:“虎妞穿着红袄,脸上抹着白粉与胭脂,眼睛溜着他。
他不敢正眼看她。
她也是既旧又新的一个什么奇怪的东西,是姑娘,也是娘们;象女的,又象男的;象人,又象什么凶恶的走兽!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
谁都能收拾他,这个走兽特别的厉害,要一刻不离的守着他,向他瞪眼,向他发笑,而且能紧紧的抱住他,把他所有的力量吸尽。
他没法脱逃。
他摘了那顶缎小帽,呆呆的看着帽上的红结子,直到看得眼花——一转脸,墙上全是一颗颗的红点,飞旋着,跳动着,中间有一块更大的,红的,脸上发着丑笑的虎妞。
”○9从上面的文段,我们可以看到虎妞的情欲是多么的赤裸裸,而祥子面对这样的情欲,他是如此的害怕。
除了担心身体受不了外,更重要的是感到不堪。
因为“对于男性而言,‘性’不单纯是肉身的感受,它更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代表着自我的成就和征服”,在其间,男人“还肯定了自我男性的气魄”。
○10而作为男人的祥子,面对性欲还强过自己的象男人般的虎妞的性欲,他感受不到所谓的“男性的气魄”,只觉得窝囊、憋气。
而虎妞浑然不觉她的行为使祥子的心理承受着强烈的失重感、压迫感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自卑感,以至于不幸不可避免。
总之,她“男性化”的个性在生活上处处压制着祥子,“男性化”的追求与性欲使祥子觉得自己不再是个男人,倒象是个“娘们”。
而这桩婚姻注定会是个造成两者悲剧的婚姻。
2.完美设想的破灭除此之外,虎妞过于自信的个性也是使梦想流产的原因之一。
首先,她以为她背叛了本阶级、背叛了父亲所换来的婚姻,会使祥子有一丝感动,会不计较前事,好好的跟她过日子。
但事实并非如此。
她这样做使祥子更加认清了自己的阶级地位,清楚自己必须在一个会奴役他的妻子手下生活,明白自己的生活轨道将被打乱进而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