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专题二生物与环境

合集下载

专题02 生物与环境-2023年新课标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02 生物与环境-2023年新课标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返回目录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吃__与__被__吃__(_或__捕__食__)__的关系而形 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
18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 模块一 认识生命
中考一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名师点拨 ①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可写入食物链。食物链必须
9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 模块一 认识生命
中考一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4.(2015·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
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C )
A.
B.
C.
D.
10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 模块一 认识生命
中考一轮复习指南·生物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将动植物尸体分解成简单的 物质,供植物重新利用
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 境条件
15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 模块一 认识生命
中考一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种类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特点
属自养型生物(包括绿色植 物及自养型微生物,如硝 化细菌等化能自养菌及光 合细菌等)
20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 模块一 认识生命
中考一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食__物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_流动的。 (4)生物富集作用: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些难以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 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增加而__增__加___,如:在食物 链中“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中,通过富集作用,处于最高 营养级的“大鱼”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中考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

中考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

2.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 种群密度 ,能够直
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
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 年龄结构 。
【例2】 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分析】 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都是同种生物,一定自然区域
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D错误
1.种群 (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 一定区域内的 同种生物个体 的
总和。
(2)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
如种群有 种群密度 、 年龄结构 、 性别比例

_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_亡__率____等。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分布等的因素称为生态
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阳光 、 温度 、 水 等。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__形__态__结__构__和 生活方式 。 (2)适应实例
(1)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 者在 前 ,捕食者在 后 。食物链的起点是 生产者 。
(2)食物链中只显示 生产者 和消费者 分,解者 和 ___非_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_不出现在食物链中。
【例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C.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析】 A.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 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A正确;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 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C.麦田里的小麦和杂草,共同 争夺阳光、养料和生存空间等,所以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连成一个整体, 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D正确。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主题2生物与环境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主题2生物与环境

3.(2021·柳江区二模)如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两条主要食物链。常 常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B )
A.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B.农田生态系统的虫害加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4.(2021·河东区模拟)某标准农田曾经鼠患成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为此,某生物研
进阶目标: 1.借助诗词、成语、谚语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确定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及根据生物所含物质的数量写出食物链。 3.判断食物链中生物数量之间的增减变化关系。
知识点 1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生物能进行 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 繁育 生物都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特性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被吃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
状结构。
①表示方法: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最
高级消费者。如草→鼠→蛇→鹰。
②食物链的特点
a.每条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 生产者 ,终点是最高级的消费者。
b.食物链的箭头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c.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和 分解者 ,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2)生物的其他特征 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还具有衰老、死亡、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等特征。
2.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依据: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不能只根 据具有某一种特征来判断,应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病毒除外),若 同时具备,则为生物,反之则为非生物。如含羞草、樟树等属于生物,而 化石、机器人、钟乳石等属于非生物。

中考生物总复习中考冲刺专题卷-专题02 生物与环境

中考生物总复习中考冲刺专题卷-专题02 生物与环境
2.在沙地上种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这说明( )
A.环境能影响生物B.环境能改造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D.植物的生命力强
【答案】C
【解析】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是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在海沙地上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A.泰湖中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消费者,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天空中飞行的鸟,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消费者,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7.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青蛙→蛇→猫头鹰B.草→食草昆虫→青蛙
C.草←食草昆虫←青蛙D.阳光→草→食草昆虫
【答案】B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A.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错误。
B.草、食草昆虫、青蛙,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
C.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箭头指向捕食者,此食物链箭头标反了,C错误。
D.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D错误。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 生物与环境共27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 生物与环境共27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 生物与 环境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7

生物中考真题分项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2023中考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中考真题分项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2023中考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专题02-1 生物与环境1.(2019山东省潍坊市)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A.A B.BC.C D.D2.(2019湖南省郴州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3.(2019湖南省郴州市)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C.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D.“阳光→草→昆虫→鸟→细菌”是一条食物链4.(2019江西省)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

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5.(2019四川省达州市)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C.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6.(2019山东省泰安市)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B.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7.(2019福建省)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A.蚯蚓改良土壤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C.人类治理河流污染D.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8.(2019湖北省孝感市)植树造林可以营造“金山银山”,选好树种很关键。

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将马毛松和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

专题: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

专题: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

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逐级增多
(9)缺少生态系统中成分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 的生物种类越丰富,成分越复杂,结构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 和所占的 比例 是相对稳定 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 的。
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能进行蒸腾作用
B.能促进自然界水循环
C.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其能量仅供给动物
8.(2019·深圳学业考)关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观
点,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C )
A.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B.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C.生物圈能人工复制,因此可以随意破坏
【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学业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1 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1.2 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A)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 整体
3.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3.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 私密 3.1.6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 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 生物与环境

第 19 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4)B、C、D的营养方式都是利用现成的__有__机__物____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和能量。
(5)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外,还需要__温__度__、__空__气____等非生物 条件。
(6)当B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C的数量会__减__少____。
第 20 页
答案:(1)生物 适应环境 (2)鼠、兔、狐 竞争 增多 (3)2 狐 (4)非生物成分 强
第6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专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郴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
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空气
( A)
C.温度
D.水分
第7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2.白蚁的消化道内生活着一种叫拨发虫的单细胞生物,它能把白蚁所食的木
第 23 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17.(2019·四川绵阳)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运用生 态学原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如图是绵阳城郊某农村的一 种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24 页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1)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起始点是__生__产__者____,理由是它们能够制造有机物, 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___太__阳__光__能___。
纤维分解成营养成分,供白蚁吸收,同时白蚁为拨发虫的生活提供有机物。白蚁和
拨发虫关系是 A.共生
B.腐生
( A)
C.寄生
D.竞争
3.(2019·甘肃天水)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C)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08滨州)1、“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A .虎性情孤独,不群居B .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C .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D .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08长沙)2、今年年初我省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C .生物能影响环境D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08常德)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树林底下好乘凉C.鸟类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08常德)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阳光B.江水 C .温度 D.空气(08东营)5、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它的范围包括(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C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D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08福州)6、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草→兔→狼B .草←兔←狼C .阳光→草→兔→狼D .兔→草→狼(08黄石)7、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 )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08山东省)8、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08山东省)9、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 ) A .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B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C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A .D →B →C →E →A B .D →B →C →AE C .A →C →B →D E D .A →E →C →B →D(08绵阳)10、校园内郁郁葱葱的蓉树和黄果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08绵阳)11、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温度C、水D、空气(08内江)12、下面四幅图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都表示生产者。

其中,可以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食物链的是()()A B C D(08泉州)13、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狼→羊→绿色植物B.绿色植物→昆虫→食虫鸟→鹰C.分解者→蛇→昆虫→蛙 D.细菌→羊→狼→绿色植物(08汕头)1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D.人工控制的结果(08汕头)15、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A.相互制约B.多种多样C.不断进化D.谁也离不开谁(08深圳)16、深圳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鸟B红树林 C 水D鱼(08苏州)17、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A 阳光草蚱蜢鸡B 鹰鸡蚱蜢植物C 田鼠蛇鹰D植物蚱蜢鸡鹰(08苏州)18、2007年,苏州市某生态农业示范区被评为首批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

下列对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协调、合理种养B.资源高效开发、无需人类管理C.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内部良性循环(08泰安)19、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

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A.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B.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D.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08泰州)20、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08泰州)21、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08泰州)22、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A.水草 B.虾 C.鱼D.鱼鹰(08天水)23、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这是生物对环境的()A.影响 B.适应 C.改变 D.破坏(08通辽)24、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这说明了()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08威海)25、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08无锡)2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只大象 B.一群飞鸟 C.一片树林 D.一朵彩云(08咸宁)27、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赤壁陆水水库B.嘉鱼潘家湾蔬菜基地C.向阳湖奶牛场的一群牛D.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08盐城)2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B.温度C.光照 D.土壤(08宜昌)29、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动物和植物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08宜兴)30、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食草昆虫——青蛙B、青蛙——蛇——猫头鹰C、阳光——草——食草昆虫D、青蛙——食草昆虫——草(08玉林)31、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如果水质被有毒物质汞污染,那么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藻类B.草食鱼C.肉食鱼D.鲨鱼(08镇江)32、下列选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食草昆虫←青蛙 B.青蛙→蛇→猫头鹰C.蛇→草→食草昆虫D.草→食草昆虫→青蛙(08镇江)33、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生物圈 C.池塘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08自贡)3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桑叶鱼 塘泥 沼气渣 蚕 蚕沙 沼气B .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D .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08滨州)35、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

请据右图回答:(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

(2 。

(3)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属于 ,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桑叶中传递到蚕的能量约占桑叶总能量的 。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效率。

(08滨州)36、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有几条食物链?(2)食物网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各是什么?(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哪些生物?(4)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含有害物质最多的是哪种生物? (5)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的捕杀狐和蛇,则一段时间内 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少。

(08长春)37、 在一片水稻田的生态系统中,昆虫以水稻为食,青蛙以昆虫为食,三者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图中各长方形的长度分别表示上述三类生物的数量,长方形越长,表示该生物的数量越多,请回答:(1)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是哪一种生物?A B C(2)如果大量捕杀青蛙,在一定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数量会逐渐增多的生物是 。

(3)青蛙捕食昆虫的行为属于 。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08长沙)38、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

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针对鼠害,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展开了一场“人鼠大战”。

专家分析出现鼠患的原因是:围湖造田,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与此同时,东方田鼠的天敌猫头鹰、老鹰等数量则在急剧减少;特别是湖南一些地方开始吃蛇肉后,野生蛇的数量急剧下降,东方田鼠失去了天敌。

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1)洞庭湖区的东方田鼠与它的生活环境共同构成了 ,其中的非生物部分包括 (任写一种)等。

(2)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A B C图2(3)有人建议:可以在庄稼周围投放大量灭鼠药来消灭鼠患。

你认为这种方法可不可取?。

请说明原因 。

(08常德)39、某湖泊中存在着4种不同的生物A 、B 、C 、D 。

研究者对其体内的食物成分请你回答。

(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的形式表示4种生物的取食关系。

(用字母表示)(2)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3)此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除了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 。

(4)若此湖泊受到了轻度汞(一种有毒物质)污染,则A 、B 、C 、D 四种生物中汞含量最高的是 。

(08东营)40、某水域被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经检测发现该水域中该农药的含量为5ⅹ10-12(农药含量是指质量分数),该水域生态系统中A 、B 、C 、D 、E 五种生物体内也均有不同含量的农药,经检测其数量分别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 。

(2)该农药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上述生物中受危害最严重的是 。

(3)如果因为农药的毒害作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B 全部死亡,则首先受到损害的是 。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经逐级流动,到第 营养级的能量最少。

(08贵港)41、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

(2)写出图中任意的一种消费者 。

(3)图中有 条食物链。

(4)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的积累, 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08黄石)42、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_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