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永胜县四年血吸虫防治结果分析论文
血防办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汇报

血防办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汇报血防办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汇报一、总体情况自本年度开始,血防办一直致力于加强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全面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高群众的疾病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针对重点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不断提高防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效果。
二、重点工作1.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防治工作的覆盖面本年度,血防办在全县范围内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传咨询和展板宣传等形式,加强了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
并且,开设了血吸虫病宣传教育专栏,分别推出了血吸虫病的预防、治疗和防控经验等多个文章,不断丰富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行动能力。
2.开展卫生防治,提高防治工作的实效性在卫生防治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人畜分离、改善饮水条件、狗的免疫预防和钉螺清除等。
每个措施都针对不同的严重程度和实际情况,利用解决血吸虫病高发的根源条件,从而将防治工作更加有效地推进。
3.强化专业技术支持,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时性本年度,血防办加强了与相关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防治工作技术的交流和诊治人员的培训。
定期举行防治工作技术研讨会,推动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并且,针对重点地区的钉螺感染情况进行病例统计和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和预测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4.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和高效性针对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血防办制定了一系列应急处置预案。
并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记录和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内容,确保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的效果。
三、工作成效本年度,血防办的防治工作呈现出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各项针对性防治工作,我们成功将血吸虫病的发病人数降至极低水平。
同时,血防办在防治工作方面推广了一批成功经验和工作模式,为更广泛地推广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基础。
四、未来展望血防办将继续加强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将继续提高防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效果,在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置方面加强建设和完善,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力推进,通过不断努力,确保在人民健康和疾病控制的事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领导您好(篇一)按照省、市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卫生血防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局按时按量完成了今年动物血吸虫病监测查病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全年动物血防工作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动物血防工作,成立了县动物血防领导组,以加强对动物血防工作的领导;明确县疫控中心负责承担血防实验室检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承担监测采样任务,年初分别同责任单位县疫控中心、安凌动物检疫所、历口动物检疫所等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考核制度,把动物血防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根据省、市农委与县地病办有关文件精神及会议部署,按照县人民政府与我局签订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积极行动,迅速部署,及时下发了祁牧(**)20号《关于开展**年动物血防工作的通知》,结合新型农民培训进行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专题宣传培训,培训人员5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县畜牧兽医局在业务经费拮据的情况下,仍优先安排了动物血防监测专项经费。
动物血防工作得到了县地病办、血防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三)落实措施,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动物血防工作任务我县动物血防工作人员,努力深化血防意识,强化自身责任,扎实地开展动物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人员不惧脏臭、不畏艰险、不辞辛苦,不折不扣地完成监测采样任务;疫控中心成立血防监测工作组,积极开展技术指导,认真做好实验室化验工作;经过全局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如期完成了今年市县下达的50头耕牛查病任务。
今年我县动物血防耕牛查病工作于5月中旬在血防区安凌镇9个血防村采集全部耕牛粪样26头份,同期在全县非血防区2个非血防村采集耕牛血样24头份;5月28日前完成了50份耕牛粪样检测,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全部阴性。
血吸虫查治工作总结

血吸虫查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血吸虫病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为了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血吸虫查治工作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和评估。
首先,我们回顾了过去几年的工作成果。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我们成功地开展了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感染源检测工作。
同时,我们组织了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的防治意识。
此外,我们在疫情监测和病例报告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了血吸虫疫情。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一些偏远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仍然存在困难。
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原因,这些地区的防治工作进展缓慢。
其次,一些居民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仍然不足,防治知识的普及还需加强。
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病例的漏报和迟报情况,导致了疫情的延误。
为了进一步提高血吸虫查治工作水平,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其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药品等方式来支持这些地区。
其次,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材料等方式来普及防治知识。
最后,加强疫情监测和病例报
告工作,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总的来说,血吸虫查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科学防控、加强组织领导,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全面消灭血吸虫病的目标而奋斗!。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领导您好,欢迎阅读本站,网址,下面仅供参阅,如果您需要一篇高质量且符合您工作实际的文章,请联系电话:4000121855,我们将为您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写作服务(篇一)按照省、市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卫生血防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局按时按量完成了今年动物血吸虫病监测查病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全年动物血防工作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动物血防工作,成立了县动物血防领导组,以加强对动物血防工作的领导;明确县疫控中心负责承担血防实验室检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承担监测采样任务,年初分别同责任单位县疫控中心、安凌动物检疫所、历口动物检疫所等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考核制度,把动物血防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根据省、市农委与县地病办有关文件精神及会议部署,按照县人民政府与我局签订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积极行动,迅速部署,及时下发了祁牧(**)20号《关于开展**年动物血防工作的通知》,结合新型农民培训进行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专题宣传培训,培训人员5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县畜牧兽医局在业务经费拮据的情况下,仍优先安排了动物血防监测专项经费。
动物血防工作得到了县地病办、血防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三)落实措施,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动物血防工作任务我县动物血防工作人员,努力深化血防意识,强化自身责任,扎实地开展动物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人员不惧脏臭、不畏艰险、不辞辛苦,不折不扣地完成监测采样任务;疫控中心成立血防监测工作组,积极开展技术指导,认真做好实验室化验工作;经过全局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如期完成了今年市县下达的50头耕牛查病任务。
今年我县动物血防耕牛查病工作于5月中旬在血防区安凌镇9个血防村采集全部耕牛粪样26头份,同期在全县非血防区2个非血防村采集耕牛血样24头份;5月28日前完成了50份耕牛粪样检测,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全部阴性。
2024年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达标工作总结(2篇)

2024年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达标工作总结随着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工作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2024年,我国针对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目标,并付诸行动。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项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一、加强宣传教育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重要性需要广泛宣传和教育。
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公众和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向他们传递了血吸虫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媒体宣传的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向更多人传达防控信息。
二、加强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推广了新型治疗药物,并加强了对传染区居民的药物治疗工作。
通过向居民提供药物,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使得更多感染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三、加强病媒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介体螺与人类之间的接触。
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加大了对病媒螺的控制力度。
通过清除感染螺源,加强对病媒螺的监测和防控措施,有效减少了病媒螺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感染风险。
四、改善生活环境血吸虫病的传播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着重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包括改善水源、改善厕所条件等。
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可以减少人与病媒螺的接触,从而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
五、加强监测和报告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需要有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传染区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病例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感染情况,可以更好地制定防控策略,及时应对突发疫情。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血吸虫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间的共同努力。
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分享经验、共同制定防控策略,可以更好地应对血吸虫病的传播问题。
总的来说,2024年,我们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达标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药物治疗、病媒控制、改善生活环境、监测和报告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血吸虫病防治难点及策略分析

血吸虫病防治难点及策略分析[摘要] 介绍了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分析得出:防治手段落后、山丘环境灭螺困难、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生态湿地建设和自然灾害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的难点,并针对防治难点提出相应的建议。
并对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进行了思考,发现防治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分析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治理策略、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及达标考核评估方案对当前防治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当前重点是全面推进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进程;2015年四川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应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有效扑灭有突发疫情,巩固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
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全省面积48.5万km2。
境内地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是青藏高原;西南部为横断山脉,其间的安宁河谷农业耕作发达。
东部为四川盆地,盆地中部为丘陵;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的农业大省。
四川为多民族省区,主要有藏、彝、羌、回等少数民族,全省常驻人口人口8107万,其中农村人口占80%。
盆地内全年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高于16℃,年平均降雨量1 000 mm左右,无霜期一般在300 d以上,盆地内有众多环境适宜钉螺生长,血吸虫病长期流行。
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现对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难点及策略进行分析。
1四川省血防概况及现状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于11个市(州)63个县(市、区),662个乡,4 599个村,流行村复盖人口1 058.51万,钉螺面积2.90亿m2,防治初期全省有血吸虫病患者110万人,病牛10万头。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以县为单位的血吸虫病防治达标考核工作(当时的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相当于现在的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到2004年前全省有27个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08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按照2009-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纲要要求,将于201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全省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高潮,截至2013年底又有21个县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2024年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达标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达标工作总结范文作为____年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责任单位,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以赴,倾尽全力,开展了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总结如下:一、组织架构与工作推进1. 成立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领导小组,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领导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并明确了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步骤。
并及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与调整,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血吸虫病疫情调查与监测1. 对重点疫区进行了全面的疫情调查与监测工作,包括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血吸虫感染率调查、感染蚴密度测定等。
通过这些调查与监测,获取了准确的疫情数据,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加强了血吸虫感染的预警监测,及时掌握了感染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同时,建立了疫情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了各级机关和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疫情变化。
3. 加强了与卫生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血吸虫病疫情调查与监测工作的进展,加强了数据的共享和归纳,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三、血吸虫病传播途径控制1. 对重点疫区进行了环境卫生改造和治理工作,包括水源治理、卫生设施建设等。
通过对水源的改造与治理,减少了血吸虫蚴的孳生环境,降低了感染风险。
2. 加强了对疫水的监管与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禁止人们饮用有污染的水源,确保人民的饮水安全。
3. 加强了血吸虫中间宿主动物的管理措施,控制了它们的繁殖和传播,减少了感染源。
四、人群健康教育与宣传1. 制定了详细的人群健康教育计划,广泛开展血吸虫病的宣传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普及了血吸虫病的知识,提高了公众的认知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组织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班,培训了一批专业的血吸虫病防控人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防控能力。
3. 加强了健康教育与宣传的形式多样性,包括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宣传演讲、组织专题讲座等,丰富了宣传手段和内容,提高了宣传效果。
2004-2021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分析

2004-2021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分析宋静;沈美芬;董毅【期刊名称】《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年(卷),期】2022(20)4【摘要】目的分析2004—2021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为制定下一步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4—2021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防治报表以及农业、水利、林业和国土等部门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病情、螺情以及防治经费投入的变化,评价防治效果。
结果2004—2021年,云南省累计药物灭螺100061.87 hm^(2),人群扩大化疗累计4146548人·次,牛扩大化疗累计1823871头·次,建造无害化厕所293731座;圈养牛4277980头·次,淘汰牛13371头,以机代牛96181套,水改旱64624.40 hm^(2);灌区改造925.16 km,安全饮用水覆盖人口126.65万人;种植抑螺防病林14464.14 hm^(2);土地平整56.99 hm^(2)。
2004年全省人群血检阳性率为21.10%,人群校正感染率为2.51%,耕牛感染率为3.76%,钉螺感染率为0.70%,感染性螺点771个,有螺面积为4364.79 hm^(2),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分别为4.71%和0.2560只/0.1 m^(2)。
2021年全省人群血检阳性率为2.21%,人群校正感染率和耕牛感染率均为0,2013年后未查到感染性钉螺,2021年有螺面积为1058.59 hm^(2),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分别为1.21%和0.0343只/0.1 m^(2)。
2004—2021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累计投入经费398671.52万元,2004—2008年、2009—2015年、2016—2021年期间平均每年投入经费分别为19983.26、25300.16和20275.68万元。
结论云南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效果显著,人群和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明显下降,钉螺面积大幅压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江市永胜县四年血吸虫防治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永胜县血吸虫流行发病的空间、时间、人群分布规律,为目前控制与阻断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方法:根据全县血吸虫监测资料,统计分析血吸虫环境查灭螺,人畜间查治病,群体中的分布特征。
结果:2009~2012年全县钉螺面积1963.43万㎡,有螺框出现率7.27只,活螺密度0.18只,钉螺自然感染率0.0008%,感染螺密度0.000001只/框。
人间阳性0.06%,畜间阳性0.13%。
【关键词】永胜县;血吸虫病;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63-02
永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有7个乡镇53个村委会366个村民小组有血吸虫病流行,流行区总人口16万余人,历年累计查出钉螺面积2601.21万m2,历年累计查出新病人29560人。
永胜县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并已通过了上级部门考核验收。
1 材料和方法
依据2009年以来在资料报表及记录,年报表进行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的收集、分类整理,将原来有螺,有病管辖范围的村镇作统计,得出全县每年度工作指标,查螺灭螺,查病治病,提供下一步血吸虫防治依据,确定目前防控措施,达到传播阻断目标。
2 结果
2.1查螺灭螺情况
永胜县四年钉螺调查面积11566.4万㎡,钉螺面积1963.43万㎡,框数调查2186407框,有螺框数158930有螺框出现率7.27只,活螺总数388251只,活螺密度0.18只,全县解剖钉螺388251只,阳性螺数3只,钉螺自然感染率0.0008%,感染螺密度0.000001只/框。
2.3健康教育工作
全县四年间发放宣传画12200张、宣传单34000张、宣传小折页20000张、宣传纸杯4000个,环保袋40000个;刷写宣传标语404条;媒体宣传8次320000人;血防知识展版宣传60块;血防知识咨询12次52000人;小学生上课48个课时,共940人;课本6000册;问卷1200人,举办血防知识培训班16期,共876人。
3 结论与分析
2008年前经国家血防专家考核验收达到传播控制县,以后多从监测巩固进行防治,并扩大了人畜化疗范围,虽然加强了查灭螺,人畜查治病,健康教育工作,但流行区范围广,工作难度大,自然环境因素复杂、钉螺孳生环境复杂,灭螺难度大。
其主要原因是4年中人群查病中间接血凝阳性占5.73%,感染迹象还存在,粪检阳性占0.06%,畜间査病阳性占0.13%,是丽江市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县之一,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彻底控制传染源难度大。
一是家畜存栏量大,家畜完全实行圈养难度大,家畜圈养后饲料、饲草无法解决,养殖成本高,传统的家畜放养习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血吸虫病重疫区大都分布在山区,
无法实施“以机代牛”,传统的“牛耕人作”模式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农机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市场物流交易频繁,对疫区家畜交易管理和检疫措施仍有许多困难,人、畜重复感染情况难以得到彻底控制。
二是改厕覆盖面小,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
螺情控制任务艰巨,目前按照国家颁布的《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要求,虽然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但由于历史有螺面积较大,钉螺孳生环境复杂,螺情控制任务十分艰巨,个别区域还查到阳性螺,为实现201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今后的努力工作中,还应依靠科学,加大健康教育覆盖,协同配合防埪,才可能达到要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隆祺、薛纯良、重要寄生虫病诊治指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4月笫一版。
[2] 段勇、谢宁,云南省血防健康教育项目培训教材,云南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局、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3] 段勇、谢宁,云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培训教材,2012年笫一版。
[4] 血清检验技术标准
[5] 血吸虫粪便检验技术准,寄生虫虫卵鉴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