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及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说课稿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及通分》(说课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及通分》一、教学目标1.能够解决异分母分数的比较问题;2.掌握通分的方法及原理;3.能够灵活运用通分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通分的方法及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师:黑板、粉笔;2.学生:练习册、铅笔。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请同学们预习《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及通分》这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通分的方法及其原理。
2.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自己观察下面的分数大小关系。
$$\\frac{5}{4}<\\frac{8}{6}<\\frac{9}{8}$$请同学们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如何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关系?•如何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关系?•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通分操作?3. 讲授新课(1)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对于两个异分母分数a/b和c/d,我们需要进行通分操作,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变成相同的,然后再进行比较。
具体的方法如下:1.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l;2.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乘以l与原来的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数;3.比较新分数的大小即可。
例如,比较 $\\frac{1}{3}$ 和 $\\frac{4}{5}$ 的大小。
首先,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为 15。
然后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乘以最小公倍数,得到新的分数。
$$\\frac{1}{3}·5=\\frac{5}{15},\\frac{4}{5}·3=\\frac{12}{15}$$最后,比较新分数大小即可,得到 $\\frac{5}{15}<\\frac{12}{15}$。
(2)通分在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大小时,通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其方法如下:1.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l;2.用最小公倍数l除以原有的分母,再分别乘以原有的分子,得到通分后的新分数。
例如,将 $\\frac{3}{4}$ 和 $\\frac{5}{6}$ 进行通分。
通分及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说课

《通分及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一、说教材《通分及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共设置了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在第一个红点问题中,比较的是3/7和2/5的大小。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把3/4和5/6通分,让学生初步认识通分的必要性,并解决了用什么数作为公分母最简便的问题。
绿点问题是对通分知识的进一步熟悉和巩固。
二、说教学目标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学情的调查和分析,我设计以下教学思路:首先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法,创设垃圾处理的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材强调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授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合作交流的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在学习方法上,我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想办法解决,使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脑思考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意识。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所以如何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就成为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理念。
接下来,我将重点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把本课的教学大致分成了以下几个环节:五、说教学过程。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 教学设计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评价设计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题目第一题正确的得★★第二题正确的得★★★★过程实施设计(预设)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垃圾回收。
(教材第59页自主练习第1题)2.把下面的各组分数通分。
(教材第60页自主练习第4题)建议:重点引导学生说说通分的关键是什么?观察第一组、第三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快速找出公分母?PPT六、当堂检测,反馈矫正评价设计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第1题3个★第2题3个★第3题4个★过程实施设计(预设)1、先通分,再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2、比较每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材第60页自主练习第5题)2、比较每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材第60页自PPT主练习第5题)3.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第61页自主练习第12题)这是一道通过比较分数大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
作业设计完成新课堂第一课时题目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81=1÷8=0.125 52 = 2÷5=0.4, 所以81<5218= 1×58×5= 540,25 = 2×85×8= 1640,因为540< 1640,所以81<52 通分时,要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教案+)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演示、互动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在课堂管理上,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确保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学生已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方法,学生需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有效的分数运算。
2.能力层面:学生在数学运算能力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然而,对于复杂的分数运算和比较,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培养运用通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使其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通分的原理和方法。
2.增强学生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能力,学会运用通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提升学生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熟练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并解释比较结果。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探索分数比较的规律和技巧。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通分,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拓展分数运算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新旧知识融合,形成完整的分数大小比较知识体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经典教案

课程标题: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知识点回顾1、通分的意义: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通分的方法:通分时用原来几个分数的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为了计算简便,通常选用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公分母作分母的分数。
3、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方法一】根据分数的意义画图来比较【方法二】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通分,再比较; 【方法三】以1/2(或其他分数)为标准进行比较;【方法四】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
4、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5、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题精讲 例1:判断正误1、把一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13 。
………………………( )2、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 ,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
…………( )4、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约数。
…………………………………( )5、在5a这个分数中,a 可以是任意一个整数。
………………………… ( )6、两个分数通分后,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都变小了。
( ) 7.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32. ( ) 8.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为2. ( ) 9.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没有公约数. ( ) 10.1米的53 和3米的51相等. ( ) 例2:比较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75148和 16151211和 165127和 91641138和、例3: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加上一个数,这个分数就等于32。
如果它的分子减去同一个数,这个分数就等于125。
求原来的最简分数是多少。
例4:找出每组中最大的分数。
9518131211和、 539785和、 541072019和、例5: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76,约分后得31,原来这个分数是几分之几?例6: 学校买来一些文艺书和科技书,其中文艺书有360本,科技书有120本.(1)文艺书本数是科技书本数的几倍? (2)科技书本数是文艺书本数的几分之几?(3)科技书本数占买来新书总数的几分之几? (4)文艺书本数占买来新书总数的几分之几?随堂练习一、填空题1、下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读作( ),2、74是4个( ) 254里面有( )个51 6个31 是( ) 21里面有( )个81 3、用最简分数表示:25分=( )时 3080千克=( )吨3时=( )日 4平方米5平方分米=( )平方米 4、在○里添上“>”、“<”、“=”:53○54 74○94 4○314 83○0.375 722○825 5、4 =( )4 =4( ) =3( )5 83=6÷( )=( )24 =( )(填小数)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等于1。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说课稿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说课稿任庄小学:陈盼一、教材部分(一)教材简析:学生在以前已经初步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但那时只限于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二是分子相同,分母不同;三是分子、分母都不相同。
由于第三种情况进行分数大小比较需要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所以,这部分教材只教学前两种情况。
第138页的例6是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进行大小比较,第139页例7是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每道例题,一方面借助图形直观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联系分数单位进行比较,最后归纳出结论,并安排了相应的练习。
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学习,一是搜集整理,学生利用学具得出一些分数,并进行归类。
二是比较发现,通过比较发现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是应用发展,是学生能熟练应用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大小比较。
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
因此本节课在充分利用学具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教学,通过“操作—发现—再操作—再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及思维能力等。
思维品质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讨论、探究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及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1、利用学具比较出分数大小;2、利用学具理解分数大小最本质的原因是和分数单位的大小及分数单位的个数有关。
二、教法部分根据本节课教学任务及特点,我采用“发现—探究”式教学方法。
“发现—探究”是教学法是在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或操作或讨论进行探究,最终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通分

二备:学生对求最小公倍数这个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应课前复习一下。
四、练习设计
1。找最小公倍数
2。通分( 和 )( 和 )。
【设计意图】通过第1题,掌握通分的方法,会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比较大小.
五、课堂小测
【设计意图】在保证学困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满足优生的需求。
教后反思
精彩回顾:引导学生比较几个不同分数的大小时,安排合理,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经过比较把学生很容易的引到本节课的重点上。
遗憾之处:在总结“为什么要把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的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环节,却没有放手,这是自身驾驭课堂的欠缺,跟老名师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小学备课表
课 题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通分
学科
数学
设计者
姜红晓
执教者
姜红晓
时间
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把通分的学习作为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安排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引出了通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所以采取了先让学生自己总结通分的概念,在不断的完善中教师进行了总结,而后又深刻挖掘了通分的内涵,让学生真正的明白通分的意义。
4、学习通分的方法:
把 和 通分。
为什么选择24做同分母?为什么分母必须是公倍数才行?24就叫6和8的公分母,公分母为什么用最小公倍数呢?(计算简便)
通分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通分分哪几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的教学设计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的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的教学设计篇一: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模板作者信息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篇二:《通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来理解通分的概念,会通分来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转化的思想。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来理解通分。
2.难点:理解通分和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1.复习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总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改变分子分母的大小而不改变分数的大小。
(二)教学实施1.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3/6与3/54/7与4/73/4与5/6提问:(1)。
你能比较哪组分数的大小?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
2、自主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1)、谁能比较5/6和3/4的大小。
(2)、观察、比较这两个分数与上述分数的不同点。
师生交流得出:1。
异分母分数,怎样来大小比较。
2。
把你的想法同同位交流一下.然后写下来。
3、学生自主探究转化的方法。
4、汇报交流方法。
引导:我代表大家考考这位老师:5、你是怎样想到12得?分子为什么是10呢?引申:谁能考考这些老师?:三、探索通分的方法。
1、初步感知的通分的`方法。
说明.象这种把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就是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分及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通分及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3、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
二、说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启发诱导、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辩析、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身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
2、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三、说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所以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①让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并且能够讲解,实现兵教兵。
②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③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③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
④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总结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的预设:
四、说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环境污染是目前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课件出示信息图,得到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基于学生门所喜欢的节日,例题也来源于学生身边,不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这时学生提的问题很多,可能有涉及比较分数大小的,也可能有涉及分数加减法的,教师可根据难易程度一边板书一边适当调整问题的顺序。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数
①学生独立完成
因为有前面的知识做铺垫,所以首先让学生尝试自己先独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
②、有难度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实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互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
3、汇报展示
⑴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学生因为有知识储备,所以很容易得出结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这时教师评价后追问学生想法,然后进行一组练习进行巩固。
⑵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让学生说比较的方法时,如果有学生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时,教师即可借机转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中。
如果没有,那么就在下一问题的解决中,把巡视时发现的有代表性的方法,让学生上台展示进行讲解。
这时学生可能从画图、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两个层次之间教学可以机动,关键取决于学生课堂上的做法。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独立意识,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渴望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课堂中学生以积极愉悦的状态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迸出创新的火花,使学习真正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和张扬的过程。
同时这样处理环节也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
4、教学通分
(1)出示例题
(2)理解和分析题意引出异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
同桌交流完成
汇报展示
优化方法
总结方法
出示课题
⑶交流收获,掌握方法。
先解决有疑问的地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通分,通分的方法,学习通分有什么作用等。
【设计意图:这样做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能寻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通分
2、比较分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从基础练到拓展练,把数学放到了更广阔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在掌握了比较分数大小方法的基础上,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