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教案
高中高一音乐教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高中高一音乐教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现代作曲家郭文景于1985年创作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是我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曲的灵感来源于我国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小提琴为独奏乐器,结合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得这首曲子别具一格。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可以帮助学生欣赏中国现代音乐的经典之作,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和演奏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目特点和创作背景,并提高对现代音乐的鉴赏能力。
•掌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基本演奏技巧,并通过演奏来表达曲中所表达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音乐艺术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1.引入:首先,让学生听一段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奏录音,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和感受曲子的音乐韵律和节奏感。
2.讲解: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讨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目特点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该曲风格独特、曲调婉转、节奏轻快,体现了现代音乐的韵味与美感。
3.欣赏:展示该曲的一段演奏视频,发现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并做简短点评。
第二节课:学习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基本技巧1.介绍:主要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乐曲结构,如和声、旋律等。
老师介绍过程中,可以加入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复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乐曲练习:让学生进行乐曲的基本乐曲练习,包括重点部分的反复练习。
根据不同难易度的部来分组,让学生向自己的同学展示练习成果。
3.演奏练习:分组进行练习,指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演奏技巧,如弓法和手指控制。
第三节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奏与欣赏1.分组演奏:让不同组别的学生在课堂上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并邀请其他同学来进行评价,这是在课堂上的一个开放评价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欣赏能力。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欣赏《梁祝》,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介介绍《梁祝》的创作背景、作曲家、演奏家及音乐特点。
2. 音乐分析分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3. 欣赏与讨论播放《梁祝》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展开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欣赏:播放《梁祝》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分析:详细解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4. 讨论:引导学生就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梁祝》的音乐特点及欣赏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学生能分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3. 学生能通过欣赏《梁祝》,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1. 教学课件:包含《梁祝》简介、音乐分析等内容。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梁祝》片段。
3. 参考资料:关于《梁祝》的书籍、文章等。
4. 网络资源:可用于查找更多关于《梁祝》的信息。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梁祝》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2. 音乐描绘: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描述《梁祝》音乐中的场景和情感。
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对《梁祝》音乐的感受。
七、实践环节1. 音乐演奏:邀请学生演奏《梁祝》片段,或者使用音乐软件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乐曲。
2. 音乐欣赏会:组织一个小型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梁祝》的理解和创作。
3. 反馈与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表演和创作,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拓展学习1. 比较学习:让学生欣赏其他小提琴协奏曲,比较《梁祝》的特点和风格。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创作年代、乐曲结构等。
2. 培养学生对《梁祝》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体会其中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表达。
3. 通过欣赏和分析《梁祝》,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审美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介:介绍作曲家、创作年代、乐曲结构等。
2. 欣赏《梁祝》片段: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
3. 分析《梁祝》音乐特点: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梁祝》的背景知识,欣赏乐曲的美感。
2. 难点:分析《梁祝》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梁祝》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等。
2. 示范法:播放《梁祝》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梁祝》片段:播放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 分析《梁祝》音乐特点:讲解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欣赏任务,拓展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范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欣赏感受分享:收集学生对《梁祝》的欣赏感受,了解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欣赏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欣赏《梁祝》,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七、教学资源1. 音乐素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完整版音乐文件。
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梁祝》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等内容。
3. 讨论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指南,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和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下面给大家分享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共含17篇),欢迎阅读! 篇1: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型音乐欣赏课时一课时年级高一年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 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
教学方法1.# 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 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电教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梁祝》片段。
(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2 ,# 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
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
(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1 、引子: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案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案教案标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和音乐特点。
2. 学习小提琴演奏技巧,包括弓法、左手指法和音乐表达。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4. 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和故事,包括该曲是根据中国古代传说改编而成的,以及该曲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魅力和表达方式。
技巧训练:3. 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乐曲结构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曲目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
4. 针对小提琴演奏技巧,分别进行弓法和左手指法的训练,包括弓的平顺移动、弓压和速度控制,以及左手指法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5. 练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难点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并提高演奏水平。
音乐表达:6.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包括情绪的转变和音乐的表情。
7. 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不同乐章和段落,让学生理解每个部分的表达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演奏练习。
8.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表演实践,鼓励他们在演奏中展现个性和创造力。
音乐欣赏:9. 组织学生集体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不同版本演奏,让他们对不同演奏风格和解读有更全面的了解。
10. 引导学生对不同演奏版本进行比较和评价,让他们形成独立的音乐观点和品味。
评估与总结:11. 设计小测验或听力测试,检验学生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学资源: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录音和乐谱。
2. 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教材和练习曲目。
3. 多个版本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演奏录音。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意演奏,可以尝试改编或加入个人特色。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音乐比赛,展示他们在演奏和表演方面的成果。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教案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教案教案标题: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2. 学习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基本乐理知识;3. 掌握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4. 培养学生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音乐欣赏的方式,播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介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这首曲目的特殊意义。
乐理知识学习:3. 介绍小提琴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包括琴弓的使用、音准、音色等;4. 解释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常见的乐理术语,如速度记号、节拍、调性等;5. 分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曲式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其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演奏技巧训练:6. 指导学生正确的弓法和左手技巧,帮助他们掌握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需的基本技能;7. 分段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各个乐段,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8.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演奏中遇到的问题。
音乐欣赏:9.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整体效果和细节表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10. 鼓励学生表达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个人感受和理解,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思考和思想交流;11.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或演出,展示他们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成果。
总结:12. 回顾教案中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1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音乐欣赏、乐理知识学习、演奏技巧训练和音乐欣赏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理解和演奏能力。
同时,通过个别辅导和音乐表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展示机会,促进学生的音乐发展和艺术表达能力。
2024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教案

2024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教材,内容包括:1. 熟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2. 学习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要旋律及技巧;3. 分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2. 学会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要旋律,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技巧性旋律演奏、曲式结构分析。
教学重点:熟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掌握主要旋律及技巧,分析曲式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小提琴、梁祝乐谱;2. 学具:小提琴、梁祝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引入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学习;2. 讲解:介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及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3. 示范:教师示范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要旋律,讲解演奏技巧;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主要旋律,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指导;5.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理解音乐作品;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2.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曲式结构;3.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主要旋律及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熟练演奏主要旋律;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与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其它乐章,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要旋律及技巧,提高演奏水平,同时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识。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
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特点和背景;
2.学会阅读小提琴乐谱的基本元素;
3.学会自主演奏小提琴,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4.能够在合唱中合理运用小提琴协奏曲作为伴奏。
教学内容
1.梁祝简介;
2.乐曲分析;
3.小提琴演奏基本技巧;
4.小提琴伴唱。
教学过程
第一步:梁祝简介
1.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梁祝》,简要介绍剧情;
2.介绍《梁祝》的传说故事和音乐特点;
3.聆听苏少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悲凉和美丽。
第二步:乐曲分析
1.带领学生认识小提琴乐谱的基本元素,并对《梁祝》进行乐曲分析;
2.引导学生聆听《梁祝》中不同部分的乐器独奏,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结构。
第三步:小提琴演奏基本技巧
1.教学小提琴正确的姿势和持琴方法;
2.分别教授指法、弓法、换弓、换弦等基本演奏技巧,并让学生练习。
第四步:小提琴伴唱
1.针对《梁祝》中的主旋律和伴奏部分,教学学生使用小提琴进行伴奏;
2.引导学生在唱歌时掌握合唱和伴奏的节奏和协调性。
教学评估
1.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小提琴的基本姿势和演奏技巧;
2.观察学生在合唱中是否能够合理运用小提琴的伴奏;
3.通过观察和听取演奏,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演奏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基本旋律。
教学反思
1.难度调整: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难度;
2.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和演奏实践;
3.考试评估:在教学结束后进行考试或评估,及时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欣赏课
课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案
教学目标:
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初步认识音乐的结构形式——奏鸣曲式。
三、了解“协奏曲”的体裁特色。
重点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作品分析及授课:
一、在我国南方的乡村祝家庄,聪明而多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
途中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相识,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
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
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
可是,祝英台的父亲逼她嫁给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及其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梁回家后,不久病故。
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她与父亲抗争,约定穿素服上花轿,绕道到梁山伯坟前祭奠,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
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
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作曲家何占豪、陈刚以这一传说为题材,用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标题协奏曲。
下面请听音乐,那动人的音乐可以调动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边听音乐老师边赏析,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体会音乐感情。
(在老师的讲解下)
2、找出主题音乐。
3、音乐中是一种乐器演奏还是多种乐器竞奏?
4、这个曲子由几部分组成?
(听音乐,参考教材)
板书设计:
三、找学生回答前面问题。
1、老师唱三段音乐,让学生回答哪一段是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
2、找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师讲解协奏曲的概念)
3、让学生一齐回答这首曲子的结构。
(也就是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四、总结。
《梁祝》的艺术成就:《梁祝》这首绚丽多彩、抒情动人并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乐作品,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与成功的尝试,在国内外的演出均引起良好的反映,群众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
它在欧、亚、美各大洲演出,以其中华民族的鲜明风格与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如今,《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了。
呈 示 部 引 子 展 开 部 再 现 部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相 爱 抗 婚 化 蝶
草桥结拜
同窗三载
共读共玩
十八相送
不祥征兆
封建势力
抗 婚
楼 台 会
坟前控诉
哭
灵
投坟
仙 境
化 蝶
传 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 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