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各种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账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 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 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 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 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 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 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其他方法的第一个区别就是一开始计提折旧的时候 不扣除预计净残值,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计提折旧才扣除预计净残值; 另外就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时候应该扣除以前已经计提的折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账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 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 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 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 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 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 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和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和方法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和方法。
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就是我们的钱包哦!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开始吧!咱们要了解什么是固定资产。
简单来说,固定资产就是企业用来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的那些长期使用的物品和设施,比如房子、车子、电脑、机器等等。
这些资产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的,所以我们需要把它们的价值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这就是所谓的折旧。
那么,折旧是怎么计算的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直线法和工作量法。
直线法就是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折旧费用;工作量法则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折旧费用。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这个概念有点儿像咱们的人生规划,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给固定资产设定一个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越长,折旧费用就越低;反之亦然。
但是,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果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过短,那么它就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这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所以,企业在选择折旧年限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关注一些其他的问题。
比如说,固定资产的残值怎么确定?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企业在折旧结束后还能收回多少钱。
一般来说,残值应该是固定资产原价的一定比例,具体的比例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另外,企业还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评估,确保折旧计算的准确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要学会运用直线法和工作量法来计算折旧费用,合理选择折旧年限,关注固定资产的残值问题,以及定期进行盘点和评估。
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哦!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下次再见啦!。
会计中计提折旧的方法

会计中计提折旧的方法折旧是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固定资产随着使用和经常性降值而计提的费用。
折旧的计提能够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评估资产的价值和保值效果。
在会计中,有多种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折旧计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1.直线折旧法直线折旧法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折旧计提方法,在企业会计中应用广泛。
直线折旧法的计提公式为: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寿命直线折旧法的特点是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固定的,计提简便、稳定,并且计算结果易于理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价值变化比较平稳、使用寿命较长的情况下。
直线折旧法通常适用于办公设备、汽车等长期使用且价值稳定的固定资产。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根据固定资产价值快速降低而设计的折旧计提方法,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在最初使用期间价值快速下降的情况。
加速折旧法的计提公式为:年折旧费用=2×(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初始年度的折旧费用比较高,后续年度的折旧费用逐渐减少。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价值急剧下降的情况,比如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等。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按照固定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计提折旧的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提公式为:年折旧费用=2×(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预定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是折旧费用的计提金额在每年都是变化的,通常前几年的折旧费用较高,随着资产净值的减少,后面年度的折旧费用逐渐减少。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价值快速下降的情况,有助于更快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
在选择折旧计提方法时,企业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特性和使用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方法。
不同的折旧计提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同时,折旧的计提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确保折旧计提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唠唠会计准则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这固定资产折旧,就好像人会慢慢变老一样。
咱买了个大件儿,比如一辆车吧,总不能一下子就把它的价值全算在当年呀,得一点点地在它使用的过程中给它减价,这就是折旧啦。
那折旧方法都有啥呢?常见的就有直线法。
这就好比是稳稳当当走路,每年折旧的金额都一样,不紧不慢的。
就好比你每天都吃差不多量的饭,很有规律。
用这种方法呢,计算起来简单,也容易理解。
还有个加速折旧法,这可就有意思了。
就好像一个人刚开始跑很快,后面就慢慢跑不动了。
固定资产在前面几年折旧得多,后面就少一些。
这是为啥呢?因为新东西刚开始用的时候,损耗可能比较大呀,所以折旧得多点也合理。
你想想看,一台新机器刚用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容易出毛病,得好好保养维修,这花费可不小呢,这不就相当于价值减得快嘛。
那为啥要有这么多种折旧方法呢?这就好比你有不同的鞋子,去不同的场合得穿合适的鞋子呀。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资产,适合的折旧方法也不一样。
要是一个企业的资产更新换代特别快,那用加速折旧法可能就更合适,能早点把资产的成本摊掉。
要是资产比较稳定,长期使用,那直线法可能就挺好。
咱再说说这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选对了方法,那企业的账就能算得明明白白,成本啊利润啊都能算得准准的。
要是选错了,那可就麻烦啦,账都算不清楚,企业还怎么发展呢?比如说吧,如果本该用加速折旧法的,结果用了直线法,那前期成本就显得低了,利润就高了,这可不太准确呀。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说呀,这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不能小瞧,得好好琢磨琢磨。
咱可不能瞎整,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总之呢,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就像是企业管理的一把钥匙,用好了就能打开财富的大门,用不好可就麻烦咯!咱可得重视起来,别不当回事儿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咱自个儿的钱包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会计学折旧的三种方法

会计学折旧的三种方法
会计学中有三种常见的折旧方法,分别是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
1. 直线法(Straight-line Method):直线法是最常见和最简单
的折旧方法。
按照直线法计算折旧时,固定资产每年折旧额保持不变。
计算方法是将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即资产预计寿命结束后的剩余价值),再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即折旧年限)。
这种方法假设资产的经济效益在使用寿命期间是均匀的。
2. 加速折旧法(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加速折旧
法是指资产在早期年度折旧额较高,逐渐减少到后来年度的折旧额较低。
这种方法认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在早期使用阶段减值较快。
加速折旧法的常见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和年数倍率法(Sum-of-the-Years' Digits Method)。
3. 年数总和法(Units-of-Production Method):年数总和法是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量来计算折旧额。
该方法假设资产的价值是根据使用量而不是时间来消耗的。
计算方法是按照每个计算期间使用的单位量将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再除以预计使用总量,得出每个计算期间的折旧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基于使用量的资产(如机器设备)进行折旧评估。
在实际使用中,企业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
不同的折旧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折旧额和折旧年限,因此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利润分配。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初级会计职称即助理会计师。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相等的。
其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例题1:教材例1-83】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100%=40%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4、5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240000-144000-4000)÷2=10600元【例题2:07年单选】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汇总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汇总1、会计折旧:标准、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停用设备也要计提折旧。
2、税法标准:不得低于下列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20年火、轮、主要设备10年汽车、电子设备、工具等5年预计净残值5%,外资企业10%。
办公桌椅等可以计入低值易耗品,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或是经营费用.但是在帐簿中要分别写清楚各种办公设备的价值,作为备查登记帐簿.便于公司财产的管理.会计分录:购入时,借:待摊费用贷:现金\银行存款摊销时:借: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等)贷:待摊费用3、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
多种的折旧计算方法,但是一种固定资产一旦选定了折旧方法后,只有在本会计期间允许修改,以后期间将不再允许修改,只能通过变动单调整,请务必慎重。
4、i. 不计提折旧:对于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可以不计提折旧。
ii. 平均年限法(一):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12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iii. 平均年限法(二)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iv. 工作量法:工作量发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基本计算公式为: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v.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平均摊销。
vi.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会计折旧方法

会计折旧方法
会计折旧方法是指企业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常见的会计折旧方法包括:
1. 直线法:根据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估计的残值,再除以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每年分摊相同的折旧费用。
2. 加速折旧法:将资产前期的折旧费用设置高一些,后期逐渐降低。
加速折旧法可以缩短资产的折旧年限,减少利息收支损失,但会在前期产生较高的折旧费用,减少净利润。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每一年度里按照固定资产净值的双倍乘以固定折旧率计算,折旧率通常为直线法的两倍。
4. 年数总和法:按照资产预计的可用年限,将计划折旧费用分摊到多年。
每年折旧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的剩余年限。
5. 特殊折旧法:包括全额折旧、足额折旧和组合折旧等方法。
不同的折旧方法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影响,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效益,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的各种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项基本的财会制度,科学合理确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于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折旧的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12:承例11,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下:
年份尚可使用寿命原价-净残值年折旧率每年折旧额累计折旧
1 5 576000 5/15 192000 192000
2 4 576000 4/15 153600 345600
3 3 576000 3/15 115200 460800
4 2 576000 2/1
5 76800 537600
5 1 576000 l/15 38400 5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