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母亲教我的歌

合集下载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唱《母亲教我的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增强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母亲教我的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源自于中国各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 音乐知识: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3. 歌唱技巧: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咬字清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唱《母亲教我的歌》,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音阶、节奏和歌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音频设备:播放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2. 乐谱:准备歌曲的乐谱供学生学习。

3.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母亲教我的歌》的介绍和演唱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母亲教我的歌》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歌曲学习:a) 分析歌曲的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知识。

b)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c)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歌唱技巧。

3. 歌曲欣赏: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演唱的《母亲教我的歌》,感受音乐的魅力。

4.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母亲形象,以及母亲对他们成长的影响。

5.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分析其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以《母亲教我的歌》为素材,创作类似的歌曲,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发言、练习等。

2. 歌唱技巧:评估学生在歌唱《母亲教我的歌》时的音准、节奏、咬字等方面的情况。

3. 情感表达:关注学生在分享自己母亲形象时的情感态度,评估其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歌唱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聆听《母亲教我的歌》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聆听《母亲教我的歌》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聆听《母亲教我的歌》教学设计课时内容分析:《母亲教我的歌》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880年创作的《吉普赛歌曲集》中的第四首。

这本歌集里共有七首歌,歌词选自波希米亚诗人阿尔道夫.海杜克的抒情诗集《吉普赛歌谣》。

这七首歌曲都有着较浓郁的民歌风格,它们生动地表现了吉普赛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母亲教我的歌》是这七首歌里最成功、最动听的一首。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教学已经可以做到课堂上对纪律的要求,但孩子天性还是很活泼,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的把握上要适当,既要有课堂秩序的维持,又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温馨的画面。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体会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倾注的爱,并能够懂得报答他们。

3.通过情景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表演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和附点节奏,以及连音线的唱法。

2.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1.用深情的歌声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并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对妈妈的爱。

2.深刻的理解歌词的含义,想想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并学会报答他们。

教学过程:一、导入组织教学,复习歌曲《妈妈的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妈妈的心》你们有没有唱给妈妈听啊?(生答)那你们想不想听下,妈妈给我们唱的歌?二、聆听1.初听这首歌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与前面的《妈妈宝宝》有什么不同?(《妈妈宝贝》感觉活泼可爱,这首歌曲让人感到一丝伤感)可以多听几遍,再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讨论。

2.歌曲背景《母亲教我的歌》融入淡淡哀愁的旋律,将德沃夏克那种斯拉夫人的伤感情怀毫无保留的倾泻出来,任凭你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

48位小提琴组成的重弦乐合奏,绵密的群感,特别厚实饱满的音色,都会令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成片舞动的丝绒。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

《母亲教我的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母亲教我的歌》,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温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母亲教我的歌》是一首描绘母爱主题的经典歌曲,创作于xx 年,由我国著名作曲家xxx作曲,歌词作者是xxx。

2. 歌曲结构分析:歌曲为单二部曲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母亲教儿歌唱的场景,第二部分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3.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母亲教我的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和节奏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母亲教我的歌》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旋律等,引导学生跟唱。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难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4. 合唱展示:各组轮流进行合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5.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教师讲解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歌唱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歌唱表现:评价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

2.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评价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分组练习和合唱展示中的团队合作表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母亲教我的歌》乐谱2. 音响设备:录音机、音响3. 教学道具:图片、卡片4. 互联网资源:相关音乐资料、教学视频七、教学步骤1. 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引导学生跟唱。

2. 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共27页

《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共27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三年级上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

《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三年级上册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

歌曲简介
母 亲 教 我 的 歌
歌曲《母亲教我的歌》德沃夏克作于1880 年,是歌集《吉普赛之歌》的第四首,此 歌集是德沃夏克歌曲创作的顶峰之作,其 歌词均取自波希米亚抒情诗人阿多尔夫海 杜克(1835——1923)的诗篇,本曲是其 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
做一做:
随歌曲的旋律线划一划,说一 说有什么特点?
女声和童声演唱
演唱形式
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 的组合形式,是演唱的表现形式。用什么样的演唱 形式要根据歌曲题材、体裁和要表现的情绪而定。 《母亲教我的歌》 女高音独唱 《妈妈》 男高音独唱
Hale Waihona Puke 《妈妈宝贝》 女声和童声对唱
师生说再见
1 3 5 | 1 5 — ||
同 学 们 再 好—!
声带构造比较结实,边缘较薄,其长度约在15~16毫米左右,声音高亢 嘹亮。由于他们比女生的声带结构长、宽、厚得多,喉结也大得多,因此 比女声音区低一个八度。男高音亦可以细分为抒情性和戏剧性男高音。音
域为c1——c3。
•男中音(Bariton英)
声带构造比男高音歌手更长、宽、厚些,其长度约在18~21毫米 左右,声音深厚、雄壮,特别是中低声区声音流畅、稳实。音域为
游子吟
想一想:人类的情感有哪些?
• 亲情、友情、爱情、思乡情、爱国情等。
母 亲 教 我 的 歌
克夏 沃 德
捷克作曲家。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 样,内容丰富,音乐语言平易朴实,极 具民族特色。曾任美国纽约国立音乐学 院院长,期间写下了著名的《第九交响 曲》以及《第二十弦乐四重奏》等,深 刻地反映了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思念之 情。
• 女中音(Mezzo Soprano)
声带比女高音略长些、宽些,其长度约在12~14毫米左右。歌 声亦比女高音厚实、有力,特别是中声区声音更为丰满柔润。音 域为a—a2。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独唱《母亲教我的歌》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独唱《母亲教我的歌》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独唱《母亲教我的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母亲教我的歌》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独唱曲目。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词质朴、感人,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和理解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但他们在音乐的表现力和理解力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音乐水平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母亲教我的歌》,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他们尊敬父母、热爱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唱歌,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识谱、唱歌,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情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母亲教我的歌》,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情感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感受和实践机会。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情感。

2.歌曲学习: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课件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唱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4.情感体验: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

5.歌曲表演:学生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6.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母亲的关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母亲教我的歌》的歌词、旋律图示、歌唱技巧要点等内容,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母亲教我的歌》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母亲教我的歌》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母亲教我的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母亲教我的歌》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词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较为简单,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但同时,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唱《母亲教我的歌》,感受到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母亲教我的歌》,能够流畅地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表达,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使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练习和合作表演。

3.运用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学生跟随学唱,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4.合作表演: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5.情感引导: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6.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歌曲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人音小学音乐三上《5第五课 妈妈的歌》PPT课件

人音小学音乐三上《5第五课  妈妈的歌》PPT课件

师生讨论:
• 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理状态? • 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对妈妈甜蜜的爱心。
学唱《妈妈之歌》:
• 分段学唱。 • 练习打击乐伴奏。 • 全体表演唱《妈妈之歌》。
结束语:
•谢谢大家!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欢迎各位领导光临指 导
固堆河学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妈妈之歌
妈妈深情的爱
妈妈之歌
• 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质。 • 让我们用歌声歌颂妈妈对孩子挚爱、期望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母亲教我的歌
【篇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鉴赏、编创和演唱,在情感的抒发过程中,产生感恩母爱的情感共鸣;
2、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并能唱出《母亲教我的歌》的音乐主题;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版本《母亲教我的歌》的对比欣赏,了解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于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了解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于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对歌曲的速度、歌词等实行改编,自创作品并演唱.
教学方法:对比、探究
教具:CD、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导语:"大家知道老师学吉他所学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吗?——《真的爱你》,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下这首歌曲."
2、教师表演后提问:"老师刚刚唱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
教师明确: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教师:"是的,《真的爱你》是黄家驹生前写给母亲的歌,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想写一首歌给自己的母亲是对母亲感恩的表达.黄家驹虽然已经英年早逝,但他这首歌还能一直陪伴他的母亲,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
二、授新课
(一)学习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1、歌曲背景介绍
在1880年,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也创作了一首写给自己母亲的歌.德沃夏克说,自己小的时候,母亲经常为他吟唱一些非常好听的波西米亚*歌.但现在德沃夏克自己有了孩子,不知该唱什么歌谣给他们,于是德沃夏克很自然地想到了母亲教她的歌谣,而这些的歌谣就成为了德沃夏克歌曲创作的素材.请大家翻到第一单元第二节《情感之声》的第一首作品.
2、学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歌曲的意文、美声版;"
1)、教师教唱歌曲主题第一段歌谱(钢琴弹唱);
2)、跟老师钢琴和范唱学唱歌曲主题第一段;
3)、教师播放中文版《母亲教我的歌》,学生跟唱歌曲主题第一段.
(二)、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
1、欣赏小提琴版的《母亲教我的歌》
师:"这段动人的旋律一直被音乐家们以不同的方式演绎,接下来我们欣赏由维也纳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版《母亲
教我的歌》的主题部分.思考:歌曲的速度怎样?歌曲用什么乐器来演
奏的?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用这个乐器对歌曲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
学生:……
教师明确:"中等(行板)速度,小提琴的音色接近歌唱版中人的声音,音色柔美,富有歌唱性、抒情性,营造了歌曲含蓄、深情、温馨而暗
含忧郁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之情."
2、欣赏教师创编的摇滚版《母亲教我的歌》音频
1)、教师:"对于这段旋律老师也尝试了实行改编,加入了现代的
摇滚元素,同学们想听听吗?在听的同时请思考,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
变化?"
学生:……
教师明确:"速度变快了、主奏乐器由柔美抒情的小提琴音色变
成了粗犷狂野的电吉他音色、表达的情感变得欢快、激情、热烈、奔
放!"
2)、教师:"请大家给这个版本重新命一个名."
学生:"《母亲带我去游乐场》、《母亲带我去长隆》……"
3、教师小结
1)复听小提琴版后教师小结:"快速度通常表现的音乐情绪——
欢快、热烈、激昂……较慢速度通常表现的音乐情绪——深情、温馨、忧郁或者悲伤……在刚才听的两段音乐片段中,有快慢两首作品,音色
也不一样.其中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含蓄典雅、细腻集中、忧郁神秘,接近人声的特点.所以这样的速度和音色最适合表现原作者希望表达的
含蓄、深情、温馨而暗含忧郁的思念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