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合集下载

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主要硬件设备

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主要硬件设备

液晶显示屏:高 清晰度、低功耗、 寿命长
LED显示屏:高 亮度、低功耗、 寿命长
等离子显示屏: 高清晰度、动态 效果好
OLED显示屏:自 发光的色彩鲜艳、 视角广
显示终端的应用场景及优势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应用场景: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中的显示终端主要用于实时显示监测数据、 报警信息和视频监控画面。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显示终端
组成:显示屏、 控制面板、电
源模块等
功能:实时显 示监控数据、
控制操作等
特点:高清晰 度、高亮度、
高稳定性
应用:煤矿安 全监控系统中 的重要组成部 分,用于实时 监控矿井内的 各种参数和状

传感器的作用与原理
传感器在系统中的作用
实时监测:传感 器能够实时监测 煤矿环境中的各 种参数,如瓦斯 浓度、一氧化碳 浓度、温度等。
数据采集站是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硬件设备,负责采集各种传感器数据。 数据采集站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和长寿命等特点,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数据采集站支持多种通信协议,能够与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进行连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数据采集站具有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监控中心服务器的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软件 网络协议:TCP/IP、UDP等常用协议
显示终端的类型与应用
显示终端的类型
液晶显示屏 等离子显示屏 LED显示屏 OLED显示屏
显示终端的显示方式及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据采集站一般安装在井下中央变 电所或采区变电所内,通过各种传 感器获取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监 控中心。

许厂煤矿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许厂煤矿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关键词 : 以太 网 ; 层 网络 ; 入 方式 ; 三 接 冗余 结 构 ; 监控 系统
1 许厂煤矿信息化建设 的基 础
许厂煤矿是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 核定年生产能力 30万 t 2 的大型现代化 矿井,8年 9 投产以来 一直实施减人提效 与科技兴 矿的工作思 路。经过近几年 的 自主与协作 开发 , 制成功 多套 研 独立运行 的 自 动化控制系统 , 包括 : 选煤厂系统、 主 井提升及装载系统、 副井提升系统 、 提风机系统 、1 10 k V变电站监控系统及 6k V井下 网络监控系统等 , 在安全与生产各个环节发挥 了积极 的作用。比如 : 矿井通 风栅 陛能在 线 监 测 系 统 由外 围 传 感 器 、/ AD 转换柜、 微机处理系统三部分构成 , 通过应用计算机 技术对通风机工作状态进行在线检测。检测参数包 括人 口 静压 、 风量 、 电机功率 、 电机定子温度 、 风机轴 承温度 、 排气温度 、 风机振动( 分为横向与纵 向两个 方向) 风机 开停 信号 、 、 电动机 电流 、 电压等 。并对
到另一 网络路径传输数据 。地面环 网系统和机 电监 控系统的网络结构分别见图 2 图 3 , 。
图 1 综 合 自动 化 监 控 系统
t t 、 面 10 工业 以太 主干 网 、 e me 网 地 00M 井下 西 门子 P O IU R FB S现 场 总线 主干 网。地 面主 干 网为 10 0 0M 环 型光纤 工业 以太 网 , 下 采 用 P O IU 井 R FB S环 型 光
纤网( 图 1 。 见 )
地 面 10 0 0M工 业 以太 主 干 网 , 干 网通过 西 门 主 子工业 级 交换 机 ( X一40 O M 为全 矿各 个 子 系 统 0) S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数据采集与监控模块
数据采集
实时获取井上和井下的各 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设 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 生产数据等。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 析、数据存储等。
监控与预警
对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 数等进行实时监控,当出 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 预警信号。
生产调度模块
生产计划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 理的生产计划,包括采煤、掘
光纤传输系统
总结词
光纤传输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速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 点,适用于煤矿复杂环境下的数据传输。
详细描述
光纤传输系统采用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 传输速度快、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煤矿综合自动化 系统中,光纤传输系统可以用于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监控 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
05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例
某矿井工况监测与预警系统
总结词
实时监测、预警、决策
详细描述
该系统可实时监测矿井内的工况,如气体浓度、温度、 压力等,当监测到异常数据时,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 为矿井工作人员提供决策支持,确保安全作业。
某矿井人员定位与调度系统
总结词
人员定位、调度、管理
详细描述
该系统通过特定设备对矿井内工作人员进行定位管理 ,可实时掌握人员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调度,提高矿 井作业效率,降低意外事故发生概率。
总结词
电力监控系统负责对矿井下的电力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保障矿井安全运行。
详细描述
电力监控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矿井下的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 数。同时,电力监控系统还具备故障预警和保护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电力故障,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行。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厂家直供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全国销售热线1326-007-2458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系统概述根据现代化矿井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水平,增强矿井科技创新能力,沈阳研究院结合现代矿井实际,适时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技术的KJ333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能将矿井各类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中,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联接。

将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处理、统计、优化、发布,从而实现矿井“管、控、监”一体化及减员增效的目标。

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大屏幕、控制器、各类监控主机、数据服务器、核心交换机、防火墙、接入网关、自动化平台软件、防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本安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井下各种监控分站、井下光缆配线器、光缆接线分线器、传输光缆及通讯线等组成。

系统特点: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采用多种硬件、软件安全措施,确保了整个自动化系统长期连续可靠地运行。

2)主干网采用单模光纤,传输速率100 M / 1000 M。

传输介质支持光纤多模、单模、超五类双绞线和普通通讯线,满足煤矿井巷安装特点,铺设方便灵活。

3)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可快速建立连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4)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且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

5)采用开放式的TCP/IP协议,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支持COM/DCOM组件、NETDDE、ActiveX 控件、OPC、VBA、ODBC、FTTP等技术,兼容能力强,并支持CAN/RS485总线等多种信号接入及转换,可方便接入矿井各种监控子系统。

6)软件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便于特殊功能的开发和第三方软件的集成,客户端零配置。

7)具有强大的网管功能,如:VLAN划分、IP地址设置、优先级控制、电源管理及端口状态监视、流量控制等。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摘要】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历史。

本文将介绍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应用领域、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趋势。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展望、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都将在结论部分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意义、发展历史、组成部分、应用领域、优势、挑战、发展趋势、未来展望、重要性、发展潜力。

1. 引言1.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意义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意义在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及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降低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带来的损失。

自动化系统更能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测与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集成各种智能设备和技术,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快决策的速度和效果。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意义在于推动煤矿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促进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1.2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史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行业开始引入自动化技术。

起初,煤矿中的自动化系统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的单一环节,如输送系统、采煤设备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经历了不断完善和升级的过程。

从最初简单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到如今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系统,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KJ95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KJ95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二、工作原理及分站配置 (3)分站根据接收来的命令采集各传感器输入口的 信号,并将其转换、存贮。 (4)分站根据接收来的命令判断是否需要巡检 KJ8001型串行扩展器等下一级数据采集器。如分站需巡 检下一级数据采集器时,分站的黄色指示灯闪烁;在下 一级数据采集器回送分站信息时,分站的红色指示灯闪 烁;如下一级数据采集器不回送分站信息,分站的红色 指示灯长亮。如分站不需巡检下一级数据采集器时分站 的黄色指示灯、红色指示灯长亮。 (5)分站根据接收来的命令判断是否需要直接输出 控制信号,或根据传感器的输入自动输出控制信号。在 分站工作大约一分钟后,分站自动开始起作用;并根据 检测甲烷风电闭锁所需的传感器信号,允许本分站控制 的某些设备成全部设备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工作原理及分站配置 (9)分站显示板的液晶显示器可以轮流显示分站本 机及下一级数据采集器各传感器信号和各下一级数据采 集器的状态或通过键盘、遥控器固定显示分站本机及下 一级数据采集器的各传感器信号。 (10)分站在单独使用时可通过分站显示板上的按 键修改分站的参量。 (11)分站在单独使用时,可在分站正前方不超过l 米正对分站观察窗的地点,用遥控器修改分站的参量。 (12)分站在基带传输时,可通过键盘、遥控器选 择分站上配置的开关量测点、累计量测点、模拟量测点 所对应的传感器。 (13)分站可以按照甲烷风电闭锁的要求监控由本 分站管理的区域。
(14)分站具有甲烷风电闭锁功能,可单独使用。 大显示屏能够显示所配按的各类模拟量和开关量状态, 红外遥控或键盘设定及存储有关参数和显示甲烷数据曲 线。还可以作为主站挂接小分站。
(15)扩展,并可与其他系统联网,形成全矿井的 监测信息管理中心。监测主机以工作站的形式方便地接 入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的设计与应用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的设计与应用【关键词】矿井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21世纪煤矿开采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和其功能的最大发挥,并将主宰矿山。

计算机技术能够使规划、信息、控制和监测等不同部门融为一体,从而使煤矿整个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煤矿电力网络自动化系统是当前煤矿供电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井下电力设备实现自动化监测、监控,对保证井下供配电设备正常运行,确保供电系统安全意义重大。

它将井下电网保护、控制、监视、测量、故障分析等功能集合在一起,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时间、面积,使调度员根据监视情况,在地面控制中心通过遥控、遥调等实现明智、必要的操作。

煤矿电力网络自动化系统是当前煤矿供电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1.我国煤矿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我国煤矿自动化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根据国家综合部署,集合全国煤矿行业的电子、电控方面技术骨干,成立了一家煤矿行业唯一的专业自动化研究所。

20世纪70年代,老式继电器退休,取而代之的是晶体管和逻辑电路,这大幅度缩小了控制器体积,改善了控制功能,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1980年开始,煤矿行业的科研单位不断增多,我国自主开发了kj90、kj95、kj4/kj2000与kjg2000等监控系统,还借鉴引进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

至此煤矿的自动化控制和检测系统才真正应用到实践中。

1990年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专用的独立的监控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内部的信息输入以模拟形式、fsk 形式、基带形式等简单的调制方式为主,传输电缆为矿用屏蔽电缆,传输速率在600~9 600bit/s之间。

这些系统大部分还是独立工作,很少有系统间信息的交换,每个系统的维护使用部门也不都一样。

进入21世纪后,以工业以太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煤矿各个专用的独立监控系统间的信息可以通过高速信息网实现快速的传输,两两之间的传输逐渐转变为总线传输方式,比如can 总线、rs485、rs232等,并被广泛应用。

矿井综合监测监控自动化系统研究

矿井综合监测监控自动化系统研究

【 关键词 】 煤矿监 测监控 ; 自 动化 系统
概 述
监测监控 系统在我 国煤矿生产 中运用广泛, 如有环境监测系统、 生产监 测监控 系统、工业电视 等,但是这些系统大部分各 自独 立运 行,互不兼容, 在 井下形成 了一个个 “ 信息孤岛 ”, 信息资源不能得 到 充 分利 用 , 不利 于 煤 矿 企 业 进 行 综 合 管 理 和 决 策 。 为 了 更 好地 发 挥 各种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关系 ,必须对 各 监 测 监 控 系 统 进 行 整 合 , 进 行 综 合 自动 化 系 统 的 集 成 建 设 。 本 文 采用工业 以太网和系统集成技术,构建基于冗余环形光纤工业 以太 网 的 多 主 传 输 的 网 络 体 系 结 构 ,利 用 工 业 以太 网 网 络 将 各 个 环 境 监 测子系统、生产环节 自动控制子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进行信息 加工处理 ,形成集数据 、图象、语音为 一体 的综合 自动化信息系统 。
C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矿井综合监测监控 自动化系统研究
吴 星 才
( 天地 ( 常州 )自动化股份有 限公 司。江苏 常州 2 1 3 0 1 5)
【 摘
要】 设 计 了一种 基于冗余 环 总体 结构、网络布 置、子 系统接入 方 案和软件 平台等 方面对该 系统进行 了介绍。
煤矿综合信息系统包括 的子 系统主要 有通风机系统 、中央泵房 系统、提升 系统、变 电所 系统、安全监测和输送 带运输系统等 ,各 子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上位机、P L C 、串口等形式,因此可 以将各 子 系 统 的接 入 方 式 划 分 为 后 台机 方 式 接 入 、P L C 接 入 和 串 口接 入 方 式 , 下 面 分 别从 硬 件 和 软 件 2 方 面 讨 论 各 子 系 统 的接 入 方式 : 3 . 1硬 件 方 面 ( 1 )后 台机方式接入通风机 、轨道衡、选煤厂、灰分仪 、码头 装卸载 以及 深度 水处理等子系统 , 在后 台机中加入以太网网卡模块 , 将该子系统连接在 工业 以太 网上 ,由此接入监控中心; ( 2 )P L C 接入输送带运输系统、主井装卸载系统、中央泵房系 统等采用P L C 控制器控制的子系统,通过在P L C 控制器 中增加 以太网 网卡,将该子系统连接在工业 以太网上 ,由此接入监控 中心; ( 3 )串口接入方式地面1 l O k V 变 电所、5 3 0 7 工作面、中央变电 所等子系统 ,通过串 口服务器将串 口信 号转换为网络 信号进环 网, 可通过第3 方开发的以太 网转换模块 ,由此接入监控中心。 3 . 2 软 件 方 面 ( 1 ) 采用后 台机接入 的子系统,上位机使用 的接 口软件 组态王 6 . 5 3 版本与G E 公司 的C I M P L I C I T Y 6 . 0 ,均提供标准的O P C 服务,采用 O P C 标准接 口与调度 中心组态软件I A S 进行通讯; ( 2 )采用P L C 接入的子系统 ,I A S 通过D A S E R V E R 直接连接P L C , 读取下位机数据; ( 3 ) 采用 串口接入的子系统, 通过S Y M L I N K 软件, 将C D T 和M O D B U S 协议转换为标准的O P C S E R V E R ,进而组态软件I A S 进行通讯。 4 系统 软件 平 台 煤 矿 综 合 监 测 监 控 软 件 程 序 功 能 复 杂 ,并 且 内容 比 较 多 , 有 人 机界面处理 、网络通讯、数据库访 问、查询打印、实时性处理 以及 控制等功能要求 。因此系统采用万伟F a c t o r y S u i t e A 2 工业 自动化软 件 开 发 平 台来 建 设 。本 系 统 所 需 F a c t o r y S u i t e A 2 软 件 平 台 组件 主 要 包括工业应用服务器I A S ,输入输出服务器i / o S e r v e r ,H M I( 人机 界面 )软件 I n T o u c h ,工业 实时数据 库软件 I n S Q L,界 面发布 软件 S u i t e V o y a g e r ,数 据 分 析 工 具 软 件 A c t i v e F a c t o r y 。I A S 具 有 以 下 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产品说明: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1000Mbps冗余工业以太网井上、下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是以工业以太环网为核心,整合矿井的各项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防火墙与矿级管理系统组成高速统一的整体网络结构,实现了全矿井的管控一体化。

整个系统分为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体系结构。

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实现了井上、下皮带运输、通风、排水、井下供电等井下主要安全生产环节和装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集中、远程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矿井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实现全矿井的统一管理与数据共享。

1、系统组成:
煤矿工业以太环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部分、井下部分及传输信道部分。

地面部分由:地面环网接口、监控主机、监控备机、监控服务器、地面数据服务器
(可扩展)、防火墙(可扩展)、地面交换机(可扩展)及客户端(可扩展)等组成。

井下部分由:防爆交换机(环网接口)、各种监控分站或装置(可扩展)等组成。

传输信道由:环网主传输干道(阻燃光缆)、地面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网线)、井下防爆交换机连接各和种监控分站或装置及传感器的阻燃电缆。

2、系统特点:
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确保系统24小时连续可靠的运行。

2.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快速建立网络工作拓扑结构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3.系统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接口方式(OPC、DDE、ODBC、FTP),便于各种子系统的接入。

4.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客户端零配置。

5.采用硬件、软件等多种安全措施,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合理实用的分级控制模式,在充分保留各子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有效的整合各子系统,通过严格的认证后,可在任一台工作站上实现对井上、井下所有设备的控制。

7.具有各种数据查询、曲线显示、报表输出、逐级报警、数据分级管理、报警记录、故障记录及完整的事件记录等功能。

8.强大的数据整合及处理功能,为整个矿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提供数据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管控一体化。

9.系统数据与井下视频数据可实现全面关联:在图形动画(动态图)中可点击浏览当前区域内视频信号,当一区域内瓦斯出现报警或其它参数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弹出当前区域内视频信号窗口。

10.系统以工业以太环网为核心,实现了各子系统的无缝集成和安全生产实时数据的Web浏览和显示。

3、设置清单
4、系统功能
1.系统以工业以太环网为核心,实现了各子无缝集成和安全生产实时数据的WEB 浏览和显示。

2.系统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接口方式,便于各种子系统的接入.矿用常见监测系统可通过OPC,DDE,FTP接口安全,准确的接入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3.系统解决了各种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各自独立,相互封闭,传输速率低,不能实现综合业务传输与企业上层管理信息网络连接困难而导致的信息不能相互共享和融合等问题.实现了矿井各种监控,监测信息的共享,集成,融合和信息综合利用,为矿井提供生产,安全层面的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决策支持,有效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指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4.全矿井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全面性较高,系统随时对进下环境参数(生产参数,设备善,人员位置)进行区域性综合数据分析与评估,出现异常立即报警,并提示事故处理流程,当用户根据流程安全地排除了事故后,系统方自动解除报警。

5.系统数据与进下视频数据可实现全面关联:在图形动画(动态图)中可点击浏览当前区域内视频信号,当一区域内瓦斯出现在报警或其它参数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弹出当前区域内视频信号窗口。

6.系统功能齐全,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语音报警功能。

7.强大碳快速的短信快车功能:当系统出现异常后,短信快车系统会以短信方式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领导手机上。

8.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环网式传输方式,数据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符合欧洲工业标准,并实现了网络传输的硬件冗余。

9.系统软件可在WIN2000和WIN XP系统下运动,由于操作系统需要支持多项任务,因此在运行监控系统软件同时,还可以运行其它软件。

10.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并具有从多窗口和多种方法供用户对实时数据,运行状态,历史曲线趋势等进行查阅,浏览和打印输出。

11.各子监测系统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列表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馈电状态,超限报警,传感器故障等.开关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开停时刻,状态,工作时间,开停次数,传感器等。

12.系统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在同一坐标上用不同颜色显示曲线的最大值最小值.在一屏上,同时显示6个模拟量曲线,并设时间标尺,可显示出对应时间标尺的模拟量。

13.系统有简便的绘图工具.所有动态表态图都可由一般操作人员绘制(绘图时不影响主机实时监测功能)。

14.系统提供用户自行绘制模拟图平台,简单,易学,用户可以根据实地情况绘制全矿井和具体某些采区实况的实时模拟图,便矿井全部实时信息一目了然地显示出来,并且具有丰富的动感显示方式;系统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在同一坐标上用不同颜色显示曲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一屏上,同时显示6个模拟量曲线,并设时间标尺,可显示出对应时间标尺的模拟量。

15.系统具有柱状图显示功能.能直观地反映开机率,开停次数,传感器状态等,并设有时间标尺。

16.方便地由用户自行生成各类表格,打印所要求的各类数据表格,图形及曲线。

17.网络故障处理,当子系统出现通讯异常后,系统会提示报警,并实时进行存储。

18.系统可配接显示屏(可分子8屏),在显示屏中显示动,静态模拟图形,数据表格,历史曲线,分层显示采掘平面图,实时数据显示等。

19.系统所有被检测的参数可连续存储保持一年,这些数据可随时用表格,曲线等形式显示出来,并可打印保存。

20.系统可及时发现并解决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冗余环网的工作原理
工业冗余以太环网是为了适应恶劣的现场工作环境.如果在系统工作时交换
机的连接人质发生故障,环网结构将在小于300ms的时间内切换网络工作拓扑结构,不影响整个网络的工作,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而且在同样的冗余度下,冗余环网结构不公减少了风险集中,更降低了实现成本。

其工作过程如下:
1.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装结构,有一段是不传输数据的,只传输硬件间的数据流,用来相互通知各自的工作状态给其他设备,环网上每个设备都知道并随时通知其他设备自己的状态。

2.一旦一段网络发生故障,邻近交换机会马上通知其他交换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一信息就会传遍整个网络,作为“根”的交换机就会实行切换,就是原来没有数
据传输的那段链路马上进行数据交换,整个切换时间小于300ms,整个网络还是链状工作状态,实现冗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