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模式最新试题
高一地理人口的增长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高一地理学段质量检测题(一)(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45分钟10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的曲线图,读后分析完成1=3题: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C.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与甲国相同的情况D.老年人口比例,乙国高于甲国2.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及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C.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3.下列有关解决人口问题采取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甲国人口问题,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B.解决甲国人口问题,可采取计划生育对策C.解决乙国人口问题,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D.解决乙国人口问题,要靠战争、瘟疫使居民大量外迁下表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4-5 题4.广东、北京等省市1990年7月1日以来人口增长远远超过全国水平,主要原因是:()A.医疗卫生条件好,人口死亡率低B.生活水平高,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与出生率(%)C.经济发展快,国内人口大量迁入务工、经商D.坚持对外开放,外籍工人数量多5.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低年龄组人口比重下降C.农村人口比重上升D.男性人口比重上升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6—8题6、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7、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A 、(1)阶段B 、(2)阶段C 、(3)阶段D 、(4)阶段8、第(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A 、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B 、人口的老龄化C 、出生率的下降D 、生活质量的下降9、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读“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图3),回答10-12问题10、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无相关关系B .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正相关C .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D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图3 资源 环境污染 人口11、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 B.环境质量C.科技发展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12、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可能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污染或不良影响D、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过快13.环境承载力是指 ( ) 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1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基础 B.三大发明C.消费水平 D.商品经济的发展15.环境人口容量是指 ( )A.一个地区人均资源量的极限值B.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科学技术最发达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D.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好坏16.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A.13亿左右B.16亿左右 C.19亿左右 D.20亿左右17、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18、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城市B、由城市到农村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19.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20.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二、综合题(40分)21.读图1-8,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

当前测评试卷: 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2周)适用对象:高一 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姓名: 套题难易程:难一、 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读X 、Y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3题:1.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答案解析】选D 。
Y 国人口金字塔图,中老年比重大,青少年比重小,应该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中2.造成X 、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经济水平B .教育水平C .历史条件D .自然条件【答案解析】选A 。
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中3.属于Y 类型的国家有A .尼日利亚B .印度C .泰国D .日本【答案解析】选D 。
Y 类型的国家为发达国家,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难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4—6题: 4.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A .原始低增长阶段B .加速增长阶段C .增长减缓阶段D .低速增长阶段【答案解析】选A 。
④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为原始低增长阶段,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难出生率% ① ② ③ ④5.反映印度人口状况的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解析】选C。
印度人口状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③最符合,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中6.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答案解析】选A。
最新人口试题答案

最新人口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数量呈现何种趋势?A. 持续增长B. 稳定不变C. 略有下降D. 显著减少答案:A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A. 医疗条件的改善B. 教育水平的提高C. 经济发展的速度D. 政府的人口政策答案:B3.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A. 劳动力市场紧张B. 社会保障压力增大C.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D. 教育资源需求减少答案:B二、填空题1.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加数与总人口之比,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答案:人口自然增长率 = (年内出生人数 - 年内死亡人数)/ 平均总人口数2. 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增加,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相对减少,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的__________。
答案:有利条件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答: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战争与自然灾害、政策导向、教育资源和生活质量的追求等。
对迁出地的影响可能包括劳动力的流失、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经济发展的减缓等。
对迁入地的影响可能包括劳动力市场的扩张、人口结构的年轻化、经济活力的增强等,同时也可能带来社会管理、公共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挑战。
2. 人口政策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何重要性?答:人口政策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调节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口结构的合理性,确保劳动力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平衡,减少人口压力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人口政策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论述题1. 论述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超负荷、环境污染加剧、城乡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和失业问题等。
对策包括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以及加强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扶持等。
人口试题及答案

人口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A2. 人口密度是指:A. 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B. 单位时间内的人口增长数C. 单位面积内的人口减少数D. 单位时间内的人口减少数答案:A3. 人口老龄化是指:A.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7%B. 15岁及以下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7%C.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10%D. 15岁及以下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的10%答案:A4.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经济因素B. 战争C. 自然灾害D. 个人兴趣答案:D5. 人口增长模式通常分为:A. 传统型和现代型B. 低增长型和高增长型C. 稳定型和波动型D. 快速增长型和缓慢增长型答案:A6. 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 了解人口数量和结构B. 了解人口的健康状况C. 了解人口的受教育程度D. 了解人口的居住环境答案:A7. 人口红利是指:A. 人口数量的增加B. 人口结构的优化C. 人口质量的提高D.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答案:B8. 人口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优化人口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9.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A. 资源消耗增加B. 生态系统破坏C. 经济发展加速D. 环境污染加剧答案:C10. 人口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B. 人口的分布和迁移C. 人口的增长和减少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人口增长模式包括: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答案:ABD2. 人口迁移的类型包括:A. 国内迁移B. 国际迁移C. 城市迁移D. 农村迁移答案:AB3.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包括:A. 劳动力短缺B. 医疗保健压力增加C. 经济发展速度减缓D. 教育资源过剩答案:ABC4. 人口政策的措施包括:A. 计划生育B. 鼓励生育C. 移民政策D. 教育政策答案:ABCD5. 人口普查的内容通常包括:A. 人口数量B. 人口结构C. 人口分布D. 人口素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成正比。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易)

当前测评试卷: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1周)适用对象:高一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姓名:套题难易程:易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读右图,回答1—3题: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解析】选A。
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低死亡率、低出生率,(均小于1%),故选A【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易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解析】选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出生率减去死亡率,③接近2%,最高,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易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答案解析】选B。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先后出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依据图示,故选B。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中4.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严重老龄化 B.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D.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答案解析】选D。
目前中国人口状况刚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故选D。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部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下降来完成。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5.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同步,其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育观念不同C.自然环境不同 D.营养水平不同【答案解析】选A。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图中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农业文明阶段B.Ⅱ:后工业文明阶段C.Ⅲ:处于高增长阶段D.Ⅳ:属于低增长阶段【答案】AD【解析】读图可知,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应为农业文明阶段;Ⅱ阶段自然增长率快速增长,应为工业化阶段;Ⅲ阶段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应为后工业化阶段;Ⅳ阶段自然增长率低,且逐渐降低,应为低增长阶段。
【2】目前,该地区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A.鼓励提前退休B.鼓励生育C.鼓励到海外务工D.接纳海外移民【答案】BD【解析】目前,该地区人口增长逐渐减慢,劳动力逐渐减少,应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来增加劳动人口。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2.(12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1)描述图中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3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分)【答案】(1)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1分)、河谷较两侧高(1分);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1分)河谷地势较低(1分)(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天气多变。
(3分)(3)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
(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有利:劳动力较丰富,社会抚养比下降(1分);不利:就业压力加大。
(1分)(答1点即可)【解析】(1)读图,可以判断西部属于第一阶梯,东部属于第二阶梯。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所以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
河谷处地势较低,所以河谷较两侧积温较高。
(2)歌谣中一日携四季装,反映了昼夜温差大。
山上与山下的差异,表现出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体现了天气多变特征。
高三复习题之人口试题

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题12——人口一、人口增长模式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问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 .总量呈下降态势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1990年以前 B .1990-2000年之间 C .2000-2004年之间 D .2004年以后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3.该国人口变化趋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 .年轻劳动力过剩B .老龄化趋势显著C .自然增长率上升D .人口出生率较高 4.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 .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 .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 .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 .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5.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 .中国 B .日本 C .印度D .泰国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 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6.关于该生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7.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 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常住人口数(注: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2010年8235万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左图、右图,回答8~9题。
8.图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9.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右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人口增长模拟试题(答案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一、基础测评1.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AA. 工业化社会B. 原始社会C. 封建社会D. 高度发达的社会2.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C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 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CA. 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B. 世代更替快C.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D. 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4.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CA.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B. 过渡人口增长模式C.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5.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CA. 大洋洲、非洲B. 欧洲、非洲C. 非洲、欧洲D. 亚洲、拉丁美洲6. 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C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7. 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A.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 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 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 农业和工业的出现8.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B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A. 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 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C. 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D. 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10. 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D①日本②韩国③印度④巴西⑤古巴⑥埃及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④D. ①②⑤11. 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 ①>③>④>②B. ③>①>②>④C. ④>③>②>①D. ④>①>②>③12. 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B.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C.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D. 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13. 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A. 资源数量B. 科技发展水平C. 消费水平D.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14.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15. 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 科技水平提高B. 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 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6. 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①洞庭湖围湖造田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7.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 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 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 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 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18. 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属于A. 国内迁移B. 国际迁移C. 省际迁移D. 县际迁移19. 20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国家政策B. 部族战争C. 自然灾害D. 开发资源20.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 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 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A. 自然环境因素B. 政治因素C. 婚姻家庭因素D. 社会经济因素22. 下列①②③④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是A. 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B. 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C. 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D. 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23. 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A. 可以缓解就业压力B. 可以减轻人口压力C. 造成人才流失D. 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24. 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 黄土高原B. 亚马孙平原C. 巴西高原D. 恒河平原25. 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①城市化进程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二、能力提升26. 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Ⅱ阶段,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变大在Ⅰ阶段,人口没有增长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B.②C.③D.④
.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B.②C.③D.④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甲B.乙C.丙D.丁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据图回答29~
32、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________年前后。
结合其他学科知识,
_______
年代以来,我国出生率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分析印度和俄罗斯媒体态度的缘由。
34(1)1960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人民公社等错误政策
(2)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35(1)1.4% 2.5%
(2)中国
(3)高低高低低低高低高低低低
36⑴ 5.84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⑵①印度人口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丰富而且年龄结构较年轻,拥有更加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社会劳动生产力较高,未来发展更有动力;
我国出生率较低,未来劳动力将逐渐减少。
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②俄罗斯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人口增长缓慢。
我国人口总数大,劳动力丰富。
每年净增人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