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生命之歌课件[宝典]
一 生命之歌 1课时

课题生命之歌。
讲述音乐和生命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音乐的表演形式,能唱出《猎人的送葬行列》音乐主题。
过程与方法:感受和体验生命历程的各种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该珍爱生命珍爱大自然。
重难点:重点:了解本科中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能明确区分。
难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促进了音乐在不同小节内的欢快、悲伤、德国不同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音乐与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将人生的历程用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将人从生到死、由喜到悲、从盛到衰等人生体验,用音乐的方式告诉人们:生命可以消失,但是音乐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
正因如此,世界上留下了使我们享受不尽的生命之歌。
(板书)二,设疑。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同学们有知道的么?(约78岁)2、人的一生,按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幼儿时期,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那么同学们现在就处于非常美好的青年时期。
好,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音乐重新走进我们的人生旅程,去回味那些已经被时间冲刷的模糊的温馨记忆,去共同探究那些未曾经历的时刻。
三、新授课(一)、摇篮曲—母亲的歌(板书)摇篮曲是人生第一个阶段的音乐,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期望,曲调亲切温暖,力度较弱,速度缓慢,旋律平稳,节奏有规律,音色柔美,呈现了孩子在母亲的摇篮中安详入睡的情境。
下面就让我们聆听一组动人的摇篮曲片段,请谈谈对这几个作品的感受。
1 首先我们先来听一首流行音乐,《当孩子降生的时候》3分钟这首音乐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感受啊?1分钟这是一首流行风格的摇篮曲,感觉清新,由男生演唱的摇篮曲,别有一番风味。
2.我们再来听一首古典音乐,《摇篮曲》。
2分钟那么这首音乐感觉是怎样的?1分钟恩,很好,这里采取了小提琴和黑管的协奏。
两种乐器像一对母子在进行情感的交流,温馨和谐,感人至深。
花城版音乐八下第4单元《生命之歌》课件2

平稳,有摇晃感。
《婚礼场面》——舞剧《鱼美人》片段
《鱼美人》为三幕芭蕾舞剧。 由吴祖强、的献礼 作品。 舞剧《鱼美人》叙述了一 个海底鱼美人与猎人之间 的美丽的爱情传说。
音乐辞典:舞剧
指包括舞蹈、戏剧和音乐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根据戏剧情节与人物性格贯穿发展,通常以古典舞
《槟榔树下摇网床》
音乐分析: 1、这首歌曲的声部一共有几个? ——女声三声部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轻柔、优美、抒情、新颖,速度较为舒缓,节奏给人 以摇摆的感觉。
音乐辞典:摇篮曲
原来是在母亲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
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 其音乐形象亲切,曲调平缓、柔美,节奏
古斯塔夫· 马勒(1860— 1911)。奥地利作曲家和指
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
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 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
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
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 后改学作曲及指挥。代表作
有交响曲《巨人》、《复活》
和《大地之歌》等等。
选配音乐活动
或民间舞为基础。
欧洲古典舞剧源于16、17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 统称芭蕾,最早是在宫廷中发展起来的,后才进入 剧场、面向社会,常穿插在歌剧或其他戏剧中。
《猎人的送葬行列》—(《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节选)
思考问题: 1、乐曲前一小段的旋律是根据哪首熟悉的儿歌改编? ——两只老虎 2、与这首儿歌相比较,《猎人的送葬行列》做了哪些变化? ——它用小调代替了原来的大调,把欢快的曲子改成了具 有暗淡色彩的小调,速度变缓,使用低音乐器演奏,使原 来欢快的儿歌变成了一首情绪忧伤的作品。
猎人送葬行列.flv
《猎人的送葬行列》
——(《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节选) 马勒的创作源泉常来自传统的艺术遗产与奥地利民歌。 他 把这一乐章叫做“仿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这里指的是 关于树林中一些小动物埋葬一位死难猎人的民间故事:一群 森林动物抬着去世猎人的灵枢送往墓地,兔子拿着小旗,走 在它前面的是一队波希米亚音乐家,猫、蟾蛛、乌鸦等为他 们伴唱,牡鹿、鹿、狐狸及森林中其它飞禽走兽尾随送葬行 列,兔子和狐狸用脚爪擦它们装出的眼泪,作出各种令人发 笑的姿态。作曲者的意图是使音乐交替表现讽刺性的欢乐和 不可思议的阴郁。作者把这个景象写成一个卓越的乐章,使 噩梦、嘲弄、怪相和一本正经相互交融在一起。
第一单元第一节 生命之歌 [课型]_音乐鉴赏 [年级]_高一 [课时]_一 ...(1)
![第一单元第一节 生命之歌 [课型]_音乐鉴赏 [年级]_高一 [课时]_一 ...(1)](https://img.taocdn.com/s3/m/da4f3bca5fbfc77da269b1aa.png)
第一单元第一节生命之歌[课型]:音乐鉴赏[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聆听与鉴赏《槟榔树下摇网床》、《婚礼场面》、《猎人的送葬行列》等曲目,理解“摇篮曲”、“舞剧音乐”、“交响曲”的定义,了解其音乐特点;感受人生中不同阶段的音乐,对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音乐感兴趣,并积极收集、整理与展示。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花城出版社《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节“生命之歌”。
本课的意旨是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程,谱写着人类的生命之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音乐,而本课介绍的正是人从出生到成年的辉煌,到告别人生的曲目,通过聆听不同阶段的音乐,体验在生活中,音乐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起着什么作用。
[重点]:理解“摇篮曲”、“舞剧音乐”、“交响曲”的定义,了解其音乐特点。
[难点]:理解“摇篮曲”、“舞剧音乐”、“交响曲”的定义,并了解《猎人的送葬行列》源自哪一首熟悉的儿歌,作了什么变化。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多媒体设备、钢琴等。
[教学过程]:【导入】:师:我们的生命是母亲赋予的,母爱是伟大的。
在我们出生之前,母亲已哼着摇篮曲,期待着新生命的诞生。
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回到婴儿时期,再次感受母亲在我们耳边的细语哼唱。
(播放《槟榔树下摇网床》的音乐)师:同学们,你们可否听过其他版本的摇篮曲。
生:……师:我们来欣赏莫扎特的《摇篮曲》师:除此以外,我们接触到的还有东北的《摇篮曲》。
(播放)师: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摇篮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播放)师:有哪位同学见过槟榔树和网床?生:……师:也许同学们都没见过,因为槟榔树和网床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生活的一道风景,在我们广东地区是很少见的。
师:那么,大家在聆听这首歌曲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歌曲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呢?生:渔民生活的场景……师:槟榔树下摇网床描绘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生活的一个场景:海风、槟榔树、网床,在槟榔树下,妈妈轻轻地摇着网床……将一派鲜活的南国风情展现于眼前。
生命之歌.ppt

不能再熟悉的诗句:假如生活了你,不要悲 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 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 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 亲切的怀恋。在这中,我渐渐平息,静静伫 守等待。在等待中默默的,过去不要抛弃我, 现在记得我,未来有属于我的一片天空。我 在伫守等待,在等待中描绘一切的美好美好 的记忆,美好的现在,美好的未来。我在伫 守等待,在等待中学
,人来人往,车如流水,歌声阵阵。在一些 小街上,在红灯绿光之间,人群骚动,挤挤 攘攘,或是挽臂高喊,或是乍起惊呼,或是 摇头叹息但是这些与我这个人来说,不过是 电影一样从眼前慢慢生动滑过。我知道,对 于这些热闹来说,此时我不过是瀚海中的一 叶扁舟,在波浪中等待着远方的灯塔;是冷 然的浪子,在八荒中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立命 的茅屋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仿佛又回到了一 年前那个漆黑的夜晚:我站在船上,周边是 那样的安静,耳边是波
波,无所依靠,从夏到秋,从秋到冬,暑往 寒来,雁去叶落。欢聚,喜悦;别离,悲伤 又在上演一个新的。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 我仿佛又回到了六年前那个暑期:我与好友 骑行在荒郊野外,夜幕还未找到安营扎寨的 场所,随着夜深,迷失在漆黑的树林中,无 法辨别方向。周边枭声,坟茔环绕,脚下初 雨过后的泥泞不平,我只有拼命的去蹬单车, 想着尽快脱离这种彷徨与荒野。我不太相信 命运,总想扼住命运的咽喉,咙,无法呼吸。我又在等待,有期许, 有害怕最多的还是迷惘,以及孤寂。夜晚时, 独自一人回宿舍的上,会看到半弦月挂在湖 上,冷风吹来,牧海桥上人影稀少。下雨时, 独自往来图书馆的上,小雨淅沥,芭蕉叶仍 旧发出千年之前沙沙的声音一个个同学走来 又走去,熟悉的面庞渐渐稀少,话语也渐渐 弥足珍贵起来。不过是见到图书馆管理员时 简单的谢谢、早、晚之类的礼节性词语。但 我仍旧在努力适应这段时光,或许是大学时 最后的时光,试
第一单元 音乐与生活第1节生命之歌

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1节《生命之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音乐的表演形式。
2、技能目标:能唱出并记录《猎人的送葬行列》的音乐主题。
3、情感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1、启动音乐思维,激发学生音乐记忆与想象。
2、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学会审美。
教学方法:启发式、提问式、引导式、对比法、讨论法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槟榔树下摇网床》、《婚礼场面》、《猎人的送葬行列》教学过程:一、导语:自古到今,无论是摇篮边的催眠曲还是葬礼中的哀乐;无论是宗教仪式中的祭祀音乐还是劳动中的呼喊号子,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程,谱写着人类的生命之歌。
二、《槟榔树下摇网床》1、作品简介:这是一首女声三声部合唱曲,旋律轻柔、优美、抒情、新颖,极具民族风格。
歌曲速度较为舒缓,节奏给人以摇摆的感觉,富有摇篮曲音乐的特点。
歌曲结构可分为两个段落,前4小节营造出宁静美丽的意境;随后,唱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后半部分用衬词“蹦蹦蹦”为歌曲增添了浓郁的京族民歌风味。
结尾在音乐的力度与速度上都有所减弱,直至把宝宝带进了梦乡……2、聆听音乐:要求:(1)注意歌曲内容表达的情感、风格、节奏特点、音乐体裁。
(2)了解摇篮曲的特点。
3、展开讨论:(1)摇篮曲对人类生活有什么作用?(2)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仪式活动需要音乐的伴随?(3)音乐对人类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4、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5、介绍音乐知识:摇篮曲——原来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种音乐体裁(声乐曲、器乐曲)。
三、《婚礼场面》(舞剧《鱼美人》片段)1、介绍作品:《鱼美人》为三幕芭蕾舞剧。
由吴祖强、杜鸣心作曲,北京舞蹈学校编导班编导。
是我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作品。
这是一部根据芭蕾舞与民族舞相结合而创作的中国舞剧。
《婚礼场面》用锣鼓点的节奏音型和快速流动的旋律线贯穿全曲,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海底世界中热闹的婚礼场面。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4单元狂欢之歌生命之歌课件

哈巴奏
2 ××× ××
4
切分节奏
你知道关于巴西的那些呢?
巴西国球——足球 咖啡——巴西被誉为咖啡王国
巴西国舞——桑巴
巴西——热情的桑巴
自16世纪初,欧洲及 非洲文化大量涌进,它们 逐渐与当地印第安文化相 互渗透、融会,形成了新 的混合性巴西文化,产生 了桑巴音乐。桑巴舞被称 为巴西的“国舞”,以热 情、奔放、狂野为特点, 受到巴西人民的爱好。
2/2拍子
大家对这首歌曲有多少 了解?请同学来说一说。
在听歌曲,仔细感悟其中 的深刻情感。
跟着老师学唱这首歌曲。 把握歌曲的节奏。
桑巴节奏
拍腿 拍手 口唱
>
>
0 ×0 0 ×0
×× 0 × ×× 0 ×
咚咚 嚓咚 咚咚 嚓咚
>
拍腿 0 ×
>
0×
拍手 × 0 × 0
口唱 咚 嚓 咚 嚓
总结
• 拉丁美洲音乐以( 印第安)人音乐为基础, 通过发展,融入了( 白人 )音乐和 ( 黑人)音乐,形成拉丁美洲独具特色 的音乐风格。并且拉丁美洲以( 歌舞) 的表现情势突出了(热情奔放)的音乐风 格。
歌曲 生命之歌
生命的产生。我们的生命是母亲 赋予的,母爱是伟大的。在我们产生 之前,母亲已哼着摇篮曲,期待着新 生命的产生。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回到 婴儿时期,再次感受母亲在我们耳边 的细语哼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歌 《生命之歌》。
初听歌曲,同学们从中能感 受到怎样的情感?
热烈、奔放
《生命之歌》这首歌曲是几 拍子的啊?
狂欢之歌
拍手
①
拍腿
>
×0
>
×
0× ×× 0×
0
××
拍手
生命之歌(终极版)

——生命之歌
导入语
从生命的开始直至生命的终结, 音乐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 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同 时音乐能表达人们对生命的渴望与 追求、思考与眷恋,可以描述艰难 坎坷的人生旅程……
人生三部曲之~生命的诞生
《槟榔树下摇网床》
聆听与鉴赏:体会歌曲内容表达的情感
探究歌曲在力度、速度、节奏上的特点
相关知识
舞剧:指包括舞蹈、戏剧和音 乐综合性舞台艺术。根据戏剧情 节与人物性格贯穿发展,通常以 古典舞和民间舞为基础。
作曲家
吴祖强(1927- ):作曲家、音乐教 育家。代表作品:交响音画《在祖国的 大地上》,舞剧音乐《鱼美人》、《红 色娘子军》(均与杜鸣心合作),琵琶 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与刘德海,王 燕樵合作),根据同名乐曲改编的弦乐 二重奏《二泉映月》等。
作曲家
柴科夫斯基(1840-1893) 俄罗斯作曲家。主要作 品有:管弦乐作品《第六 交响曲》、《意大利随想 曲》、《1812年序曲》; 歌剧《叶甫根尼· 奥涅金》、 《黑桃皇后》以及舞剧音 乐《天鹅湖》、《睡美 人》、《胡桃夹子》等, 还有各种器乐重奏、钢琴 独奏曲、声乐浪漫曲等等。
《第六交响曲(悲怆)》
杜鸣心(1928- ):作曲家、音乐教 育家。代表作品:舞剧音乐《鱼美人》、 《红色娘子军》(均与吴祖强合作), 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交响幻想曲 《洛神》等。
人生三部曲之~ 生命的终结
《猎人的送葬行列》
思考乐曲的旋律是根据哪首熟 悉的儿歌改编的? 改编后的乐曲在哪些方面发生 了变化?
作曲家
马勒(1860-1911) 奥地利作曲家、指 挥家。他一生共创 作了9部交响乐,40 余首声乐作品,1部 六乐章的交响乐套 曲《大地之歌》, 在近代音乐文献中 占有重要地位。
歌曲 《生命之歌》

学生“婚纱,教堂,戒指……出示图片并播放《婚礼进行曲》。
老师:“西式婚礼场面真的十分唯美,大家觉得婚礼进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比如他的速度和音乐?”
学生:庄重,速度缓慢……
老师:“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中国歌曲——婚礼场面,看看中式婚礼的场面是多么热闹和幸福。听的时候请同学跟我一起拍手和捻指,分辨每个段落的顺序(播放音乐)
3.唱出《猎人送葬行列》的主题音乐,并进行卡农演唱教来自及教学手段1.课本、PPT
2.多媒体视听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一、导入
1.老师:“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生命之歌》这一部分的内容,在生活中,音乐始终伴随着我们人生的历程,无处不在。下面我请问同学一个问题: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呀?”
学生:“婴儿,小孩子,结婚,工作…………
学生:速度比较慢,旋律比较抒情、优美。
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长大了,读了幼儿园,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是最天真活泼的,经常唱一些小儿歌。下面我播放一首儿歌,大家会唱的一起来哦”(播放《两只老虎》音频)
老师:“播放这首儿歌可不是单纯地要你们听而已,在后面的几首曲子里面,有一首会出现两只老虎的旋律,到时候看看谁能最快地找出来。
课题
歌曲《生命之歌》
讲课类型
欣赏课
教学内容摘要
歌曲《生命之歌》
教学目标
1.愿意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种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与意义。
2.了解音乐不同的内容与风格特点
3.唱出《猎人送葬行列》的音乐主题,并进行卡农演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受摇篮曲音乐的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