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模板+练习

合集下载

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智慧三境,智慧逐渐增加,但人却变得谦虚,山自认为可通天,海自认为围绕了一切,但只有天知道,智慧无穷。就如同大圆与小圆,大圆面积比小圆大,但其接触的未知也比小圆多。
因此,智慧虽可分为三境,但仍是无穷无尽的,就如同天外便是那星辰大海。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向着下一境,向着那无尽的天空,星辰大海进发。
第一层: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文章分别从对自己、对别人、对整个社会三个角度由近及远加以论述,这三个方面是层层深入的,从而构成了递进式结构,使文章说理更有说服力。
课堂练习
以“人要有涵养”为话题,列出议论文递进式结构的分论点。(范围 程度)
01
分论点1:有了涵养,自己就会充实、坦荡、快乐。
03
分论点3:人人都有了涵养,社会就会安定、健康、文明进步。
02
分论点2:有了涵养,就受人尊重、信任、景仰。
04
方 法: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
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
3
2
1
分论点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分而不离。
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分而“多彩”。
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等)——分而有序。
2
智慧三境
因此,第二境便是这移动的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经过不断学习,融会贯通,智慧转变为辽阔的大海。水无常形,人的智慧在这一境,可以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不被死板的思路所困。同时,大海何其宽广,就算是将地上的山全部填入,都无法将其填满。然而,人要到达这一境界是何其困难。虽然人有时也会灵光一闪,做出一些精妙绝伦的事,但那就如名山上的流水。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将那流水归一,成就智慧第二境:海。

议论文结构方式递进式训练

议论文结构方式递进式训练

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
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办)”上多做文章;如
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
“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
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
观点是一定判断,则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
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则就谈“节俭”

但是,只要不小觑渺小的力量和有一颗恒心我们
就能积累力量吗我们还需要懂得积累适合自己的、正
确的经验。若是不在意把错误的经验渐渐积累,那将
演变成难以变更的坏习 惯,危害自己的生活。所以,
我们还需要一双慧眼,选择正确的经验加以积累,以
成大器。(以上三段从三个方面谈怎么样“积累)

总之,小小的水滴之所以能穿石,那缺少不了渺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2)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 论证分论点①: 回答是什么
B、层进式 本论(证明论点) 论证分论点②:回答为什么 层进 论证分论点③:回答怎么办
结论(照应)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苍茫的大海上有一
座美丽的小岛,可周围暗礁遍布,岛上住着长着鹰的翅 膀的塞壬女妖日日夜夜唱着动人的魔歌引诱过往的船只。 它们的歌声非常优美动听。每看到有船只经过,它们就 在岛上放声歌唱。而那些船只经受不住歌声的诱惑,前 往小岛,结局只能是触礁,船毁人亡,成为妖怪们的猎 物。 立意方向:a、抵制诱惑 b、拒绝诱惑,选择自己的方向 c、面对诱惑,不能迷失自我
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
下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层进式结构作文讲解与训练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层进式结构作文讲解与训练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层进式结构作文讲解与训练层进式结构又叫递进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

即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关联紧密的几个,从不同的向度进行论述。

最常见的层进式结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

在具体写作实践中,根据作文材料和论点的实际,灵活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议论向度即可,并不需要严格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一般结构。

但不同向度之间,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

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 +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2 +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结尾呼吁号召、升华主题、首尾呼应注意: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和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基本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层进式结构的分论点从不同议论向度出发,并列式结构的分论点从同一向度出发。

技法指导模式指导1、开头(6行,即90字以内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20字)观点突出——开头的最后一句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且论点句通常是一个语意明确的肯定句。

简洁有力——导入观点的内容无需太长,无论是以事入题还是以理入题,始终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繁冗之言,能省则省;富有文采——开头是作文中的重要段落,要多花一些时间推敲,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层进式主体段(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议论向度一般2个即可,800字的文章中如果向度过多,容易使得议论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四个向度可以进行灵活组合,但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在议论时做到逻辑严密。

如“解决问题”放在“分析问题”之后。

层进式的段落,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并列式结构的主体段开头句那样明显的标志,但在写作时,同样要观点鲜明,点明论点的句子一般放在段落开头或者段落结尾,且要尽量做到观点鲜明,语句通畅优美。

(在写作时可以参考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的润色方法,合理利用名人名句,采用对偶等修辞,做到铿锵有力,错落有致)在进行议论向度的转变时,要注意写好衔接的语句,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连贯自然,环环相扣。

高考递进式议论文简单议论文递进式结构

高考递进式议论文简单议论文递进式结构

高考递进式议论文简单议论文递进式结构高考递进式议论文简单篇1作为一个苹果,它从未想到过自己会如此的风光,当然它只不过是按照大自然的定律,熟了,便从树上掉下来而已,然而,就是这一掉,它成为了苹果家族历史上第一个没因为成熟就立即被人吃掉的苹果,也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苹果,因为它掉到了一个叫“牛顿”的人头上,当时它还听到这个人在喃喃自语“为什么苹果只往下掉呢,不往上掉呢”,它笑了,牛顿,原来说的是一个像牛一样迟钝的傻子,然而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它的一生,就是被这个傻子所改变――他通过它发现了地球引力。

于是牛顿成了名人,苹果也跟着出了名,它被冠名为“世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导师”它被送到各大博物馆展出,当它听到讲解员滔滔不绝的对着人群讲着这只苹果对人类科学发展史有多大的意义,看到人群对它惊讶的目光和恨不得当初它是掉在他们头上的眼神时,它苦笑了,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是仍是一个苹果。

然而细菌并不会因为它的价值不菲和对人类科学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而放过它。

当它第一次感觉到身体有异样的时候,人类就已经闻风出动了,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纷纷报道了这个“最伟大的科学家导师”面临的危险,人类纷纷捐款捐物,协助科学家研究解救的方案。

它全身被喷满了杀菌的化学药品,放置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水晶柜子里。

抚摩………它想,如果上天给它次机会再来一次的话,它宁愿烂在树上,也不会再掉向那个该死的傻子!这难道就是一个苹果的归宿不,一个盗贼把它从博物馆偷了出来,在警察的围捕中,情急之下,它被盗贼抛进了河。

河水托着它,并把它抛向了岸边。

岸边,有棵苹果树。

睁开眼,它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躺在当年养育它的苹果树妈妈的脚边,它微笑着,闭上眼睛,沉沉的睡去。

渐渐的,细菌又一次的开始侵蚀它,它的身体开始溃烂,但它依旧保持着微笑。

高考递进式议论文简单篇2或许你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只手捧起一把沙,当你用手握紧时,手中的沙将会流出来掉在地上.然而,用手轻轻握住则沙不会漏出.这个实验看是简单却蕴涵着特殊的寓意.一只手,一把沙的问题仿佛就是我们人的一生.手是生活,沙是事业.一些人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往往会放弃享受生活.这正如用手紧紧握住沙的故事一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是,如果一个人光是享受生活,而放弃事业的话.那么也就像把手摊开,沙一样也有可能漏出.其结果也不容乐观。

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种追求。(结论)
三、摆现象——挖根源——析危害——提办 法(往往针对不好现象)
示例:
1、摆现象:路人无视红绿灯。 2、挖根源:无视红绿灯是不懂礼让的不文 明现象,其实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 为对方着想,不懂得体贴对方、尊重对方。 3、析危害:不懂礼让,容易产生摩擦,制 造冲突,害人终害己。 4、提办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爱人,敬人)
二、因——为什么——追根溯源,探究原因 示例:《怀念深阅读》 中心论点:怀念那逝去的静静的深阅读 分论点:
1、怀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将 文化的精髓注入我们灵魂。
2、怀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让 文化穿越千年。
3、还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让 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三、法——怎么办——推行做法,解决问题 示例:《打破常规》
民族诚信,忠于正义,“信”教一个民族的形象傲立于世。
二战期间,纳粹的叫嚣震动着整个世界,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 发指、罄竹难书。然而,当德国人在战后提供波兰援助、清偿欧洲债 务时,一个民族的诚信开始使世人重新接纳它。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 跪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悔悟的一幕永远书写在了民族的诚信 榜上。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回 答“为什么”)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 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议论)孔子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 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 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 、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议例)

高考作文之递进式结构模板及范文

高考作文之递进式结构模板及范文

高考作文之递进式结构模板及范文一、【递进式结构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分论点一:“是什么”——下定义分论点二:“为什么”——探原因:有这么做的好处没有这么做的危害分论点三:“怎么做”——谈做法精彩范文孤独与幸福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

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

”(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中心论点)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

“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

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诠释论点)孤独是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分论点一回答“是什么”)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

(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

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

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

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议例)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分论点二回答“为什么”)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

(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

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递进式)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递进式)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递进式)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递进式)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课时:第二课时。

导入:一篇文章,结构是它的骨骼,语言、材料是它的血肉,没有骨骼,何谈血肉?所以,虽然文章无定法,但作文有常规。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这节课我们学习层进式结构。

二、层进式结构(一)了解层进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二)基本结构(一):1、基本模式:论述了“为什么”后,进一步指出“怎么样”。

2、阅读文章,理清思路,体会层进式结构特点。

论压力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的确,“有压力才有动力”,那么,适当的压力对人有什么好处呢?闲适使人懒惰,当今社会有多少富家子弟因为生活的无忧无虑而消沉度日,荒废一生,可见,没有压力的人是不会时刻鞭策自己向前走的。

压力可以转变为推动力。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下,外国人还扬言“会修通过关沟段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顶着这么多的压力,但凭着满怀的爱国热情,詹天佑概然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带上多方的压力,他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陡坡的青龙桥修筑了一段“人”字形线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列强曾说过:或许连外国资深工程师也不能使关沟段线路完工。

看来,压力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适当的压力虽然有利于人的前进,但每个人承受压力的程度都不同,太大的压力有时会适得其反,对人产生伤害。

近年来,有很多学生都因为学习上的压力过大而自杀,社会各界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收效都不大,所以减压关键要靠自己,要正确面对压力,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结构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结构训练

示例③
赏识,需要一双能发现不凡的慧眼; 赏识,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 赏识,需要一颗真挚诚恳的心。
——从“怎么办”的角度,运用探 寻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示例④
赏识,其本质是爱。 赏识带来“发现”、“超出”、“成功”。 赏识是有原则的,学会赏识,理应包括学会 不赏识和学会面对不赏识。
——运用“追问法”来提炼分论点。
构建分论点的思路 中心论点:生命一世,美丽一生


生命的美丽从一次次选择中体现。 寻 生命的美丽从一点点自信中体现。 方 生命的美丽从一次次奋斗中体现。 法
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 度来设立分论点。(怎么做)
评价一下下面这三个分论点:
做好自己,活得精彩。 和谐家庭,收获幸福。 服务国家,创造光辉。
构建分论点的思路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章的分论点
题目:我多彩的未来
[开头] 我的未来啊,定然是铺展在我面前的素白画卷,等 待我用饱含激情,富于智慧的笔,描画上绚烂的色彩。
[分论点一] 我要用激情的火红描画我的青年。 [分论点二] 我要用稳重的土黄描画我的中年。 [分论点三] 我要用平和的翠绿描画我的晚年。 [结尾] 我多彩的未来啊,我要这样描画你——创造你!
释 分论点:

1、坦然看生活,是一种失意时的乐观

2、坦然看生活,是一种付出后的宽慰 3、坦然看生活,是一种平凡中的自信
论证中并列的几个观点是对中心论点的
内涵的揭示与阐发,是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
的结果。(是什么)
《班门弄斧新解》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辟创新的精神;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二、分析下面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的结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模板+练习
一、导入:体现逻辑之美
递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

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

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反映出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层进式结构要想出彩,要先确定“层”,再写好“进”。

二、递进式结构的类别: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
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
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
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
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模板范文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个年轻人向郭继承教授请教当官、赚钱的法子,郭继承教授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并解释说,这里的“本末”“终始”“先后”是什么意思呢?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这就是本(或始或先),花环戴在头上,那叫末(或终或后)。

知道了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这个“本”,你才能“近道”,实现你的愿望(末),这就是“道”,就是规律。

不知道这个规律那就叫痴心妄想。

两个年轻人听后很惭愧地说“我们太浮躁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近道”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固本培基修心敬事,水到渠成名美业大
天行有常,万事循道。

参天大树,欲求叶茂,必深扎其根,这是草木的生长之道。

人生天地间,想要把头颅向天空高昂,就必须让双脚在大地上站稳,这是大丈夫的自立之道。

如果不把双脚牢牢地钉在厚实的土地上,却妄图头顶天宇、手摘星辰,岂不是痴心妄想?
因此,欲想扬眉吐气,成就美名大业,必须低下头、沉下心,固本培基。

明白此理,则近道矣。

何谓“本”?为人之本在心正意诚,把心修得真纯;做事之本在敬事不惰,把事做到极致。

心正意诚,就会把心思花在自己身上,自我反省,自我砥砺,自我督促,甘于奉献;敬事不惰,则会把心思放在事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勤行不怠,满怀敬畏。

二者互为表里,心正意诚,则会敬谨于事;敬事不惰,则能于事上修心。

心正意诚、敬事不惰就是干事创业的“本”“始”。

本固则末强,源清方流长。

先本源,后末流,秩序不可颠倒。

从来成大事者,都明此道。

李嘉诚明白这个道理,少年贫困的他从14岁开始做学徒、推销员,他借机锤炼的不是欺诈顾客的技巧,反而是宽厚待人、诚实做事的处世哲学。

他在诚心正意上下了大工夫,这为他日后建立商业帝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刘强东明白这个道理,出身农村的他,创立京东之后没有想着挣“快钱”,而是坚持做到所有产品都是正品行货、78%的订单都能送货上门,注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给所有员工买五险。

他在敬事不惰上下工夫,这为他商业版图的扩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都是先去固本清源,而鲜花和掌声,亦随之而来。

虽未强求,势所必至。

明白大“道”不难,难在践行。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即是针对那些知而不行者开出的药方。

世上多的是“坐而论道”的空谈家、妄想家、野心家,天天把“固本培元”挂在嘴上、写在脸上,但从不落实在行动中,他们是真地“明道”,还是实暗于“道”,抑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某些学者,天天把科学精神挂在嘴上,却为了赢取学术光环,在实验数据上弄虚作假;某些官员大会小会讲行稳致远,却为了捞取升迁的资本,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某核酸公司天天高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却为了攫取巨额财富,在检测环节中悍然造假。

这些人,不管是真愚昧,还是装糊涂,骨子里都是忘本逐末、悖道而行,他们贻祸害于人,留骂名于世,最后也未能获得财富和名声。

因此,为人要“明道”,要“行道”,这才是真正的“近道”,道从来不远人,是人自迷罢了。

荣华富贵不是洪水猛兽,赢取美名和金钱不是十恶不赦,但是,要取之有道。

只把心思用在功名利禄上,功名利禄就成了迷障,不光迷失了心志,还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内修心,外敬事,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能做到修心敬事,何愁名美业大?正所谓,虽不求禄,禄自在其中矣。

【分析】
总论点:固本培基修心敬事,水到渠成名美业大
是什么:何谓“本”?为人之本在心正意诚,把心修得真纯;做事之本在敬事不惰,把事做到极致。

为什么:本固则末强,源清方流长。

先本源,后末流,秩序不可颠倒。

从来成大事者,都明此道。

怎么样:明白大“道”不难,难在践行。

运用提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底线》,反映了政法工作者的
生活。

其中发生的一件事让人很有感触,星城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方远被女儿就学的学校老师告知,孩子最近在学校说脏话,语出不雅的口头禅。

爸爸方远与孩子沟通之后,发现孩子不以为然,反而认为这样很酷,他便口吐莲花,好好教育了孩子一通。

无独有偶,我们这段时间上网课,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也有不雅口头语冒出,让人汗颜,心头不爽!
如此这般,不得不使我们深思:到底是怎样的语言和行为才是酷的、美的?对此现象,您有何感悟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使用适当的论证方法,激浊扬清,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

总论点: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参考答案】
1、总论点:嘉言懿行为美,远见卓识为酷
是什么:欲得美、酷,应先问:何者为美?何者为酷?
内有远见卓识,超凡脱俗;外有嘉言懿行,动辄有方。

为什么:以丑为美原因何在?
心智不成熟、正确的审美观尚未确立的阶段,未成年人为了彰显个性,而选择了错误的自我表现方式。

怎么样:如何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生个人要通过学习,寻求正确、健康的自我展现方式
【解析】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到底是怎样的语言和行为才是酷的、美的?”
我们要从材料出发,思考判断生活中的语言和行为的“酷”“美”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言行的“酷”,往往表现的是说话、做事不循陈规,以率性地方式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但是,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是基于健全的心智、健康的心态、独立自由的追求、敢于突破创新的精神。

如果没有这一前提,那么,所谓的酷,只能沦落为怪异、低俗、肮脏。

联系现实,归纳、揭示这种以丑为美的不良现象出现的底层原因:在心智不成熟、正确的审美观尚未确立的阶段,未成年人为了彰显个性,而选择了错误的自我表现方式。

另外,还应指出,他们之所以会犯这种错误,源于青春期张扬自我个性的冲动,不应该批判过度,不要一棍子打死。

这种错误是可以因势利导地进行纠正的。

接下来可以指出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学生个人要通过学习,寻求正确、健康的自我展现方式;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校和社会,要营造优雅、健康的成长环境,防止不良风气在社会蔓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