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

合集下载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01
02
03
监测设备的选择
选择适合小儿使用的监测 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设备使用前的校准
在使用监测设备前,应进 行校准,以确保监测结果 的准确性。
正确放置设备
根据设备的说明,正确放 置和固定设备,以确保监 测数据的准确性。
监测频率和持续时间
监测频率
根据小儿的病情和需要,合理安 排监测频率,以达到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的目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 影响,正常体温范围在36℃-37.5℃之间;随着年龄增长, 体温调节中枢逐渐发育完善,体温相对稳定,正常范围在 36.5℃-37.5℃之间。
心率正常范围
总结词
小儿心率正常范围在120-140次/分钟 之间,不同年龄段心率略有差异。
详细描述
预防并发症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 并发症,如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加强医护人员对患 儿的关注和照顾,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 儿和家长的安全感。
02
生命体征监测方法
体温监测
总结词
体温是反映小儿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体温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 。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目 录
• 引言 • 生命体征监测方法 • 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和处理 • 生命体征监测的注意事项 • 小儿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 • 生命体征监测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是指对儿童的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理指标 进行定期或持续监测,以评估其健康 状况和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血压及尿量的正常值(mmHg)mmHg=kPa×7.5儿科药物剂量计算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小儿心肺复苏ABCDEFGH1、通畅呼吸道(airway,A)2、人工呼吸(breathing,B)3、人工循环(circulation,C)4、药物治疗(drug,D)肾上腺素的使用:首剂仍采用标准剂量,即1:10000肾上腺素,静脉给药,每次0.1ml/kg(0.01mg/kg),气管内给药为0.1mg/kg (1:1000也为0.1ml/kg),3~5分钟后若无效给大剂量肾上腺素,任何通道给药均为0.1~0.2mg/kg(1:1000稀释)。

2~3次后若无效,可持续静点肾上腺素,速度为20ug/kg.min,直到心跳恢复,然后减量至0.1~1ug/kg.min,此法对维持心压有利。

注意肾上腺素引起复苏后的高血压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后需严密监护;肾上腺素不能加于碱性液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使作用减弱。

阿托品的使用: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一定的作用。

剂量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5分钟1次,最大剂量每次1mg,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大剂量。

利多卡因的使用:用于缺血缺氧,严重酸中毒和心肌本身病变所致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速。

用药首次剂量均为1mg/kg,加5%GS10ml稀释后静推,气管内用药要加蒸馏水稀释至3~5ml。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

测量脉搏与呼吸注意事项
• 测脉搏时病人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1530分钟再测; •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博动易与病 人脉博相混淆;指压不能过大过小,大小适 中; • 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分钟; • 脉博短绌者须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 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开始”、 “停止”的口令,计数1分钟。
血压的测量
注意事项: 1. 定期检查及校对血压计的准确性,以防血压计本身 造成的误差。 2. 测量前如有吸烟、运动、情绪变化者,休息 1530min再测。 3. 四定:定时间、部位、体位、血压计 4. 手臂位置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坐位——平第四肋 卧位——平腋中线 5. 袖带松紧能插入一指,宽窄适度。 过紧、过宽——偏低 过松、过窄——偏高
血压的测量
各年龄段的平均血压
年龄 血压(mmHg)
1个月
1岁 6岁
84/54
95/65 105/65
10~13岁
14~17岁
110/65
120/70
儿童血压的计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 舒张压=2/3收缩压(mmHg) 1kPa=7.5mmHg 1mmHg=0.133kP
血压的测量
测量血压的步骤: • (一)评估 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的汞柱有无破损,是否保持在“0” 处,橡胶管和输气球是否漏气,检查水银是否充足,水银 柱有无自行下落,有无气泡。 2.核对姓名、床号 3.要求患者安静休息5-10min,若剧烈活动,情绪紧张等需 让其安静休息30分钟再测量 4.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测量血压的目的和过程,以及需要患 者配合的地方。
• 测量腋温 ⑴擦干汗液,放于腋窝 处。 ⑵紧贴皮肤,曲臂过胸, 加紧。 ⑶测量时间:5~10分钟。

生命体征的监测(正常值-常见异常-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的监测(正常值-常见异常-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的监测张元霞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它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正常人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变化很小。

而在病理情况下,其变化及其敏感。

护理人员掌握生命体征的观察技能与护理是临床护理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体温: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为体和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一)正常体温:口温 36.3~37。

2 ( 37.0 )肛温 36.5~37。

7 ( 37.5 )腋温 36.0~37.0 ( 36。

5 )(二)常见异常:1.体温过高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准)①低热体温37.3-38℃。

②中等热体温38.1-39。

0℃。

③高热体温39。

1-41.0 ℃④超高热 41℃以上2。

体温过低临床分级:轻度 32~35℃;中度 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 23~25℃(三)测量注意事项:1。

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数量,并检查有无破损。

手工甩表时,不可触及它物,防治撞碎.切忌把体温计放于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 以免引起爆破。

2.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鼻腔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合作者, 禁用口腔测温;腋下手术、创伤、炎症、出汗多者、肩关节夹不紧者不宜测腋温;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禁忌肛温测量. 心肌梗死者不宜测肛温。

3。

婴幼儿、危重者、躁动者应该专人看护。

4。

病人如不慎咬碎体温计而吞下汞时 , 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及食管和胃肠道粘膜,随后口服蛋清或牛奶 , 使蛋白与汞结合 , 延缓汞的吸收。

病情允许者可进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 如韭菜),促进汞的排泄。

5。

避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各种因素。

(1)坐浴或灌肠后, 应间隔 30 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2)刚进食进水或面颊部冷、热敷后, 应间隔 30 分钟后, 方可测口腔温度。

(3)传染病病人应用专用体温计,并单独进行清洁、消毒, 以防交叉感染。

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标准

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标准

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标准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正常呼吸频率范围:成年人:12-20 次/分儿童:15-30 次/分婴儿:30-60 次/分不平稳呼吸模式:潮气量不规则:呼吸深度或体积变化显著,可能是肺部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征兆。

呼吸频率不规则:呼吸速度波动大,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或肺部疾病的征兆。

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模式中断,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或呼吸急促,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征兆。

呼吸困难类型:吸气困难(呼吸困难):吸气时感到困难,可能是上呼吸道梗阻或肺部疾病的征兆。

呼气困难(呼气困难):呼气时感到困难,可能是支气管痉挛或肺纤维化的征兆。

呼吸困难程度:轻度呼吸困难:仅在剧烈运动或其他费力的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

中度呼吸困难:在日常活动中出现呼吸困难,如爬楼梯或步行。

重度呼吸困难:即使在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说话或进食困难。

其他与呼吸困难相关的症状:胸痛胸闷喘鸣咳嗽发绀(皮肤或嘴唇变蓝)引起呼吸困难的潜在病因:肺部疾病:肺炎、肺气肿、肺纤维化、哮喘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血液疾病:贫血、血栓栓塞神经系统疾病: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其他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肥胖、药物副作用、过敏反应评估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步骤:观察呼吸模式、频率和深度。

倾听呼吸音,是否有喘鸣、罗音或哮鸣音。

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评估血氧水平。

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潜在触发因素。

治疗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治疗取决于潜在病因。

可能包括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氧气、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机械通气。

预防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戒烟保持健康的体重定期锻炼避免接触空气污染和刺激物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定期进行体检。

四大生命体征正常值

四大生命体征正常值

四大生命体征正常值1、体温正常值:口温:36.3 C 〜37.2 C肛温:36.5 C 〜37.7 C腋温:36C〜37C测量方法:①测口温:将体温计贮汞槽端斜置于患者舌下热袋处,测量3分钟。

②测肛温:将肛表缓慢插入肛门内3-4厘米,测量3分钟。

③测腋温:将体温计置于患者腋下,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测量10 分钟。

注意:测体温前,体温计汞柱必须甩至35 C以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呼吸频率正常值:正常呼吸运动两侧基本对称,节律均匀,深浅度适中,呼吸频率为12-18 次/ 分钟。

成人呼吸超过24 次/ 分钟,称为呼吸过速。

成人呼吸少于10 次/ 分钟,称为呼吸过缓。

小儿见测量方法:观察被测者的胸、腹起伏,以一起一伏计为 1 次,成人和儿童计数30秒,所测数据乘以2,即为呼吸频率。

如呼吸不规则者,应测 1 分钟。

3、脉率正常值:成人脉率为60-100 次/分钟。

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称速脉。

成人脉率低于60 次/ 分,称缓脉。

小儿见表一测量方法:最常用的诊脉部位是桡动脉,测30 秒,将所测脉搏数乘以2,即为脉率。

异常脉搏测 1 分钟。

4、血压正常值:正常人在安静时,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脉压为30〜40mmH。

收缩压达到160mm Hg或以上,和舒张压》95 mmHg称高血压;当收缩压在141〜159mmH(之间,或舒张压在91〜94mmH之间,称临界高血压;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 g 称低血压。

儿童正常血压为:收缩压(毫米汞柱)=2X年龄+ 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3/5〜2/3 , 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低于75〜8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收缩压在12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80 毫米汞柱以上为高血压。

详细见表二。

正常足月儿新生儿血压为70/50mmHg.注:收缩压为测量血压时的最高值,舒张压为测量血压时的最低值。

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表

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表

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表1. 介绍小儿的呼吸和脉搏是评估其生命体征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小儿的呼吸和脉搏正常值范围,有助于医生、护士和家长判断小儿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以及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本文将提供一个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表,包含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值范围,并对每个年龄段进行详细说明。

2. 呼吸正常值0-12个月在出生后的前几天里,新生婴儿的呼吸速率可能会较高,通常在每分钟40-60次之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速率会逐渐降低到更接近成人水平。

1个月至1岁的婴儿的正常呼吸速率范围为每分钟30-60次。

这个范围内的数值都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

1-2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呼吸速率进一步降低,正常范围为每分钟24-40次。

3-5岁3-5岁的儿童的呼吸速率应该在每分钟22-34次之间。

6-12岁6-12岁的儿童的正常呼吸速率范围为每分钟18-30次。

13岁及以上从13岁开始,孩子们的呼吸速率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因此,13岁及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呼吸速率应该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3. 脉搏正常值脉搏是指心脏收缩时产生的血液波动在动脉中传播所产生的搏动。

通过测量脉搏,我们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血液供应情况。

0-2个月出生后的前几天里,新生儿的脉搏可能会较高,通常在每分钟100-160次之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脉搏逐渐趋于稳定。

1个月至2个月大婴儿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100-150次。

3个月至2岁3个月至2岁幼儿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90-150次。

3-4岁3-4岁儿童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80-140次。

5-6岁5-6岁儿童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75-130次。

7-9岁7-9岁儿童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70-120次。

10岁及以上从10岁开始,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脉搏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因此,10岁及以上的孩子们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

4. 结论通过了解小儿不同年龄段的呼吸和脉搏正常值范围,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

小儿生命体征正常值之欧阳歌谷创编

小儿生命体征正常值之欧阳歌谷创编

小儿生命体征正常值生命体征是维持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支柱,主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小儿的生命体征与成人不同,且会随年龄而不同,家长要了解清楚。

1.体温正常儿童腋下温度平均为36℃~37℃,一日内的最高与最低体温的相差幅度依年龄而增加,1个月时约0.25℃,6个月约0.5℃,3岁以后约1℃。

2.血压儿童正常血压为:收缩压(毫米汞柱)=2×年龄+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3/5~2/3,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
低于75~8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收缩压在12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80毫米汞柱以上为高血压。

3.脉搏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平均脉搏频率为140次/分;1~12个月为120次/分;1~2岁为110次/分;3~4岁为105次/分;5~6岁为95次/分。

哭闹、精神紧张、体力活动等可使脉搏增快。

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5~20次/分。

此外,睡眠中小儿的脉搏因呼吸影响而出现轻微的节律不齐,属正常现象。

4.呼吸一般年龄越小,呼吸
越快。

新生儿44~40次/分;6个月~1岁为35~30次/分;1~3岁为30~25次/分;4~7岁为25~20次/分。

运动或情绪激动可使呼吸暂时加快,休息或睡眠时呼吸恢复正常。

一般孩子头囟大小是2.5*2.5厘米,在孩子出生十二到十八月之间闭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
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如下:
1. 婴儿(0-12个月):
- 呼吸频率:每分钟30-6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100-160次
- 血压:收缩压在60-90mmHg,舒张压在30-60mmHg - 体温:36.5-37.5℃
2. 幼儿(1-3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24-4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90-150次
- 血压:收缩压在80-105mmHg,舒张压在50-70mmHg - 体温:36.5-37.5℃
3. 学龄前儿童(3-6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20-3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80-120次
- 血压:收缩压在85-105mmHg,舒张压在55-70mmHg - 体温:36.5-37.5℃
4. 学龄儿童(6-12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18-25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70-110次
- 血压:收缩压在90-110mmHg,舒张压在60-75mmHg - 体温:36.5-37.5℃
5. 青春期儿童(12-18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12-22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60-100次
- 血压:收缩压在100-120mmHg,舒张压在60-80mmHg
- 体温:36.5-37.5℃
这些数值仅为参考范围,每个孩子的体质可能有所不同,如有疑问或异常情况,请咨询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