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2014
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

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
四大生命体征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值因年龄,测试方法等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以下分类讨论。
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
1、体温。
(1)腋测法。
腋测法需将体温计头端置于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大概为36-37℃,需注意腋窝处应无致热或降温物品,并应将腋窝汗液擦干,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2)口测法。
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舌下,紧闭口唇,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一般为36.3-37.2℃,需注意测量前10分钟内禁饮热水和冰水,口测法比较准确,但不能用于婴儿和神志不清者。
(3)肛测法。
肛测法一般取侧卧位,将肛门体温计头端涂以润滑剂后,置入肛门内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为止,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一般为36.5-37.7℃。
2、脉搏。
(1)成人。
成人脉率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正常值为60-100次/分,而且老人偏慢,女性、儿童稍快。
(2)儿童。
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一般大多在100次/分。
3、呼吸。
(1)成人。
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呼吸正常值为12-20次/分,
(2)新生儿。
新生儿:静息状态下,呼吸正常值约为44次/分。
4、血压。
(1)正常血压。
血压正常值一般为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
血压正常高值一般为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
最新小儿生命体征正常值

小儿生命体征正常值生命体征是维持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支柱,主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小儿的生命体征与成人不同,且会随年龄而不同,家长要了解清楚。
1.体温正常儿童腋下温度平均为36℃~37℃,一日内的最高与最低体温的相差幅度依年龄而增加,1个月时约0.25℃,6个月约0.5℃,3岁以后约1℃。
2.血压儿童正常血压为:收缩压(毫米汞柱)=2×年龄+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3/5~2/3,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低于75~8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收缩压在12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80毫米汞柱以上为高血压。
3.脉搏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平均脉搏频率为140次/分;1~12个月为120次/分;1~2岁为110次/分;3~4岁为105次/分;5~6岁为95次/分。
哭闹、精神紧张、体力活动等可使脉搏增快。
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5~20次/分。
此外,睡眠中小儿的脉搏因呼吸影响而出现轻微的节律不齐,属正常现象。
4.呼吸一般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新生儿44~40次/分;6个月~1岁为35~30次/分;1~3岁为30~25次/分;4~7岁为25~20次/分。
运动或情绪激动可使呼吸暂时加快,休息或睡眠时呼吸恢复正常。
一般孩子头囟大小是2.5*2.5厘米,在孩子出生十二到十八月之间闭合Excel2010选择题、判断题一、单选题:1.Excel2010中,若选定多个不连续的行所用的键是A. ShiftB. CtrlC. AltD. Shift+Ctrl答案:B2.Excel 2010中,排序对话框中的“升序”和“降序”指的是A. 数据的大小B. 排列次序C. 单元格的数目D. 以上都不对答案:B3.Excel 2010中,若在工作表中插入一列,则一般插在当前列的A. 左侧B. 上方C. 右侧D. 下方答案:A4.Excel 2010中,使用“重命名”命令后,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只改变工作表的名称B. 只改变它的内容C. 既改变名称又改变内容D. 既不改变名称又不改变内容答案:A5.Excel 2010中,一个完整的函数包括A. “=”和函数名B. 函数名和变量C. “=”和变量D. “=”、函数名和变量答案:D6.Excel 2010中,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时,缺省的对齐方式是A. 左对齐B. 右对齐C. 居中对齐D. 两端对齐答案:A7.Excel中,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数字”选项卡中的内容()A. 字体B. 货币C. 日期D. 自定义答案:A8.EXCEL中分类汇总的默认汇总方式是A. 求和B. 求平均C. 求最大值D. 求最小值答案:A9.Excel中取消工作表的自动筛选后A. 工作表的数据消失B. 工作表恢复原样C. 只剩下符合筛选条件的记录D. 不能取消自动筛选。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血压及尿量的正常值(mmHg)mmHg=kPa×7.5儿科药物剂量计算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小儿心肺复苏ABCDEFGH1、通畅呼吸道(airway,A)2、人工呼吸(breathing,B)3、人工循环(circulation,C)4、药物治疗(drug,D)肾上腺素的使用:首剂仍采用标准剂量,即1:10000肾上腺素,静脉给药,每次0.1ml/kg(0.01mg/kg),气管内给药为0.1mg/kg (1:1000也为0.1ml/kg),3~5分钟后若无效给大剂量肾上腺素,任何通道给药均为0.1~0.2mg/kg(1:1000稀释)。
2~3次后若无效,可持续静点肾上腺素,速度为20ug/kg.min,直到心跳恢复,然后减量至0.1~1ug/kg.min,此法对维持心压有利。
注意肾上腺素引起复苏后的高血压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后需严密监护;肾上腺素不能加于碱性液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使作用减弱。
阿托品的使用: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一定的作用。
剂量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5分钟1次,最大剂量每次1mg,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大剂量。
利多卡因的使用:用于缺血缺氧,严重酸中毒和心肌本身病变所致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速。
用药首次剂量均为1mg/kg,加5%GS10ml稀释后静推,气管内用药要加蒸馏水稀释至3~5ml。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 (2)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血压及尿量的正常值(mmHg)mmHg=kPa×7.5 血压公式:收缩压=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儿科药物剂量计算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小儿心肺复苏ABCDEFGH1、通畅呼吸道(airway,A)2、人工呼吸(breathing,B)3、人工循环(circulation,C)4、药物治疗(drug,D)肾上腺素的使用:首剂仍采用标准剂量,即1:10000肾上腺素,静脉给药,每次0.1ml/kg (0.01mg/kg),气管内给药为0.1mg/kg(1:1000也为0.1ml/kg),3~5分钟后若无效给大剂量肾上腺素,任何通道给药均为0.1~0.2mg/kg(1:1000稀释)。
2~3次后若无效,可持续静点肾上腺素,速度为20ug/kg.min,直到心跳恢复,然后减量至0.1~1ug/kg.min,此法对维持心压有利。
注意肾上腺素引起复苏后的高血压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后需严密监护;肾上腺素不能加于碱性液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使作用减弱。
阿托品的使用: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一定的作用。
剂量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5分钟1次,最大剂量每次1mg,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大剂量。
利多卡因的使用:用于缺血缺氧,严重酸中毒和心肌本身病变所致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速。
用药首次剂量均为1mg/kg,加5%GS10ml稀释后静推,气管内用药要加蒸馏水稀释至3~5ml。
因半衰期短,必要时5~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5mg/kg。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生命体征是父母和医生们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孩子的生命体征是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解读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
第一、体温孩子的体温是一项重要的生命体征,通常用于检查身体感染、炎症或其他健康问题。
正常体温范围在36°C至37°C之间,但这仅是一个大概率范围。
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有不同的正常体温,通常需要在孩子未生病时测一下他们的基本体温。
在使用数字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时,应该遵守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应该使用同一个体温计来测量孩子的体温,这可以减少不同数字体温计之间的误差。
其次,应该使用相同的方法来测量孩子的体温,例如,孩子应该在同样的时间内及同样的地方进行测量。
除了普通口腔、腋下、肛门测温法,还有一种新型非接触式体温计测量体温。
这种体温计通常使用红外线来读取体温数据,无需接触皮肤,非常方便。
其他一些测量方法包括听诊器检查孩子的温度。
第二、心率心率是儿童正常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每分钟心跳次数包括在内。
新生儿的平均心率通常在100-160次 / 分钟之间;而到了成年后,正常心率通常在60-100次 / 分钟之间。
儿童的心率通常受到一些影响,并导致突然增加或减少。
因此,检查孩子的心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动作。
通常需要安静地坐或躺在床上,并与孩子进行谈话或干其他安静的活动,以避免体力活动增加心率。
第三、呼吸频率呼吸是人类生命体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以每分钟呼吸次数来衡量。
通常儿童的呼吸频率从新生儿到成年期之间不断降低,这与他们的肺容积和身体长大有关。
新生儿的呼吸频率通常达到40-60次 / 分钟。
过去,医生通常将正常呼吸频率范围定义为30-60次 / 分钟,而现在则逐渐缩小为每分钟16-25次。
棕色痰会影响呼吸频率计数,所以通常要定期检查孩子的鼻腔和口腔,确保孩子的呼吸状况正常。
四大生命体征正常值

四大生命体征正常值1、体温正常值:口温:36.3 C 〜37.2 C肛温:36.5 C 〜37.7 C腋温:36C〜37C测量方法:①测口温:将体温计贮汞槽端斜置于患者舌下热袋处,测量3分钟。
②测肛温:将肛表缓慢插入肛门内3-4厘米,测量3分钟。
③测腋温:将体温计置于患者腋下,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测量10 分钟。
注意:测体温前,体温计汞柱必须甩至35 C以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呼吸频率正常值:正常呼吸运动两侧基本对称,节律均匀,深浅度适中,呼吸频率为12-18 次/ 分钟。
成人呼吸超过24 次/ 分钟,称为呼吸过速。
成人呼吸少于10 次/ 分钟,称为呼吸过缓。
小儿见测量方法:观察被测者的胸、腹起伏,以一起一伏计为 1 次,成人和儿童计数30秒,所测数据乘以2,即为呼吸频率。
如呼吸不规则者,应测 1 分钟。
3、脉率正常值:成人脉率为60-100 次/分钟。
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称速脉。
成人脉率低于60 次/ 分,称缓脉。
小儿见表一测量方法:最常用的诊脉部位是桡动脉,测30 秒,将所测脉搏数乘以2,即为脉率。
异常脉搏测 1 分钟。
4、血压正常值:正常人在安静时,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脉压为30〜40mmH。
收缩压达到160mm Hg或以上,和舒张压》95 mmHg称高血压;当收缩压在141〜159mmH(之间,或舒张压在91〜94mmH之间,称临界高血压;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 g 称低血压。
儿童正常血压为:收缩压(毫米汞柱)=2X年龄+ 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3/5〜2/3 , 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低于75〜8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收缩压在12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80 毫米汞柱以上为高血压。
详细见表二。
正常足月儿新生儿血压为70/50mmHg.注:收缩压为测量血压时的最高值,舒张压为测量血压时的最低值。
儿童正常生理指标

儿童正常生理指标儿童正常生理指标是评估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
以下是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一些正常生理指标。
一、新生儿期体温:新生儿出生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范围在36.5℃-37.5℃之间。
心率:新生儿心率波动较大,正常范围在100-150次/分钟之间。
呼吸:新生儿呼吸较快,正常范围在30-40次/分钟之间。
血压:新生儿血压正常范围在收缩压65-85mmHg,舒张压40-60mmHg之间。
体重:新生儿出生后体重逐渐增加,正常范围在2.5-4kg之间。
身高:新生儿身高正常范围在46-52cm之间。
头围:新生儿头围正常范围在32-37cm之间。
胸围:新生儿胸围正常范围在31-36cm之间。
二、婴儿期体温:婴儿体温正常范围在36.5℃-37.5℃之间。
心率:婴儿心率正常范围在80-150次/分钟之间。
呼吸:婴儿呼吸正常范围在30-40次/分钟之间。
血压:婴儿血压正常范围在收缩压70-90mmHg,舒张压50-60mmHg 之间。
体重:婴儿体重正常范围在3.5-7kg之间。
身高:婴儿身高正常范围在52-75cm之间。
头围:婴儿头围正常范围在37-46cm之间。
胸围:婴儿胸围正常范围在36-49cm之间。
三、幼儿期体温:幼儿体温正常范围在36.5℃-37.5℃之间。
心率:幼儿心率正常范围在80-120次/分钟之间。
呼吸:幼儿呼吸正常范围在20-30次/分钟之间。
血压:幼儿血压正常范围在收缩压80-100mmHg,舒张压60-75mmHg 之间。
体重:幼儿体重正常范围在7-12kg之间。
身高:幼儿身高正常范围在75-88cm之间。
头围:幼儿头围正常范围在46-54cm之间。
胸围:幼儿胸围正常范围在44-54cm之间。
四、学龄前期体温:学龄前期儿童体温正常范围在36.5℃-37.5℃之间。
心率:学龄前期儿童心率正常范围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呼吸:学龄前期儿童呼吸正常范围在18-25次/分钟之间。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血压正常值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血压正常值
呼吸心率血压
新生儿:40~50次/每分钟 120~140次/每分钟 60~70mmHg
1岁:30~40次/每分钟 110~130次/每分钟 70~80mmHg
2~3岁:25~30次/每分钟 100~120次/每分钟2岁以后收缩可按公式计算4~7岁:20~25次/每分钟 80~100次/每分钟收缩压(mmHg)=年龄*2+80 mmHg 8~14岁:18~20次/每分钟 70~90次/每分钟舒张压(mmHg)为收缩压的2/3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mmHg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mmHg为低血压。
下肢的血压比上肢约高20mmHg.婴儿期下肢血压较上肢低。
儿童身高体重计算公式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cm
1岁身长:75cm。
(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
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注:体温单:5岁以上(含5岁)画脉搏、呼吸;7岁以上(含7岁)填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
呼吸脉搏正常范围值
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
新生儿40~45 120~140 1:3
<1岁30~40 110~130 1:3~4
2~3岁25~30 100~120 1:3~4
4~7岁20~25 80~100 1:4
8~14岁18~20 70~90 1:4
血压及尿量的正常值(mmHg)mmHg=kPa×7.5
血压公式:收缩压=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尿量正常值
1-6个月70~10030~45250-400 ml/天
6-12个月90~10535~45400-500ml/天1-2岁85~10540~50500-600ml/天
2~7岁85~10555~65600-800ml/天
7~12岁90~11060~75800-1200 ml/天
呼吸脉搏监护设定及气管插管型号选择
年龄呼吸设定报警值脉搏设定报警值气管插管型号选择
新生儿28/58 95/170 1y内(口):1/2年龄+13cm
<1岁24/48 88/156 1y内(鼻):1/2年龄+15cm
2~3岁20/36 80/144 1y以上(口/鼻):1/2体重+8cm 4~7岁16/30 64/120
8~14岁14/25 56/108
小儿心界及其他
年龄左界右界其他
<1岁左乳线外1~2cm 沿右胸骨旁线体温:36-38.5 ℃2~5岁左乳线外1cm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CVP:4-12cmH2O 5~12岁左乳线上,或乳线内0.5~1cm 接近右胸骨线SPO2 90%以上>12岁左乳线内0.5~1cm 右胸骨线
儿科药物剂量计算
1、按体重计算
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
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
年龄需水量(ml/kg)
<1岁1~3岁4~9岁10~14岁
120~160
100~140
70~110
50~90 生理需要量简易计算
体重每天需液量(ml)
~10kg 100ml/kg
11~20kg 1000+超过10kg体重×50ml/kg
>20kg 1500+超过20kg体重数×20ml/kg
小儿血液气体分析正常值
项目新生儿~2岁>2岁
PH值
PaO2
PaCO2 HCO3-(mmol/L) BE(mmol/L)
SaO2(%) 7.35~7.45
8~12
4.00~4.67
20~22
-6~+2
90~97
7.35~7.45
10.6~13.3
4.00~4.67
20~22
-6~+2
95~97
7.35~7.45
10.6~13.3
4.67~6.00
22~24
-4~+2
96~98 呼吸机参数调节幅度值
呼吸机参数呼吸机参数常用设置调节幅度
PIP PEEP TI RR FiO2
20-25 cmH2O
2-4 cmH2O
0.5-0.75 sec
20-40 bpm
1~2 cmH2O
1~2 cmH2O
05~0.1sec
5 bpm
0.05 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洋制剂给药法洋地黄化总量
(mg/kg)每日平均
维持量
效力开始
时间
效力量
大时间
中毒作用
消失时间
效力完全
消失时间
地高辛毛花甙丙(西地兰)口服
静脉
静脉
<2岁0.05~0.06
>2岁0.03~0.05
口服量的
1/2~2/3
<2岁0.03~0.04
>2岁0.02~0.03
1/5洋地黄
化量,分2
次
2小时
10分钟
15~30分钟
4~8小时
1~2小时
1~2小时
1~2天
1天
4~7天
2~4天小儿心肺复苏ABCDEFGH
1、通畅呼吸道(airway,A)
2、人工呼吸(breathing,B)
3、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4、药物治疗(drug,D)
肾上腺素的使用:首剂仍采用标准剂量,即1:10000肾上腺素,静脉给药,每次0.1ml/kg (0.01mg/kg),气管内给药为0.1mg/kg(1:1000也为0.1ml/kg),3~5分钟后若无效给大剂量肾上腺素,任何通道给药均为0.1~0.2mg/kg(1:1000稀释)。
2~3次后若无效,可持续静点肾上腺素,速度为20ug/kg.min,直到心跳恢复,然后减量至0.1~1ug/kg.min,此法对维持心压有利。
注意肾上腺素引起复苏后的高血压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后需严密监护;肾上腺素不能加于碱性液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使作用减弱。
阿托品的使用: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一定的作用。
剂量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5分钟1次,最大剂量每次1mg,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大剂量。
利多卡因的使用:用于缺血缺氧,严重酸中毒和心肌本身病变所致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速。
用药首次剂量均为1mg/kg,加5%GS10ml稀释后静推,气管内用药要加蒸馏水稀释至3~5ml。
因半衰期短,必要时5~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5mg/kg。
也可于首次给药后,以20~50u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维持。
甘露醇的使用:复苏后常规使用,用量每次0.5~1g/kg。
第一日4~6小时用药1次,此后酌情给予。
低血糖的处理:新生儿给10%GS2.5 ml/kg静推,儿童25%GS 1ml/kg静推。
5、心电图(EKG,E)
6、除颤(defibrilillation,F)
7、作好记录(good record,G)
8、低温(hypothermia,H):保持正常体温或实行亚低温(34℃~36℃),重视头部局部降温,可戴冰帽将头置于冰槽中使头温降至32℃左右,重症患儿降温要持续3~5天。